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郎平
貴州,用它作為地名不足為奇。州原本就是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建制名稱之一,幾乎各個省都保留有某州的地名,一般以地級市為多,比如杭州、蘇州、衢州、徐州、德州等等。
然而,貴州作為一個省的名字,那就是中國絕無僅有的現(xiàn)象。更令人納悶的是,中國地名學(xué)可謂歷史悠久,地名由來通常都在正史有所記載,唯獨“貴州”這個名字,長期以來眾說紛紜,甚至謬種流傳。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出自宋太祖《賜普貴敕》,而這恰恰是最大的謬誤。對這個說法,連大名鼎鼎的歷史地理學(xué)者譚其驤也模棱兩可,閃爍其詞。無論是大眾媒體還是普通民眾乃至地方學(xué)者,往往對這個已經(jīng)初步澄清的謬誤,仍在不斷引用。
據(jù)說,趙匡胤擁兵自立創(chuàng)建宋朝政權(quán),當(dāng)時控制矩州的土著首領(lǐng)普貴納土歸順。君臣會面,宋太祖在《賜普貴敕》中寫下“唯爾貴州,遠(yuǎn)在要荒”云云,于是,貴州這個地名就產(chǎn)生了。
為什么“矩州”會變成“貴州”?有的說,趙匡胤聽不懂方言;有的說,土語“矩”、“貴”同音,皇帝沒聽明白。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非常不靠譜的,居然能從明朝流傳至今,這說明確實不能對古人盲從。
第一重不靠譜在于,這無異于誣陷趙匡胤是地理盲。試想,趙匡胤是“馬上得天下”的代表人物之一,帶兵打仗,看地圖是一項必備本領(lǐng),山川地理了然于胸,怎么會糊涂到把矩州等同于貴州?
有些羈縻州實際上有名無實,地方小到只有兩三百戶的程度,如果相鄰太近,在改朝換代的混亂之時理論上可能混淆。然而,從導(dǎo)航地圖來看,貴陽至貴港的高速公路距離近700公里。相隔如此之遠(yuǎn),混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第二重不靠譜在于,和普貴身份地位不相符。從歷史記載來看,西南羈縻政權(quán)或者后期土司朝貢時往往是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團隊。
普貴只是一個很小的部落領(lǐng)袖,更多更重要的首領(lǐng)尚且沒有皇帝敕書,為何偏偏普貴能得到呢?這就無法解釋了。
第三重不靠譜在于,除非龐大的官僚系統(tǒng)和文書系統(tǒng)失靈,才會出現(xiàn)類似笑話,這是難以想象的。任何地方長官想要覲見皇帝,必有繁瑣的匯報過程,這個匯報過程不會只是口耳相傳,而是有文書傳告。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層級的官員都把矩州等同于貴州,而一同去覲見的貴州部落領(lǐng)袖也不糾正這種天大的錯誤,豈不是笑話?
第四重不靠譜在于,《賜普貴敕》不見于正史記載,最早的源頭出自安氏家譜。對這個問題,本土文史學(xué)者唐莫堯有過考證。
唐莫堯先后撰寫《“貴州”一名考證》和《“宋太祖敕書說”質(zhì)疑補述》兩篇論文,指出此說不可靠。經(jīng)查,《宋會要輯稿》《宋史·太祖本紀(jì)》和《宋史·蠻夷傳》都沒有記載,據(jù)說其本源為安氏家譜所記。明曹學(xué)銓(1574-1647)《貴州名勝古跡·總敘》稱,“按土官安氏家譜,有宋初敕諭,‘惟爾貴州,遠(yuǎn)在要服’,則貴州之名已見于宋前矣……”
唐莫堯梳理有關(guān)文獻的流變過程后得出結(jié)論,“有關(guān)普貴內(nèi)附的記載,《寰宇通志》《大明一統(tǒng)志》本于貴州地方志;貴州地方志有關(guān)‘敕書’和普貴內(nèi)附,又源于安氏《家譜》?!?/p>
理清楚《賜普貴敕》一文的來龍去脈之后,應(yīng)該可以作一個基本的判斷,這是水西安氏家族的偽造行為。安氏家族偽造的動機也不止是自我貼金那么簡單,敕書中所稱“爵土人民,世守如舊”這八個字才是強化其統(tǒng)治合法性的真實意圖。
為什么說是偽造呢?
