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冷藏沒有營葬價值
資料提供:紅巖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一類由成千上萬個小分子葡萄糖通過氫鍵連結起來的大分子化合物。燒飯時,大米在水中加熱,淀粉分子吸收水分后會膨脹,并使其中的部分氫鍵斷裂,從而使米飯變得柔軟、黏稠,這些變化就是“熟化”或“糊化”過程。所以剛燒好的新鮮米飯松軟可口、容易消化,變得非常適合人類食用。然而,當熱飯冷卻后或在低溫條件下保存時,淀粉中已斷裂的氫鍵網(wǎng)絡又會重新恢復,使米飯重新變得“硬”了,這種變化在專業(yè)上稱為“回生”或“老化”。因此,米飯冷藏沒有營養(yǎng)價值。
蔥葉營養(yǎng)勝蔥白
很多人買回大蔥,都去掉了蔥葉,只留下蔥白。其實蔥葉除了含有蔥白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外,許多營養(yǎng)素都要優(yōu)于蔥白。例如蔥葉中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葉綠素、鎂的含量,都要明顯高于蔥白部分。建議大家買蔥時,如果蔥葉不老、不萎縮發(fā)黃,完全可以把蔥葉和蔥白一起食用,如把蔥葉切碎了攤雞蛋、放在肉餡里、切成絲炒肉,或者當香蔥撒在湯里,既能增加綠色,又可保留營養(yǎng),而且還是減少浪費的好方法。
大蒜水對腸胃刺激小
大蒜能增加食欲,還含有大蒜素和辣素,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霉素的1/10。但應提醒的是,大蒜也有些“副作用”。因吃完大蒜,胃酸分泌會增多,而且辣素對胃黏膜也有刺激,因此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適合直接吃大蒜。不過,既然大蒜的殺菌作用如此棒,不吃實在可惜,做成蒜水就可以了。把大蒜切碎,放10分鐘,加入涼白開就可,這樣對胃的刺激就小多了。
涮火鍋時多吃天然食材
很多人在吃火鍋時,對午餐肉、寬粉、香腸等加工品情有獨鐘。其實這些加工品是將原料經(jīng)過很多工序加工制成的,所以原料中的營養(yǎng)素含量幾乎很低,所以,吃火鍋時選擇涮菜,建議大家盡可能以天然的、加工工序少的原料為主。除了新鮮肉類和蔬菜之外,特別要記得選擇薯類,包括土豆、山藥、南瓜等,有利于幫助消化和解油膩,還能補充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在鍋中煮一點雜糧面條,這樣有利于達到營養(yǎng)的均衡。
常吃羊肉串會骨質疏松^
羊肉串中磷含量較高,吃多了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人體中鈣和磷的比例應當在2:1。鈣使人體的體液呈堿性,而磷使體液呈酸性,如果膳食中磷的含量過高,那么骨骼中的鈣將被動員出來,本來應沉積在骨骼中的鈣被游離出來進入血液,這樣有導致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危險。不僅是羊肉串,肉類、南瓜子仁、炒葵花籽、炒花生等,如長期大量食用也將使體液酸化,并影響骨骼健康。
吃散裝腐乳要小心
腐乳除了有罐裝的,還有一些散裝制品,它們往往更新鮮些。但應提醒的是,吃這種散裝腐乳前,最好把它蒸一蒸。因為它是自然發(fā)酵,須暴露在空氣中,有可能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蒸的時間大概為十分鐘左右。適當吃點腐乳很不錯,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增加了B族維生素,對促進體內循環(huán)有好處。
口腔有腐臭味可能是肝病
醫(yī)學專家認為:多數(shù)口臭是由口腔局部疾病引起的,但許多全身疾病也可引起明顯的口臭。如果有明顯口臭而無明顯牙病時,就要及時檢查身體,尤其要注意內分泌系統(tǒng)和肝、腎、心臟等疾病,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及早得到治療。糖尿病、胃腸道疾病、肝病、腎炎和心臟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礙,口腔中的致病菌增多,因此引起牙齦炎和牙周炎,產生難聞的氣味。加之糖尿病患者存在內分泌功能紊亂,體液中酮體增多,酮體隨分泌的唾液和呼吸通過口腔,也會產生口臭。
不要邊思考邊吃飯
吃飯時也在思考問題,可能是種錯誤做法。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的胃其實也是一種“情緒器官”,如果吃東西時情緒緊張,胃會分泌兒茶酸氨,這也會導致血管收縮,胃供血不足,影響食物的消化。因此,吃飯時要盡量把繁重的工作暫時放下,保持愉悅來享受每一份美食。這種愉悅感還包括要把進食的節(jié)奏放慢些,不能吃得太快,因為吃飯也是一種“工作'而胃就是那個服務對象。
骨質疏松可致肺炎
骨質疏松可導致駝背,繼而壓迫肺部引發(fā)肺炎。因此,預防駝背,需要在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的基礎上予以降鈣素、雙磷酸鹽或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等藥物治療骨質疏松,每天進行兩個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要了解自己有沒有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因為有研究顯示,骨質疏松可通過家族遺傳。
長期慢性疼痛可引發(fā)腦萎縮
疼痛多為骨骼關節(jié)退變,如骨關節(jié)炎等。長期持續(xù)的慢性疼痛,患者往往習慣性地忍受,這樣危害很大,甚至可以導致腦萎縮。疼痛造成患者的頸部神經(jīng)功能異常,而這些神經(jīng)也負責控制血管收縮,結果向大腦供血的血管功能也出現(xiàn)了異常,在超聲檢查中出現(xiàn)血流過快等表現(xiàn),這已導致大腦缺血,再忍下去,大腦可能會出現(xiàn)萎縮。因此,有了疼痛不要忍,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