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姝
(北方工業(yè)大學(xué),北京 100144)
桃花,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中,一直是頻頻出現(xiàn)又長袖善舞的一個角色。早到《詩經(jīng)》中便有《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鮮妍華美之句。晉陶淵明雖獨愛菊,然則亦有桃花源之天上人間。時至文化昌盛的唐朝,桃花亦被文人騷客拈來描繪。宋詞中桃花也是擁有它艷麗之美,晏小山便有“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之句。直至清朝,曹雪芹的一篇《桃花行》堪稱古典詩詞中桃花的壓軸大作。
桃花出現(xiàn)在唐詩中,或單純繪其姿態(tài),或以詠春景,或與其他花做對比,或以比擬愛情,或以美人相喻相比,或?qū)懰鼇硎炯呵?,或以隱喻桃源勝景,亦或是以桃花夫人息媯為內(nèi)容或諷或諫或嘆。唐人將不同的輾轉(zhuǎn)細(xì)膩的情懷寓于他們的詩篇中,從而構(gòu)成了一場關(guān)于桃花的文化的盛宴。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是春景的代表。這句話應(yīng)該不會有人反對。白樂天的這一首《大林寺桃花》,前兩句可謂膾炙人口,讓山頂寺廟里的桃花獨領(lǐng)人間四月的所有芳菲,雖然未曾著墨用筆于桃花的美,卻字字句句極言其美。再加上尋春之路上,只有這一處的桃花還有著春天的氣息,可謂是獨領(lǐng)風(fēng)騷。劉長卿的《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里“百丈深澗里,過時花欲妍。應(yīng)緣地勢下,遂使春風(fēng)偏”,雖然也是寫因地偏而花開的晚,卻總是覺得只是孤零零的一枝,沒有樂天那種團團簇簇的好看。
作為詩圣的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里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边@樣慵懶而明快的色調(diào),似是春景當(dāng)盛之時,正值豆蔻的少女。而詩仙李太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亦是這樣歡快,兩人的描摹雖著重不同,桃花給人的感覺則相同,深深淺淺,粉粉紅紅,攜一段春困降臨人間。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唐·張旭《桃花溪》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此二首者,桃花皆與流水相伴,花朵飄然而落時遇上了潺潺的溪水,就似年輕的男女一見鐘情,沒有熱戀時的熱切和浪漫,只有淡淡的悄然和羞澀,相攜淙淙流去。不知何時,桃花與流水放到一起,就是天作之合,再加上流水上的小橋和漁船、水中的鯉魚以及掛在天邊的彎月,總是會讓這全詩中最跳脫的桃花,變?yōu)樽畹吹碾[者,歸老江湖邊。
而不得不提的是張志和的那一句“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次與皎然、顏真卿等人宴席的唱和中,這五首《漁歌子》被流傳了下來,其中第一首最是著名。張志和本人原名龜齡,輕易考上了“五十老明經(jīng)”的明經(jīng),因得皇帝賞識賜名為志和,字子同。天子賜名是光耀門楣的大事,然而在一次小小的降級之后,他便托詞于守孝,不肯再入官場。許多隱逸名士,大多是官場失意,天性中也是有淡泊之意,兩相交匯,棄了也是心中不平。而張志和卻是個真正的隱者,他生性對官宦場和功名無甚執(zhí)著之意,所以才能從皇帝近侍關(guān)系中輕易抽身而去。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他生來就屬于山林,執(zhí)一柄魚竿,做一個釣叟,忘卻浮世狹隘。
只單單繪桃花,便有這些數(shù)不清的情態(tài),燦爛的、慵懶的、明艷的、淡泊的。但其中最好的,私以為是大林寺里的桃花。大林寺的桃花,越讀越讓人愛不釋手。它給人一種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的天真感和真實感,又有引領(lǐng)風(fēng)騷的橫絕百花氣勢,生命的鮮活和頑強著實在心中揮之不去。
將桃花比作美人的,崔護不是第一個。前至《詩經(jīng)·周南·桃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句,將新婚女子的浪漫旖旎之情寫得直至兩千年后依然人人向往之??烧嬲龑⑻一ㄅc人面連在一起的,是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崔護《題城南莊》
