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花
(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朔州 036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在校階段必須接受的教育之一,是當代大學生正確三觀、思想路線、道德取向的重要來源途徑,是當代社會培養(yǎng)接班人的必經之路。目前,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導致大學生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障礙。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就必須采取針對性的策略,突破學生的接受障礙。
大學生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群體,他們普遍對于新信息、新知識、新思想具有饑渴感,但處于此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并沒有達到思想上的成熟,對思想信息的辨識能力較差,容易被有心人煽動;大學生在接受新思想、信息時往往不能理性思考,而是參雜了過多的情感和想象力,表現(xiàn)出一種沖動性,臨時反應快,缺乏長期、理性的思考;對于常規(guī)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抱有抵觸心理和冷漠態(tài)度,對思想政治教育興趣非常低,主觀上排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認為思想政治課程中教導的知識在實際生活和工作學習中沒有功效。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教師多采用灌輸、說教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與教師的互動稀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再加上大學生處于自我意識強烈的年紀,因而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教師都產生了抵觸心理,嚴重影響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大多相同,更注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思想的提出和發(fā)展,更注重我黨的建立和發(fā)展,而忽略了當代社會的思想路線發(fā)展,偶有提及也只是一筆帶過,教師也幾乎不會著重講解近些年的政治時事,導致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興趣缺缺。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且枯燥,學生只能坐在教室里聽教師的講解和說教,沒有參觀、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主題視頻播放等教學手段的加持,使大學生早早失去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從主觀上屏蔽了思想政治教育,嚴重阻礙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教材的更新是有一定頻率限制的,且短期內的教材內容很難大面積涉及當代社會思想政治內容,那么為了化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礙,教師可以將當代政治時事作為課上擴展內容,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的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配合一些新聞視頻片段,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的興趣,提高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師也可以將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等內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向學生傳授應用學習內容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他們成為遵紀守法、愛國愛家的當代接班人。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沒有必要完全用說教的方式來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豐富課堂,還可以有效緩解師生間的僵硬氣氛。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階段,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育資源,用視頻、紀錄片、社會實事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實和豐富,抓住大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縮短大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感,化解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障礙。筆者在課堂中應用過程的方式,除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外,還有帶領大學生參觀歷史遺址,查閱城市檔案,參與當?shù)刂驹刚呋顒拥榷喾N,將學生帶入固定的場景中進行實地教育。
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途徑會接收到大量的思想政治思想,這些思想有的是優(yōu)秀的、對大學生有益處的,有的則來自于敵對勢力和不法人員,作為肩負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教師,我們不能坐看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染,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和論證,與學生一起學習和進步。例如:網(wǎng)絡上有一些言論是關于國人信仰的,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說我們的環(huán)境問題、社會問題都是由于“沒有信仰”而造成的。我們不能單純地認同這種思想,或者將宗教信仰一棒子打死,從歷史史實的角度出發(fā),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人類的心理支柱,但也要看到宗教信仰是人類歷史中多次戰(zhàn)爭的源頭;而且國人有信仰,我們信仰智慧、信仰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信仰優(yōu)秀的祖先前輩,從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在西方人們信仰神靈、逃避自然災害時,我們的祖先靠自己的雙手疏通河道、引導洪水流向大海、保衛(wèi)家園,這是國人信仰的標志性體現(xiàn)。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生長環(huán)境的變化和大量信息的沖擊,都是對我國大學生思想路線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需要正視這一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化解大學生的接受障礙,逐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