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貴峰,張笑笑
(遼寧大學 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黑格爾在《邏輯學》概念論中指出:“就概念的邏輯而言,有完全現(xiàn)成的、牢固的甚至可以說是僵化的材料,而任務就在于要使這些材料流動起來,把在這樣陳死材料中的生動的概念燃燒起來”[1]。對于概念的流動性,人們往往有這樣的兩種理解。其一,指概念間的轉化、流動,構成動態(tài)為概念體系。其二,指某一概念在人類認識過程中的發(fā)展變化。我認為把握概念的流動性有助于我們理解某一個時期的哲學,甚至可以將兩種哲學理論的發(fā)展邏輯和轉折點揭示出來?!罢軐W是一個時代的精華”,對于這樣有著深刻的時代精神的學科,斷裂的去研究某一概念顯然是不可取的。本文就是試著以概念的流動性這一研究視角,以“對象化”這個概念為研究對象,把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邏輯方式的轉變清晰地闡述出來。
“對象化”是德國古典哲學中的核心性的概念。從康德哲學開始才真正有了“對象化”的概念,在康德哲學中,“人為自然立法”標志著人主體性的提高,但同時人的先驗范疇使得人對于物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表象,而認知領域的界限使得人對于事物的認識始終是一種“對象化”的認識,無法通達物自體本身。在黑格爾哲學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和“理念”都遵循著邏輯學規(guī)定,自然界中“理念”對象化為物質運動,人類社會中“理念”對象化為人類的精神運動,由于人能通過不斷否定、肯定、否定進行自我完善,且能不斷接近并到達“絕對”,人所具有的這種“絕對精神”,使得人的理性認識能力能夠沖破康德知性的認知界限,形成對物自體的認識。黑格爾對康德認識領域的超越與“對象化”概念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馬克思在對于德國古典哲學批判性的承繼過程,“對象化”概念也起到了核心性的作用,尤其是在馬克思哲學建構的實踐領域中。因此,在學術上梳理德國古典哲學和馬克思關于“對象化”這一邏輯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我們真正揭示馬克思“對象化”概念的本真內(nèi)涵。
從古希臘哲學開始,哲學家們延續(xù)探討人“能否認識”與“如何認識”這一問題,隨著探討的深入與人的主體性地位的發(fā)展,人們對于人如何對“對象”產(chǎn)生認識、認識是否能達到“客觀”的問題展開了“論戰(zhàn)”。德國古典哲學的兩大代表人物——康德與黑格爾,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應用并發(fā)展了“對象化”這一概念。
康德的對象化思想主要有兩個方面內(nèi)容:即感性的時空向外投(外化)形成表象,以及知性的范疇外投(外化)形成規(guī)律,這兩方面內(nèi)容相結合就構成了物與物的必然性關系。
在康德之前我們探討事物的定義與認識真理,都是通過形式邏輯的方法。形式邏輯的對象是概念。這里的概念,是指我們對于事物比較、分析、抽象出來的總結。因此,形式邏輯有一個問題,它的對象不是經(jīng)驗事物本身,而只是對概念本身形成知識。比如:美人魚是魚,在判斷中是對的,但經(jīng)驗中不存在。因而當我們回到經(jīng)驗本身探討事物和真理時,使得我們對于所得結論的客觀性產(chǎn)生了懷疑。康德“先驗純粹理性”理論的提出,使得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但康德提出的這種先驗邏輯只是改進了形式邏輯并沒有徹底超越其靜態(tài)認識的缺陷,他所提出的先驗范疇也只是經(jīng)驗性的,他所找到的“客觀”是主觀中的客觀,所以這種“先驗”具有它的理論局限,即人們只能對事物的表象形成認識,而無法認識事物本身。
康德提出“所有知識都是判斷”,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先天綜合判斷的能力,這種能力具有普遍性,所以人能對經(jīng)驗世界形成知識,這也是科學知識何以可能的基礎。先天綜合判斷中的“綜合”,指的是范疇(主體的認識能力)和表象共同的綜合,但這是對表象(現(xiàn)象的內(nèi)容)形成知識,因此是現(xiàn)象內(nèi)容的邏輯法則。事物本身提供的就只是一些刺激的信號,也就是表象??档轮赋?,在人的感性直觀中,“時間”“空間”是人“先驗”的普遍必然的存在,人對于“時空”的認識具有一種客觀存在的認識能力,即人可以通過先天所具有的時空概念去理解其經(jīng)驗到的“事”“物”,也就是說人具有這種主體的先驗感性的純形式,因此才有能力認識到事物的表象,這種“表象”本身與物自體本身并不相同。認識的形式加上認識的質料,就是認識的經(jīng)驗,經(jīng)驗形成的過程就是我們認識的過程。這個階段是接受性階段,這個過程有個接受的主體,也就是要具有主體存在。在康德哲學里,認識包括兩方面:一是認識物;二是認識物與物之間的關系。認識物我們可以憑借直觀,只是一種感性認識,不需要思維參與,這個過程中沒有“對象化”的過程,是一種感性直觀。而當我們認識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到知性思維,有了思維對象,就有了“對象化”的過程。時空是主體的“直觀”能力,通過這種能力我們能認識“物”,但對于“關系”的認識能力則是由主體的知性范疇所提供的,這是一種構成性的知性認識能力,也是人具有的客觀能力??档峦ㄟ^演繹提出,人的先驗認識形式具有四個維度:“質”“量”“關系”和“模態(tài)”,每個維度下又有三種范疇,所以人具有12個先驗范疇,這種能力使得我們能夠認識事物表象并能夠認識表象之間的關系。