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朝輝
摘要:傅巽是漢魏之際北地傅氏家族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建安時期有影響的作家。此人擁護、歸順曹操集 團是出于政治前途與保家、保族的考量,體現(xiàn)權謀機變的特征。此外他還善于品鑒人物,個人的見識不凡。傅巽 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頗有成就,《槐樹賦》反映建安時期文士同題共作的風氣,《蚊賦》對于建安時期動物賦題材 有所開拓,《七誨》在“七體”演變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探討傅巽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把握漢魏之際士人的政 治動向及復雜心態(tài),也有助于拓寬建安文學領域的研究。
關鍵詞:漢魏之際;傅巽;政治;辭賦
中圖分類號:D69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CN61-1487-(2019)01-0086-05
傅巽是“北地靈州”人(一說為“北地泥陽”),生 于東漢末年,“(魏明帝)太和中卒”[1]214,其事跡在《后 漢書》《三國志》等史料中有零星的記載,又留有別集《傅 巽集》。他是漢魏時期北地傅氏家族成員,又是一位著名 的政治人物,在建安文壇也占有一席之地。茲論析傅巽 為人及文學創(chuàng)作,以求認識其在漢魏之際政治業(yè)績,同時 可以拓展建安作家方面的研究。
一、擁立曹魏,機巧權變
北地傅氏家族的開創(chuàng)者是西漢傅介子,漢晉時期分 為較大的兩支,其中傅燮一支包括傅玄、傅咸等人物,而 傅睿一支包括傅巽、傅嘏等人,傅睿之子有傅巽、傅充(一 作允),傅允有子傅嘏、傅松①。《三國志·魏書·傅嘏傳》(卷 二十一)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嘏祖父睿,代郡太守。 父充(一作允),黃門侍郎?!盵1]623??傅巽之父傅睿曾任代 郡太守,傅巽之弟傅允(一作充)曾任黃門侍郎,一為地 方長官,一為皇帝近臣,可見官位頗為顯赫。傅巽生活在 這樣的官僚家庭,從小當是接受較好的教育,年輕時就參 與朝廷政務,表現(xiàn)出不凡的才能。據(jù)《三國志·魏書·劉 表傳》(卷六)裴松之注引《傅子》記載,“辟公府,拜 尚書郎?!盵1]214??漢魏時期傅巽與曹操政治集團關系密切, 根據(jù)其行事來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勸降劉琮,為曹操奪取荊州立下大功。東漢末 期天下大亂,傅巽離開中原遠赴荊州,刺史劉表治理有 方,又喜歡招攬人才,于是荊州成為天下士人的理想去 處?!逗鬂h書·劉表傳》記載:“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 千數(shù),表安慰賑贍,皆得資全。”[2]2421??荊州匯集了一批才 華卓越之士,如王粲、邯鄲淳、杜夔、禰衡、宋忠、裴潛等,形成了荊州文人集團,文治大興。傅巽在劉表麾下任職, 當與不少文人有所交往,具體情況不得而知。建安十三 年曹操率軍征討荊州,適逢劉表病死,少子劉琮繼位,《后 漢書·劉表傳》(卷七十四下)記載東曹掾傅巽勸說劉琮 之語: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執(zhí)。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 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國,必危也;以劉備而敵曹公,不當也。 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師之鋒,必亡之道也 [2]2424。
