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東
“銷魂的愛好”,語出人民大學歷史系楊念群教授的《中層理論》自序。這話原始出處是法國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的大師馬克·布洛赫。布洛赫在回答兒子“歷史有什么用”的問題時,說,對于個人而言,“歷史有什么用?”永遠都是個假問題,因為歷史對于個人應該完全是一種令人銷魂的愛好,是興趣聚集醞釀的源泉,與是否有用毫無關(guān)系。
我知道布洛赫的大名,盡管我沒有讀過他的著作。布洛赫是歷史學年鑒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曾在多個著名學府擔任教職,捍衛(wèi)共和價值。二戰(zhàn)爆發(fā),德軍占領(lǐng)法國南部自由區(qū)后,布洛赫投身抵抗運動,后里昂抵抗運動組織的總部被法國警察破獲,布洛赫被捕,后來與其他三十名抵抗運動成員被槍決,二十世紀法國偉大的歷史學家就這樣在物理上被消滅了,他的卷宗里,使用的是他的假名,當時他是被破獲的抵抗組織負責人。
我很喜歡布洛赫回答兒子問題時提到的歷史是一種“銷魂的愛好”。
在漢語語境中,魂即靈魂,代表著人的精神,能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追f達說:“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焙喖s地說,就是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銷魂這個詞,在漢語里意指因過度刺激而神思茫然,仿佛魂將離體,通常有兩種用法,一常用以形容悲傷愁苦時的情狀,二亦可用來形容性感極致、令人飄飄欲仙、迷人的情狀。布洛赫的“令人銷魂的愛好”顯然是指后一種,亦即那種迷人的令人飄飄欲仙的感覺。
對于歷史學者來說,“銷魂的愛好”,或許是專業(yè)投入專心追索以及于前人不知處有所發(fā)現(xiàn)的快感;對于我這樣的山寨歷史學愛好者而言——我檢索我的閱讀,發(fā)現(xiàn)涉及歷史的作品其實是最多的——應該是在紙上古今間盤桓、審察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并從中產(chǎn)生跨越時空的共情的一種個人嗜好,甚至有假設顛倒設計新結(jié)局的沖動——盡管歷史不能假設,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永遠不可能重新來過,但即使理性也擋不住思緒上的這種私底下改變歷史的嘗試企圖。這完全是一種興趣,因為像我這樣的個體,對歷史的愛好,與歷史本身一樣,都沒有用——既不需要像政治家那樣試圖掌控歷史的闡釋權(quán)確保自己的合法性,也對從事的職業(yè)對創(chuàng)業(yè)和追逐財富沒有幫助,如果有幫助,那就成了工具,還能成為“銷魂的愛好”嗎?
我想,銷魂的愛好,可以用來觀照許多東西,比如職業(yè)。如果一個人從事的職業(yè),只出于養(yǎng)家糊口,聊以度日,怎么可能會有“銷魂”的感覺?我曾回答我過去職場生涯的瘋狂時說,還有什么,比做一個事情就是你喜歡的更好嗎?因為喜歡,所以投入。銷魂的愛好,無非就是對此有興趣,有熱愛,而所從事的職業(yè),恰好能夠更大地激發(fā)我的興趣和熱愛,讓我忘卻疲倦,更能扛住外來的壓力。
閱讀也一樣,尤其是無用之讀——比如我讀的那些歷史小說詩歌政治學社會學等等著作,在許多人看來,跟我的生活沒有太多關(guān)系,既不是我的職業(yè)需要,也無關(guān)財富追求,讀這些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功利主義浸淫的社會必然會提出的問題,所以楊念群才會說,布洛赫的關(guān)于歷史有什么用的回答,對西方人來說應屬正常,卻會令中國人感到不適甚至震驚。因為功利主義尤其是即期功利主義訓練出來的人,是永遠難以理解有用之外的東西,關(guān)于興趣,關(guān)于美,關(guān)于浪漫,關(guān)于愛……其實理性的精確計算甚至大數(shù)據(jù)的巨大能量也無法把控那種“令人銷魂的愛好”,只能掌控有用的習慣?!端劳鲈娚纭防锘⒗蠋熣f過:“我們讀詩、寫詩并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yī)學、法律、商業(yè)、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p>
許多事情,并不是因為有用,我們才愛它們,而是它們本身是我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賦予了我們生活更豐富的意義,讓我們銷魂,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