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教學方法對高校思政課教學吸引力影響的探析

2019-03-04 15:36:20程志偉
關鍵詞:吸引力理論課思政

程志偉

(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事關高校能否承擔起“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1],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政治工作重要方式,有著特殊的地位、作用。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抓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和期待 ”[1]。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著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就要貫徹“八個相統(tǒng)一”,要結合思政課的教學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思政課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讓學生喜聞樂見、受用無窮。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就在于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影響其功能正常發(fā)揮,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缺乏足夠吸引力。影響教學吸引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師因素,學生因素,教學方法,教材體系與教學內容等等。

針對這一問題,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文件強調:“要進一步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高教師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辈粩鄤?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一 思政課教學缺乏吸引力具體表現(xiàn)

高校思政課教學總的來講是井然有序、氣氛融洽,學生從中受益無窮。但有些課堂教學,聽來索然無味,如同嚼蠟,教學效果不佳,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理論性強,有些內容還比較深奧,一些教師仍然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味地自己一人站在高高講臺上,漫無邊際、滔滔不停地照本宣科,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心生厭煩,不滿這種“單向度”授課方式,久而久之,結果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玩手機,或看其它書籍等等;更有甚者,其思緒“飛離”課堂,出現(xiàn)了“身在教室,心在外”的情況。從課堂教學情況看,下面是教學缺乏吸引力一些具體表現(xiàn):

(一)到課率不高

教學沒有吸引力,一些學生不愿來上思想政治理論課。首先,不像專業(yè)課是未來工作的“敲門技藝”, 他們感覺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上可不上,無所謂,如果加上教學沒有足夠吸引力,長此下去,就會缺課。其次,專業(yè)課一般是小班教學,人數(shù)不多,教師大體認得清楚學生,知道有多少人來上課。而高校思政課多是大班教學,人數(shù)眾多,且一個教學班含有幾個小班,人多了,教師不可能一一記得住學生,也不可能每次一一清查多少人沒有來上課,一些學生就會“鉆空子”不來上課。例如,有些學校,沒有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規(guī)定,350名學生配一名專職思政課教師,教師人手不足;還有的學校表面答應讓進更多教師,但設定許多苛刻條件,有些甚至是不合理條件,如第一學歷必須是“985”的,所有學歷學位都要學的是思想政治專業(yè)等,這樣在全國范圍內也很難招到符合如此條件教師,致使教師嚴重缺編,結果沒有辦法,思政課教學班級人數(shù)過多,正常情況教室滿滿的,教師一人應付不過來,部分學生就會乘機鉆空子,不來上課。還有同學即使來了,見教師不清點學生到課情況,課間托付同學捎回課本,自己溜之大吉。若被教師發(fā)現(xiàn)逃課,同桌或其他同學就會編一個理由搪塞老師,如去洗手間,輔導員叫去辦事,身體不適等,結果課上完了,人還沒有回來。也有同學第一節(jié)課不來上,第二節(jié)課才來。種種消極行為顯示,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受部分同學歡迎。

