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 (遼寧 盤錦 124010)
內容提要: 目的:對比分析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聯(lián)合中藥藥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8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中藥藥浴聯(lián)合NB-UVB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外用中藥藥浴,治療2周后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治療2周后,兩組PASI評分均較前明顯降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前者治愈率顯著高于后者,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NB-UVB照射聯(lián)合中藥藥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顯著、安全,且不良反應少。
銀屑病是以鱗屑性紅斑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上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jié)型和紅皮病型,最為常見的是尋常型,其臨床三大特征表現(xiàn)為多為急性發(fā)病,鱗屑、薄膜和點狀出血。筆者以清熱養(yǎng)血潤燥為治則的自擬外洗方,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照射治療銀屑病尋常型,療效良好,現(xiàn)將臨床治療及療效觀察分析作如下報道。
本研究觀察病例全部來自2015年11月~2017年4月在本院皮膚科就診的銀屑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18~65歲,平均(39.0±2.6)歲;對照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齡18~65歲,平均(36.0±3.1)歲;病程(3.0±2.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參考文獻中銀屑病診斷標準[1,2]。中醫(yī)診斷符合《標準尋常性銀屑病(白疕)中醫(yī)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2013版)》[3]診斷血虛風燥證,主癥:①皮損淡紅;②鱗屑干燥。次癥:①口干咽燥;②舌質淡,舌苔少或薄白;③脈細或細數(shù)。證候確定:具備全部主癥和1項以上次癥。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符合上述辯證標準;③2015年11月~2017年4月在本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銀屑病患者。排除標準:①存在交流溝通障礙;②存在重要器官原發(fā)性嚴重疾??;③拒絕或不能完成觀察全程者;④治療前3個月內曾進行大面積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治療的患者。
觀察組:①中藥外洗,藥浴采用自擬銀屑病外洗方苦參,蛇床子,甘草,丹參,白鮮皮,當歸,土茯苓,熟地,地膚子等各30g。中藥常規(guī)包煎2次,兩次藥液混勻,倒入浴桶(浴桶用一次性塑料袋套好以保證衛(wèi)生),再加入溫水至患者整個身體浸入水中。保持36~41?C水溫,患者藥浴20~30min。藥浴隔日1次,1劑/次?;颊邞苊饪崭菇?,浸浴前30~60min進食。室溫宜在25~28?C。浸浴時盡量洗去鱗屑,以利于藥物的吸收。②浸泡洗浴30min后,進行NBUVB(SIGMA SS-09B-10型)照射治療,隔天l次。輻射劑量初始為0.3J/cm2,根據(jù)患者患處皮膚對治療的反應,酌情每次增加末次劑量的10%~20%,1個療程5次?;颊唧w表和UVB燈管保持20cm的固定距離,照射范圍:皮損的區(qū)域及皮損相應的神經根區(qū)域。治療時患者需戴好紫外線防護眼鏡并全程閉眼,同時,以衣物、毛巾等遮掩皮損以外的皮膚。如皮損位于眼周,應以特制眼罩遮住眼睛;如皮損位于臀部及下肢,進行光療時應對生殖器部位進行防護。
對照組:單用中藥外洗,用法同觀察組。余治療相同。
觀察指標:參照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PASI)標準計分,觀察治療前后皮損面積、紅斑、丘疹、鱗屑、瘙癢等癥狀變化。
療效標準:治療前、治療后兩周后。其中PASI指數(shù)與治療前比較,無效:PASI評分降低小于30%或病情加重;有效:PASI評分降低大于等于30%,小于60%,皮損部分消退、臨床癥狀改善;顯效:PASI評分降低大于等于60%,小于95%,皮損明顯消退、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治愈:PASI評分降低大于等于95%,皮損全部消退、留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斑。
總有效率(%)=(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治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以SPSS17.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P<0.05為統(tǒng)計學有顯著差異。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7%,對照組為91.1%,兩組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UVB在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中療效顯著。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PASI評分無差異,癥狀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均顯著下降,兩組治療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下降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表1. 治療后組間療效對比(n)
表2. 治療前后兩組PASI評分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PASI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 P治療組 43 25.63±8.58 6.35±3.32 19.067 0.000對照組 45 25.22±8.52 12.47±7.35 16.563 0.000 t 0.221 -4.994 P 0.781 0.027
在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或重度不良事件。
現(xiàn)代醫(yī)學一般認為,銀屑病是因為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長期相互作用造成免疫系統(tǒng)功能失調,健康細胞遭受攻擊,進而角質形成細胞大量增殖而導致的。目前,NB-VUB照射被認為是治療銀屑病的有效手段[4]。NB-VUB能夠誘導真皮中的T淋巴細胞凋亡,調節(jié)h1/h2的平衡,促進角質形成細胞骨化三醇的合成從而抑制表皮的增殖和分化;逆轉表皮過度角化,朗格漢斯細胞提呈抗原的功能。
中藥藥浴主要通過中藥的藥效作用、溫水浴的鎮(zhèn)靜安神止癢作用[5],同時也減少了NB-UVB照射所帶來的諸如瘙癢、紅斑、水皰、皮膚干燥、灼痛感等不良反應[6]。且在治療前用中藥藥浴對鱗屑進行處理可減少麟屑對紫外線透過的阻礙,進而提高療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PASI評分下降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說明NB-UVB加中藥藥浴在皮損面積,改善紅斑、丘疹、鱗屑、瘙癢等癥狀治療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綜上所述,中藥藥浴與NB-UVB照射聯(lián)合應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皮損,療效安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