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佳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總醫(yī)院 神經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因椎基底動脈或頸動脈出現短暫性缺血,導致腦局部出現供血不足,使腦神經出現一過性的神經功能障礙[1]。臨床中主要表現為短暫性的共濟失調、失語等情況,且發(fā)作持續(xù)時間在數分鐘至1 h不等。相關研究表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時期發(fā)生腦梗死幾率是常人的10倍以上,故實施有效治療方案以控制短暫性腦缺血性發(fā)作次數和時間有重要意義[2]。目前對短暫性腦缺血疾病治療多使用阿司匹林實施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有良好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對阿司匹林藥物產生一定的抵抗,導致治療效果不佳。而臨床相關研究證實,在阿司匹林治療基礎上輔以氯吡格雷治療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效果更佳,更加利于患者康復治療[3]。故本研究將進一步探究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對短暫性腦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復發(fā)的影響?,F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本院治療的短暫性腦缺血患者92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4~76歲,平均(61.43±10.42)歲;病程1~26個月,平均(8.24±5.61)個月。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43~78歲,平均(62.52±10.58)歲;病程1~25個月,平均(8.67±5.73)個月。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4]中短暫性腦缺血相關診斷標準;經頭顱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檢查證實均無出血、梗死病灶;近4周內未進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異常及腦出血史者;精神異常,認知功能障礙者;藥敏試驗過敏者。
兩組均及時進行控制血壓、血脂、調整飲食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治療,用法如下: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吉林省銀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661)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用法如下:口服氯吡格雷(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90)75 mg/d,1次/d。連續(xù)用藥治療4周。并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
①比較兩組療效,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治療后發(fā)作被控制,且在6個月隨訪中未出現發(fā)作跡象,或發(fā)作頻率及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減少≥75%;有效:35%≤治療后發(fā)作頻率及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減少≤74%;無效:治療后發(fā)作未得到有效控制,且發(fā)作頻率減少≤34%或發(fā)作頻率增加[5]。總有效=顯效+有效。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分別抽取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后,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對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 APTT)指標進行檢測。③比較兩組復發(fā)情況,通過后期6個月的隨訪,詳細記錄患者復發(fā)情況。④比較兩組牙齦出血、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43/46),高于對照組的76.09%(35/4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治療后觀察組FIB比對照組低,PT、APTT比對照組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s)
組別 例數 FIB/(g/L) PT/s APTT/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3.15±0.32 2.73±0.51 10.16±1.25 12.54±1.37 24.17±6.82 30.15±5.62觀察組 46 3.24±0.42 2.12±0.46 10.38±1.54 14.58±1.46 25.03±7.14 34.37±4.46 t值 1.156 6.024 0.752 6.911 0.591 3.989 P值 0.251 0.000 0.454 0.000 0.556 0.000
觀察組復發(fā)率比對照組復發(fā)率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復發(fā)情況對比 例(%)
觀察組共出現4例(8.70%)不良反應,其中牙齦出血2例,胃腸道反應2例;對照組出現2例(4.35%)胃腸道不適,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78,P=0.398)。
目前臨床中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發(fā)病機制可分為微血栓及血流動力學型兩類。其中以微血栓學說最為常見,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患者一旦確診為短暫性腦缺血,應立即進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療,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進血液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稠度,繼而改善腦部缺血狀況[6]。
臨床中常用凝血指標包括:PT、APTT、FIB,其中PT可反映外源系凝血系統(tǒng)的具體凝血狀況,其時間縮短時則表明機體內血壓處于高凝狀態(tài),易引起血栓形成;APTT水平的變化能夠充分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具體狀況,其水平的降低則表明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病情正在呈進行性發(fā)展;而FIB則表示纖維蛋白原含量的多少,其水平增高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誘發(fā)血管疾病發(fā)生[7-8]。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FIB比對照組低,PT、APTT比對照組高,觀察組復發(fā)率比對照組低。究其原因為阿司匹林可通過抑血小板的聚集及釋放反應,以起到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稠度及預防血栓形成的重要作用[9]。而對于血小板受體與二磷酸腺苷的結合,氯吡格雷可起到一定阻礙作用,同時還可抑制纖維蛋白原受體IIb/IIIa復合物的活性,進而延長血小板聚集時間,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減輕血管內皮損傷,降低再次復發(fā)發(fā)生率[10]。因此兩藥聯用,相互作用,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促進凝血功能及血液微循環(huán)狀態(tài)的改善,更好保障患者腦部供血量,避免復發(fā)出現。且治療期間僅出現輕微胃腸道反應及牙齦出血不適癥狀,后期未進行干預自行消失,表明兩藥聯用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患者效果顯著,在改善患者機體凝血功能的同時,利于復發(fā)率降低,有效預防腦梗死的發(fā)生,且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