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相 雨
(曲阜師范大學 文學院, 山東 曲阜 273165)
姜子牙又稱姜太公、姜尚、呂尚、呂望、太公望、齊太公等,他是一位在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注]王志民《姜太公史料類析一得》,管子學刊2004年第1期;蔣波《三十年來的姜太公研究》,管子學刊2012年第4期。。如果我們將《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與歷代文獻記載中的姜子牙相比,會發(fā)現(xiàn)兩者有著巨大的差異。可以說,《封神演義》對歷史、傳說中的姜子牙形象進行了重構,使其帶有深厚的文化意蘊。
《史記·周本紀》中沒有提到姜子牙在多少歲時才得到周文王的重用,只提到“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120;《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之記載,只是說姜子牙到年老時才遇到周文王,至于具體的年齡,也沒有提及;《史記正義》引《說苑》云:“呂望年七十釣于渭渚,三日三夜魚無食者,望即忿,脫其衣冠。”1478也就是說,在《說苑》中,姜子牙是七十歲時遇到周文王的。
在元代刊印的《武王伐紂平話》中,姜子牙因善于卜卦而得到商紂王的賞識,“更為姜尚孝養(yǎng)老母,紂王封姜尚為司戶參軍,賜宅一區(qū),賞銀百兩”445。也就是說,《武王伐紂平話》中的姜子牙出場時,他的母親還活著,姜子牙的年齡應該不會太大。后來,因為姜子牙放走了造反的黃飛虎,紂王就派人殺了姜子牙的老母。姜子牙逃到西岐,在渭水磻溪邊釣魚,感嘆說:“吾今老矣,年已八十,未佐明君。非釣魚,只釣賢君”458。姜子牙遇到周文王時,已經(jīng)八十歲了。
《封神演義》吸收了《武王伐紂平話》中姜子牙渭水釣魚的情節(jié),在塑造姜子牙形象時,進一步強調了姜子牙“大器晚成”的形象,增加了其傳奇色彩。
《封神演義》精心設計了姜子牙的出場[注]可參看葉黃生《論〈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出場藝術處理》,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斗馍裱萘x》開篇詩中就有“天下荒荒萬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終日垂絲釣人主,飛熊入夢獵岐田,共載歸周輔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的詩句(第一回),稱贊姜子牙為“人中仙”,贊揚他輔佐周王朝的功績。第六回,商紂王把終南山云中子贈送的鎮(zhèn)壓妖氣的木劍焚毀后,云中子感慨說:“一則是成湯合滅;二則是周國當興;三則神仙遭逢大劫;四則姜子牙合受人間富貴;五則有諸神欲討封號……”第九回,商紂王欲殺兒子殷郊、殷洪,仙人廣成子對赤精子說:“綁縛二人,紅氣沖霄,命不該絕;況且俱是姜子牙帳下名將,你我道心,無處不慈悲,何不救他一救?你帶他一個,我?guī)粋€回山,久后助姜子牙成功,東進五關,也是一舉兩得?!钡谑换?,哪吒出世時,昆侖山玉虛宮白鶴童子對太乙真人說:“姜子牙不久下山,請師叔把靈珠子送下山去”。第十三回,哪吒用震天箭射死了石磯娘娘的徒弟碧云童子,太乙真人為他辯護說:“哪吒乃靈珠子下世,輔姜子牙而滅成湯,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傷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數(shù)……”
《封神演義》開端的十余回反復提到了姜子牙,但是一直到第十五回他才正式出場。姜子牙出場前的一系列描寫,使讀者們非常好奇:姜子牙到底是一個什么厲害的角色,為什么那么多的仙人會幫助他?姜子牙出場后,讀者們卻十分失望。第十五回中姜子牙出場時與元始天尊有這樣一段對話:
天尊曰:“你上昆侖幾載了?”子牙曰:“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碧熳鹪唬骸澳闵鷣砻?,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shù)盡,周室當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姜子牙三十二歲上昆侖山,已經(jīng)修行了四十年,尚未修成正果,而且前途渺茫,“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因此,姜子牙出場時,并不是一個志得意滿的“成功人士”,而是昆侖山的一個“差等生”,這與讀者對他的殷切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名義上是代師父“封神”,實際上是被師父趕下山的。姜子牙下山后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而是歷經(jīng)磨難。元始天尊在姜子牙下山時給他的偈語有“二十年來窘迫聯(lián),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釣竿,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圣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第十五回)。根據(jù)偈語,姜子牙下山后還要過二十年的窘迫生活,到九十三歲才掌握兵權,九十八歲才功成名就。
