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晶晶 李忠華
(東莞理工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都柏林人》以喬伊斯的故鄉(xiāng)都柏林為背景,截取了15個故事作為中下層人民生活的橫斷面,描寫了這座城市的生活畫面、風土人情、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彌漫于整個愛爾蘭社會的麻木不仁、死氣沉沉的狀態(tài)。[1]喬伊斯稱這種精神狀態(tài)為“癱瘓”。[2]那個時期愛爾蘭人的精神狀態(tài)在小說集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這些故事,把每個底層人物心中最細微的變化體現了出來,向讀者再現了當時愛爾蘭人的狀況。
《都柏林人》中的人物大多來自社會底層。例如《死者》中加布里埃爾由于認清了愛爾蘭社會現實的急劇演變所導致的痛苦與厭倦,在聚會中客人對愛爾蘭美好過去的緬懷被表達得更為清晰;《一朵浮云》中的小錢得勒的困惑是“空間性”的,他的倒霉好像是沒有離開愛爾蘭,漂洋過海出去闖蕩一番;《無獨有偶》中的抄寫員法林頓,飽受生活的折磨婚姻的摧殘,男性的權威在日常瑣事中消耗殆盡。主人公們的困境是在舊的時代里,似乎是充滿激情和詩意的傳統(tǒng)已經死去,而新的生活尚未開啟。
《都柏林人》深入地剖析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遲緩與麻木,人們都陷入了一種沒有勇氣改變的“癱瘓”的狀態(tài)中,對現狀的抗爭尤為艱難。主人公們與人交流的能力幾乎都不健全,他們孤獨地活著,無法建立和享受親密的人際關系。[3]《姐妹們》中的弗林神父為了擺脫來自外界的壓力,更是把自己的未來寄托給了那些空洞的信仰,當圣杯也無法留住的時候,便逐漸走向了死亡。小錢德勒,盡管在詩歌方面有著獨特的天賦,但卻無法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憂傷,在多種重壓之下因抑郁而癱瘓。除了對生活中的阻礙做出的反應,任何事情都引發(fā)不了《泥土》中的瑪利亞情緒或者行為上的絲毫變化。盡管偶爾會沖動,但是卻無人有能力做出持續(xù)的、有影響力的行動。都柏林生活的單調重復性使人們處在生與死之間的停滯狀態(tài)。
由15篇小說組成的小說集《都柏林人》以《姐妹》和《死者》為始終,恰如人一生的成長經歷,小說集分為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以及社會生活四個階段部分。作者喬伊斯用冷靜的眼光審視著社會現實,透視著人物的內心。通過講述初戀受挫的“我”、追求幸福失敗的“伊芙琳”、邊緣化的“瑪利亞”、酒鬼法林頓、小職員錢德勒、年輕商人克南等小人物瑣碎的日常生活,使我們深悉19世紀末20世紀初彌漫于愛爾蘭社會腐朽的精神狀態(tài)和沉痛的社會現實。喬伊斯眼中的都柏林和都柏林人被天主教和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控制著,他認為這兩股力量是阻礙著愛爾蘭人發(fā)展的重要障礙。
愛爾蘭爭取民族獨立的曲折歷史加劇了多民族之間的政治隔閡。1169年英格蘭入侵愛爾蘭,1541年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916年都柏林爆發(fā)復活節(jié)起義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tǒng)治,1921年由愛南26 郡組成的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并在1937年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其后,經過長達十年的努力,愛爾蘭終在1948年脫離英聯邦并在次年得到承認,余下的愛北部6郡則成為現在的北愛爾蘭,依舊屬于英國?!抖及亓秩恕肪褪且徊糠从成鐣F狀的小說集,所以有批評家評論喬伊斯的小說不是用來表述文學技巧而是用作政治宣傳。事實上,喬伊斯正是利用這種文學技巧來完成自己的政治理念。利用這樣的技巧,可以使得它的政治立場既不張揚又不沉默。[4]通過這種描述,不僅讓更多的讀者對內容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同時也實現了政治目的。
于是,小說集自然地用雙關的方式映射出表里兩條線索。表面的線索是故事展開敘述的本身,從故事發(fā)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為推進喬伊斯敘述自己心中理想做出了鋪設,讓讀者真實生動而又深切地感受到“癱瘓”狀態(tài)下人(明線)們的生活現狀;更深層的線索(暗線)則是隱藏的社會現實矛盾。喬伊斯曾拒絕當時文化領導人E的邀約——在《愛爾蘭家園報》中寫當時社會暢銷的作品,于是只得讓其在描畫愛爾蘭社會麻木、死氣沉沉的現實中為我們展開潛伏在社會現象之下的深度歷史原因,這個原因與愛爾蘭民族的歷史發(fā)展息息相關,影響跨度綿延8個世紀之久,像是惡臭熏天的“特殊腐味”一樣侵蝕著浪漫的人文情懷,扼殺了文化爭鳴,給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愛爾蘭社會籠罩上一層厚重的陰霾。
