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閱讀對于人的身心塑造和潛能開發(fā)有著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國家和家庭已經日益注意到兒童閱讀的重要性,然而面對種類繁多的圖書,許多家長感覺無處下手,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書籍?!吨袊鴥和l(fā)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為兒童家長選擇圖書提供建議和指導”,[1]明確了分級閱讀的內涵和目的。圖書分級符合兒童的成長趨勢,對于兒童和家長選擇圖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閱讀推廣的重要力量。本文將結合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的現狀,就公共圖書館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兒童分級閱讀推廣進行分析研究。
分級閱讀理論起源于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已經相對成熟和完善。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的研究起步則相對較晚,從2008年“橋梁書”(EarlyChapterBook)概念的引入至今僅有十年時間。因此對于什么是兒童分級閱讀,國內研究者并沒有形成確切的定義。目前在我國研究領域普遍認同的是由王泉根教授所提出的“什么年齡段的孩子讀什么書”。[2]筆者認為,兒童分級閱讀是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和能力特點,進行科學規(guī)劃和設計的長期閱讀方案。其目的是為兒童提供與其閱讀水平相適應的書籍,從而更加系統(tǒng)有效地指導兒童閱讀。
在英美兩國,兒童分級閱讀已經發(fā)展的較為成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分級閱讀體系,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其中接受程度最廣的是美國的藍思分級法、A-Z分級法,以及英國的牛津、劍橋兩大出版社的分級圖書系列。藍思分級法是對出版物的難易程度進行評估后形成體系,讀者可通過閱讀水平測評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A-Z分級法是將圖書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綜合考慮,對圖書由易到難進行評級;英國的OxfordReading和Cambridge Reading兩大叢書則以12種顏色來標注圖書的閱讀等級,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引導兒童閱讀。[3]
我國香港、臺灣地區(qū)的分級閱讀起步較早,出版社、圖書館和學校都作出了許多有效嘗試,為大陸地區(qū)推行兒童分級閱讀提供了借鑒。大陸地區(qū)提出兒童分級閱讀的概念始于200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兒童閱讀推廣工作者借鑒臺灣的“橋梁書”概念并將其引入大陸地區(qū),引起了社會對兒童分級閱讀的關注。2009年,接力出版社的兒童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成立,發(fā)布了《兒童心智發(fā)展與分級閱讀建議》和《中國兒童分級閱讀參考書目》,將0-12歲兒童細分成0-3、4-6、7-8、9-10、11-12五個年齡段,以此為分級基礎,精選出首批200種兒童分級閱讀參考書目。[4]2008年7月,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成立,在其2009年發(fā)布的《兒童分級閱讀內容選擇標準》中提出了1-9年級兒童及青少年閱讀標準。[5]同時還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兒童分級閱讀網站“小伙伴網”,但現在已經停止運營。根據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雖然出版社做出了積極地努力,但是在社會上卻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家長的認可與肯定。
目前,我國已經認識到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在2017年國務院法制辦審議通過的《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中將未成年人列入重點關注群體。[6]由于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發(fā)展時間較短,實際經驗積累不足,僅靠借鑒國外經驗和出版社的一家之力,無法完成科學性和權威性的標準制定。與國外相比,我國缺乏一個權威性的,且能夠被市場和受眾認可的中國本土兒童分級閱讀的標準。因此,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集公共文化機構、出版社、學校、社會之力,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和兒童發(fā)展的兒童分級閱讀標準和推薦書目。
自兒童分級閱讀的概念引入中國后,社會上對是否應當進行分級以及分級的依據產生了爭論。有的人認為兒童的發(fā)展具有共性,分級閱讀能夠有效地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閱讀進行有效指導;有的人認為兒童的閱讀能力具有個性化差異,不能簡單地用年齡來界定兒童的閱讀能力,對分級閱讀提出質疑。因此,為了探索年齡與閱讀能力相結合的兒童分級閱讀標準,可將兒童書籍以0-3、4-6、7-9、10-13、14-16的標準進行劃分,給予家長有效指導與參考,再輔以閱讀能力測試的具體匹配,若閱讀能力達標也可跨年齡段進行閱讀。