我們對表象進行加工、整理進而理解表象和表象之間,以及表象內(nèi)部諸要素之間的普遍必然性的關系,從而得到“規(guī)律”和“知識”,這是主體所具有的先天性的普遍能力,同時這種知性能力也具有一種能動性,這種能動性就是思維的能動性??档绿接懭说恼J識能力,提出人具有“先驗純粹理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說明人的主體思維中有客觀規(guī)定性存在,從而確保了科學知識的普遍性。這也受到了當時時代發(fā)展的影響,18世紀的歐洲大陸正是理智啟蒙的關鍵時期,科學知識正是迅速發(fā)展的時候,物理學和生物學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包括牛頓的萬有引力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主體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不同,也就是“對象化”的過程是由主體認知結構決定的。這時人們對于人是否能真正認識事物產(chǎn)生了懷疑,使得知識的客觀性難以保證。如果按照以往形式邏輯的方法思考,人們就無法形成新的知識。康德的先驗邏輯不僅是方法論,也是人類思維的飛躍,更是一種認識論,是第一次試著脫離經(jīng)驗事物去探討人如何認識。
但是,在康德的“對象化”過程中,人的認知結構是先驗的,但由于我們?nèi)祟愑泄餐慕?jīng)驗使我們能把雜多的表象拉入我們的知性范疇,進行歸納、綜合、判斷并形成認識,所以康德哲學的認識形式始終是知性的,康德的這個“對象化”的過程只是人的意識對于“對象”形成表象的認識過程,也就是說康德始終在現(xiàn)象界中認識對象。在康德哲學中,客觀世界和人的主觀思維是有一條界線的,人仍舊只是在主觀范圍內(nèi)認識事物,仍是沒有脫離經(jīng)驗層面的靜態(tài)的認識,并沒有與物自身合二為一,也就是并沒有真正認識物自體本身。
進入康德哲學就注定無法停留,人們對于人類有認識界限的理論并不滿意,因此之后的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都對于人的認識能力和邏輯方式進行了探討。費希特提出了“自我設定自我”“自我設定非我”,把人“客觀主觀化”的能力推向了高潮;謝林打通了人的主觀與客觀界限,找到了“絕對”,并認為主客觀能會合于絕對,達到同一。此時,人類“對象化”的能力由知性層面提升到了理性層面,但“同一”并沒有揭示清楚人的主觀發(fā)展和客觀運動的動態(tài)過程。直到黑格爾辯證邏輯的提出,才徹底打破了人的認識界限。黑格爾的“對象化”包含兩個部分,即“理念”在自然界中的對象化和“理念”在人類社會中的對象化。理念在自然界的對象化為物質的運動,而在人類社會則對象化為人類的精神運動,并且這兩個對象化是相互連接的兩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物質向精神的發(fā)展過程,其發(fā)展的終點是“絕對精神”,是客觀主觀的“統(tǒng)一”。
黑格爾在《小邏輯》中認為,“哲學各特殊部門間的區(qū)別,只是理念自身的各個規(guī)定,而這一理念也只是表現(xiàn)在各個不同的要素里?!盵2]因此,在黑格爾哲學中,邏輯學是“研究理念自在自為的科學”,所以也可以直接稱邏輯學為“理念”。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自然界中所認識的無非是理念,不過是理念在外在化的形式中?!盵2]59理念是黑格爾對于整個世界的邏輯規(guī)定,包含著世界法則的內(nèi)容,是關于物的形式和內(nèi)容的邏輯規(guī)定,而自然和精神則是理念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對象化。黑格爾認為:“哲學知識的形式是屬于純思和概念的范圍。就另一方面來看,……屬于原始創(chuàng)造的和自身產(chǎn)生的精神所形成的世界,亦即屬于意識所形成的外在和內(nèi)心的世界。簡言之,哲學的內(nèi)容就是現(xiàn)實?!盵2]42自然界也就是黑格爾的自然哲學,是“研究理念的異化或者外在化的科學”。即為以物質和自然的方式演繹了邏輯學,也就是邏輯學在自然界的演繹。這種演繹是被動的,其被動地執(zhí)行了物質在自然界的邏輯規(guī)定,是邏輯演繹以低級的物質方式在自然界呈現(xiàn)出來,是邏輯學的異化。自然界是一種外化也可以說是偶然,只有理念或是精神才是開端,是必然。黑格爾通過探討思維(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其自身規(guī)定性,人(社會)作為認識主體亦具有的自身規(guī)定性,以及物自體(自然)作為思維對于物的外化反映,也相應具有的自身規(guī)定性,來論證認識就是一個正反合的辯證過程,是理性的邏輯思維。意識只有進入自我意識才能實現(xiàn)主客體的統(tǒng)一,達到純粹的精神,破除人類的感性和感官體驗,才是“絕對精神”。理性的邏輯思維使人類的意識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意識可以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發(fā)展,形成一個螺旋式的、圓圈式的上升,最后達到某一高度,也就是“絕對精神”。至此,人類的意識則不再是停留在觀察與認識世界的層面了,而是可以提高到創(chuàng)造與改變世界的層面。因為絕對精神就是事物本身,也可以說成人的理性邏輯與事物所蘊含的邏輯學相同。因此,理性思維自身是具有能動性的。
