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有進
[摘 要]通過對壯族傳統(tǒng)圖像的功能價值、內容意蘊、載體媒介、表現風格等異同的表述,探索其中的研究路徑,以形成邏輯合理的研究模型,梳理出譜系化的圖像資源研究思路。
[關鍵詞]壯族;圖像;譜系;路徑
[中圖分類號] J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2-0121-03
壯族傳統(tǒng)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壯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豐富,具有圖騰符號和裝飾紋樣等多種形式。這些圖形圖像是壯族先民在不同歷史發(fā)展時期的行為實踐反映和智慧結晶,帶有明顯的地域性、不成熟性和神秘性。同時,這種傳統(tǒng)視覺藝術象征著某種古老的信仰、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共識。實際上,壯族傳統(tǒng)圖像早已與各種民俗活動、節(jié)日文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種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割不斷的聯(lián)系,并賦予了各種節(jié)慶活動獨特的韻味。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的原因,面對壯族豐富的圖像資源,學科研究和認知缺乏相對完整的、譜系化的梳理,導致其無法在應用、活化傳承上提供更多的依據,傳統(tǒng)文化“歷史照進現實”般的影響和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價值也沒有充分凸顯出來。如果僅僅小規(guī)模地出現在表演性質的活動中,壯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就有可能面臨著慢慢退縮至博物館并逐漸消亡的危險。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厘清壯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的內在關系,建立其中內容之間的邏輯、脈絡,以獲得學理、作用機制上的理論認知,喚起社會大眾對壯族傳統(tǒng)圖像、符號和紋飾的喜愛,增強其對壯族精神家園的認同感。
一、按功能價值不同進行分類研究
不管是造物、創(chuàng)制工具、物品,還是繪制、創(chuàng)作圖形、圖像,人類實踐活動大多屬于為某種動機所驅使的行為。首先,如果現成物無法滿足人類的某種生活、精神需求,人類就會通過利用自然界現成物的某些構造、特性略加改造的方式,實現其提高生活質量的理想。例如,利用石頭鋒利的特點,古人把礫石改造成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在青銅器和鐵器出現之前,這種改造對提高生產效率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又如,利用藤條的柔軟屬性,先民摘取枝條,編織成盛放物品的用具。其次,當改造現成物的方式無法滿足某種需求的時候,人類只能通過制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來實現某種目的。干欄式建筑就是壯族先民為滿足潮濕環(huán)境居住需求而創(chuàng)制的一種發(fā)明。對于圖形圖像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現成物或者原有圖式、符號無法滿足壯族先民表達情感、傳播信息的時候,壯族先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圖式符號。隨著表現內容和實現功能的不斷豐富,壯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開始逐漸累積起來。
