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靜
【摘要】 目的 探討甲狀腺素治療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選取4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4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甲狀腺素治療。比較觀察組治療前后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 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前, 觀察組的總膽固醇(TC)為(8.06±1.22)mmol/L、甘油三酯(TG)為(2.35±0.7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5.94±1.12)mmol/L均高于對照組的(5.39±1.13)、(0.97±0.32)、(2.45±0.94)mmol/L,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的TC、TG、LDL-C水平分別為(5.41±1.08)、(1.13±0.42)、(3.40±2.93)mmol/L,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均降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TC、TG、LDL-C水平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觀察組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 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細胞壓積和對照組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的血紅蛋白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 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細胞壓積與本組治療前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血脂;血液流變學;甲狀腺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77
近年來,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患者發(fā)病與甲狀腺素抵抗或低甲狀腺素癥引發(fā)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關聯密切, 患者主要表現為畏寒、疲乏無力、皮膚粗糙、抑郁等癥狀, 隨著病情的進展可累及消化系統(tǒng)、結締組織、心血管系統(tǒng)。為對該病科學、合理治療提供參考, 本次研究探討甲狀腺素治療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滿足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診斷標準[1];②遵醫(yī)囑接受甲狀腺素治療;③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異常;②藥物過敏;③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④惡性腫瘤;⑤臨床資料缺失。觀察組中男14例, 女28例;年齡21~62歲, 平均年齡(40.73±7.09)歲。另選同期40例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13例, 女27例;年齡19~59歲, 平均年齡(40.21±7.07)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予以左旋甲狀腺素片左甲狀腺素鈉片(德國默克公司, 注冊證號H20060090)150 μg, 口服, 1次/d, 待甲狀腺激素恢復正常后調整至維持劑量50 μg/d。觀察組患者于治療前和治療后3個月空腹經肘靜脈采血送檢相關臨床指標。對照組患者于體檢時空腹經肘靜脈采血送檢相關臨床指標。
1. 3 觀察指標 ①采用日立H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治療前后的TC、TG、LDL-C水平, 并進行比較。②比較觀察組治療前后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 包括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血漿粘度、血紅蛋白, 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 治療前, 觀察組的TC(8.06±1.22)mmol/L、TG(2.35±0.71)mmol/L、LDL-C(5.94±1.12)mmol/L均高于對照組的(5.39±1.13)(0.97±0.32)、(2.45±0.94)mmol/L,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的TC、TG、LDL-C水平分別為(5.41±1.08)、(1.13±0.42)、(3.40±2.93)mmol/L,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均降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TC、TG、LDL-C水平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 觀察組血紅蛋白(9.97±0.56)g/dl低于對照組的(12.58±1.91)g/dl, 纖維蛋白原(3.82±0.97)g/L、血漿粘度(1.88±0.32)mPa·s均高于對照組的(2.36±0.69)g/L、(1.49±0.23)mPa·s,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細胞壓積(0.43±0.08)和對照組的(0.41±0.07)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分別為(11.86±1.63)g/dl、(2.56±0.95)g/L、(1.54±0.28)mPa·s, 觀察組治療后的血紅蛋白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 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紅細胞壓積為(0.44±0.09), 與本組治療前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發(fā)病機制復雜, 常見因素包括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腫瘤切除術、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放射性碘治療、侵襲性纖維性甲狀腺炎、先天性甲狀腺缺如、甲狀腺的轉移瘤、先天性甲狀腺激素生成障礙等。臨床中與健康群體比較,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具有較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2], 這與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血液流變學變化關聯密切。由于甲狀腺激素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產生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及時補充甲狀腺素, 促進TC代謝, 減少人體合成過量TG, 促使機體通過脂肪酸清除TG, 進而調節(jié)血流動力學, 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因此有必要探索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對其血液流變學、血脂的影響。
目前多采用長期服用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減退癥, 可有效調節(jié)內分泌, 控制機體新陳代謝。劉曉苑[3]對31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研究后發(fā)現, 接受甲狀腺素治療后患者的TG、乳酸脫氫酶(LDH)均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 發(fā)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普遍存在血脂異常升高現象, 而采用甲狀腺素治療后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血脂水平。經本文研究發(fā)現, 觀察組治療前的LDL-C、TC、TG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治療后觀察組的上述血脂指標水平均得到顯著改善, 與對照組血脂指標水平相近, 證實采用甲狀腺素治療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分析后可知,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LDL-C、TG、TC水平均高于健康群體, 提示甲狀腺參與了人體血脂代謝過程, 可對脂質代謝產生影響。臨床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存在甲狀腺素不足問題, 導致機體內部物質代謝紊亂, 發(fā)生血液成分異常變化[4]。而甲狀腺素能夠調控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活性, 由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在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表達下降, 延遲了血清中LDL清除時間, 且對抗氧化劑產生了影響, 致使LDL在人體循環(huán)中發(fā)生過氧化現象, 出現LDL-C上升情況, 與此同時血清TG、TC也會隨之升高, 引發(fā)高脂血癥。采用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能夠減少TG合成, 增強組織對人體其他脂解激素的靈敏度, 促使脂肪組織生成并釋放脂肪酸, 提高TG清除效果, 同時調節(jié)LDL-C受體表達, 加快LDL-C降解速度, 促使TC向膽酸轉化, 促使血脂水平恢復。
王曉暉等[5]研究后發(fā)現, 采用甲狀腺素治療患者不僅能夠降低患者TC、TG水平, 還可有效促進患者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恢復, 改善血液流變學和血脂水平, 具有積極的應用意義。本文中, 治療前, 觀察組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與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TC、TG、LDL-C水平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觀察組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 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細胞壓積和對照組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的血紅蛋白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 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紅細胞壓積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觀察組采用的甲狀腺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分析后發(fā)現, 與健康群體對比,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明顯升高, 這是因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代謝變緩, 致使體內纖維蛋白原上升, 而纖維蛋白原會影響血漿粘度, 導致血漿粘度值升高, 出現紅細胞聚集。而采用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能夠降低TG、TC水平, 減少此類大分子物質, 由于此類物質表層攜帶正電荷, 可有效中和機體中紅細胞表層的負電荷, 改善紅細胞聚集現象, 降低血液粘度, 促使血液流速恢復, 提高微循環(huán)灌注量, 促進血液流變學恢復。
綜上所述, 給予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甲狀腺素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TC、TG、LDL-C水平, 調節(jié)血漿粘度、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水平, 促進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恢復, 為患者良好恢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7, 33(2):167-180.
[2] 張冬迅, 趙新翠, 胡艷云. 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伴心血管疾病患者長期療效研究. 中國藥業(yè), 2019, 28(5):76-78.
[3] 劉曉苑. 左旋甲狀腺素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血脂的影響. 中國校醫(yī), 2016, 30(1):57-58.
[4] 張秋萍. 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脫氨酸、血脂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相關性分析. 臨床研究, 2017, 25(8):59-60.
[5] 王曉暉, 史曉偉, 連館. 溫補脾腎方聯合左旋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血液流變學及血脂水平的影響.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8, 45(9):1900-1902.
[收稿日期: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