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概覽
《一個人的村莊》講述了劉亮程是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農(nóng)民,是真正的農(nóng)民作家。作為農(nóng)民,寫作是他業(yè)余的事情;而作為作家,他卻無時不在創(chuàng)作,即使是扛著一把鐵锨在田間地頭閑逛的時候。在文章里,劉亮程是一個農(nóng)民,但是作為農(nóng)民的他,是否意識到自己是個作家呢?
在他的村莊里,在與他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們的眼里,這個無事扛著鐵锨閑逛、到處亂挖、常常不走正道卻偏要走無人走過的草叢中的人,一定是個難以捉摸、有些古怪的人吧。當(dāng)然,他們也許不知道這個人在勞作之外,還喜歡偷偷觀察著村里的人,驢,兔,飛鳥,螞蟻,蚊子,以及風(fēng)中的野草和落葉,甚至村東頭以及村西頭的陽光……
作者簡介
劉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著有詩集《曬曬黃沙梁的太陽》,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一片葉子下生活》等。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xiāng)村哲學(xué)家”。2015年6月獲“第十六屆百花文學(xué)獎”散文獎。
原文呈現(xiàn)
與蟲共眠
劉亮程
我在草中睡著時,身體成了眾多小蟲子的溫暖巢穴。那些形態(tài)各異的卑小動物,從我的袖口、領(lǐng)口和褲腿鉆進去,在我身上爬來爬去,不時地咬兩口,把它們的小肚子灌得紅紅鼓鼓的。吃飽玩夠了,便找一個隱秘處酣然而睡。
我身體上發(fā)生的這些事我一點兒也不知道。
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餓又累。本想在地頭躺一會兒再往回走,可地離村子還有好幾里路,我干活時忘了留點兒回家的力氣。時值夏季,田野上蟲聲、蛙聲、谷物生長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像支巨大的催眠曲。我的頭一挨地便酣然入睡,天啥時黑的我一點兒也不知道,月亮升起又落下我也一點兒沒有覺察。醒來時已是另一個早晨,我的身邊爬滿了各種顏色的蟲子,它們已先我而醒忙它們的事了。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許多又紅又癢的小疙瘩,證明它們來過了。我想它們和我一樣睡了美美的一覺。有幾個小家伙,竟在我的褲子里待舒服了,不愿出來。若不是瘙癢得難受我不會脫了褲子捉它們出來。對這些小蟲來說,我的身體是一片多么遼闊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某個角落,大地卻不會因瘙癢和難受把我捉起來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寬容。在大地的懷抱中我比蟲子大不了多少。我們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蟲子,給它們一一起名,分科分類。而蟲子知道我們嗎?這些小蟲知道世上有劉亮程這條大蟲嗎?有些蟲朝生暮死,有些僅有幾個月或幾天的短暫生命,幾乎來不及干什么便匆匆離去。沒時間蓋房子,創(chuàng)造文化和藝術(shù);沒時間為自己和別人去著想。生命簡潔到只剩下快樂。我們這些聰明的大生命卻在漫長歲月中尋找痛苦和煩惱。一個聽煩市囂的人,躺在田野上聽聽蟲鳴該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樂會永無休止,而有誰知道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個音符是多么倉促和短暫。
我因為在田野上睡了一覺,被這么多蟲子認識。它們好像一下子就喜歡上我,對我的血和肉體的味道贊賞不已。有幾個蟲子,顯然乘我熟睡時在我臉上走了幾圈,想必也大概認下我的模樣了?,F(xiàn)在,它們在我身上留了幾個看家的,其余的正在這片草灘上奔走相告,呼朋引類,把發(fā)現(xiàn)我的消息傳播給所有遇到的同類們。我甚至感到成千上萬只蟲子正從四面八方朝我呼擁而來。我血液沸騰,仿佛幾十年來夢想出名的愿望就要實現(xiàn)了。這些可憐的小蟲子,我認識你們中的誰呢?我將怎樣與你們一一握手?你們的脊背窄小得簽不下我的名字,聲音微弱得近乎虛無。我能對你們說些什么呢?