先看文章,《賜普貴敕》文曰:
“予以義正邦,華夏、蠻貊罔不率服,唯爾貴州,遠(yuǎn)在要荒。先王之制,要服者來貢,荒服者來享。不貢,有征伐之兵、攻討之典。予往為扶播南楊氏之弱,勞我王師,罪人斯得,想亦聞之。有司因請進兵爾土,懲問不貢。予曰:‘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窮兵黷武,予所不忍?!瘜つ税鄮?。近得耳父子狀,知欲向化,乃布之文告之:爾若挈土來廷,爵土人民,世守如舊。故茲制旨,想宜知悉?!?/p>
第一,普貴家族既已歸順,敕書卻多有威脅語氣,自相矛盾。
范同壽《宋太祖搞錯地名了嗎》一文稱,矩州從西漢末年開始就被牂牁大姓謝氏所把持,唐玄宗天寶三年(744)降為羈縻州。五代十國后期,烏蠻首領(lǐng)主色驅(qū)逐謝氏,毀其城垣,改名黑羊箐。后來主色的兒子若藏繼續(xù)管理矩州,曾于乾德五年(967)向朝廷納貢,與一批土著首領(lǐng)同時被宋太祖授予歸德司戈職。官不大,屬于從八品下職官(筆者按,司戈應(yīng)為正八品),但掌有一定軍權(quán)。“若藏進貢發(fā)生在普貴入朝之前,宋太祖既然已經(jīng)給普貴的父親封過官,應(yīng)該不會因方言問題將矩州和貴州搞錯。”
既然普貴父親已經(jīng)歸順,首句說別的蠻族都?xì)w順,唯獨貴州如何如何,這就自相矛盾,“近得耳父子狀,知欲向化”又從何談起?
第二,敕書所稱播州事與史實不符。
敕書稱,“予往為扶播南楊氏之弱,勞我王師,罪人斯得,想亦聞之?!?/p>
這說的是什么事情呢?查道光年間鄭珍、莫友芝編纂的《遵義府志》,所記如下:
“實,字真卿,聞宋太祖受命,即欲遣使入貢,會小火楊及新添族二部作亂,實同謝巡檢討之,夜薄賊營,盡殲其眾。實傷流矢,病創(chuàng),卒?!?/p>
宋太祖對貴州實行的是羈縻政策,在“大觀獻土”之前,播州應(yīng)該說一直處于象征性接受中央統(tǒng)治的狀態(tài)。“勞我王師”之說,十分可疑。如果說“勞我王師”就是指會同楊實討伐小火楊、新添內(nèi)亂,這有點不可思議。按羈縻制的傳統(tǒng),中央很少介入內(nèi)部實務(wù),何況此時宋太祖忙于統(tǒng)一大業(yè),如何為了一點小事就“勞我王師”呢?
第三,敕書與宋太祖平定西南記載有出入。
“先南后北,先易后難”,這是宋太祖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略路線。乾德二年(964)十一月,趙匡胤命北路從陜西沿嘉陵江南下,東路從湖北溯長江西進,合擊成都,乾德三年(965)后蜀滅亡。
根據(jù)這個記載,普貴父親是在后蜀滅亡兩年后趕緊納貢表忠,宋朝大軍恐怕等不及普貴到開寶年間才遲遲歸順。退一步說,即使普貴緊隨其父之后再度納貢,也沒理由此時敕書還會使用“挈土來廷”的表述。
綜上所述,《賜普貴敕》應(yīng)該可以確認(rèn)為偽文。宋代各地有專門的敕書庫(樓),如果能找到更權(quán)威的文獻來查證其真?zhèn)?,?dāng)然最好不過。
◎晚明貴州巡撫郭子章手繪的貴州省城圖
另一種說法是,貴州一名源自“鬼方”,至今多有誤導(dǎo)。
◎貴州名字由來還難以確定,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音變的觀點是臆測之詞。
元至正范匯《八番順元宣慰司題名碑記》稱:“八番順元相傳為夜郎、牂牁之表,殆古鬼方之境歟?”
