王明強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國學研究所,南京 210023)
“了了”一詞在醫(yī)籍中常用于描述目睛的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其首見于《傷寒論》,后世醫(yī)籍多予以沿用?!秱摗分泄渤霈F(xiàn)“目中不了了”2處,皆為描述陽明腑實急下癥中眼目的病理狀態(tài)。其中一處出現(xiàn)在《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绷硪惶幊霈F(xiàn)在《辨可下病脈證并治》,內(nèi)容基本相同,僅最后改為“宜大承氣、大柴胡湯”。
上述兩條中“目不了了,睛不和”為臨床辨證之關鍵。“大便難,身微熱”并不足據(jù)以研判為急下之危癥,其關目即在于“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但歷代醫(yī)家對“目中不了了”的訓釋卻多有歧說。概而言之其視角有二:一是從病人感受著眼,認為“了了”意義為“眼睛視物清楚”,反之,“不了了”則指“眼睛視物不清”。一是從醫(yī)者對病者的觀察著眼,認為“目中不了了”是醫(yī)家所觀察到病人目睛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意指眼睛不精明、鮮活。更有醫(yī)家直觀描述為眼目昏昧不可全睹。如《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十·傷寒望色》:“不了了者,謂見一半目,不見一半目是也。”亦有醫(yī)家同時從兩種視角予以訓釋,如《傷寒貫珠集·陽明篇上·陽明正治法·大承氣湯證九條》言:“目中不了了者”為“目光不精而視物不明也”。訓釋的視角不同看似無關緊要,但一為醫(yī)家診治時主動明察所得,一為病家描述醫(yī)生被動所得,實關臨床診治之關鍵。究竟何者為是,現(xiàn)嘗試予以考釋明證如下。
古代醫(yī)家已對臨診時“目不了了,睛不和”病情信息獲取路徑有所關注。如《傷寒辨注·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認為“不了了”為“病人之目,視物不明了也”,是來自于病家感受,而“睛不和”則為醫(yī)者診視所得,“乃醫(yī)者視病人之睛光,或昏暗,或散亂,是為不和”。究竟“目不了了”是病家“視物不清”,還是醫(yī)家觀察病者所得。經(jīng)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其義應以醫(yī)者察目所得病家眼目外在表征為確,理由如次。
倘若“了了”“不了了”是病家描述視物不清,則“了了”“不了了”前應為動詞。但《傷寒論》原文為“目中不了了”,顯然是描述所觀察到病人眼目中的情形。盡管后世醫(yī)籍中有“目不了了”的用語,如題名為劉完素的《傷寒直格論方·習醫(yī)要用直格·諸可下證》:“或六七日不大便,目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但皆為《傷寒論》此二條中“目中不了了”的沿用與演化。即使僅就“目不了了”來看,盡管“目”有動詞“視”義,但除非在句子最后,一般并不單獨使用,而是后加介賓詞組或曰“目之”,或后直接跟所“目”之賓語。而且后世醫(yī)籍除“目不了了”的用語外,尚有“睛不了了”“目睛不了了”“目睛了了”等類似用語,而“睛”“目睛”并無用作動詞之例,用“活用為動詞”加以訓釋亦頗感牽強。
考之后世醫(yī)籍,多在望診察目之法中談及目睛“了了”與“不了了”。《中西溫熱串解·察目法》云:“傷寒必先觀兩目。目中不了了,尚為可治之候;直視則為不治之疾?!笨梢娪^其目重在觀其神,以研判病情。當然“視物不清”可通過問診獲知,但倘若病情危重,人神昏不清,如何回答醫(yī)家詢問。再者,倘遇小兒如何施之問診?!吨赜啅V溫熱論·溫熱總論·論小兒溫熱》云:“辨瞳神。凡小兒目瞪神呆,即為熱聚腦體之征,見此癥者,其勢多險。故《傷寒論》于目不了了、睛不和者,用大承氣湯急下之。蓋熱傷于腦,正與此同?!?/p>
《傷寒論》上述陽明腑實證之所以出現(xiàn)“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癥狀,是由于“邪熱內(nèi)甚,上熏于目”“陽火亢極,陰水欲枯”?!秱菰醇り柮髦衅ふ栮柮髯C治·陽明胃實》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目中不了了”,病機在于“邪熱伏于里而耗竭其津液也”,其引經(jīng)云:“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熱邪內(nèi)爍,津液枯燥,則精神不得上注于目,故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也。此終為邪熱內(nèi)實于里也”?!秱畱医狻り柮鹘?jīng)上篇·大承氣證》認為肝開竅于目,目中不能了了、睛不和是由于“胃火傷及厥陰,血亡木枯,目系干硬”。里熱傷陰,上熏于目,必然導致目睛晦暗無光,視物不清。究竟二者何為辨證之標準。似應以目睛的外在呈現(xiàn)為宜,易于觀察和判斷。而視物不清不但帶有病人的主觀性,而且導致視物不清的原因除陰血不足之外尚有很多,難以作為辨證之關目。