傅巽力勸劉琮歸順曹操,從逆順、強弱等方面剖析雙 方形勢,認為曹操代表大漢正統(tǒng),況且實力強大,劉備也 無濟于事,所以用武力對抗曹操必然失敗。傅巽的說法 有理有據(jù),對于劉琮投降曹操具有推動作用,其勸降之 語被錄入《藝文類聚》(卷二十五)、《資治通鑒》(卷 六十五)等,成為游說之辭典范。此外,建安作家王粲因 漢末動亂流落荊州,也奉勸劉琮歸正?!度龂尽の簳ね?粲傳》(卷二十一)記載:“(劉)表卒。粲勸表子(劉)琮, 令歸太祖?!盵1]598 傅巽、王粲等人出身于北方大族,極力 主張劉琮歸順的原因頗為復雜。其一,曹操畢竟維護漢 王朝,又為一代明主,荊州文士在中原朝廷中可以更好施 展個人才華,謀求遠大的政治前途。其二,他們了解當時 對峙雙方的實情,劉琮懦弱無能,憑借荊州一隅不可能抵 擋強大的曹操軍隊,歸降是順應大勢。其三,他們本為中 原人士,眷戀故土之情濃烈,歸順就可以重返故土,這也 是人之常情所促使。傅巽因為勸降劉琮而立下大功,“賜 爵關內侯”[1]214,由此依附曹操集團。
二是勸進曹操受封魏公,擁護曹丕稱帝,個人政治態(tài) 度鮮明。建安年間,曹操消滅了袁紹、袁術等割據(jù)勢力,功勛卓著,朝廷擬封為“魏公”,就有一大批官員極力促 成此事?!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卷一)裴松之注引《魏 書》曰:于是中軍師王凌、謝亭侯荀攸、前軍師東武亭侯鐘 繇、左軍師涼茂、右軍師毛玠……軍師祭酒千秋亭侯董 昭、都亭侯薛洪、南鄉(xiāng)亭侯董蒙,關內侯王粲、傅巽,祭酒 王選、袁渙、王朗……長史萬潛、謝奐、袁霸等勸進。[1]40
傅巽與王粲同為“關內侯”,與眾人一起“勸進”曹 公,我們要注意材料中人物官位排列次序?!爸熊妿熗?凌”為曹操重要屬官,還有“前軍師”“左軍師”“右軍師” 也如此,“軍師祭酒千秋亭侯董昭”為曹操重要幕僚,傅 巽之后“祭酒王選”等仍為曹操麾下官員。由此推知, 傅巽當是曹操的高級幕僚,擔任較為重要職位。后來曹 操晉封為魏王,傅巽的政治態(tài)度也一如既往。漢獻帝將 帝位禪讓于曹丕之時,傅巽與眾位大臣又勸諫曹丕順天 應人?!度龂尽の簳の牡奂o》(卷二)裴松之注引《獻 帝傳》曰:“于是侍中辛毗、劉曄,散騎常侍傅巽、衛(wèi)臻,尚 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群,給事中博士騎都尉蘇林、董巴 等奏?!盵1]65??大臣辛毗等人奏請曹丕遵循禪讓禮制而即位, 散騎常侍傅巽參與此項活動。傅山《傅史》論道:“瞞死 而眷眷勸進,奴態(tài)不盡。”[3]220??傅巽本為大漢臣子,卻和 眾官擁立曹丕為帝,“奴態(tài)不盡”表明其政治節(jié)操有所 缺失。漢魏易代之際,許多士人未能效忠于大漢,傳統(tǒng)君 臣倫常受到挑戰(zhàn),值得人們深思。曹丕代漢的正義性值 得懷疑,當時就有一些人表示不滿、抗議,體現(xiàn)對大漢王 朝的拳拳忠心,這與傅巽一類人的行為形成對照?!度龂?志·魏書·蘇則傳》(卷十六)記載:
蘇則忠于大漢相比,傅巽心傾曹魏、善于權變的特色更為 明顯。漢魏之際,在曹操、曹丕父子當政時期,傅巽機智 善變,長于處理多種事務,擔任散騎常侍、尚書、侍中等要 職,頗為稱職。李昉《太平御覽》(卷三百二十二)所引《傅 巽別傳》曹丕之語曰“:巽,吾腹心臣也,不妨與其籌算帷 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盵4]1481“腹心臣”一詞可見曹丕 對傅巽評價甚高,顯示其在曹魏朝廷中的政治地位。
二、推賢辨奸,見識高遠
首先,傅巽善于識別當時人才,并且預測其政治前 途,這在荊州時期表現(xiàn)尤為突出。傅巽曾擔任荊州少主 劉琮的“東曹掾”,這一職務執(zhí)掌官吏選舉遷除,與鑒別 人才相關。《三國志·魏書·毛玠傳》(卷十二)云:“太祖(曹操)為司空、丞相,(毛)玠嘗為東曹掾,與崔琰并典 選舉?!盵1]375?毛玠這一職務正在于“典選舉”?!度龂尽の?書·劉表傳》(卷六)裴松之注引《傅子》曰:
巽在荊州,目龐統(tǒng)為半英雄,證裴潛終以清行顯; 統(tǒng)遂附劉備,見待次于諸葛亮,潛位至尚書令,并有名 德。[1]214
傅巽品評荊州地區(qū)的人才,將龐統(tǒng)視為“半英雄”。
《三國志·蜀書·龐統(tǒng)傳》(卷三十七)裴松之注引《襄 陽記》中龐德公之語:“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 雛。”[1]953“鳳雛”是龐德公對龐統(tǒng)贊譽之詞,卻不如傅 巽“半英雄”之語準確,這既突出龐統(tǒng)的才能,又預示 此人的悲劇命運。龐統(tǒng)后來歸附劉備集團,其地位不如 諸葛亮那樣顯赫,又在跟隨劉備入蜀途中英年早逝,平生 壯志難酬?!鞍胗⑿邸敝复嫿y(tǒng),遂成為一個典故,這得 益于傅巽的評語。清代王士禎《詠史小樂府二十四首》初,(蘇)則及臨菑侯植聞魏氏代漢,皆發(fā)服悲哭, (其十五)云:“昔哉雒城戰(zhàn),失此半英雄?!盵5]498??王氏詠文帝聞植如此,而不聞(蘇)則也。帝在洛陽,嘗從容言曰: “吾應天受禪,而聞有哭者,何也?”則謂為見問,須髯悉 張,欲正論以對。侍中傅巽掐則曰:“不謂卿也。”于是乃 止。[1]492
曹丕稱帝時,其弟曹植與大臣蘇則都為漢朝皇帝發(fā) 喪痛哭,這在當時并不多見,他們可能誤以為漢帝已經亡 故。曹植大概怨恨自己曾經失寵于父親而失去王太子尊 位,悲嘆自己命運多舛、前途未卜,當然哀悼漢朝覆亡也 是重要的原因。蘇則剛直不阿、才能卓越,在隴右地區(qū)建 立奇勛,他“悲哭”是出于舊臣對漢室的眷戀,也借此發(fā) 泄對“代漢”的不滿情緒。魏文帝“受禪”卻有“哭 者”,這次問話的重點實際指向曹植,他特別忌恨曹植的 出格行為,蘇則卻準備據(jù)理爭辯,傅巽富有心機,能夠揣 測圣意,巧妙地制止他發(fā)言,化解了潛在的危機。與曹植、嘆龐統(tǒng)的不幸遭遇,寓含作者個人復雜的人生體驗。我 們再看傅巽在荊州對裴潛的品鑒,他認為裴氏“以清行 顯”,頗有見地。裴潛品行端正,更具有實際才干,漢魏之 際任兗州刺史、河南尹、尚書令等要職,成為當時才俊,后 人裴秀、裴頠等也為名士?!度龂尽の簳づ釢搨鳌罚ň?二十三)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每之官,不將妻子。 妻子貧乏,織藜芘以自供?!盵1]673??裴潛做官時讓家人自謀 生計,可見其清正廉儉一面?!督饦亲印そK制篇》(第二卷) 引用裴潛遺令曰:“墓中唯置一座,瓦器數(shù)枚。”[6]28??裴潛 臨終要求薄葬,體現(xiàn)崇尚節(jié)儉的品質。傅巽個人的理想 追求與裴潛“清行”是相通的。傅氏《奢儉論》寫道:“豐 狐以赤色禍身,翡翠孔雀,亦災斯文?!盵7]1247??文中借助“豐 狐”“孔雀”禍患,表明反對奢侈的思想。又他的《筆銘》 云:“德興之著,惟道是揚。”[7]1247??語句中流露推重道德品質的傾向,我們可以從中窺測傅巽的為人處事原則。 其次,傅巽還能夠辨明奸邪,以規(guī)避不可測之禍,這一點實屬不易。如在東漢末魏諷事件方面,這種能力得 到證實?!度龂尽の簳⒈韨鳌罚ň砹┡崴芍⒁陡?子》曰:“及在魏朝,魏諷以才智聞,巽謂之必反,卒如其 言?!盵1]214??曹操當政時期,傅巽對大才子魏諷不以為然, 預知其“必反”,確實富有先見之明。關于魏諷,《三國 志·魏書·武帝紀》(卷一)裴松之注引《世語》云:
有惑眾才,傾動鄴都,鐘繇由是辟焉。大軍未反,諷 潛結徒黨,又與長樂衛(wèi)尉陳祎謀襲鄴。未及期,祎懼,告 之太子,誅諷,坐死者數(shù)十人 [1]52。