(二)抬頭率不高

教學沒有吸引力, 部分學生即使來了,也表現(xiàn)出消極被動。其一,不按教師要求分班就坐,前面幾排空空的,紛紛落座在后面幾排,教師一人孤零零站在講臺上,課堂秩序不協(xié)調。其二,不帶課本,現(xiàn)在學校一般不強迫學生買教材,就有一些學生根本不買教材,也不從別人那里借教材或復印一下教材,僅僅帶手機來上課。結果教師在上面講,他們眼望天花板,一臉茫然。教師一般會強調購買課本的重要性,就如同農民去地里干農活,沒有工具如何從事勞動;教材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期末考試及總評成績不及格,補考重修又花時間又花錢。萬一沒有買到可以借一本或復印一下都行。還有少數(shù)同學為應付教師檢查,帶上過期教材,教師講課提及的頁碼和內容,他四處翻書也找不到,或是新教材添加或刪掉內容,舊課本對不上,學習效果打折扣。其三,部分學生玩手機相當投入。一來上課,就打游戲,或看自己感興趣的手機上的內容,有時前后左右學生一起看,還小聲議論,甚至突然發(fā)出笑聲,打擾課堂秩序,教師感到莫名其妙。現(xiàn)在幾乎每位同學都有一部智能手機,機不離手,一沒有事,部分人心理就“惦記”手機,翻出來瞧瞧,教師如果提醒別看手機,他就說看時間。而手機上,一些商家為了吸引受眾,設計有精彩游戲,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奇聞、軍事密史、新潮電影,甚至是“黃色、刺激”花絮等,讓抵抗力弱的同學難以忘懷,這就如同小店里提供給顧客某些快餐食物,色香味俱全,讓消費者愛不釋懷,但沒有多少營養(yǎng),吃多了會損害身體。而思想政治課內容多涉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分析,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解釋,還有道德品行養(yǎng)成等,嚴密論證,條分縷析,旁征博引,要學習掌握這些內容,一般要費一番時間和精力,才能從中受益。相反商家在手機上提供那些快餐式的東西,沒有多少營養(yǎng)價值,自然讓你消費起來不費精力,吸引住你就達到他們的目的。其四,還有學生不是專心聽講,而是干其他的事,戴著耳塞聽音樂,或閱讀別的書籍,或做別的課程作業(yè)等,甚者一起聊天,影響周圍學生聽課。

(三)滿意率不高

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夠滿意,涉及多方面,如課程教材體系、課程時數(shù)安排、成績考評等等。教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內容空泛,毫無新意,也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剖析,聽者萎靡不振,精神沮喪,收獲不多,自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滿意。例如,曾經叫同學甲來辦公室問一下,對思政課教學是否滿意,該同學表示不想上思政課,課程內容枯燥乏味,感覺聽了也沒有用,收益不大,僅僅是來混點學分。還有一次批評同學乙不認真上課,他漫不經心答道,專業(yè)課都不想學,更不想學對找工作沒有幫助且“很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二 陳舊教學方法是導致思政課教學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缺乏吸引力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有教材體系與教學內容因素;有學生方面因素,如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功利心突出;也有教師方面因素,如思想道德素質不高,專業(yè)水平亟待提升;還有教學方法陳舊、落伍因素[2]。一定意義上,教材體系、教學內容等因素,學校、教師一時無能力改變。學生方面因素,教師方面因素需要長時間努力才能改變。相對而言,一定程度改變教學方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教學活動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主體,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教師的教起主導作用,應重點關注教師的教。下面僅就陳舊教學方法的弊病影響思政課吸引力作剖析。

其一,仍然以陳舊教學方法為主。從一上課,到下課鈴聲響起,教師不停在講,時不時在黑板上寫上標題大字,提醒一下講到哪一章哪一節(jié),或在電腦上移動一下鼠標,展示一下課件里列出所上課本具體內容。照本宣科是這種教學方法形式,理論灌輸是其特色。

其二,缺乏選擇性和深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由于課前沒有作充分準備,不明白上課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授課章、節(jié)內容對接不上教學大綱、教學目的、教學時數(shù)安排,教學過程中僅僅照本宣科。對講授內容不作適當處理,什么內容少講,什么不講,什么內容要多講,不作選擇,平均用力??此茣緝热菀稽c不漏都講了,符合教學預期。但緣于總教學時數(shù)有限,要么是后面內容講不完,要么是對重點、難點,不能精講、細講,深度挖掘不夠,學生聽完課,不能全面理解,疑惑不少。教學沒有達成真理力量吸引人,邏輯力量征服人的境界。

其三,缺乏教師與學生間互動,學生與學生間互動。有些教師上課鈴聲響起就上臺講課,下課鈴響起就下課匆忙離開,不與學生交流,不問問學生對上課的要求、建議等等。教師講學生在下面聽,不提問,不作答,不討論,少數(shù)教師望著天花板上課,懶得與學生眼神交匯,更不用說強調課堂紀律,課堂上,師生之間奉行另類的“和平共處”原則[3]。如此,教師忙著上完課,學生忙著干自己的“私事”,彼此互不打擾,相安無事,課堂也可能平平靜靜,但是毫無生機,教學沒有吸引力,效果就差。

