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仙林實驗幼兒園 徐翠花 楊 云
堅持性是指一個人長時間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堅持不懈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幼兒園中的堅持性是指兒童長久維持已經(jīng)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堅持實現(xiàn)目的、任務的意志品質。
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的幼兒堅持性水平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4~5歲往往是幼兒堅持性發(fā)展的關鍵期,而中班幼兒正處在這個發(fā)展階段。通過觀察活動我發(fā)現(xiàn)中班許多幼兒的智商并不低,但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卻難以令人滿意,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孩子對觀察活動缺乏興趣,觀察不夠細致,害怕困難,不能有始有終地堅持觀察。
針對中班幼兒上述特點,教師嘗試了在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堅持性。
1.符合幼兒年齡、性別特點
我們班幼兒處于中班時期,且男生占三分之二。根據(jù)他們好動、好奇的特點,在選擇觀察對象時以活動的動物為主,如兔子、魚等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結合季節(jié)的特點
結合季節(jié)特征來選擇觀察對象,可以說是“一舉三得”,即:一便于取材,二增添情趣,三增長知識。春天里,萬物復蘇,教師選擇了禽類、蛋類作為觀察對象;夏天天氣炎熱,就帶領幼兒認識魚類;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教師又選擇瓜果為觀察對象;冬天天氣寒冷,則選擇以觀察植物為主。
由于在選擇教育對象上注意到了幼兒年齡特點、季節(jié)特征和典型性,使幼兒更加自然、直接地進行觀察,從而激發(fā)了幼兒觀察活動的興趣。
教師在日?;顒又?,利用幼兒散步、游戲或者照顧動植物時,常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自發(fā)、自主地觀察。
春天遠足時,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對小河里一堆黑黝黝的小蝌蚪非常感興趣,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紛紛。于是,帶領他們用塑料袋撈上一些小蝌蚪帶回幼兒園,鼓勵他們每天去照看觀察,引導他們觀察小蝌蚪的生長情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提高了幼兒對觀察活動的興趣。
對幼兒來說,最有效的學習發(fā)生在幼兒與環(huán)境、人與物的相互作用之中。這就要求教師盡自己所能充分利用環(huán)境,不斷創(chuàng)設新環(huán)境,讓幼兒在一個寬松、愉快、有趣的氛圍中增長知識。為此,首先設立了自然角,發(fā)動幼兒從家中帶來了許多植物種子和飼養(yǎng)的小動物,并把這些東西分類、按層次擺放,有針對性的選擇了紅豆和綠豆進行“種子發(fā)芽”的觀察,并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觀察紅豆,一組觀察綠豆。運用競賽的方式:“看看哪組的種子照顧得好,長得快”,提醒幼兒每天堅持照顧、觀察。這樣,教室的自然角有花、有草、有魚、有鳥,在師生共同精心布置下,自然角呈現(xiàn)出一派鳥語花香。
除此之外,教師還帶領幼兒在園內的種植園地里播種蠶豆。春雨之后,便帶領幼兒去觀察蠶豆的生長情況,孩子們看著土里冒出的一顆顆嫩綠芽,頓時一片歡呼。這些真切的、鮮明的、活生生的環(huán)境讓幼兒主動地、積極地投身于觀察活動中,增添了幼兒對觀察活動的興趣。
幼兒在觀察事物時往往走馬觀花,觀察不細致、不深入。教師要引導幼兒有目的、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堅持性的發(fā)展。
在觀察活動中,幼兒觀察的目的性很差,好像在看,實際上是毫無目的地看,什么也沒有看到。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幼兒的感官作用,讓幼兒通過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的方式,讓幼兒有目的地感知和觀察。
語言提示是引導幼兒觀察的主要方法。恰當運用語言提問才能被幼兒理解和接受、才能得到幼兒的正確回答。有一定層次性和啟發(fā)性的語言提示,可以幫助幼兒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學會按順序觀察。在觀察金魚的活動中,教師這樣運用語言提示:
“你喜歡金魚嗎?你喜歡它的什么地方?”(整體)
“金魚的頭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頭部)
“金魚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身體)
“金魚的身體后面有什么?共有幾片?”(尾鰭)
最后,教師用語言給予歸納和總結。這樣,從整體到局部,自上而下,抓住特征觀察金魚的方法,讓幼兒知道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在觀察其它小動物時也運用這種觀察方法。幼兒從教師有順序的提問中,舉一反三,掌握了逐步觀察的基本方法。
比較觀察是幼兒觀察活動的一種形式。它在引導幼兒認識個別事物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比較。這種觀察活動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細致、準確地觀察事物的能力。
因此,教師運用比較的方法來啟發(fā)幼兒細致地觀察事物。在認識魚的活動中,教師將鯽魚和金魚進行比較。在比較兩者不同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和啟發(fā)幼兒進行細致地觀察,尤其是對于不明顯的區(qū)別給予重點提示。最后,幼兒歸納出兩種魚主要的不同之處。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同樣,沒有良好的觀察習慣,觀察活動就得不到順利進行,也就更談不上堅持性的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是發(fā)展幼兒堅持性的重要保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發(fā)展?!币虼耍_對待這些差異,才能促使每一位幼兒在堅持性方面都有發(fā)展。
我們班幼兒中男生明顯多于女生,在觀察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在活動中堅持性一般略強于男生,但在堅持時間和離散性上,男生卻大于女生,差異性表現(xiàn)的十分明顯,在同一活動中一般堅持時間最長和最短的均為男生。通過對觀察活動的研究,教師大致把他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興趣型。這一類的幼兒在觀察活動中的堅持性取決于對該活動的興趣。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能堅持較長時間,否則反之。
針對這些幼兒采取“投其所好”的方法,除了提供有趣味的觀察活動之外,教師還利用平時和節(jié)假日,讓他們在家中也照顧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或者動物,每天堅持去觀察、喂養(yǎng)、澆水,并把每天的發(fā)現(xiàn)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滿足他們的好動好奇的心理。
第二類為服從型。這類幼兒在觀察活動中的堅持性受制于教師所提的要求,只堅持觀察活動中教師吩咐過的任務,其它則不管。針對這類幼兒,則利用“看誰發(fā)現(xiàn)的多”“看誰眼最靈”等小游戲來鼓勵幼兒多觀察、多發(fā)現(xiàn),從而發(fā)展他們的堅持性。
第三類為成就型。這類幼兒渴望成功,能在活動中積極克服困難。針對這些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教師適當?shù)脑O置“障礙”,提出超出他們水平的、但經(jīng)過努力又能夠達到的目標,引導他們去觀察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不明顯的特征,幫助他們找到解決“障礙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生活與教育密不可分。在實踐活動中,我體會到:
1.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是一個人行為的推動器。幼兒對于喜愛的、感興趣的事物易于感知、參與,并開展積極思考。
2.在觀察活動中,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幫助幼兒排除心理、生理和個性等因素的干擾,鼓勵幼兒在觀察中有始有終,努力克服困難,才能較好地發(fā)展幼兒的堅持性。
3.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和諧的、平等自由的環(huán)境中充分感知、觀察,調動幼兒的觀察積極性,激發(fā)幼兒觀察的主動性,使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