“對象化”在黑格爾哲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思辨哲學體系具有內(nèi)在統(tǒng)一性的保障。理念、自然和精神三者在內(nèi)容上同一,而在形式上具有差異,理念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對象化為物質和精神的運動形式,使黑格爾思辨哲學成為一個有機運動的整體,正、反、合的運動方式,這也成為辯證法的理性運動法則。最重要的一點是,對象化完成了主、客在運動發(fā)展中的統(tǒng)一。以往對象化解決主客同一性的時候,都是靜態(tài)的、知性的統(tǒng)一方式,只有在黑格爾的理性辯證哲學中“對象化”才會讓自然和精神在內(nèi)容上統(tǒng)一于理念,并使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發(fā)展運動中完成統(tǒng)一。同時,對象化完成了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有機統(tǒng)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統(tǒng)一于絕對理念,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絕對理念自我演繹、對象化的兩個環(huán)節(jié),自然界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產(chǎn)生了人類理性,也標志著理念在自然界是對象化的完成和向人類社會精神對象化的開始。黑格爾終結了西方哲學的本體論,不再只是通過把握理性和知性的認識方式去認識事物,而是把主體和事物內(nèi)容都邏輯化了,這才構成了本體論。把本體邏輯化的意義十分重大。先驗思維方式只對主體形成邏輯,無法對事物本身形成邏輯,所以得出了人的認識有界限。到了黑格爾這里,辯證的思維方式形成了,才能通達事物本身,沖破先驗認識界限,這種思辨的邏輯方法超過了以往所有感性和知性的認識方法。
在黑格爾哲學里,人的意識和精神性已經(jīng)到達了頂峰,但其也只能在思維和認知領域討論、推演,對于人們當時所生活的世界的改變并沒有作用,且晦澀難懂,很難被大眾所理解。
“對象化”在馬克思哲學中具有“基石”的地位,貫穿于馬克思哲學的發(fā)展的始終,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真正轉折點。馬克思從《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開始,經(jīng)過《神圣家族》《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思考、寫作和研究,逐漸從本體論視角轉到了人與人的關系論視角,也確定了自己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馬克思揚棄了黑格爾的理念辯證法,形成了以實踐為基礎的歷史辯證法。黑格爾哲學的理念是不斷沖破其客觀物質的外在形式,精神是不斷突破其主觀的精神形式,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是不斷突破生產(chǎn)力的外在形式。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有界限,正是因為它運用的是知性的思維方式,人們運用先驗邏輯,在主觀范疇中通過事物表現(xiàn)和先驗聯(lián)想來認識事物,結果只能對現(xiàn)象產(chǎn)生認識,形成知識,卻無法通達“真理”。在黑格爾的思辨哲學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邏輯學在不同領域的演繹。邏輯學是正題,自然界是反題,人類社會即精神是合題。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就是“哲學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確認思想與經(jīng)驗的一致,并達到自覺的理性與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達到理性與現(xiàn)實的和解?!盵2]42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批判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黑格爾雖然運用的是“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但也有著積極的方面。“黑格爾的《現(xiàn)象學》及其最后的成果——作為推動原則和創(chuàng)造原則的否定性辯證法——的偉大之處,首先在于,黑格爾把人的自我產(chǎn)生看作是一個過程,把對象化看作是失去對象,看作外化和這種外化的揚棄,因而,他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xiàn)實的因而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3]黑格爾雖然抓住了“勞動”這一概念的核心,但是他的“對象化”過程只是發(fā)生在精神領域的抽象過程。
馬克思辯證法之所以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馬克思認為哲學的使命是改變世界。一個能改變世界的理論,不僅要是認知上的真理,同時要具有能改變世界的能動性、可操作性和現(xiàn)實性意義。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的同時把視野和思維放到了現(xiàn)實社會,把關注點放到了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馬克思關于現(xiàn)實的人的勞動活動的辯證歷史的理解是時代的產(chǎn)物,這個具有實踐動力和意義的歷史辯證法是馬克思揚棄黑格爾思辨哲學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如高清海先生所指出的,“馬克思從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哲學還原論的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而確立了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這種新的哲學思維方式把事物、現(xiàn)實、感性世界理解為人的歷史實踐中不斷生成的存在。”