這則材料記載建安年間魏諷反叛的基本事實,魏諷 受到重臣鐘繇寵信,卻因謀反未遂而被殺,許多人因此受 到牽連。傅巽大概熟知其為人,才可能有如此看法,當時 預言魏諷的結局還有其他一些人。《晉書·鄭袤傳》(卷 四十四)云:“袤同郡任覽與(魏諷)結交。袤以諷奸雄, 終必為禍,勸覽遠之?!盵8]1249 鄭袤告誡任覽遠離“奸雄” 魏諷,鄭氏因識鑒過人而受到稱贊。此外,傅巽之侄傅嘏 也善于識別奸人。《三國志·魏書·傅嘏傳》(卷二十一) 載道:
時曹爽秉政,何晏為吏部尚書,嘏謂爽弟羲曰:“何平 叔外靜而內铦巧,好利,不念務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 仁人將遠,而朝政廢矣?!盵1]624
曹魏正始時期,何晏授任吏部尚書,傅嘏認為此人好 名、好利,浮華而奸詐,最終會禍害國家,后來何晏果然死 于司馬氏集團之手。傅巽與其侄傅嘏均未被當時士人表 面上盛名所迷惑,長于辨奸,顯示較強的預見能力,值得 肯定。
傅巽具有識鑒人物的才能,大致受到以下兩方面因 素的影響。一是漢代“清議”風氣盛行。漢代實行察舉制, 分為秀才、孝廉、賢良等名目,因而重視品評人物品德、才 學等。東漢時期外戚、宦官專權,朝政日益混亂,政治斗 爭異常激烈,正直而富有才學的士人紛紛議論朝政,評論 人物,“清議”之風甚濃。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 云:“兩漢以來,猶循此制,鄉(xiāng)舉里選,必先考其生平,一玷 清議,終身不齒。”[9]764??顧氏指出漢代“清議”在官吏選 拔中的重要作用。當代學者陳寅恪說:“東漢清議的要旨 為人倫鑒識,即指實人物的品題。”[10]44??劉義慶《世說新 語》有“識鑒”“品藻”等類別,記載漢魏時期士人褒貶 人物的語言片段,正是反映了這種風氣。二是北地傅氏 家族成員重視、長于品鑒人物。《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裴松之注引《傅子》錄入傅燮之子傅幹之語:“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 相?!盵1]883 這對劉備、諸葛亮給予高度評價。傅幹之子傅 玄的著作《傅子》就包含《舉賢》《授職》《通志》《重 爵祿》等篇目,在選拔、任用、獎懲官員方面發(fā)表有益的 見解,表明個人的人才觀。就傅巽家族而言,其父傅睿任 職代郡太守,當是具有政治才干,我們推測大致不乏甄別 人才方面的能力,傅巽當是從小耳濡目染。傅巽之侄傅 嘏也對選拔任用人才頗有研究,《三國志·魏書·傅嘏傳》(卷二十一)記載:“時散騎常侍劉劭作考課法,事下三府。 嘏難劭論曰?!盵1]622?傅嘏對劉劭“考課法”表示異議,說 明確實有個人的思考。漢魏時期北地傅氏家族風尚對傅 巽鑒別人才不無影響。
三、博洽能文,飲譽文壇
傅巽與建安之杰曹植(公元 192—232 年)為同時 代人,我們可以將他列入建安作家的行列。據(jù)《隋書·經 籍志四》(卷三十五)記載:“(魏)尚書《傅巽集》二卷, 錄一卷亡。”[11]1059《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 等提及《傅巽集》。傅巽作品現(xiàn)在僅存論、銘、賦等,其中 存世的辭賦三篇。《隋書·經籍志四》(卷三十五)云:“傅 巽注《二京賦》二卷?!盵11]1083 看來傅巽曾為張衡《二京 賦》作注。當代學者蹤凡認為,東漢賦注包括注音、辨字、 釋詞、解句、揭示寫法等方面 [12]。傅巽注《二京賦》需 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如熟悉文字、音韻、訓詁,文學 方面功夫也不可或缺,這些對其辭賦創(chuàng)作有所裨益。以 下我們分析一下傅巽的辭賦成就。
第一類是大賦《七誨》。清代嚴可均所編《全上古 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三十五)收入傅 巽大賦《七誨》一些殘句,羅國威所整理《日藏弘仁本〈文 館詞林〉校證》(卷四一四)中此賦篇幅明顯加長,可惜 仍然不夠完整?!镀哒d》仿效漢代枚乘《七發(fā)》而作,可 以歸入“七體”類?!陡敌镀咧冃颉吩疲?p style="margin-left:6.7pt">自大魏英賢迭作,有陳王《七啟》,王氏《七釋》,楊 氏《七訓》,劉氏《七華》,從父侍中《七誨》,并陵前而邈 后,揚清風于儒林,亦數(shù)篇焉 [7]1723。