將桃花與美人聯(lián)系起來,一是贊譽美人美,二則必會與愛情相連。傳說中的崔護也不例外。這首《題城南莊》,從一開始便陷入了懷念,去年今日在此時,遇見了生命中燦爛但亦飄零隨風(fēng)的人面桃花。而今次再去,春來桃花又一次盛開在眼前,可是如桃花般鮮妍明麗怦然心動之人卻再也看不見了。那些關(guān)于崔護跟絳娘的起死回生相思相守的故事太過熱烈,反而只有這樣悵然卻無能為力的結(jié)局才能將與人面桃花的錯落訴清。
同樂天齊名的元稹也寫《桃花》?!疤一\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睂⑻一ㄉ钌顪\淺,比作美人面上深淺不一的粉紅妝色,下一句寫春風(fēng)腸斷,自是春思斷腸了,頗多了一些美人柔柔美美的意味。同為唐朝人的許渾《金谷桃花》詩:“花在舞樓空,年年依舊紅。淚光停曉露,愁態(tài)倚春風(fēng)。開處妾先死,落時君亦終。東流兩三片,應(yīng)在夜泉中。”他亦是著筆于桃花的形態(tài),舞臺年年在,人來人往終于像金谷園一樣空了的時候,開在樓外的桃花卻歲歲紅似火。雖然開得繁盛,卻隱隱像美人含淚于春風(fēng)中倦倚欄桿的悵然。后一句即然轉(zhuǎn)到了男女之情亦如隨水東流的花瓣,桃花開的時候綠珠墜樓而死,桃花落盡時她為殉節(jié)之人石崇亦成為刀下鬼。金谷喧囂時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場景終究只有黃昏鳥雀悲,桃花花季之短,更如人、如情、如世事一般短暫流轉(zhuǎn),徒被掩在重重夜色中。
以桃花喻美人喻愛情,一向是如曇花般驚心動魄卻又如曇花般轉(zhuǎn)瞬即逝。其一是因它開得季節(jié)早,就像女子年華初綻;其二它到花季時又是滿樹滿樹的粉紅色花蕊壓低枝頭,似女子嬌面。其三則是桃花易落,花落后委于塵土,粉色的花與暗黃的泥土交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所以拿它寫情寫人,總歸是悲的底子沒辦法改變。就像一開始,就注定了結(jié)局。
李太白其實是很喜歡桃花的。譬如他離別汪倫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桃花水比友情,也可以上溯到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大概是骨子里的放浪作祟,李太白此人的出世思想其實是比入世思想濃重的?!懂?dāng)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里最后便以“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蔽淞晏一?,就是陶淵明一手締造的桃花源仙境。對太白來說,入世是隨波逐流,大多士人都要有那么個功名在身,才是歷代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和追求。而出世則是順從心意,如果是功成名就造福一方之后再選擇退隱的話,大概就沒有那么多的悲憤之作。于我們而言,則是少了很多眼福了。然而就算是無奈地離開官場,他亦有那樣淡然的詩作,一如《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桃花長落,流水淙淙,這樣別致天地的碧山,是太白最該擁有的去處,就算開口去問他,他也不會明確回答,天上人間的景色,心內(nèi)恬然閑適。大概這樣的生活才是他這個楚狂人,最恣意隨心不受拘束揮發(fā)自己的生活。譬如《下途歸石門舊居》里“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答杜秀才五松見贈》里“從茲一別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里“歸來桃花巖,得憩云窗眠”,《贈別從甥高五》里“成功解相訪,溪水桃花流”,《和盧侍御通塘曲》里“行盡綠潭潭轉(zhuǎn)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雞犬桃花里,將比通塘渠見羞”等句。詩鬼李賀在同寫題為《將進酒》的詩時,“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這一句是頗有李白的狂傲和放蕩,然而李白寫桃花,卻無長吉這樣如暴風(fēng)驟雨的亂落之狀。他的桃花,大多是安然的。
李白和王維這兩個同時代的詩人,一個似道,一個似佛,卻都殊途同歸,都愿意與武陵桃花相伴。《桃源行》兩岸桃花,行盡青山,“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月明松下,雞犬相鳴。王摩詰也曾追逐于功名后陷于困頓,轉(zhuǎn)而就進入了心內(nèi)的隱居狀態(tài)?!按簛肀槭翘一ㄋ槐嫦稍春翁帉ぁ?,是他所有喧囂動亂的日子的歸結(jié)。而不同的則是,王維的隱帶著心甘情愿的淡然,隱了便是隱了,世間萬事已與自己無甚大的關(guān)聯(lián)。他不似太白那樣,帶著一腔熱血無可發(fā)出的憤懣不平繼而轉(zhuǎn)化為愿困于山水間,他是真的是沖淡平和的底子,在向往著那樣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生活。唐代楊憑的《千葉桃花》“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晚駐年華。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應(yīng)該是道出了太白與摩詰的生活所望。