歷史因素影響貫穿愛爾蘭民族時代發(fā)展始終,以歷史為眼,作品中每一處都有其深刻影響的體現。以《一次遭遇》為例,書中描寫兩個孩子就讀于天主教徒所辦的貝爾維德中學,學校教條式的教育方式封閉了孩子的內心,學校里彌漫著濃郁的天主教氛圍,教父要求孩子背誦羅馬歷史,把故事書當作異類,天主教和英國殖民者的雙重壓迫對于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愛爾蘭式的民族解放運動從來沒有斷絕過,尤其是1845年至1850年的大饑荒更是加深了民眾對于英國殖民者的反抗情緒。但是“這個學院”中的一些規(guī)矩卻與孩子的天性相違背,所以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天性,在課外時間就去看一些美國的故事,正是這些故事為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5]少年身上獨具的叛逆和冒險精神促使他們逃課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在歷史上,愛爾蘭可謂是二戰(zhàn)后英殖民地民族獨立的典型。對愛爾蘭人民而言,1801年的傷痛難以磨滅。愛爾蘭簽署《英愛同盟條約》,正式并入了英國版圖,并成立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實際上,正是因為受到來自宗主國在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壓迫,愛爾蘭才被迫成為英國的第一塊殖民地,但愛爾蘭人從未停止過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戰(zhàn)斗。僅在貝爾法斯特,由于不同信仰與政見導致的民族之間的暴力沖突就使得上百人喪失了性命;1916年爆發(fā)的復活節(jié)起義由于英軍的鎮(zhèn)壓而失敗;1918年,英國大選之際,愛爾蘭人選出來的議員舉行抗議不去倫敦開會,并于1919年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英斗爭。此時的英國由于一戰(zhàn)而虛弱無力,只得停止鎮(zhèn)壓這次革命并被迫簽訂合約。于是,由愛爾蘭南部的26郡組成的“自由邦”成立,而英國則改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作為20世紀第一個走出英國殖民而獨立的民族,愛爾蘭沒有像美國一樣打響獨立戰(zhàn)爭,而是走了一條符合自己特殊國情的抵抗路線:政治博弈、和平對話、經濟抵壓、群眾運動以及包括游擊戰(zhàn)等在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再借助國際形勢向英施壓,最終脫離了英聯邦的統(tǒng)治。[6]
故事中的政治因素就隱藏在這個路線圖中,對于喬伊斯而言,路線圖的選擇絕不是偶然,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勾起愛爾蘭歷史的傷疤,與孩子失敗的冒險計劃作對比。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雙關自然而又隱晦,將孩子的渴望掙脫束縛的冒險和愛爾蘭人希望掙斷被英國侵略的斗爭暗合在一起,表明歷史中愛爾蘭人的部分覺醒,對于歷史命運改變的嘗試。這個歷史政治因素跨越8個世紀之久,深入民族的精神之中。讓一個民族新生的反抗英國侵略的力量被內部摧毀,困住了愛爾蘭人自由發(fā)展的羽翼。喬伊斯在《畫像》中也借斯蒂芬之口陳述過, 《遭遇》把孩子們走過的地點串聯,也是為了突出民族的沉重歷史深植于愛爾蘭人心中所帶來的沉痛后果——沒有勇氣和力量去反抗歷史帶來的強制命運,民族危機深重。
首先,孩子們走過的從斯特蘭德到碼頭,是愛爾蘭歷史上幾次失敗戰(zhàn)役發(fā)生的克隆塔爾夫(Clontarf)地區(qū),最慘重的克隆塔爾夫之戰(zhàn)(Battle of Clontarf)的主戰(zhàn)場就在這里。[7]這場戰(zhàn)役是為了抵抗納維亞人入侵的一場惡戰(zhàn),愛爾蘭人在當時著名將領博盧的帶領下擊退了敵人,博盧不幸陣亡后一個英雄的時代也就此終結,愛爾蘭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開啟了8個世紀的殖民歷史。1843年10月8日原定在此舉行的最大的一次“大型集會”最后在英政府的武力威脅下被迫取消,雖然沒有流血,但愛爾蘭人卻同樣慘敗,抗英大業(yè)也一時擱淺。