與《武王伐紂平話》中的姜子牙曾經(jīng)“孝養(yǎng)老母”不同,《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下山時,“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更不用說老母了。于是姜子牙去投奔自己的結義仁兄宋異人?!斗馍裱萘x》沒有交代姜子牙上昆侖山之前是怎么生活的,有沒有結婚??墒墙友老律胶螅芸爝^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宋異人的幫助下,姜子牙娶了馬洪員外“六十八歲的黃花女兒”為妻,她與七十二歲的姜子牙在年齡上倒是很般配。姜子牙婚后,先是賣笊籬、賣干面,后又開飯店、販賣豬羊等,都失敗了,馬氏罵他是“飯囊衣架,惟知飲食之徒”(第十五回),夫妻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姜子牙雖然在昆侖山修行了四十年,但是他在養(yǎng)家糊口方面的能力還不如凡夫俗子。
姜子牙最擅長的是捉妖、算卦。他在朝歌開的卦館“遠近聞名”,還因捉住了玉石琵琶精而被紂王封為“司天監(jiān)”(第十七回),半年后他因不愿意為紂王建造鹿臺而逃走。姜子牙本想帶妻子一起逃往西岐,可是馬氏不愿意離開朝歌,逼迫姜子牙寫了休書,姜子牙獨自來到了西岐。可以說,姜子牙下山后的生活是很失敗的。
姜子牙到達西岐后,也沒有立即得到重用,而是隱居于磻溪,以釣魚為生,“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第二十三回)。連樵夫武吉都嘲笑他說:“你這個人也想王侯做!看你那個嘴臉,不像王侯,你到像個活猴。”這樣的生活又過了八年,姜子牙八十歲時終于遇到了周文王。
姜子牙遇周文王的故事,很明顯地模仿了《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在《武王伐紂平話》中,周文王第一次出行時就見到了姜子牙,但是姜子牙為試探周文王,并沒有答應輔佐周文王;周文王第二次去時,姜子牙躲到了蘆葉深處,后來文王再三吟詩言志,姜子牙才答應了文王的請求。
《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先是聽到了一群漁人和樵夫所唱的歌曲,迫切想見到寫歌詞的姜子牙;后來,周文王見到了武吉,在武吉的帶領下去找姜子牙,沒有見到[注]這與《三國演義》中劉備未見到諸葛亮之前,先見到了他的朋友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弟弟諸葛均,岳父黃承彥等相似。;周文王在散宜生的建議下,齋宿三天,然后專程去請姜子牙,并封他為“右靈臺丞相”。姜子牙至此才得以施展才華,“治國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條,行行有款”(第二十四回)。
《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典型。姜子牙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人們:英雄在建功立業(yè)之前,也要屢經(jīng)磨難。只有在苦難面前毫不畏懼,才可能抓住機會,成就未來。而一個人若想成功,除了自身的本領過硬外,還需要耐心等待時機。
所謂“帝師”形象,主要是指在文學作品中,文人作為帝王的重要輔佐者,在重要戰(zhàn)爭和重大決策中為帝王出謀劃策,帝王對文人言聽計從,文人地位相當于帝王的老師。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帝師”形象得到了強化。
姜子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在早期的文獻記載中,姜子牙是一位馳騁疆場的猛將。如《詩經(jīng)·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牧野之戰(zhàn)中的姜子牙,意氣英發(fā),如蒼鷹一樣傲視群雄,可見其勇武?!妒酚洝ぶ鼙炯o》中,“帝紂聞武王來,亦發(fā)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妒酚浖狻芬嵭挠^點,“致師者,致其必戰(zhàn)之志也。古者將戰(zhàn),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25可以看出,姜子牙是能夠親自上陣打仗的勇士。