范匯是吉安儒士,游走于達官貴人之間。他謹(jǐn)慎地用了“相傳”、“殆”這樣的措辭,就是說,僅僅是猜測而已。不過,后面的文人,膽子就大多了,直接把疑問句式改成肯定句式。
康熙《貴州通志·建置》記載稱“(貴陽府)殷為鬼方”;《興義府志》則稱“或云郡于殷為鬼方國,……以分野上應(yīng)鬼宿而名國?!?/p>
清末秀才柴曉蓮的《貴陽市建置沿革略述》就沿襲這種說法認(rèn)為,“貴”字就是從“鬼”字演變而來,兩字讀音相同。
神秘的鬼方國在哪里呢?根據(jù)氣候寒冷冰凍六尺等記載,目前學(xué)術(shù)界沿襲王國維、郭沫若等名家推斷在西北某地的研究方向開拓,認(rèn)為在山西境內(nèi)的聲音居多。宋亦簫從種族角度考證認(rèn)為,鬼方及其后裔赤狄是印歐人種。
西南氣候多樣,高原之地,冬季冰雪封山是有的,但總體來說不是苦寒之地。而且,除了明清小冰期之外,封建王朝時期的氣候總體來說比現(xiàn)在還要略高。
況且,商周時期國都在中原,在沒有空降能力的時代,如何穿越其他方國千里迢迢進攻貴州呢?如果有這樣的大事,則中央王朝和沿途方國應(yīng)該有記載。同樣的道理,貴州如果是實力強盛的鬼方國,那又如何完成空間穿越劫掠另一個更為強大的殷商王朝呢?
從考古學(xué)來看,貴州也沒有鬼方國的相關(guān)證據(jù)。原貴州省博物館館長王紅光在《貴州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認(rèn)識》一文中指出,黔東北屬于巴蜀文化區(qū)的南部邊緣地帶;黔東北一直通往湘西的沅江上游,東周時期屬于百越文化和楚文化的西部邊緣地帶;黔東南的都柳江流域和黔西南的南北盤江流域,既與云南曲靖地區(qū)的古代文化屬于同一區(qū)域,又與下游紅水河乃至于西江的古代文化密切相關(guān)。
也就是說,從貴州現(xiàn)有的考古成果來看,全省沿邊文化基本分屬于臨近的主體文化區(qū),而貴州為主體的文化,無論是可以確定的夜郎國還是想象中的鬼方國,是找不到可靠證據(jù)的。
貴州不在貴州而在廣西,這聽起來似乎是個繞口令游戲,但事實確實如此。
準(zhǔn)確地說,明朝中期以前貴州在廣西,明永樂十一年(1413)設(shè)立貴州省后,這個名字才是今天的貴州的專利。
對此,廣西貴港的歷史沿革說得非常清楚。
貞觀九年(635)改南尹州為貴州,得名緣由是當(dāng)?shù)赜幸速F山(現(xiàn)在叫平天山),州治所及郁林縣治所均在今天的貴港市區(qū)。
宋開寶五年(972),懷澤、義山、潮水、郁平并稱郁林縣,屬貴州懷澤郡,州、郡、縣三級治所均在今貴港市區(qū)。
明洪武二年(1369)降貴州為貴縣。
請注意,開寶是宋太祖的第二個年號,這就說明,他對貴州在哪里是清清楚楚的?!顿n普貴敕》稱開寶年間普貴納土歸順,宋太祖聽錯了,這不是偽造是什么?