就目前的文獻來看,“了”字出現(xiàn)最早的字義是表示終結(jié)、結(jié)束、了結(jié)。次常用的義項是決斷、決定,為前一個義項的引申義。后“了”虛化為漢語助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完成態(tài),也是這個義項的引申用法。上述“了”字常用義項用以訓釋“目中不了了”均難釋其義。除了以上字義,“了”在中古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用法,那就是假借為“憭”字來表示聰慧、明白,《說文解字注·了部》:“了……假借為憭悟字”?!墩f文解字·心部》:“憭,慧也”?!队衿ち瞬俊贰稄V韻·筱韻》《集韻·筱韻》:“了,慧也”。《后漢書·孔融傳》言孔融“小而聰了”“聰了”即聰慧的意思。進而引申為明白、懂得,晉·郭璞《爾雅序》:“其所易了,闕而不論”?!耙琢恕奔礈\顯易懂。再引申為淸楚、明晰,《抱樸子·內(nèi)篇·至理》云:“誠其所見者了,故棄之如忘耳”。言見識清透,超越凡俗,不以萬物累心。
就“了了”而言,其最早出現(xiàn)于《釋名·釋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轉(zhuǎn)于頭?!边@是拍打谷物的一種農(nóng)具,與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毫無關涉。考察與《傷寒論》成書同時代及前后文獻,“了了”一詞另有二義:一為“聰慧”?!逗鬂h紀·孝獻皇帝紀》中言孔融“小時了了”,與《后漢書·孔融傳》中的“聰了”同義。一為“明白,清楚”。晉·張華《博物志》卷七:“有發(fā)前漢時冢者,人猶活……問漢時宮中事,說之了了,皆有次序”?!罢f之了了”即能將漢時宮中之事說得清清楚楚。此皆為“了”之假借義,本字應為“憭”。故而“目中不了了”之“了了”就其本字而言,應為“憭憭”?!队衿ば牟俊罚骸皯?,意精明也”?!墩f文解字·心部》:“憭,慧也”。段玉裁注:“《方言》:‘愈,或謂之慧,或謂之憭。’郭云:‘慧、憭,皆意精明?!?,《廣韻》曰:‘了者,慧也?!w今字假了為憭,故郭注《方言》已云‘慧了’,他書皆云‘了了’”??贾t(yī)學文獻,中醫(yī)學中確有用“慧”“不慧”描述眼睛的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如《溫熱經(jīng)緯·仲景疫病》:“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楊素園評注云:“凡疫證,目睛必不了了”,即以“不了了”來解釋“不慧”。
后世醫(yī)家對目睛之“了了”“不了了”的注釋多予以語意解釋,很少有從語言文字上予以考釋。值得關注者為方有執(zhí)《傷寒論條辨》:“了了,猶瞭瞭也?!薄夺t(yī)碥·四診·望色·察目》中何夢瑤注“目睛不了了”亦云:“不了了,猶不瞭瞭,火黃而朦朧也?!薄安t”字《說文解字》失收,《說文解字詁林》云:“《說文》無‘瞭’字。憭,慧也,是正體。慧則生明,趙注亦足引申其義也。按,惛訓不憭,憭本兼明義”。認為“憭”為“瞭”之正體,此說并不一定正確,但二者之間系出同源確為無疑。瞭,從目,尞聲,本義指眼珠明亮?!队衿つ坎俊罚骸澳棵饕??!薄稄V韻·蓧韻》:“目睛明也?!泵献酉嗳艘阅?,《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睗h·趙岐注:“瞭,明也?!贬t(yī)籍中多有使用“瞭瞭”描述睛目者,如《外科鈐》:“肩項不便,四肢沉重,目視不正,睛不瞭瞭,食不知味,音嘶聲敗,四肢浮腫,多日不潰者,真氣之虛也?!?/p>
綜上所述,《傷寒論》中“目中不了了”是醫(yī)家望診所得,“了了”義指眼睛明亮、鮮活、有光彩,“不了了”則指眼神黯淡無光。當然,由此證候,病人自然視物不清,并無疑異。但明辨“目中不了了”是醫(yī)家望診所得,正是提醒醫(yī)家明了傷寒必先觀兩目之要義,認清此為大承氣湯證之關目,倘不明此,極易誤治傷人?!督?jīng)方實驗錄》佐景曾記一誤治醫(yī)案,言一男子感病數(shù)日,腹中微痛,醫(yī)家以四逆散作湯與之服用,痛雖略減,但目中之不了了更顯。由于不能明辨“大承氣湯證”,病人其夜即失治而亡。佐景感嘆云:“由上實驗證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確為至危至急之候。雖傷寒不過六七日,無表里證,身但微熱,大便但難而不結(jié),即為實,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仲圣筆之于論,固甚明了也。果能治之得法,獲效亦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