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東
(民樂縣新天區(qū)域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甘肅 民樂 734500)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藥材當中的一種,在實際應用當中具有生肌、補氣固表等功能。在栽培當中,需要能夠做好栽培技術的應用把握,提升種植產(chǎn)量與質量。
在黃芪種植當中,對適宜的土壤進行選擇十分關鍵。黃芪為深根性藥用植物,主根能夠達到1m以上的深度,對此在實際種植當中即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具有較好保水排水性的沖積土與砂質壤土,pH值方面需要在7~8之間。此外,也需要做好前茬植物的考慮,最好為玉米、小麥等禾本科植物,不宜選擇花生與大豆等豆科植物。
在施肥中,需要根據(jù)一次性深施方式進行處理:第一,施肥耕地方式。將腐熟好的有機肥以均勻的方式撒在地上,深耕50cm,在此過程中將有機肥翻入到地下,之后進行20cm的淺耕,利用施肥旋耕一體機將復合肥、碳酸氫銨施入后,做好地表的整平處理。要求施腐熟優(yōu)質有機肥5000kg/667m2以上,配施化肥純N 9~11kg/667m2,P2O512~14kg/667m2,K2O 3~5kg/667m2。施肥方法,肥料混勻后全部用作基肥,采用深施方法一次均勻施入土壤。對于該種耕地施肥方式來說,不僅能夠保證黃芪在幼苗階段能夠具有充足的養(yǎng)分,且能夠引根深入,使根條具有更直的特點,以此實現(xiàn)商品性的提升。
種子處理:黃芪種子具有硬實性,播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打破種子的不透性,提高播種出苗率。
①變溫浸種:黃芪種子可以在播種前幾天白天用40℃溫水浸泡,晚上再換冷水,連續(xù)處理3個晝夜,撈出后裝入瓦罐內(nèi),上用濕布蓋住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3~4d便能發(fā)芽,即可播種。
②機械損傷:按1份細河砂與2份種子均勻混合,放在中等大小的碾子上碾至種皮起毛刺時為止。碾好后篩取種子,在20℃溫水中浸泡1d,堆漚在溫暖的地方,5d左右發(fā)芽即可播種。
③硫酸處理:對老熟硬實的種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min,取出后迅速置流水中沖洗半小時或用清水多次洗凈種子上的殘余硫酸,稍干即可播種,發(fā)芽率可達90%以上。
在實際播種過程當中,如果種子沒有播完,即需要進行晾干保存處理,否則在2~3d之后就會發(fā)芽。
在黃芪種植當中,需要在春季3~4月之間根據(jù)實際情況播種,主要考慮的因素土壤含水量與當?shù)氐慕涤昵闆r等。在4月上旬時,如依然沒有降雨,即需要造墑播種,將適量的水噴在整好的地上后播種。
在具體播種當中,行距通常在35~40cm之間,如果土質較好可以適當加寬,相反如果土質較差則可以適當?shù)氖照梢酝ㄟ^大小行方式進行播種。在以該方式播種中,可以按照2小行、1大行的方式播種,以此便于除草、噴藥等工作的進行,對于播種后對于地膜的覆蓋也具有較好的便利性。溝深控制在2.5cm左右,在下種后對地面進行耙平處理,在種子上進行1.5~2cm的覆土,每畝使用1kg/667m2種子。
在播種當中,為了避免春季氣候干燥對出苗情況產(chǎn)生影響,在完成播種之后,則需要在播種壟上取土覆蓋,形成防旱壟,將其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在6d之后將防旱壟除去,順壟使用鋤板進行推壓,在2~3d后即能夠出苗。在具體防旱壟去除過程中,需要保證及時性以及適時性,在播種4d之后,即需要對種子的發(fā)芽以及生根情況進行經(jīng)常性檢查,做好時間控制,結合實際需求做好防旱壟耙去的厚度與深度,做好操作控制。
在田間管理當中,主要的內(nèi)容有:第一,間苗定苗。黃芪在幼苗階段所具有生長速度較慢,同其相比,雜草具有迅速的生長特點,需要在實際種植中及時做好除草與松土處理,保證幼苗能夠獲得較好的生長。當苗高7~8cm、復葉3~4片時,根據(jù)4~5cm的株距進行間苗處理,并在苗高10cm時,以8~10cm株距定苗;第二,灌水。根據(jù)具體情況灌水,生育期內(nèi)灌水2~3次,黃芪特別怕田間積水受澇;第三,打頂。在種植當中,為了避免黃芪出現(xiàn)徒長的情況、降低營養(yǎng)消耗,在6~7月時需要進行打頂處理,以此獲得增產(chǎn)的效果。同時,該處理方式還能夠對花期起到推遲的效果,避免在8月中旬之前受到高溫影響而出現(xiàn)“花而不實”的情況,以此實現(xiàn)種子產(chǎn)量與結實率的提升;第四,追肥。在黃芪種植中,通常并不需要追肥,如土壤地力無法滿足要求,黃芪在生長期出現(xiàn)瘦弱、葉色變黃的情況,則可以在快要封壟時追肥1次,施15kg/667m2復合肥,以此實現(xiàn)種子飽滿度與結實率的提升。在追肥的同時,需要做好培土工作,避免肥料出現(xiàn)散失的情況。如果氣候干旱,在追肥時即可以結合澆水,以此利于肥料的吸收;第五,采種。當黃芪種子成熟時,果皮顏色變白、莢果下垂、種子呈綠褐色,此時即可以進行采收。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為腋生總狀花序,如果開花不齊,也具有不同的種子成熟時期,對此需要適時進行分期采收。如采收時間過早,種子此時不成熟,將對發(fā)芽造成影響,而如果時間過晚,莢果易裂開,并因此導致?lián)p失情況的發(fā)生。通常來說,需要在9~10月進行采種,在2~3次采收后,將秸稈同剩余種子一起收獲,做好晾干脫粒處理,并將種子放置在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當中保存。
黃芪種植在現(xiàn)今市場中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在實際種植栽培中,需要做好重點技術的把握與應用,不斷提升種植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