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延壽小學 斯 曼
教學是需要長時間打磨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充足的耐心和恒心。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教學細節(jié)的作用,以巧妙的心思為學生設計教學的內(nèi)容,不僅要把語言的學習貫徹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將其體現(xiàn)于生活實踐之中,語言教學設計需要一定的精巧性,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的學情展開反思。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入手,成為教學留心人,研磨英語教學細節(jié),給予學生具有趣味性的教學,以此打造高效小學英語課堂。
在課堂中,學生是支配學習的主體,教學并不應該是一味的學生遵從教師。因此,教師在課前要提前設計好教學的細節(jié)。細節(jié)設計具體指當理解文本的深度內(nèi)容后所設計的精巧的教學情境,這種設計的前提是教師已經(jīng)對課本、學生以及教學環(huán)境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并能夠整合教學資源,將其價值發(fā)揮到最大。教師應當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習內(nèi)容,以使學生對學習充滿渴望。最后,教師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師引導學生,并加以小結。例如,一位教師在對“Jiam in lives on the eighth floor”這一語法知識點進行教學時,起初許多學生都將介詞選擇為“in the eighth floor”,教師便提問道:“那他是住在樓層的里面嗎?看來他是個穿山甲??!”學生立刻哈哈大笑,回答正確的學生十分喜悅,而回答錯誤的學生立刻害羞地搔了搔頭。教師意識到讓全班同學同時都迅速地改正這個錯誤并不現(xiàn)實,一旦有人再選擇介詞“in”,那么教師立刻說道:“你怎么又變成了穿山甲呢?”當再有學生犯錯,班級中的學生也會跟著說道:“我們又不是穿山甲!”學生在這種具有愉悅性的學習過后,不斷強化了自己的記憶,犯錯的概率也有所降低。
可見,教師應當多加留意學生在課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神情,著重關注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特別是要使學生在課堂中注入更多的情感,積極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自己組織語言表達出獨到的見解。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具體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nèi)容又是什么呢?教學方法的使用需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目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可以看出,只是利用游戲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的效果并不良好。當學習內(nèi)容難度逐步增加,學習時間逐漸延長,學生將會對游戲和獎勵喪失興趣,一朵小紅花、一顆五角星都不能夠成為激勵其學習的動力,當教師使用本子獎勵學生時,某些學生會不屑一顧,認為自己家中又不缺少本子。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節(jié)日文化來引入口語交際用語的語言教學,教師可以在圣誕節(jié)、元旦等節(jié)日開始之前,為學生簡單地講述中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具體差異。學生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既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還能夠學習到更多語言知識,一舉兩得。每當教師談及外國人的生活習慣時,學生都會集中注意力聆聽教師的講述,當學生正饒有興趣的時候,教師便戛然而止,為學生留下懸念,而學生則會立即說道:“老師,繼續(xù)說吧!”此時教師則會說:“大家認真地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那么下節(jié)課便會繼續(xù)講?!睂W生此刻立即體現(xiàn)出急切的渴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便抓住這個機會既放松了學生的心情,還能夠將其化為使學生認真聽課的動力。每名教師都深諳這一點,課上的高效率是課后補習所無法企及的。此外,還有一個有效的教學習慣,但凡班級中出現(xiàn)一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便會說道:“I can wait you.”這時,沒有集中注意力的學生立刻把注意力集中至課堂上,而集中注意力的學生則可以在課堂中更加投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課堂是學生開展語言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切不可把預設帶入課堂之中,通過演示等形式主義方法進行教學,而需要在預設時多重視引導的作用,關心學生在課堂中的一舉一動,以自身的教學智慧來處理課堂中產(chǎn)生的突發(fā)狀況,為課堂適當留白,關心學生的知識生成情況,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例如,一位教師在對譯林版小學英語5B 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中的free talk進行教學時,由于這一話題為“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班級學生的上學方式都較為類似,通常情況下是家長使用摩托車接送學生上下學,部分學生家近則選擇步行,因此教師意識到這個話題的展開有些難度,便利用多媒體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了動物學校中小動物上學的不同方式,小猴子坐汽車,小白兔步行,小山羊坐出租車,小雞坐公交車。
教師為學生設計話題情境有效地擴大了話題的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余地,學生能夠就小動物的上學方式進行探討,還同自己的同學講述自己的上學方式。
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英語思維來開展語言學習,于語言情境當中合理地應用語言知識,并把所學知識遷移其中,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展,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當學生在運用語言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尤為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為學生提出即時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懷,讓沒有自信的學生重拾信心,更加踴躍地在課堂中表現(xiàn)自己。學生每次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是教師與其開展互動的良好契機,而這些機會在課堂中頻出,教師需要將其把握到位,在評價的過程要秉持著真誠、客觀的態(tài)度,所使用的語言要凝練,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才能夠在真切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得以提升。
即時鼓勵學生對于教師而言并非易事,每名教師都必須對教學展開深度的探究,在日常形成教學反思的習慣,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使用教學評價是評判教師能力的重要標準,教師所使用的“Wonderful”“Good”“Great”等激勵性詞語在課程起初可能會激勵學生,然而如果總是使用這些詞語激勵學生,其激勵作用將會漸漸弱化。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激勵語言作一定的擴充。教師不僅可以使用語言激勵學生,還可以使用擁抱、手勢、眼神、表情等不同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積極的評價。每個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夠在這些別具一格的評價中產(chǎn)生學習的成就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能夠體現(xiàn)出更加強烈的自主性,這便是課堂評價語言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無論是教學的小事還是大事都應當抓住其細節(jié)。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把教學的細節(jié)放在心上,多去聆聽學生的想法,在課前提前做好預設,不打無準備之仗,盡可能保證教學的細節(jié)。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引導的作用,多注重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以及動態(tài)生成情況,多通過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效果,提升自我的教學能力,進而打造出更加精彩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