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娟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重視。2016 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將核心素養(yǎng)細化為18 個基本要點,其中之一是“批判質疑”,要求學生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作出選擇等(王蕓2017)。這一教育改革政策的實施,表明培養(yǎng)學生批評性思維已經(jīng)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這就要求廣大一線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批判習慣,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支持。
批判性思維是指人們對事物及其關系的判斷,將其置于英語閱讀學習中,更多地是指學生能夠通過主動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個人判斷、作出合理決策的思維(龔花2016)。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是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的重要和非重要信息,分清閱讀材料所包含的事實、觀點,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同時合理推測言外之意,理順閱讀材料的邏輯脈絡,掌握閱讀材料的本質內涵,從而更好地提升文本理解能力。換句話說,在閱讀文本中,創(chuàng)作者傾向于運用各種方法讓讀者認同自己的觀點,但是這些觀點不一定適合讀者的實際情況。所以,在閱讀過程中,讀者需要秉持批判性態(tài)度,辨別作者觀念的可靠程度,對作者觀念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價值性進行準確判斷。批判性思維是學生深度理解文本的表現(xiàn),它更多地落實在表層意義背后的深層內涵上,需要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驗、文本素材、閱讀信息,對閱讀文本進行合理批判,作出科學預判,保證能真正讀懂文章的內涵,明確文章的主旨,從而不斷提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要想保證學生具備高素質的批判性思維,就必須消除學生批判時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敢于質疑,勇于批判。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存在“我的答案是不是標準答案”“如果我回答錯誤了,會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如果我回答錯誤了,會不會受到同學的質疑”等負面心理,導致不敢進行批判性思考。這種心理傾向固然反映了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問題,但是很大程度是由教師造成的。如果教師能夠顯出鼓勵、激勵的態(tài)度,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開放性課堂在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鼓勵學生經(jīng)常思考,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陳美芳2018)。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盡最大努力緩解學生的消極心理,讓學生在民主、放松的環(huán)境里,敢于質疑,勇于批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揣測作者的觀念,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發(fā)表見解,特別是和作者不同的見解,促使學生進行批評性閱讀。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1 Friends 閱讀教學中,文中提到“我”的好朋友“Betty is helpful and ready to help people any time”,即作者的好朋友貝蒂(Betty)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在閱讀環(huán)節(jié),雖然學生認同樂于助人是一個優(yōu)秀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提出了質疑,他們結合老人碰瓷事件,認為樂于助人需要量力而行和因人而異。針對這種觀念,筆者并沒有批評學生,而是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筆者引導學生就“How to help others”進行思考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很多想法,如“We should help others./Helping others is a good quality./Help others need strategies./If you meet an old man who falls down,you can ask the police for help.”等。這些觀念表明,學生已經(jīng)從需要樂于助人深入到如何樂于助人,顯示了思維的深度,彰顯了批判性思維。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表達不同見解,深入探究不同意見,讓他們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他們走出壓抑、緊張的心理環(huán)境,引導他們勇敢地批判。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效用,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讓他們在閱讀教學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問題往往依照課文內容,機械地生搬硬套,缺乏思維張力,致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變成文本閱讀,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需要教師設計批判性問題,借助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促使他們自主探究,引導他們明辨是非,客觀看待現(xiàn)實生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不斷提升思維品質。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5 Good manners 閱讀教學中,筆者設計了與文明禮貌行為有關的問題:“Can you share a story about politeness with u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Do you have any different views?”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享了孔融讓梨、公交讓座、孝順父母等故事。然后,筆者順勢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Which actions should be praised?Which actions should be abandoned?How to treat these actions use a dialectic view?”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文明行為。這個過程需要發(fā)揮問題引導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意識。針對公交讓座行為,大部分學生持肯定態(tài)度,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質疑心理,認為一部分老人倚老賣老,不應當給他們讓座。這些觀念固然和學生生活經(jīng)驗有關,但是也反映出學生思維的不成熟。此時,筆者引導學生樹立辯證思想觀念,對文明行為進行理性判斷,樹立文明意識,學習文明行為,摒棄他人的不文明(倚老賣老)行為,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形成合理的思想觀念。
眾所周知,閱讀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作者試圖通過作品所傳遞的觀念、意義、態(tài)度影響讀者的思想,讓讀者去支持、欣賞、認同自己的觀念;另一方面,讀者也不是單向接受作者觀念,而是會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價值取向和個人立場對作品作出獨特解釋。這種解釋可以是認同的,也可以是反對的。讀者的個人能動思考就是一種批判性思考。但是,在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注重解讀作者的單向意圖,導致學生形成模式化、固定化思維習慣,致使閱讀教學只存在閱讀,不存在批判,最終影響了閱讀成效。
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鍵舉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自然形成批判習慣。
首先,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通過同伴間的討論、分析和查證,進而形成自己的評價(李卓2014)。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主動質疑,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文中的疑問之處,促使他們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讓他們多角度分析。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1 Know yourself 閱讀教學中,筆者從“In the eyes of myself”“In the eyes of my teacher”“In the eyes of my classmates”“In the eyes of my parents”等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逐步認識到如何正確看待自己,促使他們不自覺地提出疑問,主動形成質疑意識。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結合閱讀文本內容,立足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質疑,如從文章的題目、詞匯、寫作方法、寫作主旨、現(xiàn)實生活等角度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真正的英語閱讀教學并不局限在獲取表層信息上,而是需要引導學生預測、質疑、評價文本的深層次含義,逐字逐句進行推敲、分析,在掌握文本結構、方法和含義的基礎上,辯證地看待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觀念,并進行合理的思考和評價。
要想保證學生形成科學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進行批判性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理性看待作者提出的思想觀念,對作者的思想觀念進行價值判斷,分析作者觀念的有效性和真實性。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轉變教學思想觀念。在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自身權威壓制學生,嚴重阻礙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這種權威性的閱讀教學會導致學生養(yǎng)成被動意識,缺乏主動意識,久而久之,致使學生懶于思考,沒有了質疑能力,只知道盲目從書本中尋找答案,而不對內容進行批判性解讀?;膺@些問題的關鍵就是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應提醒學生質疑作者的觀點,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驗和個人理解,對文章進行批判性閱讀,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另一方面,把握適度原則。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并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質疑文章內容,將批判變?yōu)榕u,導致批判性教學變了味兒。教師應當認識到,進行批判性閱讀是為了從更多角度認識作者所傳遞的思想、觀點、事實等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價值判斷。這些價值判斷必須符合主流價值取向,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意識。
例如,在上文提到的“ready to help people any time”(隨時隨地樂于助人)批判性思維過程中,如果引導學生從“應不應該幫助”而不是“怎樣去幫助”的角度進行思考,就會陷入批評誤區(qū)。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國家倡導的民族意識,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因此,助人為樂是一件應該做到的事情,不需要針對“應該”進行批判,而要結合社會現(xiàn)實,特別是碰瓷事件,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幫助他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尋求警察幫助、尋求路人拍攝視頻、等待救護車救援等角度,掌握既幫助別人又保護自己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樂于助人的意識,培養(yǎng)其思想品質,使其形成健康觀念??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并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質疑作者觀念,而要秉持適當原則,通過正確的批判性思考,逐步深化學生的認識。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看待閱讀文本,解讀作者觀念,深化自身認識,提高思想素質,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