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沈鋼 練亞東
摘要:隨著電力業(yè)務的不斷擴增,對業(yè)務服務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提高電力業(yè)務服務質量,本文利用互聯網+技術,設計了平臺層、網絡層、感知層、交互模塊、應用層結構,旨在為電力業(yè)務服務質量改進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通信;交互
中圖分類號:TP2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9)12-0179-02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了滿足電力網絡高效運行要求,能源互聯網信息支撐平臺營運而生。該平臺綜合了智能管理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將分布式能量存儲裝置、采集裝置組合到一起,形成復雜的網絡體系結構[1]。利用該網絡體系,能夠實現網絡安全防護、存儲交互、信息計算等多項操作,本文將這些功能轉為不同層次結構,設計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互聯網信息通信支撐平臺。
1 能源互聯網信息通信支撐平臺總體架構
目前,電力系統(tǒng)信息通信業(yè)務處于解耦狀態(tài),通信網絡與業(yè)務信息系統(tǒng)分離開來,不滿足電力系統(tǒng)應用需求。為了解決此問題,本文構建了能源互聯網信息通信支撐平臺。該平臺針對電力業(yè)務需求,采用云計算技術、虛擬化技術等多種技術,以平臺層作為操作體系,通過構建信息計算、存儲交互、安全防護等模型,實現平臺層與網絡層、感知層之間的連接,在顯示界面得以顯示操作結果。如圖1所示為能源互聯網信息通信支撐平臺總體架構。
2 平臺層次結構設計
2.1 平臺層設計
平臺層由電網企業(yè)資源結構需求模型、技術應用及容器模型、資源調度模型、運維體系及智能敏捷運維模型構成,通過構建這些模型,將業(yè)務與通信融為一體,實現電力系統(tǒng)基本業(yè)務服務。該層次主要為用戶提供業(yè)務服務,根據用戶需求,設置各個模型中的參數,確定服務內容,由交互模型與其他層次建立通信連接,使得服務功能得以應用。
(1)電網企業(yè)資源結構需求模型:該模型利用云存儲技術,分別設計訪問、應用接口、基礎管理、存儲功能模塊,將其作為平臺運行基礎信息[2]。(2)技術應用及容器模型:該模型利用虛擬技術、容器技術將電力企業(yè)提出的服務需求轉為化虛擬信息,合理選取服務類型,形成網絡虛擬服務體系[3]。(3)資源調度模型:該模型的創(chuàng)建主要為用戶提供微服務,為了保證各項微服務得以順利開展,本文利用組件化、產品化建設理念,將電力企業(yè)服務項目資源調度轉化為多個微服務,同時開啟多個服務窗口,以此提高資源調度效率,實現高質量服務[4]。(4)運維體系及智能敏捷運維模型:該模型通過對系統(tǒng)運行中涉及的設備、網絡、應用、存儲等多項操作及功能模塊進行維護,使得系統(tǒng)運行更加敏捷。
2.2 交互設計
本平臺的交互指的是平臺層與網絡層、感知層之間的交互,通過構建信息計算、存儲交互、安全防護等模型得以建立連接,實現操作交互。
(1)信息計算:該結構采用云計算技術,對電力業(yè)務信息數據進行計算,確定信息傳輸效率、傳輸所需通道等參數,為服務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使得實際服務效果與預測服務結果相同。(2)存儲交互:該結構在電力服務信息發(fā)出端和接收端建立通信連接,支持雙向通信,實現應用層和平臺層的雙向交互,并且支持信息存儲,以便電力服務信息提取。在此環(huán)境下,將信息交互轉換為動態(tài)操作,根據用戶需求,隨時發(fā)出交互命令,根據交互命令完成信息傳輸、信息存儲等多項操作[5]。(3)安全防護:為了給予電力用戶安全服務環(huán)境,本平臺在設計交互模塊時,設計了安全防護功能。該功能模塊采用防護墻等網絡安全部件,對用戶身份進行有效識別,從而阻擋一些不明訪問人員對本平臺的訪問,實現平臺安全防護。
2.3 網絡層設計
網絡層是外界訪問的主要端口,對本平臺運行安全威脅較大,因此,對于網絡層的設計,以網絡安全模型、接入通信架構作為設計對象。
(1)網絡安全模型:采用主動防御技術,防御電力企業(yè)服務網絡外來攻擊。該防御模式的理念在于根據訪問操作信息,對其采取剖析,判斷該行為是否可能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目前,應用比較多的分析技術為大數據挖掘技術,利用該項技術挖掘大量數據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當前訪問是否存在安全隱患。(2)接入通信架構:為了便于用戶操作,本平臺設計了無線通信終端,借助移動、聯通服務基站,建立電力企業(yè)服務網絡接入通信架構。目前,電力企業(yè)與移動企業(yè)存在業(yè)務往來,所以本平臺設計的移動服務基站數量較多,實現了大范圍電力企業(yè)業(yè)務信息無線傳輸。
2.4 感知層設計
感知層用于處理平臺層發(fā)出的業(yè)務服務需求,實現智能電網服務,通過應用層顯示服務效果。電力業(yè)務感知服務,對電網全景信息獲取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本文在設計感知層時,繪制完整的電網運營狀態(tài)圖,對電網業(yè)務流變化情況進行實時分析,依據電網業(yè)務流變化情況,設置應對方案,分別對各個級別電網控制方案進行優(yōu)化處理,使其能夠滿足用戶對電網提出的服務需求。
3 結語
本文圍繞電力業(yè)務網絡服務體系展開研究,為了滿足電力業(yè)務智能化服務需求,提出能源互聯網信息通信支撐平臺設計方案研究。該平臺主要由平臺層、網絡層、感知層、交互模塊、應用層構成,按照結構功能,分別對這5個結構進行設計,形成一套完整的電力業(yè)務網絡服務信息通信支撐平臺,實現智能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譚濤,史佳琪,劉陽,等.園區(qū)型能源互聯網的特征及其能量管理平臺關鍵技術[J].電力建設,2017,38(12):20-30.
[2] 袁智勇,趙懿祺,郭祚剛,等.面向能源互聯網的綜合能源系統(tǒng)規(guī)劃研究綜述[J].南方電網技術,2019(7):1-9.
[3] 鄭玉平,王丹,萬燦,等.面向新型城鎮(zhèn)的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9(14):2-15.
[4] 范珊珊,王彬,薛屹洵,等.基于網絡模型的綜合能源系統(tǒng)參數辨識與效率識別[J].電力建設,2019,40(6):33-40.
[5] 魏震波,黃宇涵,高紅均,等.含電轉氣和熱電解耦熱電聯產機組的區(qū)域能源互聯網聯合經濟調度[J].電網技術,2018(11):3512-3519.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Energy Interne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upport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
GAO Shen-gang,LIAN Ya-dong
(Jiangsu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ower business, 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business service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power business, this paper uses Internet + technology to designs the platform layer, network layer, perception layer, interaction module, application lay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im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business service 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basis.
Key words:Interne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inte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