從功能和作用來看,傳統(tǒng)圖像首先可以簡單地分為事人和事神兩大類型。事人類圖像,主要是指那些具備指示的、實用功能的圖像部分。比如,起著知識作用的、把現實世界物品貼上符號標簽以便識別的圖像,在避免信息傳播產生歧義上的功用較為明顯。相比之下,事神類圖像,則主要指那些古人認為能與超自然力量進行溝通的符號、圖像。這樣的簡單分類,可以通過青銅器的例子來進行理解。同樣地,青銅器既有具有實用價值的生產工具和兵器,也有具有祭祀功能、精神層面作用的禮器。前者突出的是青銅器作為合金的物理屬性,后者強調的是溝通上蒼的精神屬性。如此一來,不同的造物動機必然使得兩者在形制、外在上相去甚遠。當然,這兩種功用有時也互相轉化。例如壯族的蛙圖騰崇拜,原型對象由事神為主的蟾蜍轉為事人為主的青蛙,原因可能在于古人從原始社會進入農耕社會之后發(fā)現了青蛙與農耕活動的關聯(lián)性。而且,圖騰“對圖騰民族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的種種禁忌,曾是‘法或‘禮的觀念的萌芽;它的祭祀方式衍化為民族歌舞、民族繪畫,乃至民族史詩,成為文藝的源頭之一;圖騰神話則是敘事文學的濫觴”。
在造物、造像的分類上,以精神訴求抑或實用取向作為區(qū)分標準,有助于區(qū)別人類行為、實踐是出于何種動機,并從動機這一源頭去分析思想觀念的物化表現。這樣一來,就避免了簡單地從表象的、顯性的行為表征或實踐結果上去認知。在壯族圖像資源中,即便是同樣的題材,例如一些主要在器具、物品(例如壯錦)上起到裝飾作用的圖案,與花山巖畫上祭祀符號就區(qū)別較大。后者往往形成了神秘的氛圍,而前者往往只帶來愉悅的視覺感受??梢?,追求視覺愉悅享受與精神層面溝通的造像功能差別較大,而創(chuàng)作動機和價值取向的不同也導致了圖像表現樣式的涇渭分明。
二、按內容意蘊不同進行分類研究
作為人類抽象思想觀念的物質載體,繪畫、紋飾等圖像藝術不但在形式上豐富多彩,而且在內容和意蘊上有著豐富的含義。有鑒于此,研究壯族傳統(tǒng)圖像也可以從內容意蘊的不同角度來切入。
從壯族傳統(tǒng)圖像的表現內容看,至少有人物、動物、植物和其他這四大類型。在人物方面,大眾較為熟悉的就有花山巖畫中的“蹲踞式人形”圖像。從業(yè)界的考證來看,這種典型的人物舞蹈被公認是在模仿壯族圖騰崇拜的對象——青蛙的動作。隨著2017年廣西寧明花山巖畫申遺成功,這種“蛙人”人物形象為更多地為大眾所熟知。除此之外,靖西壯族儀式剪紙中的人物圖像,上林縣、來賓等地背帶上的人物圖案,忻城土司衙署中木質人偶造型,貴港羅泊灣出土銅鼓上的羽人紋樣等都以精彩紛呈的人物造型豐富著壯族傳統(tǒng)圖像寶庫。即便是同一類人物面部的刻畫,也區(qū)別較大。例如廣西河池市、天峨縣等地的莫一大王儺面具,雖然兩者都是神的人格化,但是,廣西河池市的莫一大王儺面具慈眉善目,服飾細膩對稱,酷似戲劇中文官模樣;而天峨縣的則是猙獰、神秘、殺氣騰騰,紋飾粗獷簡單。正是這些不同,記錄了桂北與桂西北地區(qū)對同一母題人物的不同理解、表現。
動物題材是壯族傳統(tǒng)圖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分為源自現實和源自想象兩大種類。前者較為常見的動物就是壯錦中的鳳凰。作為壯族先民認同度較高的吉祥物之一,鳳凰是壯族織繡類用品中較為常見的表現對象。而銅鼓鼓面中的翔鷺鳥則可以認為是后者的代表之一,因為這一原型明顯來自現實生活。只要每逢清明前后春耕時節(jié),長腿扁嘴的鷺鳥總會翩然而來,在南越大地蓄滿水的水田里覓食,在田間地頭和煙雨中來回穿梭,描繪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情境。至于以壯族圖騰崇拜主角——青蛙為主題的圖像,則源自現實的意味更明顯了。因為以青蛙為裝飾主題的繪畫、紋飾更多地出現在壯鄉(xiāng)各地。而飛馬形象常常出現在靖西壯族儀式的剪紙里,因為道公作法經常涉及“把某人某物帶到遙遠地方”的表現主題,而馬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邕寧、上思等地壯鄉(xiāng)的石狗雕像,東蘭藍陽鄉(xiāng)下雍村祭蛙婆活動中出現的蛙形象旗幟,以及壯錦中雞等動物的圖像,都透露出壯族動物崇拜的相關信息。
