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華
(滕州市第一中學衛(wèi)生所,山東 棗莊 277599)
高血壓作為導致腦溢血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高危影響因素,常見于中老年人群體。根據現有的研究發(fā)現,高血壓與基因遺傳最為密切,受多組基因調節(jié)。在近年對兒童、青少年的高血壓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高血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可被追溯于兒童時期。在兒童與青少年群體間,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可達0.5%-9.5%[1-2]。因此,對患有高血壓的青少年進行調查與研究,并試圖找出高血壓的高危致病原因,進而采取一定的手段,達到預防青少年患上高血壓的目的,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延長生命的年限,總體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
于2017年10月對山東滕州一中西校區(qū)的2341名高中生進行學生健康體檢,共檢查出除去繼發(fā)性高血壓的高中生患者34例。在34名青少年高血壓患者中,年齡在15-18歲,男24名,女10名。在體檢過程中,確保待測青少年的身體姿態(tài)得到較好的舒展,符合身高測量的基本要求與要點。稱量體重時,杜絕弄虛作假。根據體檢所測量的身高體重計算出BMI指數,詳細詢問患者的個人史與家族史以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采用精神壓力量表對患者的精神壓力進行評估,將所有數據進行詳細地記錄,進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采用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國際高血壓學會對青少年高血壓頒布的相關指南進行比較,患者的各項癥狀符合指南中對青少年高血壓癥狀的描述。
BMI=身體質量(kg)/[身高(m2)],其中規(guī)定BMI>25為肥胖。采用精神壓力量表考察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學習、環(huán)境、家庭經濟情況以及人際交往這四方面精神壓力。詢問患者的父母單方或雙方是否患有高血壓、肥胖癥以及發(fā)病的年齡與相關并發(fā)癥等情況。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與作息規(guī)律,包括喝酒、吸煙以及沉迷電子游戲等方面。通過對患者的面對面觀察以及周圍同學對患者的評價評估患者的性格特征(急躁、內向、憂郁等)[3-4]。
選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研究數據進行t檢驗,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我校(滕州一中)西校區(qū)全校高一、高二以及高三的全體學生人數為2341人,全體學生均參與了2017年10月的身體健康檢查,受檢率達100%。在2341名學生中,有34名高中生被檢出患有原發(fā)性的高血壓,占參加2017年身體健康檢查人數的1.45%。其中收縮壓達到高血壓水平的學生有10人,舒張壓達到可判定為高血壓血壓值的高中生24人。由于作為新校區(qū)的東校區(qū)人數幾乎達到西校區(qū)的3倍,因此未將東校區(qū)的血壓情況進行整合、分析。
在我校身體健康檢查中,被確診的34例患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男性24例,占患有高血壓患者總數的70.59%,女性10例,占總數的29.41%。
在34名青少年高血壓患者中,最低與最高BMI值分別為21.73、31.24,平均(26.37±1.71)kg/m2,其中BMI值大于25(即達到肥胖水平)的患者34例,占65.38%。達到肥胖水平的患者的平均BMI值為27.37 kg/m2,詳情見表1。
表1 52名青少年高血壓患者的BMI情況
在34名青少年高血壓患者中,直系親屬中有一例或是多例患有高血壓、肥胖癥的有26例,占患有青少年高血壓患者總數的76.47%,詳情見表2。
表2 34名患者家族肥胖、高血壓等情況
經過詳細地量表分析,精神壓力大的患者11例,占總數的32.35%。學習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占主導地位。此外家庭的經濟情況、父母感情問題也對患者的情緒與心理帶來影響。
34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情緒較為焦躁,占總數的20.59%,存在不良飲食(抽煙、喝酒)、作息習慣(沉迷游戲、熬夜)的患者10例,占總數的29.41%。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在全球每年約有七百萬的人死于高血壓引發(fā)的各類心腦血管、腎臟等疾病,因此,高血壓已經成為世界各大衛(wèi)生組織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在人們傳統(tǒng)的認識中,高血壓常常與中老年人群體有關,成人的高血壓能夠引起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對腎臟、眼球等器官造成損害。若在兒童、青少年時期,人體尚未發(fā)育完全,若血壓已經升高至非正常狀態(tài),那么這些患者的心臟、血管以及腦部將會承受比成年人更大、更長久的損害。靶器官的受損不利于患者之后的學習與生活,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的生命安全埋下巨大的隱患。
在本次研究中,被檢出患有青少年高血壓的患者34名中,男性為24例,占70.59%。在青少年高血壓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遠高于女性。其中的原因可能與男性的脾氣與生活習慣有關。34例患者的BMI指數值達到肥胖水平,由此可知,青少年的肥胖率與高血壓的發(fā)病率有著正相關的關系。兒童青少年時期,腰圍過高的人群常常會伴隨著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容易導致日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
在我校西校區(qū)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高達69.23%的患者家族中,三代之內的直系親屬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與肥胖癥狀,驗證了青少年高血壓的家族遺傳特性。在以往的相關研究中表明,若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壓,那么他們的孩子患有高血壓的概率是父母中沒有高血壓患者的15倍。若父母雙方均患有高血壓,那么他們的子一代的高血壓患病率為無高血壓群體的2-3倍。因此,若家族中有先輩患有高血壓,那么血壓值正常的群體也應該被歸為高血壓高危群體。
長期的精神壓力與不良的生活習性會對身體的各系統(tǒng)與器官造成影響,由于青少年的大腦與神經中樞仍處于發(fā)育階段,尚未成熟。在面臨反復、長時間的刺激時,難以處理、協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進而導致血壓的升高。
以現如今的醫(yī)療發(fā)展現狀而言,治療、控制高血壓的方法與途徑多種多樣。筆者的觀點是控制飲食,服用小劑量的藥物,保持心態(tài)的平和,積極進行爬山、游泳等有氧運動。青少年高血壓的臨床癥狀表現不直觀,常常被忽略。在診斷過程中應當進行全面的檢查,達到確診的目的。根據青少年高血壓的高發(fā)群體的特征,積極預防與治療,降低成年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