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超
維生素C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因此它又被稱為抗壞血酸。此外,人體中的維生素C還有抗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癌癥發(fā)生等多種作用。人體無法合成維生素C,只能通過食物獲取。可是,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非?;顫?,日常烹飪中它的損失不可避免,要針對不同影響因素,減少損失。
影響因素1:原料處理
絕大多數烹飪原料在烹制前都要經過清洗、切分處理,有的原料還要先行焯水。以白菜為例,切分、清洗、浸泡、漂燙、擠汁等處理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如下。
不同處理方法對白菜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
處理方法 維生素C損失率(%)
先洗后切,切后測定 0
切后沖洗2分鐘 8.4
切后浸泡30分鐘 23.1
沸水漂燙2分鐘,不擠汁 45.1
沸水漂燙2分鐘,擠汁 77.1
沸水漂燙2分鐘,擠汁后進行其他熱處理 93.5
浸泡過夜,再擠汁 95.5
從上表可以看出,切分本身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并不大,只要不把蔬菜切得太碎,損失的維生素C也不算多。但是一遇水,維生素C就隨著水流失了,沖洗水流越大、泡的時間越長,損失越多。因此,與切后洗相比,洗后切能更好地保留維生素C。加熱對維生素C的破壞也很嚴重,如果少不了焯水這個步驟,那么將蔬菜放入沸水中快速漂燙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因為沸騰的水中所含溶解氧極少,且蔬菜本身含有的氧化酶在高溫下迅速失活,通過氧化作用損失的維生素C小于放入冷水中“煮開”的蔬菜。
影響因素2:烹飪方法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飪食物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烹飪方式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也很大。
蒸:蒸以水蒸氣作為傳熱媒介,菜肴的浸出物較少,營養(yǎng)素保存率較高。但是長時間蒸制,維生素C會被大量破壞??傻人泻笤俜湃胄枰糁频氖称罚瑫r蓋緊鍋蓋并用大火快速蒸熟。
煮:煮是將處理好的原料放入湯水后加熱的方式,原料在煮制過程中,其中一些營養(yǎng)物質會浸入湯中而被棄去。經過煮制的蔬菜,維生素保存率為18%~73%,具體因蔬菜種類和煮制條件而異,總體趨勢是:時間越短,維生素C保存率越高。
炸:油炸后的食物,維生素損失反而少。一是因為油炸溫度高,加熱時間短;二是維生素C在油中溶解度不高。但要注意控制油溫不要過高,有實驗證明,油溫在150~200℃時,維生素C的保存率小于2%,油溫高于200℃時油脂會劣變。
炒:炒菜是較好的烹飪方法。大火快炒可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急炒3分鐘,白菜的維生素C損失率為5.3%,而將炒制時間延長到8分鐘,維生素C損失率增加0.9%。另外,炒菜時加點醋可防止維生素C被破壞,勾芡則可在蔬菜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營養(yǎng)流失。
榨汁:當蔬菜或水果被切碎后,因表面積變大,更容易被氧化,在攪拌過程中與空氣充分接觸,其內所含的維生素C也會因氧化而大量損失。因此,喝鮮榨果汁不如直接生吃水果。
影響因素3:加熱器具
不同加熱器具對蔬菜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
維生素C損失率(%)
蔬菜 ? ? ? 微波? ? ? ? ? ? ? ? 壓力鍋 傳統(tǒng)鍋
卷心菜 20 30 62
菜花 10 18 27
西蘭花 13 19 55
三組數據都顯示,相比用壓力鍋或傳統(tǒng)鍋烹調,微波烹調能更好地維持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維生素C具有一定的熱不穩(wěn)定性,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損失越多,采用功率大、加熱時間短的微波爐加工食品,可以更好地保留蔬菜中的維生素C。
結論:五種措施,減少維生素C損失
① 先洗后切,盡可能地保留蔬菜在處理過程中流出來的汁液。
② 不要將果蔬切得太碎,不用或少用榨汁機處理果蔬。
③ 大火快炒或油炸,但要注意控制油脂攝入量。
④? 蒸煮過程中,等水沸后再放蔬菜。
⑤ 用微波爐取代傳統(tǒng)的加熱方式烹飪一些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