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筆者近生一“好”,細讀報端所載貪官之悔。自然是落馬之貪官,騎于馬上的只會“雄糾糾,氣昂昂”,豈有悔乎?時下,法庭上的泣淚“自我陳述”與入獄后的當眾灑淚懺悔,不經(jīng)意間成了某些貪官污吏作秀之秀場,沉痛懺悔的T臺。令筆者“步步驚心”的是官悔者之眾口一辭: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我出身十分貧寒,實在愧對父母親的再三叮囑……其噙淚或抹淚之間,總讓人覺得味道不對。說其作秀,因為其“文不對題”,并非走真心言真情,如若真正于刻骨銘心處拷問自己,首先一條是:你有何德何能坐此高位?你有哪些“尺寸可取”,脫穎于茫茫人海、三百六十行?
道有哪些“尺寸可取”,源于復(fù)讀《三國演義》至第八十三回,陸遜領(lǐng)兵抵抗為報殺弟之仇而來的劉備,曾對急于出戰(zhàn)的諸將說:“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睊鞄浻〉年戇d卻說“尺寸可取”是何意?開始并不清曉。后來再翻《楚辭》,看到《楚辭·卜居》之一句:“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币詾槭顷懻Z之來源,意思是主公孫權(quán)任用我,是看我這個書生有所長,可退蜀軍。自然,這是陸遜的謙詞。
現(xiàn)時觀止,效陸遜者,多乎哉?不多也。便是心中長存“自知之明”者,也實難發(fā)陸遜式謙詞,因為那樣掉“英杰之價”。其實所有人都一樣,各有所長,亦有所短,只不過表現(xiàn)不同、狀態(tài)有異罷了。便是個現(xiàn)實阿Q,短處固然不可勝數(shù),恐怕,也有一丟丟“尺寸”可取呢。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沖動,不是無知,不是貧窮,而恰恰是這忘乎所以,不想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忘記了這一“根本”,你就容易跌跤子,翻跟頭,甚至翻進“籬笆墻”。入“墻”后,才會憣然悔悟,才會反思:自己究竟有哪些“尺寸可取”,脫穎于大庭廣眾?商家為何送你真金白銀,靚女緣何向你投懷送抱?俗語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必須想明白這一點,方知你跌倒于何處、何事。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什么?知止。
一個權(quán)柄緊攥之人,最易得的就是錢和笑臉相迎,甚至是滿目“粉絲”與一步一“請示報告”的“奴才”。如若不常參悟知止之道,你便如墮五里云霧,怎能洞悉真相?而不明真情實況,不知自己何德何能,有哪些“尺寸可取”,十有八九是要倒霉的。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
兩千余年前,老子就曾告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敝阌趦?nèi),就不會招來羞辱,知止于外,則不會陷自身于險境,才能安樂長久。
有了自知之明,知自己有哪些“尺寸可取”,方能有效地遏制“欲”魔之困。
曹雪芹大師在《紅樓夢》中把故事的“主?!薄蚓壎ㄎ挥谝粔K注定要逢劫歷難的“通靈寶玉”,甚至?xí)兄饕宋锏拿侄冀y(tǒng)統(tǒng)嵌上一個“玉”字。而“玉”“遇”“欲”同音,細思之,“玉”實乃一個“欲”字,正所謂人之本性是也。人寰如海,大而概之,不是為權(quán)欲波所縛,便是被名欲瀾所困,再者為利欲浪濤所囿,更多的是為物欲大潮所席卷。
置此境此時,于內(nèi)心常自問一下:你有哪些“尺寸可取”?十分及時,亦切實必要。
《后漢書·班固列傳》有云:“義動正人,利動貪人?!币蜇澙纬傻娜松瘎∨c慘禍不計其數(shù)。環(huán)境等同,于得與失、廉與貪之間,藉一番急管繁弦、吹拉彈唱,你會聽到風(fēng)格迥異的曲子:有的人唱一闕《愛拼才會贏》,以“創(chuàng)(闖)”字“掛帥”;有的人卻奏一曲《懊悔的淚》,因其憑“貪”字開路……而志得意滿、引吭高歌者流,便真正曉得自己有哪些“尺寸可取”么?
駐筆之際,不能不想到一段子:一頭駱駝,辛啊苦呀穿過了沙漠,一只蒼蠅趴其背上,一點力氣沒用,也混過來了。蒼蠅譏笑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馱過來。再見!”駱駝掃了它一眼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有什么重量,別把自己看太重,你以為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