漢魏之際還有曹植《七啟》、楊修《七訓》等作品, 傅玄稱傅巽等為“大魏英賢”,認為給當時文壇吹來一股“清風”。關于“七體”,熊良智認為:“內容上設七事以 勸說,前六事鋪排渲染,第七事終結全篇,結出主旨?!盵13] 漢魏時期“七體”主要有問疾探病類、招隱招賢類二類, 如枚乘《七發(fā)》、崔琦《七蠲》等屬于第一類,傅毅《七 激》、曹植《七啟》、王粲《七釋》等屬于第二類,傅巽《七 誨》也歸入此類。賦中虛擬了“安有公子”和“其母先生”二人,“其母先生”憤世嫉俗,隱居山林,“安有公子” 入山開導、勸誡好友“立德行仁”,希望他能夠求取“榮 名”,效力于朝廷。賦中“安有公子”從宮館園林、美味 珍饈、野外狩獵等方面描寫人事,起到引導、啟發(fā)之功效, 可惜因佚失已經無法窺見本賦全貌。傅巽《七誨》流露 出禮贊、擁戴大魏的思想傾向,這與作者孜孜求取名位思 想是一致的,反映了建安文人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本賦中 “安有公子”與“其母先生”對話構成全篇,鋪寫種種人 間生活享受,極盡夸飾之能事,用詞繁富,體現(xiàn)作者的寫 作技巧。茲列舉其中片段略析:
肥豢正肩、白膚盈尺、豹胎熊蹯,肌懦節(jié)沫。雙雞合 蒸,羔膂腸胎,飛鴨伏鶉,或炰或炙。秋蠅雙服。合成五 黃、參案方丈,不可勝嘗、乃有河漢鮮魴,鴻波巨鯉。扈人 執(zhí)俎,吳刀應齒,割切纖麗,分皮截理。爾乃遐方殊果,兼 有備物,蒲陶苑李,齊梬燕栗。恒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 茶子。西極石蜜,東海玄鰒、隴都白榛,殊目萬里,共成一 珍。[14]140
所選片段用四言句式,鋪敘世間種類多樣的美味佳肴。先羅列“肥豢”“熊蹯”“雙雞”等肉類,又有水果 如“蒲陶”“黃梨”“朱橘”等,還有“茶子”“石蜜”“白 榛”等奇物異品。它們來源地域廣、品種多樣,其中一些 物品引起后人的特別注意。唐代陸羽所著茶書《茶經》(七之事)中就征引《七誨》“南中茶子”證明“南中” 地區(qū)出產茶葉 [15]46,明代曹學佺《蜀中廣記》引用《七誨》 “巫山朱橘”談蜀地物產 [16]。當代學者季羨林《中印文 化關系史論文集》(前言)以《七誨》中“西極石蜜” 為例,從歷史角度闡釋中國、印度之間在制糖方面的交流[17]191??梢姟镀哒d》中資料較為豐富,具有一定文化價值。
就“七體”這種體裁發(fā)展歷程而言,傅巽的《七誨》不 可忽略。
第二類是詠物小賦。傅巽《槐樹賦》寫植物,槐樹昌殿”中槐樹,同時王粲也奉命創(chuàng)作同題之賦。此外曹 植《槐樹賦》寫道“馮文昌之華殿,森列峙乎端門”[7]1129, 其中也提到“文昌殿”。劉知漸《建安文學編年史》、俞 紹初《建安七子集》認為,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 曹丕、曹植、王粲等在鄴城作詠“槐樹”之賦②。傅巽《槐 樹賦》也應寫于同一年。據(j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卷 一)記載,曹操于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征討孫權, 四月返回大本營鄴城,五月天子冊封為魏公,至建安十九 年(公元 214 年)秋七月又離開鄴城去討伐南方的孫權。 上文我們提到建安十八年傅巽與王粲同為“關內侯”,而 且屬于曹操屬下僚佐群體,二人都勸進曹操接受“魏公” 封號,建安十九年夏天傅巽應該仍然在鄴城,如果他要跟 隨曹操出征,那么就在秋七月才離開。這段時間傅巽與 曹丕、王粲等人完全有可能在鄴城同作槐樹之賦。建安 時期鄴下文人集團采用同題賦詩作文成為一種風尚,促 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胡大雷《中古文人集團》指出: “共同進行文學活動這件事本身,是文學集團的全部目的 所在?!盵19]1 鄴下文人集團往往圍繞同一個題目進行集體 創(chuàng)作,切磋技藝,競技逞奇,展現(xiàn)個人的才華。如曹丕、陳 琳等作《柳賦》,再如徐干、應玚等作《西征賦》。傅巽《槐 樹賦》折射建安時期文士同題共作的風氣,這篇作品具 有一定意義。
