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qiáng)雯
在明鄰寺的素食餐廳里,有一道名菜,叫蟹藕。
雖為素菜,卻有一種肉汁的芬芳。蟹肉白軟如玉,夾雜金黃,鮮如淡鹽,肉泥藏于蓮藕中,略帶泥土腥氣,微甜膩。
“蟹肉是什么做的?”食者問。
“米。粳米。搗碎之后加玉米屑。蒸軟。”因?yàn)楣ば驈?fù)雜,這道菜也價格高昂,而且每天只供應(yīng)十份。
為了招攬生意,素食餐廳的余老板在門前做了一個大大的廣告:
邂逅常有,蟹藕不常。
——有緣人品味真跡
明鄰寺并不是本城最大的寺廟,但山清水秀中,可見縉云山余脈延綿,一度被眾香客奉為神廟。
寺院建筑為兩進(jìn)四合院,占地約1500平方米,前院正面大點(diǎn)兒,正塑木雕觀音,門口有一副對聯(lián):“萬感通靈,甘分楊柳枝頭露;一心救苦,香散蓮花座上春?!彼略汉笤汗┓罾暇⒌夭亟鹣?。
明鄰寺偏安一隅,雖然規(guī)模不算大,興旺的時候也曾有寺僧二十余人在此居住。
素食餐廳的余老板是信佛之人,慣于商界良久,想尋一方凈地修行,便在這個小廟前開了個素食餐廳。
宮保素雞丁、素肉餛飩、糖醋藕條、茄汁菜花……不管生意清淡與否,每日都做上幾個素菜,有人吃便吃,無人吃便供奉。
要是碰上佛誕辰日、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元節(jié)等,就會奉上十份蟹藕。
明鄰寺素食餐廳的名聲一傳十,十傳百,不脛而走。善男信女、商賈名貴趨之若鶩。有的是膜拜了明鄰寺后,順道去點(diǎn)這一道菜,有的是專程而去。
一日,來了一個老先生,慕名而來求一份蟹藕??上Р磺桑?dāng)日的蟹藕已經(jīng)賣完。
老先生便求與餐廳老板見一面。
老板和藹可親,講起了明鄰寺的淵源。“文革”中,明鄰寺遭到破壞,寺僧遠(yuǎn)走他鄉(xiāng),原建筑上的木料、石料被鄉(xiāng)民拆去建房,逐漸敗壞。20世紀(jì)80年代后有緣人出資修繕。
“我吃過一次真正的蟹藕。”老先生說,“生靈涂炭,罪過罪過?!崩舷壬劬锓殴?,且惆悵。
一旁的服務(wù)員不懂事地問:“怎么是罪過?這可是一道名菜,被我們老板創(chuàng)新后,延續(xù)至今?!?/p>
老先生微微一笑:“你知道蟹藕是怎么來的嗎?”
“你沒吃過我家的蟹藕還知道我家的故事?”
老板擺擺手,止住服務(wù)員的話頭兒。
老先生娓娓道來——
“一千四百年前,唐太宗御駕親征。那一年全國秋雨連綿,河寬水深,濁浪滔天,重慶也遭遇了水災(zāi)之苦。一群河蟹四處逃生,千辛萬苦到達(dá)西彭鎮(zhèn),爬到明鄰寺,蝸居在石縫柱間、金像背后??墒呛樗畠疵?,還是會把它們無情地沖走。蟹王計上心來,決定脫掉身上的蟹甲,拼得一身肉身茍且,擠進(jìn)淤泥里的蓮藕之中。只是這脫皮之痛錐心刺骨,很多蟹還沒把蟹甲脫完就一命嗚呼,最后只有少數(shù)的幾只蟹得以逃脫,將肉身寄居在蓮藕之中,蟹族的生命得到了延續(xù)和保全。
“后來洪水退去,有人就吃了那蟹藕,味道真是其鮮無比,令人欲罷不能。更有食客,竭盡所能,把鮮嫩的蓮蓬去瓤,截去下底,剜瓤時留下孔;用酒、醬、香料加上河蟹剔下的肉把孔裝滿,仍用截下的底封住,放到鍋里蒸熟,里外還涂上蜜,盛于碟中,其美無比。
“罪過罪過。這道菜最大的特點(diǎn)就是鮮。人對鮮的貪欲永無止境。”
老先生沉默有頃,接著幽幽說道:“動物以自己的修行成全了人類的貪欲。
“后來西彭鎮(zhèn)的人口越來越少,孩子們總是夭折,當(dāng)?shù)厝司托蘖怂聫R,一名高僧制止了當(dāng)?shù)厝耸秤眯放?,且拜蟹藕為修行的神明。但俗世里,蟹藕的做法還是流傳開來。
“一名和尚發(fā)現(xiàn)了這通靈的神物,為了紀(jì)念這種修行的艱苦和執(zhí)著,蟹藕就一直以素食的面目呈現(xiàn)于世人?!?/p>
老先生笑瞇瞇地看定老板,說出一句話:“涌身既入蓮房去,好度華池獨(dú)化龍。這就是你做蟹藕的原因。”
沉吟片刻,老板悵然道:“先生何日歸去?”
“明日酉時?!?/p>
“來了也好,我終于可以睡踏實(shí)覺了。”老板嘆了一口氣。
“我們找你已多年了。你隱姓埋名的日子并不舒坦。戴罪修行,不如卸罪修行吧?!?/p>
次日,老板提著一個藏了數(shù)年的皮箱走向山門,老先生在夕陽中靜候。那一箱金條讓他改名換姓,茍且偷生了數(shù)十年,還是逃不過。罪過難恕,蓮房不再,不如散去。
素食餐廳沒有了老板,生意依然紅火。香客絡(luò)繹不絕,蟹藕一碗難求。
選自《百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