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永
【摘要】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價值追求應是超越對文本內(nèi)容的簡單理解和對語言知識與技能的簡單傳授,強調(diào)以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關(guān)注語言表達的內(nèi)在本質(zhì)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語文的視角理解世界和分析問題,形成言語意識和思維習慣。我認為可以從整本書的閱讀入手,引發(fā)學生閱讀期待,研讀文本深層互動,整合資源拓展延伸,讓學生在閱讀中走向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深度學習;激發(fā)興趣;深層互動;拓展延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深度閱讀是小學生從閱讀的淺層走向深入的過程,深度閱讀是一種隨著知識點的不斷深入,思維也跟著不斷深化的過程。當學習由淺層進入到深度時,才能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促進學生由淺入深地開展閱讀活動?!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通過各種手段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與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實現(xiàn)閱讀品味的提升,要多讀書,多好書,讀整本書,大力開展主題性閱讀活動,群文閱讀活動,讓閱讀不斷深入。”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從整本書的閱讀入手,引發(fā)學生閱讀期待,研讀文本,深層互動,整合資源,拓展延伸,讓學生在閱讀中走向深度學習。
一、做好導讀,激發(fā)興趣
指向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閱讀,應具有文本思維。教材選編的課文文體各異,而每種文體具有自身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在孩子閱讀一本書之前,應根據(jù)作品特點,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一)加深閱讀深度
“課內(nèi)的海明威沒有課外的海明威精彩”。課外的天地是無止境的,我就給學生暢游的機會,有個別孩子喜歡研究歷史,就推薦他們?nèi)ラ喿x《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書籍,我們學校引導孩子讀好《弟子規(guī)》《古詩詞》及《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四大名著,這樣孩子閱讀的書籍越多,他們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閱讀范圍的擴大,閱讀視野的擴展,他們閱讀的深度就越廣泛。
(二)展現(xiàn)“情節(jié)內(nèi)容”
小學生最喜愛故事類型的書籍,特別是其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不斷吸引學生投入到書籍的閱讀中,教師務必抓住學生的喜好點,用學生喜愛的故事打開他們深度閱讀的大門。譬如我們在學習林海音的《遲到》一課時,可以此課為輻射點,開展林海音系列書籍閱讀活動,并讓學生通過各種資源渠道了解林海音的創(chuàng)作作品。譬如閱讀其《城南舊事》一書,這本書其實是林海音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況,“英子”經(jīng)歷的各種故事串成了這本書,其中的“瘋子”“秀貞”“妞兒”“小偷”等各個角色的描寫惟妙惟肖,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述自己最鐘情的故事情節(jié),并讓學生之間串講,使學生之間的一個人看書變成班級整體看書,增強閱讀的趣味性,表達自己對書籍人物的理解,從而讓書面文字變成學生腦海中的情節(jié)、情感、思緒……由淺入深,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深入到作者思想,形成自己的個性思想,從而實現(xiàn)深度閱讀的效果。
(三)感悟“人物形象”
人物是書籍的核心、關(guān)鍵。把握人物的鮮明特點更有助于理解文本,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作品,譬如曹文軒的《草房子》,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等。
(四)感知“作品特點”
作品特點是把握作者寫作風格的一大利器,也更有助于小學生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譬如對具有諷刺性的作品,像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等,就要在以情節(jié)吸引孩子的同時,感受體驗作品的風格特點,從而更好地理解該作品,還可以感知諷刺小說的特點為線索,在眾多的作品中選擇幾篇相類似的文章進行拓展性閱讀,如《歐也妮葛朗臺》《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可以達到“一斑見全豹”的效果。
二、研讀文本,深層互動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閱讀要把課文放在整體中進行考慮,在對比研讀中發(fā)現(xiàn)文本秘妙,我向?qū)W生推薦學習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抓住文中經(jīng)典語句,多角度閱讀體會,對比感受奇人“奇”在何處:通過對比統(tǒng)整,充分感受馮驥才筆下的人物形象,揣摩表達方法,“得找寫法的不同點”,試著將“閱讀與表達”打通。
(一)找準話題,確立主題
話題是討論的,一個好的話題,既能反映閱讀材料的主題,又能激活學生閱讀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觸動學生思維和心靈的界限。為此,我確立了這樣的話題:什么是俗世奇人?奇人呢?在這本《俗世奇人》中,你最想了解的是哪些奇人?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確立研究主題。
(二)深人研讀,發(fā)現(xiàn)秘妙
把讀書引向深入,才是讀書會的真正目的,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具備追問、歸納、評價、激勵等方面的本領(lǐng)?!端资榔嫒恕愤@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在教學時,選取了其中的《刷子李》《泥人張》《蘇七塊》來深入研讀。
篇目 主要人物 經(jīng)典語句(在文中畫線) 描寫方法
《刷子李》
《泥人張》
《蘇七塊》
速讀課文,初識人物刷子李、泥人張、蘇七塊,追問奇人“名字”之奇在于人們用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或規(guī)矩連在一起稱呼;重點學習《刷子李》,品讀經(jīng)典語句,追問奇人奇在哪,學生從人物的技藝和性格感受“奇”;小組合作,完成表格;群文對比聯(lián)看,發(fā)現(xiàn)文本,試評價《俗世奇人》的寫作特點,學習習作能點面描寫相結(jié)合,讓人物更加豐滿,更加傳神的寫作方法。
在以上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超越教材文本的淺層表達,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深層互動”,在前后思維脈絡中讓學生反思方法的連貫性與躍遷性,以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
三、整合資源,拓展延伸
在整本書的閱讀交流中,思維碰撞,讓學生獲得了嶄新認識的生長可能,教師應該把握這一時機,巧妙整合資源,進行拓展延伸。延伸的角度應該是多元的,可作續(xù)寫、仿寫等讀寫結(jié)合,可關(guān)作品,如有興壁,還可就該作品該作家進行專題小研究。如在整本書《草房子》交流課上,以曹文軒的名言“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一切都要回到讀書來”作為寄語,推薦曹文軒系列純美小說《野風車》《青銅葵花》《紅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沒有角的?!贰豆爬系膰鷫Α?,引領(lǐng)學生走進真善美的世界,然后進行手抄報制作比賽、《草房子》中的句段仿寫等等。如在讀本教材民族英雄鄭成功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專題研究;利用鄭成功少年讀書處——“星塔”這一獨特的資源,進行“星塔小導游”的選拔,其中要有鄭成功生平介紹,學校景觀的由來;進行鄭成功名言的書法比賽;還可以以民族英雄鄭成功作為重點進行樣物設計并配上設計說明等等。這些延伸為學生聽、說、讀、寫、思提供了自主實踐的平臺。
總之,借助整本書的閱讀,激發(fā)學生興趣,深入研讀文本,巧妙整合延伸,能讓學生走進閱讀,能助推學生語言的自我建構(gòu)與更新,建立起與自身生命狀態(tài)的全新聯(lián)系,并能夠引領(lǐng)學生將習得的閱讀或表達的知識和技能遷移應用到生活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陶麗春.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閱讀教學[J].福建教育,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