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做好教育事業(yè),能夠為社會發(fā)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能夠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夠進入大學,得到更進一步的深造。因此,做好高中階段的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導入;策略
一、 引文
高中時期的學習是全面均衡學習的一個時期,只有做好各學科的平衡發(fā)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對學生而言,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是普遍存在的難題。因此,做好高中物理教學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技巧
(一) 設疑法
任何時期的學習都是需要濃厚的好奇心來驅使我們找到問題的答案。設疑法就是利用我們的好奇心達到學生投入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在課前設置疑問,讓學生能夠自覺或不自覺地融入物理教學中。用設疑法進行物理新課的導入,是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學習,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不明白的知識點進行重要講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二) 激趣法
激趣法是通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來達到新課導入的目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為新課導入作好鋪墊。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新課的趣味性,以較高的學習熱情融入到物理課堂中去。
(三) 類比法
類比法在很多學科的教學新課導入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物理教學新課的導入中也不例外。類比法導入新課的主要思路是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導入新知識的學習,這樣能夠有效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過渡,對新知識的掌握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對電力勢能的反饋來引出重力勢能的學習。采用類比法導入新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識點,同時也能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在物理教學新課的導入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 聯(lián)結法
聯(lián)結法與類比法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通過對以往知識的鞏固來達到新課程學習的目的。但是,通過教師的反饋,聯(lián)結法進行新課程的導入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聯(lián)結法通過對以往知識與新課程學習之前的關系進行詳細分析,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有很好的掌握,有利于學生不斷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
(五) 實驗法
物理課程的教學與其他課程的最大不同在于需要借助大量的實驗來完成,這就使得實驗法對新課導入有著很大的作用。實驗教學方式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就必然借助實驗的方式。通過實驗法來導入新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直觀清楚地感受到各種神奇的物理現(xiàn)象,通過自身對物理實驗的操作,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通過物理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例如,在進行《彈力》這節(jié)課程的介紹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充滿氣的氣球進行擠壓,是學生直觀感受到彈力在我們生活中的存在,從而使學生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三、 做好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的對策
(一) 科學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進行新課導入
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為新課改工作的深入提供了有利條件,新的制度標準讓信息化課程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诙嗝襟w平臺,在零散、寬闊的數(shù)據(jù)領域中尋找有利于物理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導入,實現(xiàn)電子+課堂的目標,為教師提供豐富多彩的案例分析?;ヂ?lián)網為教師開拓了教學平臺,豐富了信息來源,通過借鑒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案例探尋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開展個性化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區(qū)教學資源相對落后的局限性,讓學生能自覺投入到物理學習中來,尋找到課程的樂趣。
(二) 提高物理課程的課堂良性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開發(fā)成為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良性互動是推動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忽略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他們在課堂中的表達欲望不強,導致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tài)。對此,新課程要求教師應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盡量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培養(yǎng)他們敢于表達和質疑的精神。發(fā)展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注重綜合素質的增加。同時將生活實踐與物理知識有效融合在一起,實施生活化教學,讓學生緊跟新時代的發(fā)展,激發(fā)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 使學生成為資源開發(fā)的主要活力
就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而言,學生不應再是受教對象,而應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中結合生活經驗構建生活化物理課堂,拉近物理知識與學生自身的聯(lián)系,讓其明確物理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及必要性。這樣不僅能加快教師的教學進度,便于學生深度掌握較為困難的物理知識,還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貼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在課前引入故事性教學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能夠盡快投入到學習中來。教師要認真剖析每位學生的學習風格和性格,將課程資源有效轉化成學生普遍能夠給接受的事物。
四、 結束語
新課導入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進一步開發(fā)教育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動力,改變評價方式,與學生形成平等、友好的互動關系,不斷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我國教育行業(yè)的持續(xù)進步。
參考文獻:
[1]高小麗.說說新課導入的幾種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交流版),2015(12).
[2]張慧娟.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新課導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5.
作者簡介:
蔣玉陽,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沭陽縣華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