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陽
去年,媽媽帶我逛了一次廟會,一年一度的廟會都是在動物園舉辦,走到動物園門口,就看到了廟會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耳邊傳來了陣陣嬉笑喧鬧的聲音,歡慶熱鬧的氣氛簡直都融進了空氣中!
一進大門,就看到了一隊中老年人組成的鑼鼓隊,大爺大媽們穿著統(tǒng)一的大紅色表演服,各自手持樂器,演奏著雄渾的樂章。站在隊伍前面指揮的大媽,一手拿紅旗子,一手拿綠旗子,兩面旗子隨著明快的節(jié)奏上下翻飛交錯,仿佛一對翩遷起舞的蝴蝶,卻引領(lǐng)出了鑼鼓隊喧天的氣勢,又像是鑼鼓隊的眼睛,指揮著隊員們不停變換陣式、節(jié)奏,其表演招數(shù)令人眼花繚亂。站在前排的8位隊員雙手持鈸,鈸上纏著飄逸的紅色彩帶,雙手有規(guī)律地晃動,使鈸相互交錯摩擦,發(fā)出清脆的聲音。鈸手后面,并排站列著8位鼓手,他們兩手緊握鼓棒,木頭原色的鼓槌合著節(jié)奏敲擊在鼓面上,時而高昂密集似霹靂轟鳴,時而舒輕敲緩輕柔似鸞鈴叮當。隨著一陣急奏,指揮大媽手中的旗子被拋到空中,又交替著回到她手上。圍觀的人們見了這一幕,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多人高舉手機,記錄著這歡慶振奮的時刻,我費力地擠出人群,走出好遠了,還是能遠遠地聽見鼓聲伴著人們的喝彩聲。
走過一條掛滿紅燈籠的長廊,又傳來一陣吆喝聲,我順著聲音望去,看到令人驚奇的一幕,一隊穿著一身綠衣,扎著紅腰帶的大叔每人背著一根鐵棍,棍上有一個小高臺,高臺上站著一個小姑娘,且高臺旁又豎著兩根鐵棍,兩根棍子上各綁著一個小演員,三個小朋友都穿著鮮艷的戲服,畫著濃妝,隨著背著他們的大叔的晃動節(jié)奏,小幅晃動著??吹梦沂悄康煽诖簦寢屨f這就是“背棍”,是山西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我不禁感嘆,那位大叔真厲害呀!我們看得正起勁呢,對面又走來一支嗩吶隊,嗩吶手們吹著嗩吶,步子一顫一顫,走得十分俏皮,兩隊相遇,莫名開始斗起了舞,嗩吶手們變換節(jié)奏,吹得仙樂飄飄,如癡如醉,背棍演員們隨著嗩吶的一聲清鳴,仿佛聽到了號令,開始在鐵棍上隨著嗩吶聲起舞,桃紅色與亮綠色的衣裳被風吹起,長長的水袖上下左右揮舞飄動,頭上的頭飾都隨著節(jié)奏一顛一顛的,叮當作響,看著就像落入凡間的仙子在跳舞,人們圍在邊上,一個個伸長了脖子,都想要看清這可罕見的表演。表演隊伍漸行漸遠,觀看的人們卻還是意猶未盡地追著瞧!
再往前走,就是一大片空地,但是確圍著一大群人,我好奇地拉著媽媽一起往前擠,猛然看見一個繡球被高高拋起,兩頭獅子神氣活現(xiàn)地站在空地中間,一頭黃色的獅子先蹬著后腿向上跳起,差點搶到了繡球,卻不幸“失嘴”,落回到地上的時候搖頭晃腦地表示懊惱,另一只紅色的獅子緊隨其后,一個騰身跳起,誰知在獅子的大腦袋即將碰到繡球時,卻見一個火紅人影截了繡球翻身跳走,又將繡球再次高高拋起,這時紅獅子身體開始下墜,只能放棄搶奪,再尋機會,圍觀的人群隨著獅子的失利哄堂大笑!
……
人群在前進,廟會在進行;傳統(tǒng)在繼續(xù),文化在流傳!熱熱鬧鬧,一年又一年!舞獅、鑼鼓、背鐵棍,這些中國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與傳統(tǒng)同樣流傳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