傅巽還有一篇詠動物賦《蚊賦》,其文如下:
水與草其漸茹,育茲孽而蚊。咮銳于秋毫,刺鋸利 于芒錐。無胎卵而化孕生,博物翼而能飛。肇孟夏以明 起,迄季秋而不衰。眾繁熾而無數(shù),動群聲而成雷。肆 慘毒于有生,乃飧膚體以療饑。妨農功于南畝,廢女工 于杼機。[7]1247
這篇賦敘寫蚊蟲春夏之際生長,刻繪外形,交代生活習性,后面“飧膚體”“妨農功”“廢女工”寫蚊蟲對人 造成的危害。此賦運用寫實手法詠蚊,實則大有深意,為落葉喬木,中國北方較為常見,魏晉文人多加以歌詠。 ?“動群聲而成雷”化用《漢書·中山靖王傳》(卷五十三)嚴可均《全三國文》(卷三十五)錄有《槐樹賦》:“華 葉扶疏,參林蕭榝。松蘿寄生,綿連標末。延袤千畝,蓊 郁晻藹?!盵7]1247??此賦僅存數(shù)句,描寫槐樹枝葉茂盛,突出 高大、蔥綠、綿延,點面結合,充滿無限的生機。文中當是 寫夏日的景象,僅就殘留部分分析,仍然可以體察作者的 某些藝術技巧。建安時期,以槐樹為題而作賦者還有王 粲、曹丕、曹植等,曹丕《槐賦序》云:
文昌殿中槐樹,盛暑之時,余數(shù)游其下,美而賦之;王 粲直登賢門,小閣外亦有槐樹,乃就使賦焉。[18]1518
曹丕賦序指明了盛夏之時寫作,描寫對象為鄴城“文“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20]2423 之語,這是對常進讒言的 奸邪小人表示擔憂、憎惡。傅巽此賦借助蚊蟲批判奸佞 小人,暗示當時激烈的政治斗爭,曲折表達個人對美好 事物的追求。于浴賢認為傅巽《蚊賦》是對“丑類的鞭 撻”[21]358,這是有道理的。建安時期賦家多選取那些有 用的、遭受不幸的動物為題材,如禰衡《鸚鵡賦》、應瑒《愍驥賦》等,描寫物態(tài)、物性,從正面贊美其品行,哀嘆 其坎坷遭遇,作品含蘊不盡。傅巽這篇賦與曹植《蝙蝠 賦》《鷂雀賦》相似,都寫丑惡的動物,暗喻黑暗、強橫、 狡詐的惡勢力,比興寄托,意味深長。傅巽《蚊賦》選取微小、邪惡的對象,以“審丑”為主,因而在題材方面具 有一定的開拓意義。
四、結語
傅巽是北地傅氏家族的重要人物,在荊州時曾經勸 降劉琮,歸順曹操集團,后來又支持曹操受封魏公,擁護 曹丕代漢,擔任曹魏侍中等要職。處于漢魏之際時局動 蕩、政權更迭時期,傅巽能夠認清當時政治大勢,善于權 謀機變,歸附曹氏陣營,雖然有失士人節(jié)操,但是也是出 于政治前途與保家、保族的考量,這是一位有爭議的人 物。在鑒別人才方面,傅巽才能突出,推賢辨奸,表現(xiàn)個 人的識見能力,這是由漢魏時期“清議”盛行、北地傅氏 家族“品評人物”風氣等因素決定。傅巽又是建安時 期有知名度的文人,作品現(xiàn)存不多,在辭賦方面有一定影 響?!痘睒滟x》反映建安時期文士同題共作的風氣,《蚊 賦》對于建安時期動物賦題材有所開拓,《七誨》在“七 體”演變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因此,傅巽是一位值得探 討的歷史人物。
注? ?釋:
①北地傅氏家族情況可以參照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后附 宋人汪藻《敘錄》中《北地傅氏譜》(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第 881 至 885 頁)。又可參考歐陽修、宋祁撰《新 唐書》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四》(上)(中華書局,1975 年,第? 3154-3155 頁)。