壯族傳統(tǒng)圖像中的另一重要表現內容是植物,由于壯族聚居地主要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嶺南等地,環(huán)境炎熱,植被茂盛。所以,植物題材的表現內容自然在壯族傳統(tǒng)繪畫、紋飾中得到體現。在壯錦、背帶、挑花等織繡用品中,植物題材出現較多,其中綠色的、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是植物題材反復出現的主要原因。在貼花、剪紙、補花、挑花、銀飾、壯錦等多種壯族傳統(tǒng)工藝美術品類中,植物題材是司空見慣的表現,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壯族花婆習俗中的花。一般來說,在壯族傳統(tǒng)婚俗里,新人的房間里必須布置有花婆神位。其中的花婆圖像或者花束,多由岳母購置和擺放,意為求花。這里面的花就是種子或者子嗣的意思。在壯族花婆崇拜的傳統(tǒng)觀念里,認為男孩是白花、女孩是紅花,因此,花婆圖像的主要色調就是紅白兩種顏色。每當到了新生兒滿月時候,廣西崇左市扶綏縣、南寧郊區(qū)那馬等壯族人家就要以紅白兩色紙張扎成各種花束,擺放在堂屋正中和大門兩側,以告知左鄰右舍:主人家添丁了。不過,雖然壯族的傳統(tǒng)植物圖像里蘊含著圖騰文化的遺留文化因子,但是,“壯族崇拜樟樹、楓樹、木棉、榕樹等樹木……但沒有經過抽象化的、綜合各種圖騰的象征符號和完整的圖騰制度”[1],只能算是一種自然崇拜。
除了人物、動物和植物這三類生命體之外,壯族大眾的現實生活中還有著許多抽象圖案。這一類型更加龐雜、瑣碎,形式上更加意象,很多傳統(tǒng)圖像已經較難從外在特征上去追溯出創(chuàng)作的原型,只能歸類到抽象或者構成的類型中。僅從靖西壯族儀式剪紙圖像就可以知道,雖然橋梁、元寶和寶劍也是較為重要的圖像符號,但在剪紙語言表現中也簡化成橫或者豎的線條組合。事實上,在靖西壯族儀式剪紙里,橋梁可以作為時空轉換、地域轉換的象征符號,元寶是財富的象征,而寶劍更是力量和庇護的符號。這說明在簡約、抽象的外形之下是復雜的象征含義。這些原型不是直接源自現實的臆想圖像,在壯族傳統(tǒng)圖像中也存在較大比例。正是這些天馬行空的不羈想象,體現了壯族傳統(tǒng)圖像中擬人化表現和萬物有靈的世界觀。
三、按載體媒介進行分類研究
由于歷史原因使然,壯族傳統(tǒng)圖像在壯族聚居地的分布區(qū)域并不均衡。簡單來說,紅水河兩岸多一些,其他區(qū)域少一些;交通便利的區(qū)域多一些,偏僻閉塞的區(qū)域少一些;精神層面活動(比如祭祀、祭拜)的區(qū)域多一些,純粹勞作的區(qū)域少一些。尤為重要的是,壯族傳統(tǒng)圖像在不同介質、載體上都有著豐富的資源。因此,根據圖像所依附的介質不同來進行整理,也可以得到研究對象種類繁多的譜系或者脈絡。
從壯族傳統(tǒng)圖像依附的介質來看,主要分為自然和人工兩種。世人較為熟悉的花山巖畫,其圖像就是壯族先民將圖畫、符號描繪于天然的崖壁巖石之上。以自然介質為載體的圖像,大多體量巨大,作品幾乎屬于不可移動類型,并且溝通天地、“事神”的內涵屬性較為明顯。同時,由于體量的限制,自然載體的圖像大多描繪、鑿刻在石壁之上,因而呈現出單一幅面的特征。相比之下,壯族道公、師公所必備的歌書,既是這些神職人員作法時所依憑的唱本,也是大量壯族傳統(tǒng)圖像得以依附的紙本載體。作為手掌大小的簡單書籍,道公唱本便攜性好,呈現出多頁的、多幅面的特征。在人工介質的圖像形式,又大多依附在人工物上,即依附在建筑、大型器具、工具、物品上。較為突出的例子就是建筑構件上的圖形圖像。例如廣西扶綏縣龍頭鎮(zhèn)的財神廟,建筑的上半部雕梁畫棟地裝飾了大量教化內容的主題繪畫,在屋脊、門楣和窗欞上到處都有吉祥神獸、禽鳥的形象。當然,由于該地為壯漢雜居的緣故,壯族圖像有著與漢文化融合、糅雜的特點。
按材質的不同,還可以對人工物中的竹木、合金、紙張、皮革等不同載體上的繪畫、圖像內容進行分類研究。例如,壯族竹編、藤編、芒編上的圖案,靖西壯族繡球布質上的紋飾、裝飾字體,忻城土司衙署中的木質人偶服飾描繪,壯鄉(xiāng)多地(如上林)石刻碑文四周的紋飾……對種類繁多的壯族傳統(tǒng)圖像的研究,按照載體介質不同自然可以架構出宏大的體系來。
四、按表現風格進行分類研究