可是事實一般是所望所想,并不能夠真的實現(xiàn)。
唐代最著名的那個落第之后領(lǐng)導(dǎo)農(nóng)民起義的黃巢,最愛菊花。豪氣萬丈的時候便對菊花說,“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痹谒男睦铮栈ㄩ_后百花皆殺,至于桃花不過是開得早的妖冶之花。黃巢起義做了一把推手將已是腐朽只??諝さ奶仆醭葡驔]落的邊緣,當(dāng)時的士人像李九齡這樣的進士看著山舍南溪的小桃花,滿眼滿眼也只有“可憐地僻無人賞,拋擲深山亂木中”的慨嘆。全無盛唐時李嶠這樣身居高位看桃花的“不能擁路迷仙客,故欲開蹊侍圣君”的志得意滿。
其實早到玄宗時期,他的在當(dāng)時赫赫有名的中書舍人賈至,在安史之亂未發(fā)生之時,便寫了一首《春思》。歷代詩人寫春思的頗多,李白寫,薛濤也寫,但都寫的是男女佳期之思。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fēng)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紅粉當(dāng)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長安輕薄兒。
——唐·賈至《春思》
賈至的這首《春思》里的桃花,跟其余所有的桃花的姿態(tài)是不一樣的。非亂落,非喧囂,非妍美,非恬然,非繁盛,非芳菲。大明宮里的桃花開得應(yīng)該是天下之盛,從杜甫寫給賈至的和詩《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中“九重春色醉仙桃”之句便可窺見一斑。在這首詩里,大明宮的景色依然是美的,只是是帶了那么幾絲垂老之前的掙扎和無力感??粗一ǎZ至可能沒有滿眼淚,卻是愁在心底,就算東風(fēng)綿密細(xì)長地吹來,也只是徒將愁絲牽延地更長。在盛世之下,往往積郁著暗流,看似繁花似錦花紅柳綠的城市,到底也不過是紙醉金迷到頭來不堪一擊。賈至身為皇帝近侍,更早更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然而身處離亂之前,僅憑一人之力無法扭轉(zhuǎn)已去之勢,亦無法挽狂瀾于傾倒,逃避也是一種選擇。更多時候文人的憂郁無法排遣時,笙歌燕舞便出現(xiàn)在了詩歌中。而等到安史之亂之時,隨著皇帝倉皇而出,別帝都,辭鳳池,出長安。賈至作為皇帝近臣,跟在皇帝還好過似王維一般做了偽臣。“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經(jīng)過那一場亂世波折,王維比誰都明白,此朝煙非彼朝煙,大唐之春再也不會像大明宮里的桃花開得花團錦簇奪天地之光華。
對3種不同粗糙度的鋁材料進行BRDF對比測試,所選粗糙度Ra分別為2.5,5,8 μm。入射角度θi分別為0°和30°,實驗測量的BRDF,如圖7所示。
黃巢攻陷長安時,韋莊的命運也因此而改寫,本是參加科考的學(xué)子因為皇帝的外逃,這一場沒有組織考試者的考試自然無法進行下去。他寫了《憶昔》,中國文人一直將人生當(dāng)作一枕黃粱之夢,韋莊也未曾例外。他說“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而從前則是“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年少時壯志滿懷,五陵年少游,清歌月滿樓,就連樓外的桃花也是天真爛漫,長長久久不開敗,枝頭召喚春風(fēng),不知秋之將至。而五陵公子再憶江南時,江南軟糯纏綿的風(fēng)景依舊,縱使身居前蜀宰相高位,在離亂中,有些情懷早已隨著大唐死去的桃花而死去了?!?/p>
若是當(dāng)?shù)梅笔⒅ㄗ匀皇呛玫?,一如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但若是生為離亂之花,總歸是在天真之后,血污游魂,任由踐踏。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師戲贈》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這兩首詩是桃花詩里的異數(shù),只因它們是劉夢得的諷刺詩。文人一旦跟政治扯上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詩作也就變得耐人尋味起來。而大多文人是必然要跟政治相關(guān)的。處在王朝沒落之際的一場革新,終究會如末世之萍,輕易散開。從劉禹錫被貶到重回京師,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十年間,舊友和自己都不再年少,他依然能以這樣倨傲的語氣和狂放的姿態(tài)來嘲諷那些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