②劉知漸觀點見于劉知漸《建安文學編年史》(“正編”部分, 重慶出版社,1985 年,第 46 頁),俞紹初觀點見于俞紹初《建 安七子集》附錄四“建安七子年譜”,(中華書局,2005 年, 第 447 頁)。
參考文獻:
[1]( 晉 ) 陳壽 . 三國志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59.
[2]( 宋 ) 范曄 . 后漢書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65.
[3]( 明 ) 傅山 . 霜紅龕文 [M]. 長沙 : 岳麓書社 ,1986.
[4]( 宋 ) 李昉等 . 太平御覽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60.
[5] 李毓芙等 . 漁洋精華錄集釋 ( 上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9.
[6]( 梁 ) 梁元帝 . 金樓子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85.
[7]( 清 ) 嚴可均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M]. 北京 : 中華 書局 ,1958.
[8]( 唐 ) 房玄齡等 . 晉書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74.
[9]( 清 ) 黃汝成 . 日知錄集釋 ( 中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6.
[10] 萬繩楠 .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M]. 合肥 : 黃山書 社 ,2000.
[11]( 唐 ) 魏征、令狐德棻 . 隋書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73.
[12] 蹤凡 . 東漢賦注考 [J]. 文學遺產 ,2015(2).
[13] 熊良智 .“七體”文三說 [J].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 哲學社 會科學版 ),2002(9).
[14] 羅國威 . 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 [M]. 北京 : 中華書 局 ,2001.
[15] 沈冬梅 .《茶經》校注 [M]. 北京 :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6. [16] 曹學佺 . 蜀中廣記 [M].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電子版 ( 史部 ,地理 ).
[17] 季羨林 . 季羨林文集 ( 第四卷 )[M]. 南昌 : 江西教育出版 社 ,1996.
[18]( 唐 ) 歐陽詢 . 藝文類聚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19] 胡大雷 . 中古文人集團 [M]. 桂林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6.
[20]( 漢 ) 班固 . 漢書 [M]. 北京 : 中華書局 ,1962.
[21] 于浴賢 . 六朝賦述論 ( 第九章 )[M]. 保定 : 河北大學出版 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