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姜子牙逐漸由戰(zhàn)將發(fā)展為戰(zhàn)神。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姜子牙被“追封為武成王,有司依文宣王置廟,仍委中書門下,擇古今名將,準文宣王置亞圣十哲等,享祭之典,一同文宣王”435,姜子牙成為與孔子地位相似的圣人。宋代以后,關羽的地位提高,逐漸取代姜子牙成為新的戰(zhàn)神[注]仝晰綱《宗教行為與姜太公神話的文化積淀》(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和劉彥彥《歷史·政治·文學——姜子牙形象的演變與文化內涵》(南開學報2012年第1期)都對這一現(xiàn)象有過論述,前者認為在宋代姜子牙的戰(zhàn)神地位已受到挑戰(zhàn),后者認為姜子牙的地位到明代才發(fā)生改變。。
《封神演義》既沒有渲染姜子牙馳騁疆場的猛將色彩,更沒有將其塑造為令人望而生畏的戰(zhàn)神形象,而是強化了他運籌帷幄的軍師形象。有學者認為《封神演義》“為了順應明代貶低姜子牙的社會政治潮流,對姜子牙進行了丑化”。筆者認為,《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作為周武王的軍師,其形象并沒有被“丑化”?!斗馍裱萘x》中的姜子牙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一樣,都帶有明顯的“帝師”色彩[注]吳承學認為《封神演義》中的姜太公是兼神道、方術和政治家于一身的人物,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同。見吳承學《淺談<封神演義>》,《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6期。。諸葛亮從隆中出山以后,劉備對他言聽計從,并且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第三十九回)。劉備對于諸葛亮的信任,甚至引起了結義兄弟張飛的嫉妒和不滿,以致于在打仗的時候,抱怨說“哥哥何不使‘水’去”。
前文提及《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出場,模仿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出場。同樣,《封神演義》對姜子牙形象的塑造也模仿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首先,《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不以勇猛著稱,而以智慧著稱。商紂王和申公豹曾經(jīng)陸續(xù)派遣了三十六股勢力來討伐西岐,都被姜子牙指揮的西岐軍隊打?。恢芪渫醴ゼq過程中的諸多戰(zhàn)役,都是姜子牙指揮的??梢哉f,作為軍事指揮,姜子牙是成功的。但是,姜子牙親自上陣對敵時,其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在戰(zhàn)爭中,姜子牙經(jīng)歷了“七死三災”(第三十八回),如青龍官守將張桂芳討伐西岐時,姜子牙被王魔用開天珠打死,后被五龍山文殊廣法天尊救活(第三十八回);在落魂陣中,姜子牙被姚天君拜去了二魂六魄,性命危在旦夕,后被赤精子救活(第四十四回);趙公明一鞭打死了姜子牙,后被廣成子救活(第四十七回);火靈圣母用混元錘打死了姜子牙,后被廣成子救活(第七十二回);申公豹用開天珠打死姜子牙,后被懼留孫救活(第七十二回);姜子牙被困于呂岳的瘟癀陣中一百天,被救出后“也不言語,面如淡金”,后被云中子救活(第八十一回)……
從表面上來看,運籌帷幄可能不如馳騁疆場顯得威風,但是從實際效果來說,運籌帷幄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可能比馳騁疆場更大。劉邦在總結自己戰(zhàn)勝項羽的原因時,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史記·高祖本紀》)381劉邦將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并舉,就是看到了三人在戰(zhàn)爭中的不同的作用?!斗馍裱萘x》弱化了姜子牙身為猛將的特點,而強化了他作為軍師的特點,這是姜子牙故事在歷史傳承過程中文人化的結果。因為對于文人來說,運籌帷幄比馳騁疆場實現(xiàn)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次,《封神演義》中姜子牙與周文王的關系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劉備的關系十分相似。周文王與劉備都是賢明的君主,他們對于丞相的建議和安排言聽計從,君臣之間的關系十分和諧。周文王十分仁慈,臨死前叮囑姜子牙“切不可聽諸侯之唆,以臣伐君”(第二十九回);劉備臨死前仍不忘“同滅曹賊,共扶漢室”(第八十五回)。