劉夢得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在二十三年棄置身之后,他依然可以胸懷“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遠(yuǎn)大情懷,依然堅信清明開闊盛世會重現(xiàn),海清河晏。與自己的前輩們失意悵懷而不得不隱不同,劉夢得是用滿腔對山河人生的熱愛活著的。再度進京,任誰都會小心翼翼,舒展不開自己的手腳和文采??伤麉s不一樣。他笑吟吟來,笑吟吟去,“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p>
就連失意,也帶著一種屬于劉禹錫的勃勃的生機,讓人相信這個世界峰巒跌宕山重水復(fù)之后,便是柳暗花明。所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他回來了,他一直都在。任你種桃看桃落桃,他只任性曠達(dá)豪放樂觀,做他自己。
桃花夫人即為息夫人。王維在二十歲的時候在寧王李憲的宴席上賦詩《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p>
便是以春秋時息夫人為例來寫寧王侍妾。
息夫人即為春秋時期息王的妻子息媯,這個女子粲若桃花于春秋亂世殺伐之中生生脫穎而出,于她的婉然笑意間湮滅了三個國家之間城池的界限,蔡息相繼為她而亡,她亦被鎖在楚王宮里。傳說有一次楚文王出獵,息媯偷偷跑出王宮,見到了已是守城人的落魄的息侯,二人抱頭痛哭。后來二人雙雙自刎而亡,后人在他們鮮血遍地之處遍植桃花,建立桃花祠桃花廟,息媯也被奉為桃花夫人。
后世題桃花夫人,如杜牧的《題桃花夫人廟》:
“細(xì)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墮樓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風(fēng)一面花。
感舊不言常掩淚,只應(yīng)翻恨有榮華?!?/p>
用墮樓的綠珠來諷刺息夫人的茍活于世,雖其著實無辜,然而蔡息接連破國,她的美貌便是最直接的動因。倒不如綠珠墜樓,保全了生生世世的名節(jié)。然而清朝的鄧漢儀的《題息夫人廟》卻寫: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p>
這首詩與王維的《息夫人》設(shè)身處地地憐惜之意頗為相似。她說,我一個婦人身事二夫,不能守節(jié)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語呢!他是懂的,他們也都是懂的。這個世界寒暑往來朝代翻覆從來都不缺殉節(jié)之人,活著是比死還要艱難的事情。當(dāng)王維在安史之亂后做了偽臣,他會想起自己在二十歲時候?qū)懙哪鞘自?,自己有一天也跟息媯遇到了相同的處境,更加理解她的心境,面上的恬然與心底的驚濤駭浪席卷而來,就算是日后采擷紅豆,說著此物最相思,也沒有太多波瀾起伏的情緒。只是此身無錯亦有愧。
沖冠一怒為紅顏,殊知紅顏無錯,在追逐美人的背后隱藏了這些野心勃勃的男人們對權(quán)勢的追求,以美人之名,圓霸業(yè)之夢。這便是粲若桃花的女人們所背負(fù)的歷史罵名。明白事理的人諸如羅隱會說“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但是歷朝歷代以來,背負(fù)亡國罪名的人面桃花太多,于今只能長嘆一聲“佳人何辜”了。
唐代名妓薛濤曾作薛濤箋,風(fēng)流一時。魚玄機仿薛濤箋做桃花箋,卻因其輕浮而輕易被棄之隨流水,終無薛濤箋的端莊持重。幼薇被棄繼而在道觀中高揚艷幟,不比薛濤是官妓還被韋皋賞識做了女校書。世人皆棄幼薇為輕薄桃花,可能寫出“易求有價寶,難得有情郎”的女子,是不愿做那一朵輕薄桃花的。無論是薛濤,還是魚玄機,都是佳人。同息媯一樣,只嘆一句“佳人何辜”。她們都希望做《桃夭》里宜家宜室的桃花,而非男子心中前仆后繼隨采隨棄的輕浮之花。
風(fēng)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這是從古至今來人面桃花的同聲哀嘆。
桃花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承載了太多的感情。喜歡的稱其宜家宜室,枝繁葉茂,當(dāng)作武陵桃源仙品;不喜歡的斥之妖冶,棄之隨水漂泠。其實各花入各眼,每個人心中都有那么一桿秤,去品評它的美。亂落,喧囂,妍美,恬然,繁盛,芳菲,淡泊,無論它以哪種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詩歌中,都隱含了詩人或可言說或不可言說的輾轉(zhuǎn)細(xì)膩的情懷。這場關(guān)于桃花的文化盛宴,延續(xù)兩千年不停歇。而無論怎樣寫花,最后都是以人寫花,用人的眼睛和人的情懷去讀花。而作為花本身,只愿逆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