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偉民 李倩萍
舉報人舉報W超市銷售CCC證書未經變更/擴展的小夜燈,W區(qū)局對該區(qū)W超市進行檢查,調查查明該超市確實銷售了未經變更/擴展CCC證書的小夜燈產品,W區(qū)局認為處罰的相對人應該是證書持有人(廣州L公司)而非W區(qū)W超市,案件移送廣州主管部門并告知舉報人后被復議。
經復議機關審理查明,申請人于2017年4月30日在W超市購買“LED臺燈型小夜燈”一臺,型號LFD2012 0.3W(3x0.1W/LED模塊),該產品由廣州L廠生產,生產日期為2017年3月,廣州L廠取得的小夜燈的強制性認證證書在2017年9月變更前并不包含LFD2012 0.3W(3x0.1W/LED模塊)而只包含LFD2012 0.8W(4x0.2W/LED模塊),因此,W超市確實存在銷售未按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的產品。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復議機關發(fā)現類似案件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曾對G省質監(jiān)局做過一個答復,具體內容如下:國家認監(jiān)委辦公室“關于CCC產品如何定性處罰有關問題的復函”(認辦法函[2017]174號)(以下簡稱復函):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銷售者未履行上述義務,擅自銷售未經變更或擴展的產品,可以按照《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對銷售者實施處罰。
案件審理中,本案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
一是W超市作為銷售者,是否履行了如復函所說的進貨檢查驗收義務?銷售者履行進貨檢查驗收義務的界限如何認定?
二是認監(jiān)委的答復函效力以及如何適用?W超市作為銷售者,是否可以適用《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第二款進行處罰?具體法律適用方面,《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中的“認證委托人”是指第十條中的“認證委托人”(列入目錄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還是指CCC證書上的認證委托人?
三是是否可以對W超市按無CCC證書銷售進行處理?
一、《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 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十條 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以下統稱認證委托人)應當委托經國家認監(jiān)委指定的認證機構(以下簡稱認證機構)對其生產、銷售或者進口的產品進行認證。委托其他企業(yè)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委托企業(yè)或者被委托企業(yè)均可以向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委托。
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證委托人應當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的變更,由認證機構根據不同情況作出相應處理:
1、獲證產品命名方式改變導致產品名稱、型號變化或者獲證產品的生產者、生產企業(yè)名稱、地址名稱發(fā)生變更的,經認證機構核實后,變更認證證書。
2、獲證產品型號變更,但不涉及安全性能和電磁兼容內部結構變化;或者獲證產品減少同種產品型號的,經認證機構確認后,變更認證證書。
3、獲證產品的關鍵元器件、規(guī)格和型號,以及涉及整機安全或者電磁兼容的設計、結構、工藝和材料或者原材料生產企業(yè)等發(fā)生變更的,經認證機構重新檢測合格后,變更認證證書。
4、獲證產品生產企業(yè)地點或者其質量保證體系、生產條件等發(fā)生變更的,經認證機構重新對新工廠檢查合格后,變更認證證書。
5、其他應當變更的情形。
四、《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 認證委托人需要擴展其獲證產品覆蓋范圍的,應當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的擴展,認證機構應當核查擴展產品與原獲證產品的一致性,確認原認證結果對擴展產品的有效性。經確認合格后,可以根據認證委托人的要求單獨出具認證證書或者重新出具認證證書。
認證機構可以按照認證規(guī)則的要求,針對差異性補充進行產品型式試驗或者工廠檢查。
五、《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質檢兩局責令其改正,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1、違反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認證委托人提供的樣品與實際生產的產品不一致的。
2、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未按照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列入目錄產品的。
3、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未按照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擴展,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列入目錄產品的。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列入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本案審理中,案審會成員觀點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
一種觀點認為,應以認監(jiān)委的答復意見為準,“可以……處罰”在行政執(zhí)法中一般是需要處罰的。本案中,W超市提供了編號為“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試驗報告”以證明其已經盡到了進貨檢查驗收義務。但是,該報告主檢的產品型號并不包含LFD2012 0.3W(3x0.1W/LED模塊),雖然涉案小夜燈的經銷商東莞市K公司和W超市出具的公函稱:0.3W是覆蓋型號和0.8W是主檢型號合并檢驗,是同一份報告,額定功率差異不影響單元劃分及安全合格性判定。但是該公函系東莞K公司和W超市的自述,所述內容無權威文件或有資質的機關予以佐證,無法證明上述試驗報告已經覆蓋了涉案小夜燈LFD2012 0.3W(3x0.1W/LED模塊)型號的產品,因此W超市所提交證據無法證明W超市已經履行了進貨檢查驗收義務。故認為W超市作為銷售者,并未盡到復函所說的進貨檢查驗收義務,存在銷售未按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擴展的產品,應該處罰。
另一種觀點認為,不應該對W超市進行處罰。理由如下:
一是《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但并無對應的罰則條款。
二是認監(jiān)委復函指出“可以按照《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對銷售者實施處罰”,從復函可以看出,“可以”不是“必須”,我們不僅要堅持依法行政也要注重合理行政。經過向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南京認證中心咨詢,認為《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中的“認證委托人”限于認證證書上的“認證委托人”(即在此已經把第十條規(guī)定的寬泛的認證委托人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進口商通過證書申請具化為證書上的認定委托人),不是證書上的認證委托人沒有權利也沒有途徑去向認證機構申請證書變更或者擴展。本案中,W超市并不是小夜燈強制性認證證書上的認證委托人(小夜燈強制性認證證書上的認證委托人為廣州L公司),所以W超市不能作為《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的違法主體。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二)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未按照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列入目錄產品的;”適用的前提是違反了第二十四條,W超市既然不是第二十四條的違法主體,相應也不能適用《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五十四條第二款進行處罰。
三是認監(jiān)委的答復(認辦法函[2017]174號)只是對個案的答復,對個案辦理和規(guī)章適用的理解和看法,不是正式解釋。
四是本案W超市有0.8W的小夜燈強制性認證證書,同類的0.3W小夜燈應該由認證委托人根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變更,這種情況區(qū)別于未經認證銷售,亦不應該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進行處罰。
復議機關以認監(jiān)委的答復為參考依據,認為W超市未盡到履行進貨檢查驗收義務,W區(qū)局對該案作出不予處理的決定,存在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的情形,要求W區(qū)局重新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