其四,沒有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活動,無啟發(fā)性,學生收獲不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個人認為有兩個主要教學目標,一是提高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盡管大部分學生進校就滿18歲,是成年人, 但人一般要到25歲左右心智才全面成熟,這之前還較易糾正錯誤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二是促成學生正確、完整理解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畢竟我們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可靠接班人,正確理解了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等,就會更全身心自覺投身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設中去,由“自在行為”變成“自為行為”,這境界就不相同。如果教學中,缺乏理論與實際結合,不聯(lián)系學生生活、學習、未來人生規(guī)劃的實際,學生就會感覺對自己幫助不多,課本上文字他們也念得出來,就會失去興趣,不想聽講;不聯(lián)系國內、國際實際,說清楚、講明白國家大政方針,計劃安排,重大決定等,又不能條分縷析地解讀錯綜復雜的國際情況,結果是兩個主要教學目標都不能達成,自然不能給學生什么啟發(fā),學生感覺收獲不多,不愿意聽講,教學就沒有吸引力。

三 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思政課教學吸引力

陳舊教學方法嚴重削弱思政課教學吸引力,造成教學效果不佳,也影響著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政治工作中特殊的地位。教師應該好好研究一番不同教學方法,虛心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所授課本內容,恰當選擇一種或幾種具體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吸引住學生注意力,達成教學目標。具體教學方法有多種,還是要結合自己教學實際,自己能輕松駕馭,又能讓學生聚精會神聽講就好,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掘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出自己特色,讓學生喜歡聽自己的課。下面就幾種教學方法,探討一下如何創(chuàng)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上好思政課。

(一)問題導入法

有針對性組織好教學活動,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前提之一。問題導入法,就是在講授課本內容前,提出與講授內容有關問題來,從而在學生們心中產生疑惑、困頓、好奇等心理狀態(tài),聚焦學生的注意力。

這種教學方法關鍵是提出的問題應可以馬上在學生心中激起某種“波瀾”來,一下子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應明確這堂課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心中有數(shù),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其次,要通讀這部分授課教材內容,從中尋找課本內容編排邏輯順序,抓出問題之所在,提煉出最有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幾個問題來。再次,就所列幾個問題進行一番比較對照,從中挑出一個問題來,它既與所授課本內容聯(lián)系最緊密,又能較長時間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深入思考。最后,就已經挑出的問題,從語義角度,反復琢磨一下,看如何敘述更加合適、妥當。

此外,教師也可以提前就即將要講的內容,給學生作一下簡單解釋、說明,試著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從中挑出一兩個問題來,作適當修改。由于學生自己參與提問環(huán)節(jié),他們更有成就感,從而會更全身心投入聽課。

(二)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也是一種較好課堂教學方式,由于其中有某種具體“故事情節(jié)”,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高等教育出版社前后出版兩本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解析》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書上列出一些經典案例,值得學習、借鑒。此外,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平時閱讀的報紙、雜志、書籍,收聽電視、廣播,上網(wǎng)瀏覽各方面信息等等,有意收集不同案例,以便加以利用,說明、詮釋授課內容,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吸引住學生聽講。

不過,該如何選出典型案例,不是容易的事,畢竟案例很多,切記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應遵循一些原則,挑出一個更合適說明問題的案例,達成預期教學效果。

其一,教師應涉獵更廣泛材料,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包括政治、經濟、歷史、宗教、文化、地理、科學、技術等等,范圍廣,挑選余地就大。盡量少涉及周圍普通人個案、事件,特別不涉及教師本人的素材,畢竟是課堂,是嚴肅、莊重場所。

其二,從一堆材料中挑出典型案例,與所講授課本內容有直接相關,案例能從某一角度說明、詮釋、論證清楚重點、難點知識,讓學生從案例里得到啟發(fā),更好理解、掌握課本內容。領悟列寧所著《哲學筆記》中指出的“辯證法不是事例的總和”的道理,改變過去“原理 +例子=教學”的授課方式。

其三,敘述、介紹完案例后,應提出要思考的問題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更可能領悟案例中包含的道理,證實課本內容,學生思想就會不斷升華 ,分析問題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學生僅僅被故事情節(jié)打動、吸引,是不夠的。

其四,簡明扼要介紹案例,課堂時間有限,一節(jié)課大約45分鐘,花大量時間大肆渲染案例細節(jié)、精彩片段,那是“跑偏主題”,講課不能演變?yōu)椤肮适聲?,所以應對案例材料作一番思考,作必要的取舍?/p>