再者,請注意明王朝對廣西貴州和貴州省的建制時間關(guān)系。明洪武二年(1369)降廣西貴州為貴縣,洪武四年(1371)設(shè)貴州衛(wèi)和貴州宣慰使司,永樂十一年(1413)設(shè)貴州行省,從時間上來看,嚴(yán)絲合縫,這才符合邏輯。如果廣西還保留了貴州,明朝中央政府就不可能在西南新建立一個貴州省。順便說一句,黔桂兩地的這種緣分,值得官方和民間大大地做點交流方面的文章。
貴州地名考證之難,連譚其驤這樣的大家也為難。譚先生三卷本《長水集》中收錄有《貴州釋名》,文中寫道:古稱黔地彝族為“羅鬼”,其酋豪曰“鬼主”。唐武德四年置矩州于今貴陽,古讀鬼音如矩,或曰矩即鬼之美稱。矩州宋初沒于水西烏蠻,乾德來納土,更名貴州,貴又矩之變也。貴州得名始此。
譚其驤寫得其實非常模糊,他沒有提敕書這回事,但行文中水西烏蠻“乾德來納土,更名貴州”的隱晦說法又明顯脫胎于敕書之說,且含含糊糊地接受了音變的解釋。
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史為樂主要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xué)和地名學(xué),他在《有關(guān)地名考證的幾個問題》也舉了貴州這個例子:
要考察一個地名,首先要判明讀音和含義,這可能用得上文字學(xué)、語言學(xué)、歷史學(xué)、地理學(xué)、民族學(xué)各方面的知識。地名考證很難說有哪一個或幾個方法,最經(jīng)常的是多種方法的綜合利用。如今天的貴州,見于宋太祖賜普貴敕書中“惟爾貴州,遠(yuǎn)在要服”之語,而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今貴陽地置矩州,貴州乃矩州之訛。今黔南之音,魚模、脂微同呼,矩、貴無異,可見貴州即矩州之變無疑。要了解這些,既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又要懂點音韻學(xué)。
譚其驤和史為樂的說法也是由來有自,明末貴州巡撫郭子章有“蓋貴州乃古羅施鬼國”的說法,清代學(xué)者則明確提出音變的推斷。
道光《貴陽府志》稱,“矩州治今貴陽府城,貴州為矩州之音轉(zhuǎn)”;“羅甸王之支屬有普貴者(筆者注:史繼忠等考證,羅殿國和羅氏鬼國不是一回事),北據(jù)矩州,宋太祖初納款,土人訛矩為貴,太祖因就其所稱者為貴州之長,貴州之名于是起矣。”
唐莫堯指出,所謂“黔南之音”,指清道光年間《貴陽府志》纂修時的“貴州話”,距現(xiàn)在一百多年發(fā)音上應(yīng)該變動不大。“矩”,今七八十歲的老貴陽人讀為“紀(jì)”,和“貴” 不同韻,音亦不近,是難于變的。莫友芝《紅巖古刻歌》序稱“矩 、鬼 、貴,一聲之轉(zhuǎn)”,但是,“鬼”與“貴”可音轉(zhuǎn),“矩”是不易轉(zhuǎn)為“鬼”“貴”的 。
筆者認(rèn)為,上述人等在討論音變時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問題——族屬。烏蠻,羅氏,學(xué)界對其族屬基本確定為今天的彝族。所以,即便要討論音變,也應(yīng)當(dāng)從彝族發(fā)音去考證。
◎貴港天平山,原名宜貴山,貞觀九年(635)南尹州因山得名改稱貴州
既然音變之說很可疑,那么,為什么又有“鬼”和“貴”的糾纏呢?唐莫堯推測,疑羅氏鬼國勢力強盛時可不聽命宋廷,自行更名為“鬼州”。“鬼州”從彝族說是美稱,不存在貶義色彩,隨后從“鬼州”音轉(zhuǎn)為“貴州”。唐還援引楊慎《丹鉛余錄》說,“按今貴州有羅鬼,夷俗又呼‘貴州’為 ‘鬼州’?!?/p>
理論上來說,南方巫文化有尚鬼傳統(tǒng),自稱為鬼,或他稱為鬼,確實沒有貶低色彩,這是沒問題的。但是,這至少有三層因素需要考慮:首先,普貴家族不能等同于羅氏鬼國,普貴作為司戈只是很小的武官,沒有行政權(quán)力;其次,擅自更名存疑,比如,開寶元年也就是普貴父親納貢的第二年,珍州(今道真、桐梓等地)改為高州,是 因當(dāng)?shù)剡B年災(zāi)禍田景遷上奏申請更名并獲得朝廷批準(zhǔn);第三,一般來說,當(dāng)宗主國勢力衰落時,各種附庸國或羈縻州往往蠢蠢欲動,紛紛去中央化,羅氏鬼國原本是高度自治的地方,為何不恢復(fù)本民族自稱地名反而按中央建置特點以“州”命名呢?
至于楊慎所記,則必須厘清兩種稱呼的時間先后關(guān)系。如果我們承認(rèn)貴州城在元之前就已確定,那么,呼為“鬼州”,則是由“貴”而音變?yōu)椤肮怼?,而非由“鬼”而音變?yōu)椤百F”。
貴州得名,目前來看還缺乏更有力的文獻證據(jù)和考古資料,仍有待后學(xué)者繼續(xù)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