再次,姜子牙與諸葛亮都受主公的“托孤”重任。劉備在臨死前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劉備還令他的兒子“以父事之”。周文王臨死前,令兒子姬發(fā)“拜子牙為亞父,早晚聽訓指教。今聽丞相,即聽孤也”(第三十八回),似乎周武王的年齡還比較小。但是,我們看一下《史記·周本紀》的記載,就可以明白:周文王去世時,周武王已經(jīng)八十三歲了,早已過了“聽訓指教”的年齡。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皇帝還會恭恭敬敬地聽別人的訓導。
在《封神演義》中,周武王在伐紂的過程中,幾乎完全聽從姜子牙的安排,沒有什么自己的主見?!斗馍裱萘x》之所以將武王的年齡寫得很小,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強化姜子牙“帝王之師”的身份和地位。姜子牙的師父元始天尊,對姜子牙說得非常清楚:
元始曰:“姜尚,你四十年積功累行,今為帝王之師,以受人間福祿,不可小視了。你東征滅紂,立功建業(yè),列土分茅,子孫綿遠,國祚延長,貧道今日特來餞你?!薄诹呋?/p>
此外,《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還帶有某些民間傳說的色彩。如《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的姜子牙本是不信陰陽卜筮之說的,“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強之勸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可是《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卻精通陰陽,善于算卦,帶有江湖術士的某些特點。
姜子牙從歷史記載中的戰(zhàn)將形象到《封神演義》中“帝王之師”形象的演變,反映了民間通俗文化和文人精英文化的融合。
在《封神演義》中,有一件事令人費解:姜子牙封神的時候,無論是西周的將士,還是商紂王的將士;無論是闡教的仙人,還是截教的仙人,只要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都得到了封神,彼此并沒有什么區(qū)別。那么,如何來看待姜子牙的“封神”行為呢?
首先,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流行著姜子牙“封神”的傳說?!杜f唐書·禮儀志》引用了《六韜》,就有了關于姜太公封神的記載:
武王伐紂,雪深丈余,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對曰:“此必五方之神,來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822
這里來參拜周武王的“五方之神”具體指哪些神仙,并沒有明確說明。姜太公的“封神”,也只是吩咐神仙做好其本職的工作?,F(xiàn)在學者一般認為《六韜》成書于戰(zhàn)國時代,是先秦時期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這反映出在戰(zhàn)國時期,姜太公“封神”的故事就已經(jīng)在民間流傳。
《太平廣記》卷二九一《四海神》對姜太公“封神”故事有了更詳細的記載。
武王伐紂,都洛邑。明年陰寒,雨雪十余日,深丈余。甲子平旦,五丈夫乘車馬,從兩騎,止王門外。師尚父使人持一器粥出曰:“大夫在內,方對天子。未有出時,先進熱粥,以知寒。”粥皆畢,師尚父曰:“客可見矣。五車兩騎,四海之神與河伯、風伯、雨師耳。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顓頊,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風伯雨師。請使謁者,各以其名召之?!蔽渫跄擞诘钌?,謁者于殿下門內,引進祝融。五神皆驚,相視而嘆。祝融等皆拜。武王曰:“天陰乃遠來,何以教之?”皆曰:“天伐殷立周,謹來授命。顧敕風伯雨師,各使奉其職也?!薄觥短饏T》2312
在這一記載中,四海之神與河伯、風伯、雨師,共同來參拜周武王,說明武王伐紂的行為得到了神仙們的支持。姜太公對他們的來意也已經(jīng)預先知曉,才使得“五神皆驚,相視而嘆”。
不過,在這兩則記載中,姜太公所封贈的,都是活著的神仙,而不是在神仙死后再對他們封贈?!斗馍裱萘x》借鑒了民間傳說中姜太公封神故事的外殼,將其改造為神仙們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第十五回),因此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因戰(zhàn)爭死去。姜子牙最后“將陣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早早封其品位,毋令他游魂無依,終日懸望”(第一百回)。姜子牙的封神可以使這些戰(zhàn)爭中的死者重回仙界,不致于墮落凡塵,也算給予了他們一種精神補償。