[4]馬克思對于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資料和生產(chǎn)關系的辯證研究,都是基于當時其所在的生活體驗和歷史條件下的研究。馬克思指出,“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chǎn)的發(fā)展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系創(chuàng)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所以,這些觀念、范疇也同它們所表現(xiàn)的關系一樣,不是永恒的。它們是歷史的暫時的產(chǎn)物。”[5]在馬克思看來,當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異化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演變?yōu)榧兇獾纳鐣P系了,人也會實現(xiàn)本質的回歸。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展開了對人的本質的分析和對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分析,這也是馬克思“實踐”思想的開端。列寧指出:“只有當概念成為實踐意義上的‘自為存在’的時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終地’把握、抓住、通曉認識這個客觀真理。”[6]也就是說,概念高于實踐但卻具有實踐意義,而人對于概念的認識和表達也要有實踐性特征,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主客觀真正的統(tǒng)一,進而認識真理。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強調概念在認識過程中的變化,而馬克思哲學中的辯證法則是真正地把概念放到實踐領域中來,進而使思維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反思與指導,使哲學達到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的層面。馬克思的“對象化”過程從認識論進入到社會生活,不僅是種認識能力上的探討而是指出其與人的本質相關。
馬克思探討對象化,是從對象性開始的,而且這種探討是從“人”開始的,也是從“現(xiàn)實存在物”開始的。“一個存在物如果不是另一個存在物的對象,那么就要以沒有任何一個對象性的存在物存在為前提。只要我有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就以我作為對象。但是,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種非現(xiàn)實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像出來的存在物,是抽象的東西?!盵3]324馬克思這段話的意思是:任何一個現(xiàn)實的、真實存在的物必須以人為前提,是人對象化了的存在。否則,它就不存在,或者是我們想像中的、不真實的存在物。因此,我們稱存在的物為“對象”,以人為對象的存在就是“對象化”的存在。馬克思認為,世界中現(xiàn)實存在物分為兩種,即自然物和人工物。自然物是以人的認識本質為中介的對象化存在,而人工物(勞動產(chǎn)品)則是以人的實踐本質為中介對象化的存在。馬克思認為,“只有當對象對人說來成為屬人的對象,或者說成為對象化了的人,人才不至于在自己的對象里面而喪失自身。而只有對人說來成為社會的對象,人本身對自己說來成為社會的存在物,而社會對人說來成為這個對象的本質,這種情況才是可能的?!盵7]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所指的“對象化”,是在社會和勞動實踐中的人所特有的本質特征。
人作為單獨個體的存在時,即便所有人的合集也不能稱之為“社會”,只有當人與人開始交往,并在交往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不同的關系形態(tài)時,社會才開始出現(xiàn)。人與人最開始的交往是從為了滿足生存需要的物品交換開始的,當物品變成商品,生活資料與生產(chǎn)資料相互交織,人類開始追求物質和利益時,異化出現(xiàn)。馬克思指出,“通過異化勞動,人不僅生產(chǎn)出他同作為異己的、敵對的力量的生產(chǎn)對象和生產(chǎn)行為的關系,而且生產(chǎn)出其他人同他的生產(chǎn)和他的產(chǎn)品的關系以及他同這些人的關系。”[7]56社會發(fā)展水平越高,社會分工越細致,生產(chǎn)關系就越能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出人與人的關系。在馬克思哲學中,“對象化”概念隨著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了改變。