(三)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由于有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多層級彼此間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他們的注意力能被較好吸引住。一般而言,討論式教學可以分為即時性討論和專題性討論兩種具體形式。

1.即時性討論。即時性討論是教師講授課本內容時,就所涉及重點、難點,向學生提出問題,讓部分學生作答,從而出現(xiàn)各抒己見的場景,教師適當?shù)刈饕幌曼c評,活躍課堂氣氛,吸引住學生注意力。

即時性討論的鮮明特點是課前沒有讓學生作充分準備,教師在講授時,就重點、難點,“臨時起意”就某個問題,讓學生討論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有如下一些特征:

其一,學生在課前沒有作充分準備,但不意味教師備課時不作準備,要列出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臨時起意”只是授課時,觀察學生是否認真聽課,注意力是否集中,來決定何時“即興”提出問題,吸引學生。

其二,這種教學方式主要目的是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有些內容講起來確實有些枯燥乏味,有了即時討論,可以緩解沉悶的課堂教學。

其三,即時性討論是針對所講這一節(jié)內容,關注重點、難點,有時重點也是難點,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的知識點就沒有必要提問。

其四,即時性討論,時間不宜過長,畢竟一節(jié)課時間是有限的。

其五、有人列出了即時性討論四種情況[4],個人以為即時性討論問題不宜太難,也不能太寬泛。僅僅就課本內容原原本本提問,學生會提不起精神來,可能復述一下課本內容,甚者拿起課本宣讀一下,除了被提問學生可能有些觸動,其余學生可能就靜靜聽著,難有啟發(fā)。而就諸如“問題面面觀”“談談怎么辦”,這類問題發(fā)問,一般高校學生課前沒有作足夠準備,一時很難回答上來,更別說全面展開討論。較好的做法是挑一個重點難點知識點,或以問題導入法進行教學比較適當。

總之, “凸顯教師對教學狀況把握和對學生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引導”[5],是即時性討論“落腳”之所在。

2.專題性討論。專題性討論是教師在教學計劃中專門作出特別安排,就某一個問題,由全體班上學生參與其中,課前作好充分準備而在課堂開展討論一種教學方式。一般步驟包括:教師課前布置討論主題,學生自愿分組,各小組選擇自己小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撰寫主題發(fā)言稿,課堂討論及相互交流,教師點評等等。

專題性討論,是全體班上學生都參加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有如下一些具體特征:

其一,學生們注意力比較集中,畢竟每個學生都參加一個小組之中,從個人情感上講,參加小組調查研究,撰寫主題報告,就會注重其它小組和教師評點,即是每個人會在意自己勞動成果是否會得到他人認可,也是個人能力是否被認同的問題,所以會認真聽其他人發(fā)言、點評。

其二,專題性討論是就某個專門性問題進行有組織討論,教師一般會在課堂教學開展了一段時間,學生學習了課本上一些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擁有了一定利用基本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能力后,就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討論。

其三,與即時性討論關注學生實時學習狀況不同,專題性討論更注重的是學生就所學知識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面僅就教學方法對思政課教學吸引力影響的分析。而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發(fā)動”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的道德品行、職業(yè)責任心、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業(yè)務水平等都會對教學吸引力產生影響。此外在討論教學方法的影響時,不能不考慮其它方面與教學方法共同作用,對教學吸引力產生不同影響,如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

猜你喜歡
吸引力理論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吸引力2
吸引力1
跟蹤導練(三)4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醫(y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福安市| 夏津县| 赤水市| 普格县| 南木林县| 高要市| 华阴市| 崇州市| 闽清县| 英吉沙县| 扬州市| 金溪县| 平泉县| 宝兴县| 本溪| 永嘉县| 昌乐县| 宁陕县| 阳高县| 长汀县| 开封县| 明溪县| 如皋市| 福建省| 夏津县| 余姚市| 北辰区| 平塘县| 湘潭市| 曲沃县| 景宁| 兴业县| 尉氏县| 岐山县| 瓦房店市| 昌宁县| 交城县| 蕲春县| 城口县| 峨眉山市|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