過了利菲河往后,孩子們從多德河旁邊的那片開闊地進入林森德—都柏林的門戶,斯堪的納維亞人也是從這里入侵愛爾蘭。喬伊斯在他的意識流著作《尤利西斯》中借斯蒂芬這個人物表達自己對這段歷史的回憶和認識。斯蒂芬講完歷史課后,心中浮想聯翩,在這片地區(qū)仿佛看見當年的帆船來做生意,他們船頭那血紅色的喙形船首,低低地停泊在融化了的錫镩般的碎浪里。這里的鴿房,是當年英軍先前部隊進入愛爾蘭的地區(qū),緊接著,克倫威爾也從這里進入愛爾蘭,進而征服了整個愛爾蘭。這個所謂傳播著友善、和平的人實則給愛爾蘭帶來了巨大的傷害。1649年英國宣布成為共和國,克倫威爾實際上成為了英國的軍事獨裁者,借鎮(zhèn)壓“掘地派”運動之名出兵遠征愛爾蘭。他狂熱信奉清教,放任清教士兵殘酷屠殺愛爾蘭天主教徒,因宗教信仰的分歧讓愛爾蘭民族慘遭迫害。
林森德見證的愛爾蘭民族的歷史沉痛不堪,侵略者在這里長驅直入、節(jié)節(jié)勝利,隨著不斷起義的失敗,人民的生活也逐漸走進水深火熱,頃刻之間民族危亡。大批的人民淪為災民,背井離鄉(xiāng),風餐露宿,流落至異國他鄉(xiāng)。林森德這樣一個具有愛爾蘭歷史深刻意義的地方,小說中孩子們選擇作為終點的重要場景,喬伊斯想引發(fā)的不僅是歷史沉重的悲劇的表達,更是為了激發(fā)整個民族覺醒的共識,掙脫歷史記憶的束縛,有勇氣為民族發(fā)展做出積極的斗爭。這為后來《尤利西斯》的前三章中鋪墊了更為宏大序曲。
1649年英軍遠征愛爾蘭,后英國統(tǒng)治了愛爾蘭。此后18、19世紀兩個世紀,愛爾蘭發(fā)生了民族起義、工業(yè)革命等經濟政治變動,長達兩個世紀的歷史統(tǒng)治瓦解了愛爾蘭民族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英國殖民者在愛爾蘭實施的錯誤教育模式及文化入侵使愛爾蘭人及其文化受到致命打擊。喬伊斯在《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通過在宗教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憂郁敏感青年之口表達了自己對宗教、藝術、教育特別是文化上的觀點;《遭遇》里“變態(tài)者”的最終失敗映射了愛爾蘭的教育失敗,作為教育工作者,它已經被教育模式所改變。
喬伊斯在論述愛爾蘭人革命失敗的原因時通常會舉出兩個精妙的形象,第一個是凱瑟大帝,第二個是耶穌。前者代表著武力征服,后者則是從精神方面對人們進行控制。在《遭遇》的敘述過程中,他也用細節(jié)的方式暗示了這兩個意象:孩子們過河之前,人們在碼頭看熱鬧,突然看見了一個擁有罕見綠眸的挪威水手,這即是第一層的暗示。令人記憶尤深的是在最后變態(tài)者臉上又發(fā)現了同樣的一雙綠眼睛。這種細節(jié)或許是一種特殊的象征,可以指向少數民族的異域風情,或與小說集前后聯結,《畫像》中斯蒂芬幼時所幻想的綠玫瑰,其背后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孩子而是愛爾蘭的孩童們還未實現的藝術抱負或人生理想。頗具諷刺意義的是,最后在變態(tài)者身上讀者看到了一樣罕見的綠眸,這也許也暗示了社會真實的訴求,真實呈現。喬伊斯通過這些具體象征暗示了愛爾蘭人會在一個怪圈中循環(huán)往復,結局往往也不會好。從政治層面來看,這個意向也有另一種指向:把挪威的水手當作外來的侵略者,尤其是那些水手的叫喊,更使得他們像勝利的征服者一樣;最后的落筆在那雙兇狠的綠色眼睛中,他用這雙綠色的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孩子害怕地將目光移向他處,這時它的象征意義就代表著宗教的訓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變態(tài)者的“遭遇”也是對“失敗”原因的實質揭示。
喬伊斯用這種獨特的方法將地名、人名與具體的歷史問題連接起來,這也使得他不必刻意對自己的隱含意義作過多的闡述。他通過在基督教中借用一些術語的手法敘述,通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人物精神狀態(tài)的刻畫,喬伊斯認識到只有將自己與祖國統(tǒng)一起來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為實現這種統(tǒng)一,喬伊斯選擇了以自己獨一無二的寫作方式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愛爾蘭,真實再現了在深受外國殖民和本國宗教雙層統(tǒng)治情況下普通大眾的生活面貌。《都柏林人》深刻反映了喬伊斯在抨擊在獨立過程中產生的民族問題的同時也對愛爾蘭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充滿希望的矛盾民族情結,而喬伊斯這種憂國憂民的復雜情結對愛爾蘭人民和民族都產生了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