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是這樣闡述的:“當現(xiàn)實的、肉體的、站在堅實的呈圓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過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現(xiàn)實的、對象性的本質力量設定為異己的對象時,設定并不是主體;它是對象性的本質力量的主體性。因此,這些本質力量的活動也必須是對象性的活動。對象性的存在物進行對象性活動,如果它的本質規(guī)定中不包含對象性的東西,它就不進行對象性活動。它所以只創(chuàng)造或設定對象,因為它是被對象設定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設定這一行動中從自己的‘純粹的活動’轉而創(chuàng)造對象,而是它的對象性的產(chǎn)物僅僅證實了它的對象性活動,證實了它的活動是對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動?!盵7]102這里的“純粹的活動”指的是思維活動,是認識本質的對象化。馬克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由認識本質對象化向實踐本質對象化的轉變,這也是馬克思變革對象化的關鍵。對象性活動在以往的哲學家那里都是指思維活動的對象化,而馬克思則指的是實踐活動的對象化。實踐活動對象化就是勞動,在唯物史觀中就是指生產(chǎn)力,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過程中就是指異化,共產(chǎn)主義的人類解放就是要變異化為對象化,讓人自由的生產(chǎn)和自由的創(chuàng)造。因此,對象化在馬克思哲學中具有“基石”性的基礎地位。
人的實踐活動,是人類有意識進行的,帶有目的和意志的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活動?!叭耸棺约旱纳顒颖旧碜兂勺约旱囊庵竞鸵庾R的對象。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盵8]人作為有意識的生命體,能夠有目的性的進行實踐活動,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人的這種有意識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是一種對對象行進改造,使其具有人的屬性的活動,也就是“對象化”?!罢怯捎谶@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蛘f是,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也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盵8]96這里的“生活”是人的“對象”,而人是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關系的對象化存在。馬克思對于“對象化”的理解,是在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就是實踐中,并不是沉溺在現(xiàn)象界、物自體,也不是停留在精神意識,馬克思哲學始終立足于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
馬克思認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chǎn)?!盵7]53也就是人類活動具有“雙重尺度”,即由“對象的性質”所決定的外在尺度,以及由“人的本質力量的性質”所決定的內(nèi)在尺度。這使得人同自身的關系也成為對象化的關系,人自身開始二重化,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只有在這時,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才形成了。人的實踐活動,是人類有意識的進行的帶有目的和意志的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活動。馬克思指出,“勞動的現(xiàn)實化就是勞動的對象化”,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在一定條件下,“勞動的這種現(xiàn)實化表現(xiàn)為工人的非現(xiàn)實化,對象化表現(xiàn)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xiàn)為異化、外化?!盵7]52這里,我們要清楚,對象化并不直接等于異化,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也就對象化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轉化時才表現(xiàn)為異化。這也是馬克思關于實踐的,在“勞動”核心概念的理解上超越黑格爾的一個方面,不僅把勞動從抽象的精神領域帶到了現(xiàn)實的實踐領域,也看到了勞動的消極的一面——異化勞動。而“對象化”是能體現(xiàn)人類本質的特征,因此在異化勞動過程中,人也出現(xiàn)了“異化”,也就是“人的異化”。只有生產(chǎn)關系發(fā)生變革,對象化能真正反映人的類本質而不是物的價值時,異化才能消除,生產(chǎn)實踐才能成為“自由自覺”的活動。
“對象化”在馬克思哲學中具有“基石”的地位,是他哲學思想的理論原點。在“對象化”概念的探討和形成過程中,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異化”及“自由自覺活動”等哲學概念相繼呈現(xiàn),可以說“對象化”貫穿于馬克思哲學的發(fā)展始終,是馬克思實踐辯證法生成的基礎,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真正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