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禹輝,鄭文霞,郭福濤
(1.福建農(nóng)林大學 園藝學院,福州 350002; 2.福建農(nóng)林大學 林學院,福州 350002)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式教育轉(zhuǎn)變?yōu)榇蟊娀逃?,高等院校師資力量不斷擴大的同時,缺乏師生互動、忽視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狀況、重學術而輕教學、照本宣科等問題在教師教學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1]。《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教研[2014]5號)[2]明確指出要改進研究生課程教學,促進學生、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更好地發(fā)揮課程學習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zhì)量。目前,各高校都在積極地尋求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方法。
“教師接待日”作為一種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已經(jīng)得到了研究。美國實踐證明,在課堂之外增加和授課教師的接觸與學生保留率、學習成績、教育抱負和對大學生活的滿意度呈正相關[3-5]。目前,國內(nèi)暫未普及“教師接待日”,積極推進這一措施,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是一個巨大的改進。
“教師接待日”即教授和助教安排課外時間與學生見面。在大多數(shù)美國大學里,“教師接待日”是一項制度政策。這期間教授不可以開會,不可以做自己的研究,不可以把辦公室的門鎖上,更不可以缺席。教授能做的事情,只有接待自己的學生來辦公室“作客”。學生可以帶著課后的問題、對這門課的想法和建議、對自己在這個專業(yè)領域的未來發(fā)展有疑惑,甚至帶著“想找教授閑聊”的想法坐在辦公桌的對面,和教授進行一對一的接觸和溝通。
“教師接待日”明顯區(qū)別于高中強制要求學生放學后留校的補課活動。在美國,教授不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教師接待日”,他們通常會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宣布他們的“教師接待日”,或者在他們的紙質(zhì)或網(wǎng)絡課程材料上公布。學生自己決定何時需要或是否想要參與。
師生互動在大學生活中起著關鍵作用。從許多美國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接待日”代表了學校對師生互動的承諾:課后師生互動被視為本科教育的最佳實踐[6]。師生之間頻繁的交流和接觸是觸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提高課程參與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的關切和熱心,可以幫助學生渡過困難時期并繼續(xù)學習和工作。教師嘗試和自己的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并鼓勵他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未來計劃。研究一致認為,高質(zhì)量的師生互動與學生保留率和學業(yè)成就高度相關,也對學生提高自信和對進一步學習的渴望密切相關。理論上,“教師接待日”為師生之間的這種積極互動創(chuàng)造了空間[5]。
“教師接待日”是老師和學生一對一討論問題的好機會,這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有用和有趣的。交流也常常與課程材料有關,涉及這些想法如何與其他領域相聯(lián)系,以及如何適用于學生的長期目標等。盡管師生在課堂之外互動的好處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但對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這就需要高校和教師積極地、不斷地鼓勵學生參與“教師接待日”。
“教師接待日”對學生的幫助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毫無疑問,這是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教師接待日”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學生對于“教師接待日”這個概念最粗淺的理解和應用。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幾乎沒有哪個學生可以100%掌握每堂課的每一個概念和理論。對于學生反復復習之后,仍無法完全理解的問題,及時參與“教師接待日”與課任教師交流互動定會有所幫助。學生不必擔心自己的問題是否會太過簡單,引發(fā)教師的反感,解決自己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教師都欣賞在課程中付出努力的學生?!敖處熃哟铡笔菍W生及時解決課堂上遺留問題的最佳途徑。
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生病導致課程缺席;一些緊急情況的發(fā)生致使其無法及時完成課程作業(yè);周期性精神懈怠,缺乏學習動力,等等。無論是出于哪一種情況,走進教師的“教師接待日”與教師及時溝通,都會得到有價值的建議和幫助。對于容易懈怠的課程,試著針對性地參與課任教師的“教師接待日”,有利于學生激發(fā)對該課程的學習動力,因為學生往往在熟悉的教師的課堂上會更加專注地學習。學生可以通過這個途徑來不斷激勵自己。
部分教師會把學生的課堂互動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造成天性膽小靦腆的學生的困擾。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主動在課后與課任教師交流,告訴教師自己的困擾,并嘗試與教師達成協(xié)議,以在“教師接待日”與教室討論課程問題的方式代替在課堂上的互動。其次,對于患有身體/精神疾病或存在學習障礙的學生,參與教師的“教師接待日”能讓教師對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便于教師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指導,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
有些學生已經(jīng)確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標,在此基礎上,應該適時和教授進行溝通交流。教授對其研究領域的了解和長期從事研究工作得出的寶貴經(jīng)驗總結遠超學生的認知,學生可以通過“教師接待日”從教授那里獲得大量實用的研究方法和心得。毫無疑問,充分利用“教師接待日”這一資源,向教授尋求專業(yè)的建議,會使學生的研究工作更加順利。
參與“教師接待日”,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與教師建立起聯(lián)系。許多教授每學期都會為數(shù)百名新生授課,與每個學生建立關系很困難。但是,正如學生想要與他們的教授聯(lián)系一樣,教授通常也想幫助并了解他們的學生。事實證明,相比于短期的師生互動,長期維持與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更有助于學生獲得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成果,以及教師的推薦信等諸如此類的有利資源。
