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斌
摘 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需要。新時代的德育教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書寫新時代立德樹人新篇章。本文從德育首位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立德樹人的工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希望能對中小學德育工作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德育首位 立德樹人 意義 原則 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币粋€國家如果沒有良好的國民素質和健康的道德力量,就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和真正受人尊重的國家。在國際風云日趨變化的今天,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我們必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一、德育首位的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人確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靈魂,統(tǒng)領學校各項工作,它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對中學生健康成長起著導向和促進作用。
中國古人有“三不朽”,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居于首位,說明德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和根本。
新中國成立以來,德育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在教育方針中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在新時期,國家始終貫徹德育為先、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努力培養(yǎng)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p>
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各種意識彼此滲透,諸多思潮相互激蕩,對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部分學生傳統(tǒng)美德觀念淡薄,缺乏敬畏與信仰,貪求安逸與享樂,日常行為不規(guī)范,不愛學習,不想進步,缺乏自控和耐挫能力,違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影響了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我們要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發(fā)展”的思想,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嶄新的教育手段,輔以鮮活的事例,進行形象生動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德育首位的基本原則
加強中學生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規(guī)范教育,是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施的根本問題。在堅持德育首位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其基本要求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性原則
疏導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開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其基本要求是: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思想品德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其基本要求是:充分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每一個學生,不讓任何人掉隊。
三、立德樹人的工作措施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就本人的一些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
營造文化氛圍,突出育人特色。在創(chuàng)新真實情境育人方面,我遵循學生成長的發(fā)展規(guī)律,突出德育首位,明確德育目標,完善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以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為基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德育工作模式,把品德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與法制、歷史和文化教育等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個性品德、良好行為習慣和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我經常組織學生深入周邊農村和礦區(qū)街道游訪革命圣地、參觀歷史遺跡、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從心靈上震撼學生。組織學生捐善款,捐衣物,打掃敬老院,給老人送溫暖,讓學生得到靈魂的洗滌和升華。
開展集體活動,凝聚團隊力量。在創(chuàng)新德育陣地建設方面,我注重育人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積極加強學校與社會、家庭的聯(lián)系,形成“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利用道德講堂,與學生一起唱《公民道德歌》,做道德承諾,構筑學生的精神信仰和道德靈魂,教育學生用真心關愛他人,用誠心溫暖社會,共同營造出芬芳和諧的氛圍。我經常利用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唱道德歌曲、講道德故事、看道德視頻、誦道德經典,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方式,發(fā)現(xiàn)平凡人身上的道德閃光點;通過學習“道德模范人物”,聚焦凡人善舉,致敬平民英雄,傳遞道德力量,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陣地,宣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實施量化考核,做到獎罰分明。在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機制方面,我注重實施班級管理細則。我與學生多次商議,制定了符合本班實情的德育考核管理制度,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對學生實行量化管理,該獎則獎,該罰則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紀律、出勤、衛(wèi)生、課間操等各方面的情況做到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評,開誠布公,獎罰分明,增強班級凝聚力。
在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時期,我們要實現(xiàn)精神富有,就必須恪守道德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始終不忘“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之初心,牢記“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將道德建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將“德”奉為修身養(yǎng)性的精神寄托,落實德育常規(guī),培養(yǎng)良好品質,在生活中遵守德、傳播德、踐行德,為學生全面發(fā)展鋪路架橋,引導學生道德更高尚,精神更充盈,人格更完善。
參考文獻
[1] 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 錢廣榮,質疑“德育生活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
[3] 秦廷書,立德樹人要重視的幾個問題[J].當代貴州,2013.
[4] 林健清,立德樹人 從細微之處做起[J].福建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