由于兒童分級閱讀在國內起步較晚,缺乏權威標準,伴隨社會中質疑的存在,以及我國缺少對兒童分級閱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因此在社會中缺乏關注和影響力。近幾年來并沒有新的兒童分級閱讀標準出臺,同時缺乏由知名出版社出版和引進的分級圖書,因此家長們紛紛利用國外的分級閱讀圖書來填補這一空白。在推廣方面,公共圖書館承擔著社會教育職能,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是其重要的任務之一,但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由于條件和人員的限制,并沒有積極推廣兒童分級閱讀。
兒童分級閱讀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tǒng)工程,出版機構、研究機構、教育機構、推廣機構與公眾之間應當形成相互依存、依次銜接的產業(yè)鏈關系,并共同推進兒童分級閱讀。尤其是要借助公共圖書館的設施、資源和人員,對兒童分級閱讀進行專業(yè)性的推薦與指導。
截至2015年,我國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共計113個,總藏書量2,698.23萬冊,[7]市級以上的公共圖書館基本設有少兒閱覽區(qū)。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qū)域、配備相應專業(yè)人員、開展閱讀指導和活動支持。[8]這條法規(guī)從一定程度上明確了公共圖書館推動和指導少年兒童閱讀的責任。
當前,應當按照公共圖書館法的要求,加快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建設步伐。同時,完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在各級分館設立少年兒童閱讀專區(qū),有條件的可設置專門的兒童閱讀分館。
(1)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普遍采用中圖法進行排架,這種排架方法并不利于少年兒童快速定位適合自己閱讀水平的圖書。筆者在國家圖書館少兒館調研時發(fā)現,絕大多數家長帶孩子進門后,面對毫無標識和引導的書架顯得毫無頭緒,只能通過一本本地翻閱來確認是否適合孩子閱讀。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將少年兒童館劃分區(qū)域,并可通過色彩分隔和建立少兒圖書的分級標識,幫助兒童和家長準確找到符合不同年齡段閱讀的圖書。一般來說,可以將其分為幼兒區(qū)和少兒區(qū),有條件的也可單設嬰幼兒區(qū),為嬰幼兒早期閱讀提供幫助。如,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梅克倫堡圖書館,設置了不同的分館將家庭故事時間、嬰兒故事時間、幼兒故事時間等和早期教育相關的活動分別安排在故事空間、兒童房、兒童活動室等專門空間,為早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空間支持。[9]圖書館兒童閱讀區(qū)域的圖書排架應當適應分級閱讀的需求,分級閱讀的分類級別為一級分類標準,并輔以不同色彩進行區(qū)域分隔,再以《中圖法》或主題分類法為二級分類標準進行再次分類排架,方便兒童和家長快速尋找適合的圖書。
(2)在重視紙質印刷讀物的同時,也要加強兒童數字閱讀的服務建設。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和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數字媒體趣味性強,獲取閱讀資源方便快捷,是兒童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可通過提供電子觸摸屏、數字化一體機等設備向兒童提供數字閱讀服務,并建立基于分級閱讀標準的數字服務平臺,通過活潑的設計和合理的導航系統(tǒng),提升系統(tǒng)對兒童的友善程度。同時要拓展服務渠道,完善線下應用,使兒童和家長能夠隨時隨地獲取閱讀服務。如,德國的公共圖書館在為兒童提供紙質印刷讀物的同時,還準備了4款免費的APP作為紙質閱讀的補充材料。兒童可通過APP閱讀電子版圖書和參與游戲互動,增強閱讀趣味性。還可以將自己朗讀的故事儲存并上傳,提高兒童的閱讀積極性。[10]
當前公共圖書館并沒有設置專門的兒童閱讀推廣崗位,普通館員缺少對兒童書籍的了解,也缺少相應的兒童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因此對兒童閱讀的指導作用極為有限。
(1)應當加強公共圖書館專業(yè)兒童閱讀推廣人員的培養(yǎng)工作。可在館內選拔對兒童閱讀推廣有興趣且溝通能力強的館員參加兒童心理、兒童教育和兒童閱讀相關理論的培訓,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業(yè)務素質及能力的培養(yǎng)。分級閱讀要求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人研究和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特征及閱讀需求,了解兒童文學和兒童讀物,并將兩者相匹配,以推動兒童分級閱讀的順利開展。
(2)志愿者是兒童閱讀中不可缺少的角色。針對兒童閱讀,志愿者可以是大學生、年輕父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和愿意為兒童閱讀貢獻力量的社會公眾。在志愿者的幫助和參與下,兒童閱讀的內容和活動會更加的豐富充實。少年兒童圖書館在加強志愿者隊伍管理的基礎上,要做好專業(yè)培訓工作,主要包括兒童心理學、分級閱讀知識的講授和溝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針對年輕父母,更應當加強對兒童分級閱讀的宣傳和推廣,讓家長在閱讀理論的指導下,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更好地指導兒童閱讀。
