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 黃群瑛
【摘要】本文闡述基于心理行為訓練構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原因,論述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思路及實施方式,以期發(fā)展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教學 心理行為訓練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A-0156-0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是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舉措。根據(jù)國家關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小學課程教學開始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心理行為訓練具有體驗深、互動多、實踐強、效果佳等優(yōu)點,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已逐漸成為助力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一種新型而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構建的原由
(一)課程本身特點的需要
心理行為訓練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理論教學的必要補充。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授、宣傳等效果有限,而個別心理輔導對從業(yè)者專業(yè)要求較高且受益面小。心理行為訓練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有著先天的綜合優(yōu)勢。心理行為訓練以體驗式教學為主,突破傳統(tǒng)理論知識單一灌輸?shù)男问?,小學生可以更快、更好地學到知識并且運用到實踐中。
(二)小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需要
小學生心理行為訓練,是根據(jù)小學心理發(fā)展的特征與規(guī)律,運用心理學等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通過設計和組織一定的團體活動,引發(fā)團體成員的主觀體驗的感受,從而對其心理狀態(tài)產生積極影響,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過程。它立足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小學生的心理需要為基礎,以促進小學生的自我成長為出發(fā)點。
二、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應緊扣“立德樹人”的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構建課程內容體系,有選擇性地選用心理行為訓練技巧,開展不同專題的課程教學。
(二)選題的設計
1.選題的原則
一個好的教學主題的選定,需要考慮幾個方面。第一,緊扣教學目標,圍繞小學生六大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選定。第二,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定,尤其是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和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現(xiàn)實。第三,根據(jù)教學對象背景來定,如小學生的性別、年齡、家鄉(xiāng)區(qū)域、知識層次等。
2.內容主題
在長期實踐探索中,我們總結出了十個教學主題,構建基于心理行為訓練技術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第一,自我認識與接納訓練。通過訓練,幫助小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心理特征,使其能夠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定位,找到發(fā)展目標。第二,自信的訓練。通過訓練使小學生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揚長補短,提高自信。第三,情緒管理訓練。通過訓練使小學生學會識別不同情緒下的表情并能夠克服一些基本的不良情緒,最終能夠順利適應學校生活。第四,人際交往訓練。通過訓練,讓小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學會主動積極地認識他人,學會一些人際交往技巧和化解人際沖突的策略。第五,學習管理訓練。通過訓練,一方面使學生了解理解對于記憶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有效記憶策略,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學會向他人求助,以提高學習成績。第六,團隊信任與合作訓練。通過訓練,讓小學生感受信任的力量,領會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學會合作共贏。第七,抗挫訓練和意志力培養(yǎng)。通過訓練,讓小學生明白挫折的意義,探討應對挫折的積極方式,磨練其意志力。第八,思維訓練與潛能開發(fā)。通過訓練,幫助小學生了解其思維的特點,開發(fā)思維潛能。第九,人生價值探索和生涯規(guī)劃。通過自我價值探索訓練,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人生目標,做好生涯規(guī)劃。第十,戶外素質拓展訓練,含場地項目、高空項目等。通過讓小學生體驗不同的任務情境帶來的挑戰(zhàn),幫助其克服不良心理表現(xiàn),發(fā)揮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心理素質。
三、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 ?根據(jù)教學場地的不同,心理行為訓練主要可以分為室內訓練和室外訓練兩種形式。無論是哪種形式,其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似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心理行為訓練成功的關鍵,也是課程特色的體現(xiàn)。根據(jù)多年實踐探索,我們總結出了課程教學“四步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做做心理游戲,體會心理歷程
該過程主要是通過精心設計系列心理行為訓練活動,組織小學生全體參與,在參與過程中獲得各種體驗。教師的主要職責在于鼓勵、引導小學生開展互動、探索,在目標活動中相互信任,共同去完成活動任務。這一階段的心理行為訓練項目的設計、體驗應由淺入深,可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項目、提高項目、升華項目。基礎項目側重于組建團隊、“破冰”訓練、學生間的相互認識;提高項目結合教學主題,旨在讓學生有所感悟,領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增強信任感;升華項目旨在進一步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二)談談成長經歷,交流心理感受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做心理游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在小組或團體中樂于、勇于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交流思想、情感。每次目標活動后都應及時地進行交流回顧活動,通過問答的方式,讓小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互相傾吐該次活動中自己的體驗,加深學員對項目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鼓勵每名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細心聆聽,仔細觀察,總結學生的發(fā)言。這是課程教學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三)學學心理知識,讀讀心理故事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案例、故事結合心理學理論知識,將上一階段的體驗感悟進行升華,讓小學生理解和掌握心理知識。這個階段要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討論,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提煉,結合學生的典型行為給予心理學的解釋,并提出良性建議。這是課程教學最具有啟發(fā)意義的環(huán)節(jié)。
(四)課后自我心理訓練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對課堂教學進行課后延伸。教師設計一定的課后心理訓練,幫助小學生將在課程中學習到的心智、行為鞏固并運用于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進一步提升心理素質。
四、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踐總結
(一)實踐效果
基于多年的實踐研究和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教學氛圍。心理行為訓練以活動為本,強調主觀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小學生喜聞樂見,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師生互動頻繁,學生活躍,教學目標易于達成。
其次是學生層面。小學生通過完成課程教學設計的系列心理行為訓練挑戰(zhàn),一方面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使他們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另一方面實現(xiàn)了對自我的突破,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發(fā)生潛移默化的轉變,促進其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團體層面。小學生集思廣益、默契配合完成課程教學所設計的系列活動任務,可以增進相互了解,深厚友誼,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幫助建設更加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的集體。
(二)實踐反思
我們認為,要想使心理行為訓練服務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且取得實效,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足努力: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是提高心理行為訓練效果的前提;項目設計具有針對性、實踐性、層次性,是提高心理行為訓練效果的關鍵;建設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是提高心理行為訓練效果的必要條件。心理行為訓練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比較扎實的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背景。此外,承訓教師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敏銳的洞察力,過硬的組織、管理、協(xié)調能力,情緒感染能力,應變能力等,確保訓練有效開展。同時,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約定訓練項目、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對于開展課程訓練中可能涉及的意外情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確保課程建設投入,是提高心理行為訓練效果的保障。學校應該在課程的開設、課時的設置,場地設施、教學器材等方面進行支持,確保心理行為訓練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李文國,等.團隊拓展訓練教程[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楠.將心理行為訓練引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踐及思考[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1(3)
[3]王媛媛,王菲,李旺先,許德志.關于心理行為訓練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3)
[4]朱雄南.論部隊心理行為訓練微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19)
作者簡介:
曹玉(1988— ),女,廣西來賓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黃群瑛(1964— ),女,廣西北流人,教授,教育學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