其次,姜子牙的封神情節(jié),繼承了我國古代章回小說情節(jié)安排的基本模式。我國古代的章回小說,在故事的開篇部分,往往采用一個因果報應的神話故事作為小說的緣起。如《三國志平話》的開頭,司馬仲相在陰司斷明了劉邦和呂后殺死功臣韓信、彭越和英布的冤案,于是天帝命韓信轉生為曹操,命彭越轉生為劉備,命英布轉生為孫權,命漢高祖、呂后轉生為漢獻帝、伏皇后,此后的三國故事就發(fā)生在這種因果報應的框架之下?!端疂G傳》的開頭也有洪太尉誤走妖魔一事。洪太尉不聽勸阻,打開了龍虎山上伏魔殿,放走了鎮(zhèn)壓在其中的一百零八位妖魔,才有了后來的一百單八將上梁山的故事?!斗馍裱萘x》的開頭也是如此?!斗馍裱萘x》第一回,女媧娘娘就認為“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氣數(shù)使然”;也就是說,在第一回中,商朝的滅亡,西周的興起,都已經(jīng)是注定的結局。在武王伐紂的戰(zhàn)爭中死去的諸路神仙,都是命里注定的。姜子牙的封神,也是他下昆侖山之前就已經(jīng)約定好的。有的學者稱這種情節(jié)模式為“歸位模式”,認為它反映了“中國知識分子在入世與出世、宗教倫理與日常倫理、集體本我與日常自我、責任與自由等等兩難境況中自我內心沖突”。
第三,姜子牙的封神,消解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戰(zhàn)爭是殘酷的,“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175。每次戰(zhàn)爭,都會有一大批人因之而死。但在《封神演義》中,戰(zhàn)爭的殘酷性被大大地弱化。一方面,那些戰(zhàn)爭中的死亡者都被認為是人生的劫數(shù),是命該如此的;另一方面,無論是幫助西周的戰(zhàn)死者還是維護商紂王的戰(zhàn)死者,姜子牙都不分軒輊地加以封神,安慰了那些戰(zhàn)爭中的死者和他們的家屬。
如燃燈道人主持破“十絕陣”時,本來有十多位道術高強的仙人可以破陣,可是燃燈道人往往先派那些道術低微的仙人去破陣,甚至派一些凡夫俗子去送死,以應劫數(shù),然后再派道術高強的仙人去破陣。如破“天絕陣”時,燃燈道人先派鄧華去探陣,鄧華死后,他才派文殊廣法天尊破陣;破“地烈陣”時,他先派韓毒龍去破陣,韓毒龍死后,他才派懼留孫破陣(第四十五回);破“風吼陣”時,他先派凡夫俗子方弼去破陣,方弼死后,才命慈航道人拿著定風珠破陣(第四十六回)……幾乎每破一陣,都要有人死去,然后陣才可破。這一情況,就是在反復地告訴人們,戰(zhàn)爭總是要死人的,不是你死,就是他亡。甚至周武王和姜子牙都難逃此運。如破“紅沙陣”時,周武王、哪吒和雷震子三人都被困在陣內,“張?zhí)炀陉噧?,每日常把紅沙灑在武王身上,如同刀刃一般”(第四十九回),一百天后,周武王等人才被救出,“武王已是死了。坐下逍遙馬,百日都壞了”(第五十一回),后來燃燈道人用丹藥將武王救活。同樣,姜子牙也曾被呂岳困在瘟癀陣中一百天,后來被救活??梢?,在戰(zhàn)爭中,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的士兵,都有可能隨時命喪疆場,這反映了戰(zhàn)爭殘酷性的一面;另一面,這些將士之所以死去,都是因為“天數(shù)”,因此人們不必過于傷心。
通天教主對廣成子說:“吾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shù),非同小可;況有彌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第七十二回)元始天尊在封神的誥敕中說,那些因戰(zhàn)爭而死者,“雖聞至道,未證菩提。有心自修持,貪癡未脫;有身已入圣,嗔怒難除。須至往愆累積,劫運相尋。或托凡軀而盡忠報國;或因嗔怒而自惹災憂。生死輪回,循環(huán)無已;業(yè)冤相逐,轉報無休”(第九十九回),因此要對他們封神。黃飛虎、黃天化、崇黑虎、楊任等人為國捐軀,皆被封神;聞太師“輔相兩朝,竭忠補袞,雖劫運之使然,其貞烈之可憫”,被封為雷部正神;即使像申公豹這種“身歸闡教,反助逆以拒直,既已被擒,又發(fā)誓以粉過。身雖塞乎北海,情難釋其往愆”的壞人,也被封神了。
姜子牙對于所有戰(zhàn)爭中的死亡者一律封神,可以給那些失去親人者以精神安慰,有利于消除敵對雙方的仇恨情緒,有利于大一統(tǒng)國家的和平與穩(wěn)定。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姜子牙的封神,雖然有些賢愚不分,忠奸莫辨,又確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反映了《封神演義》的作者對于戰(zhàn)爭殘酷性的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