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玉
(河北省樂亭縣閆各莊鎮(zhèn)閆各莊中心小學)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復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重復做題的過程,老師甚至認為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不重要,會做題就行,以考試內(nèi)容為學習內(nèi)容的最高標準。學生對舊知識記憶不全,對做題方法比較模糊。此外,學生沒有討論時間,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時間也比較少,無法全面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是憑借自己的猜測盲目的復習。老師對復習的理解認識不足,有理念但不知道如何實行,最終把復習課上成了練習課,對教材的應用不合理,沒有具體的復習方法策略,最終導致學生的復習效果不明顯。
1.合理運用教材
教材是所有知識的來源,復習必須從教材入手。當然,從教材入手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內(nèi)容從頭到尾重新講一遍,教材的設計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的,所以低年級的教材往往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進行反復的解釋,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因此,應該以教材為核心進行復習,將教材的重點知識進行討論交流,對于教材上所列舉的例題要予以重視。有的老師認為,對于同一個知識點的練習題都是一類的沒必要每道題都做,但事實上教材例題是經(jīng)過精細篩選的,看似是在考同一個題型,但每道題所關注的重點都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每個重點例題都分析到,同時進行拓展練習。
2.知識整理,查漏補缺
在對課本知識進行有效練習之后,要對重點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整理歸納工作必須做的精細,把重要知識點從基礎知識、有關公式到做題技巧和相關題型都進行有效的整理。在每個題型下加上相應的例題,這樣再次瀏覽的時候一目了然,可以準確地找到每個知識的重點。如在對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整理時,分條整理出不同的出題模式,針對每個出題模式特定的做題方法,每種做題方法對應的公式都要有規(guī)律的標注,同時標清每種做題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配以相應例題。這樣,再有涉及雞兔同籠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還要及時查漏補缺,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做題思路一般是固化的,往往容易在同一個問題上失誤多次。因此,每個同學都要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工作,最好有固定的錯題本,把以前做錯的題都整理在上面,并且每道題的思路都要標明。使用錯題本時,不要只瀏覽,要學會巧妙地應用錯題本,先把解題步驟擋住,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到一半進行不下去了再看解題思路,或者做完之后與答案進行對照,但無論做的是否正確都要看解題過程,這樣可以加深記憶,以后再遇到同一類型題便可以很快找到思路。
3.知識綜合,整體記憶
在對整體知識有所把握之后,要注意對知識的綜合理解記憶。例如在數(shù)字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習“比”的時候往往把計算結果寫成“比”的形式,如3︰2、4︰5,但在學習分數(shù)之后,比值又一般以分數(shù)的形式表現(xiàn)。如3︰2寫成3/2、4︰5寫成4/5。對這類問題進行對比記憶,同時重點強調(diào)考試結果要求都以分數(shù)的形式體現(xiàn),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記憶,還突出了考試重點。此外,在進行完整的知識學習后發(fā)現(xiàn),一道題往往有多種解法,可以對同一道題的不同解法進行整理,同時對比哪一類型題用哪種方法更簡便。比如對一些應用題,既可以用算數(shù)運算的方法解決,也可以用設未知數(shù)的方法解決,此時再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一些運算過程簡單的題用算數(shù)法直接計算比較簡便,設未知數(shù)反而會把問題復雜化。而對一些未知量較多,運算過程復雜的題,往往選擇設未知數(shù)法,把變量設成未知數(shù),通過一兩個方程式就能很輕松的解決,而且還不容易犯計算錯誤。把知識綜合整理,使復習更有效率。
綜上所述,復習工作不能盲目,必須有計劃的進行。老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對不同學生的復習方法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記憶。讓學生在對不同學習方法的理解使用后,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復習方法,進行知識的復習。同時,在復習工作中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整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們圓滿的完成小學的學習任務,以一個出色的自己,迎接初中生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