無論是針對想要繼續(xù)深造的本科生還是碩士生來說,當他們對某位教授的研究領域感興趣,最好的做法就是走進教授的“教師接待日”,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努力爭取成為該教授的研究助理。即便心儀的教授目前不招助理,他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把學生推薦給其他做相關研究的導師。尤其是對于本科生來說,盡早接觸實驗研究,可以積累一些實踐經(jīng)驗。
“教師接待日”為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了時間和空間,讓教育活動更有意義,也更高效。高等教育機構應積極推廣“教師接待日”,向?qū)W生展示與教師互動的價值。研究表明,很多學生對“教師接待日”存在誤解,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指導,解釋為什么在“教師接待日”與教師互動是有用的,以及如何實現(xiàn)這種互動。
事實上,無論學生是否有興趣與教師進行課外互動,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7]?!敖處熃哟铡笔且粋€很好的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渠道。北美以外的教育機構,包括臺灣地區(qū)和中國大陸在內(nèi)的教育機構,已經(jīng)開始注意到“教師接待日”所提供的強大師生互動的價值[8]。因此,建議教師和高等教育機構采取具體措施,鼓勵學生積極利用“教師接待日”這一資源。
首先,為了解決學生關于“如何使用辦公時間”的疑問,教師和高等教育機構需要幫助學生明確在“教師接待日”可以得到什么,尤其是在涉及到作業(yè)和課堂問題之外的用途時。這可能包括,例如,關于更廣泛的研究領域的交流、向教師咨詢職業(yè)建議、為工作和繼續(xù)教育尋求推薦信、幫助學生培養(yǎng)堅持不懈的精神、討論研究機會,以及其他形式的富有成效和有目的的師生互動。高等教育機構需要幫助學生理解與教師互動的好處和價值,不僅是為了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和學位,也是為了他們的長期成就,甚至是畢業(yè)后的成功。高??梢詾樾律峁┰敿毜闹笇?,告訴他們?nèi)绾卫谩敖處熃哟铡迸c教師互動,并強調(diào)利用“教師接待日”產(chǎn)生的高質(zhì)量互動的益處。了解“教師接待日”的價值將有助于消除學生認為“教師接待日”“不值得花時間”或“只用于緊急情況”的看法。其次,高校還需要通過促進教師的友好和敬業(yè)的教學態(tài)度來創(chuàng)造有益的授課環(huán)境。大學應該大力支持學生和教師在一起的時間,這樣學生在嘗試參與“教師接待日”之后,教師友好又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最終會促進而不是阻止他們利用“教師接待日”[9]。
推廣“教師接待日”不僅需要學校方面的努力,課任教師也應公開和積極地在課堂上提倡“教師接待日”。第一,鑒于目前大部分高校課程在高校課程管理平臺上都有網(wǎng)頁,教師可以考慮將自己的“教師接待日”放在課程頁面的顯著位置。第二,教師也可以口頭上反復提醒學生自己空閑的時間,并邀請他們來訪。第三,除了把“教師接待日”列入教學大綱并在整個學期中提及外,還可以告訴學生,在“教師接待日”師生之間的交流是輕松愉悅的,減輕學生的負擔。
1.次數(shù)。美國一些高校對每門課程每周的“教師接待日”的時間有明確的要求。課任教師應該確保至少達到學校規(guī)定的最低時間要求。在沒有特定要求的高校,教師往往依賴經(jīng)驗法則,安排每門課程每周約兩個小時的“教師接待日”。
2.地點。毫無疑問,最受教師歡迎的“教師接待日”場所是在辦公室里,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辦公室是最方便的地點,也是最有意義的。不過,教師可以嘗試一下把一些“教師接待日”安排在一個更方便學生的地方,比如學生經(jīng)常光顧的食堂或其他公共區(qū)域。首先,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公共場所比在辦公室更容易找到老師。其次,教師在公共場合出現(xiàn)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停下來和老師打招呼或聊天時,他們就更能自然而然地利用這個機會問一些他們關心的問題或是單純地享受教師的陪伴。第三,在一個不像教室或辦公室那么正式的地方,也會讓教師更容易接近一些學生。最后,在學生的“地盤”上與他們會面,看到不那么正式的學生,教師也會意識到起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課堂之外也有自己的生活。教師可能也會從學生身上獲得更多的信息。
3.時間。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在自己方便的時候安排“教師接待日”,但在安排辦公時間時考慮學生的時間安排也很重要。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把“教師接待日”安排在對教師和學生都方便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在不同的日子和時間給學生一些時間,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在時間上的沖突,為“教師接待日”創(chuàng)造條件。
4.數(shù)字平臺的應用。高等教育機構和教師也要不斷更新“教師接待日”的概念,增加更多的互動交流方式使“教師接待日”的形式更多樣,也更完善。最好的建議是通過拓寬“教師接待日”的概念來實現(xiàn),包括在數(shù)字平臺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因為“教師接待日”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出現(xiàn)在教師的辦公室,而是調(diào)動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的積極性。教師使用學生熟悉的數(shù)字平臺(如聊天室、視頻聊天、在線白板、社交媒體等)進行互動,更能給學生帶來親切感和良好的參與體驗。對于靦腆或者學習、工作和家庭生活在時間上安排緊張的學生來說,數(shù)字平臺為“教師接待日”提供了更好的選擇。這并不是說數(shù)字技術是靈丹妙藥。事實上,沒有一種單一的實施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因此,數(shù)字技術應該被視為一種工具,而不是解決未充分利用“教師接待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10]。
“教師接待日”在美國多年的實踐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這種教學資源的價值。無疑,“教師接待日”可以為學生解決課堂內(nèi)外的大部分問題。近年來,除了北美以外的教育機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教師接待日”這一概念,中國的教育機構,也已經(jīng)注意到“教師接待日”所提供的潛在的師生互動的價值,但目前還未普及這一措施。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推廣“教師接待日”這樣一種簡單有效的課程改進方法應該成為必然趨勢。要推廣課堂之外的師生互動,就必須高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民主氛圍,促進課程學習中的教學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