當(dāng)千萬只小蟲呼擁而至?xí)r,我已回到人世間的某個角落,默默無聞做著一件事。沒幾個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不認識幾個人,不知道誰死了誰還活著。一年一年地聽著蟲鳴,使我感到了小蟲子的永恒。而我,正在世上苦度最后的幾十個春秋。面朝黃土,沒有叫聲。
(選自《一個人的村莊》,有刪減)
【賞析】
作者把生活的艱辛一筆帶過——不是生活可以不提及,而是此刻的發(fā)現(xiàn)給了他更大的刺激,大到不知該如何承擔(dān),如何推脫,于是,一心一意地注視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他渴望實現(xiàn)人生價值,神經(jīng)質(zhì)般地想出名,以至于把小蟲們發(fā)現(xiàn)“獵物”時的奔走相告,理解為自己不經(jīng)意間忽然成了“名人”。而這突如其來的名氣使得作者重重地感覺到虛無,內(nèi)心的喜悅也奄奄一息,然后,帶著一個空空的心回歸到已定的某個角落,內(nèi)心比這個角落更空曠。
觀書有感
《一個人的村莊》讀后感
佚 名
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清流。
對于一般人來說,黃沙梁只是一片沒有歷史、無人問津的荒野,而對于劉亮程來說,這是一個世外桃源,一片安謐的凈土,一個屬于他的村莊。
翻開清新淡雅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純粹的文字。在劉亮程的眼中,一切的花草樹木、風(fēng)雷雨電,大到整個村莊、小到一只小蟲都是有靈性的存在,在他的筆下,一只狗不求回報地為人服務(wù),一只鳥孤獨沙啞地鳴叫然后盤旋離去,仿佛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在人不知道的領(lǐng)域,慢慢滋長起來。
在這些原生純樸的文字里,你可以讀到一種特別的寂寞。是走或留、是喜或愁,年復(fù)一年,落不盡的風(fēng)沙殘酷地刮著,摸摸自己粗糙的臉龐,是這世界改變了我還是我改變了這世界?抑或是我們都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中忘了初衷仍舊停留在原地?沒有答案,短暫的一生學(xué)不會世界上的一切道理。誰曾意氣風(fēng)發(fā)地走出去,誰又曾猶猶豫豫地留了下來,誰曾想要擋住時間的流逝,誰的堅硬的心卻被鐮刀磨臼出一道道柔軟的皺紋,是劉亮程,是我,也是這世上的所有人。
“狗一老,再無人謀它脫毛的皮,更無人敢問津它多病的肉體,這時的狗很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沒有辦法,只好撒手,交給時間和命?!薄霸S多事情都一樣,開始干的人很多,到了最后,便成了某一個人的?!薄八^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但這件事物還在。時間再沒有時間?!?/p>
劉亮程的文字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于那原生態(tài)到近乎縹緲的描寫風(fēng)格,還在于它所透露出的對大自然深邃的思考和深刻的領(lǐng)悟。是的,生活在如此偏僻的一片荒地上的人無疑是寂寞的,可是他卻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用自己細膩寬廣的胸襟包容和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千變?nèi)f化并樂在其中,寂寞對于他是一種享受,是萬物的饋贈。
在他一個人的村莊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改變一只麻雀的方向可能是一件大事情,人有時候也可以稍稍通一點驢性,樹的一生本來就要比人遭受更多的風(fēng)雨,一條路也擁有生命的伊始與終結(jié),甚至連被這個村莊呼進呼出的空氣,也都是有生命的。人生活在這里,不單單是一個索取者,還要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做整個大的輪回中的一小環(huán),不奢求什么,也不抱怨什么,欣賞著這個因自己而改變了些許的村莊,也欣賞著村莊改變了自己的地方。
他的村莊,就好像是濃濃的陽光下,一座小土房,幾條看家的狗,幾個老鄰居,自家的畜生,門前的路,路旁的花,花旁的樹……連帶上自己也是這個村莊的一部分,然后把他們寫下來,關(guān)于這個村莊的生生死死,幸福與不幸。
享受這種寂寞是專屬于劉亮程的幸福。讀完他的文字后,在我的心底里的某個安靜的角落,貌似有什么東西,正在默默地生長,成熟,衰老,甚至死亡。在那里,我仿佛聽見了流水的聲音,風(fēng)吹過的聲音還有落葉的聲音。那像是一段悠揚綿長的音樂,緩緩地演奏著,很纏綿,耐人尋味;那又像是一段人生的音樂,明明很長卻又仿佛很短很短。如黑暗永恒的鎮(zhèn)魂歌,繞梁三日不絕如縷;又如蟄伏一冬破土而出的生命,在經(jīng)歷了死亡的黑夜后展開了希望的羽翼。
【評點】
作者文思雋永,使得本篇讀后感出類拔萃。相比較其他同類文章而言,本文并沒有直接寫自己的感悟,而是從分析作家劉亮程的文字特色入手,慢慢地注入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發(fā)出感慨,使文章的可讀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