目前公共圖書館已經認識到兒童閱讀的重要性,陸續(x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兒童閱讀活動。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和世界讀書日,都會有相應的大型閱讀活動;周末節(jié)假日也會有常規(guī)性的親子閱讀活動。面對兒童分級閱讀的要求,要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針對性的閱讀活動。
公共圖書館可按照0-3、4-6、7-9、10-13、14-16的年齡標準來開展針對不同年齡的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活動。如,對0-3歲和4-6歲的嬰幼兒開展互動性故事時間、早期運動和韻律兒歌等活動,注重增強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和嬰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針對6歲之后的學齡兒童,按照分級標準開展不同層次的閱讀、音樂、藝術和科學探索等活動。為提高兒童和父母的參與積極性,公共圖書館可設立兒童閱讀獎勵機制,為每個年齡分級設立不同的書單和獎勵,完成該閱讀活動任務的,即可獲得相應的獎品,以此來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成就感。
在推廣兒童分級閱讀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開展混齡閱讀,增強不同年齡段兒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測試和適應兒童的閱讀能力?;忑g閱讀是指將不同年齡組的兒童聚集在一起,共同閱讀相同內容或相同主題的圖書。公共圖書館可招募喜愛讀書和交流的中小學生組成“小小閱讀使者”隊伍,帶領同齡或其他年齡段的兒童一同閱讀。這有助于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更好地測試兒童的閱讀水平,若兒童的閱讀能力達標即可進入下一年齡層級的閱讀,以此彌補由年齡分級所帶來的制約性。
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僅靠公共圖書館一家之力來推動兒童分級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當加強與家長、學校以及與社區(qū)之間的合作,延伸服務半徑,共同推進兒童分級閱讀。兒童閱讀,尤其是嬰幼兒閱讀的場所主要是在家庭中進行,家庭閱讀氛圍對兒童閱讀的習慣有著深遠影響,家長對兒童分級閱讀是否了解、是否認可,是推廣兒童分級閱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公共圖書館應當開展與兒童分級閱讀相關的講座,邀請家長參加,印刷相關宣傳材料、分級閱讀指南和推薦書目,發(fā)放給家長,以指導兒童分級閱讀。同時要鼓勵家長參與圖書館的兒童閱讀成長計劃,為孩子制定閱讀計劃和建立閱讀檔案,針對孩子的閱讀水平選擇相應的分級讀物。此外,公共圖書館也要融入學校活動,加強對學校閱讀指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兒童分級閱讀推廣,有針對性地向幼兒園、小學、中學推薦合適的分級讀物,并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兒童愛上閱讀、愛上圖書館。具體可借鑒國外公共圖書館的做法,與當地學校聯合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與評定,由圖書館根據分級閱讀測評體系對書目和學生的閱讀能力作出評級,推薦相應書目,然后由教師根據課程進展和教學大綱為學生選定書目,量身打造最合適的分級閱讀計劃。[11]
目前,我國大力發(fā)展公共文化服務,推行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基本普及了社區(qū)分館,有效擴大了服務范圍。社區(qū)圖書館是圖書館提供閱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方便易達、靈活性強等特點。社區(qū)分館可根據本社區(qū)居民特點,組織相應的閱讀活動,滿足居民需求。筆者在寧波市鄞州區(qū)調研時采訪到,鄞州區(qū)海創(chuàng)社區(qū)因其轄區(qū)居民以80、90后年輕夫妻為主,有3,000多個0-9歲兒童,因此社區(qū)特色定位為未成年人服務。該社區(qū)每年暑期會舉辦5場不同年齡段的夏令營,以豐富未成年人的假期生活。在社區(qū)內的活動空間上根據不同活動需要進行分區(qū),設置安全教育館、兒童沙盤區(qū)、書法區(qū)和少兒閱覽室。同時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需求開展相應的特色閱讀活動,其圖書由鄞州區(qū)圖書館每月進行配送,開展學齡前兒童的親子閱讀,并針對中小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閱讀和學習活動,這種服務方式為公共圖書館與社區(qū)合作的方式給予了有益參考。
兒童的閱讀能力受到年齡的影響,是存在差異的,分級閱讀給兒童提供了循序漸進的上升臺階,為家長提供了指導兒童閱讀的有效標準。為推動兒童分級閱讀的科學化和標準化,應當加快國家層面的分級閱讀標準和推薦書目的制定,讓不同年齡段、不同閱讀水平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閱讀之美,讓閱讀成為相伴一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