由于受到各個地域不同作者對表現對象理解差異和表現水平高低等因素的制約,壯族傳統(tǒng)圖像風格迥異。因此,對風格差異的解讀,也可以作為探究研究對象的途徑之一。首先,從表現方式來看,大體可以把壯族傳統(tǒng)圖像分為客觀再現和主觀表現兩大部分。顧名思義,客觀再現就是對原型對象的描摹和復現,再現原型對象的外在特征是其主要目標。例如,壯鄉(xiāng)村屯習見的石狗形象,其憨態(tài)可掬與土狗無異,全無神性。相比之下,主觀表現就是創(chuàng)作者主觀的、意象的能動表現,是以抒發(fā)創(chuàng)作者主觀感受為主、復現客觀對象特征為輔的。壯錦中飛鳳形象就是其中典型例子。當然,研究對象屬于客觀再現還是主觀表現的判斷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還要看研究對象是和什么樣的參照物來借鑒、對比。例如,花山巖畫中的人物圖像,如果與廣西扶綏縣龍頭鎮(zhèn)財神廟中的教化題材的主體性壁畫來比,自然是主觀表現的風格。而如果與壯錦上的抽象人形進行對比的話,在花山巖畫的主題性、情節(jié)性和原真性上,又要顯得更接近原型對象一些。其次,只要把圖像資源進行圖騰符號、主題繪畫和圖案紋飾等三大類型分類,就能把研究對象從單元個體的提煉到單元集體的組織等不同形式進行區(qū)別。圖騰符號的外在,更多地呈現出標志特有的外形完整、元素節(jié)約和易于識別的特征。而主題繪畫的圖像,則表現為元素眾多、以營造畫面氛圍為主和主題性明顯等特點。主題性繪畫往往幅面巨大或者有多幅面、連續(xù)閱讀的特點,這也是其有主題性內容的敘事特點所決定的。相比之下,圖案紋飾的敘事性就較弱或者干脆沒有故事情節(jié),而僅剩下形式美化和主題裝飾的形而上訴求??梢姡ㄟ^把研究對象歸類到圖騰符號、主題敘事和紋樣裝飾這三大類型之中,從中選擇符合的表現特征,可以進一步找到研究對象的精準屬性。例如,銅鼓鼓面上的圖像就是適合圓形的圖案。再次,從風格的繁縟細致和粗獷質樸,也可以把研究對象不斷細分。例如,壯族背帶上的圖案,更多以繁縟裝飾為主,而花山巖畫的圖像則是粗獷質樸的表達。同樣是紙質載體上的圖像,南寧郊區(qū)邕寧壯族的儀式剪紙繁縟細致,而靖西壯族儀式剪紙的風格粗獷、豪邁。
當然,考慮到內容不同導致的形式差異,也可以根據覃德清先生所提出的壯族三大神話區(qū)的不同來分而治之[1]。具體而言,一是柳江區(qū)域神話區(qū),這一區(qū)域以《莫一大王》英雄神話為代表,伴有莫一大王崇拜,有著莫一大王實物遺存;二是紅水河與右江流域神話區(qū),以《布羅陀》《姆六甲》等創(chuàng)世神話為主,傳統(tǒng)意蘊最為濃厚;三是左江流域神話區(qū),以兄妹結婚型造人神話為主,傳統(tǒng)壯族特色較為寡淡。
五、結語
對于壯族傳統(tǒng)圖像這一歷史底蘊厚重的研究對象而言,希望通過單一的考察方法來獲得完整認知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在歷時性地考察對象的同時,也要從共時性等多個維度考察、切入研究對象,以形成對壯族傳統(tǒng)圖像的歷史底蘊、功能價值和風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完整闡釋。如果再從構建完整的壯學體系的目標出發(fā)的話,就應更堅定壯族圖像是壯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觀點,對壯族圖像資源進行歷時性和共時性等多方面的研究,以形成壯學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當然,規(guī)范的研究路徑探究不應該只是適用于壯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研究上,所建立、所驗證的研究模型和成熟考察路徑,也應該在南方少數民族傳統(tǒng)圖像資源的研究中發(fā)揮方法論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廖明君.壯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陳兆復.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3] 丘振聲.壯族圖騰考[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4] 覃德清.壯族文化的傳統(tǒng)特征與現代建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