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龍
(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 池州 247100)
首先,從“代言”到“立言”。
底層的失語,并不是說底層無法說出自己的心聲,只是他們的表達無法上升到文學的層面,需要知識分子代替他們言說。知識分子代言是無可厚非的,這是文學和時代的選擇。在新世紀初期,“底層寫作”剛剛興起,除了探討知識分子代言的合理性外,和底層寫作有關(guān)的作品開始涌現(xiàn)。雖然,批評界認為這是一次抗議性的命名,但是,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是不多的,理論先行的現(xiàn)象又再次出現(xiàn)在底層寫作中,批評家樂此不彼地宣揚底層寫作,如雨后春竹般蘇醒。但是,我們回顧近幾年底層寫作中的作品,底層代言的性質(zhì)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最主要的就是作家從為底層“代言”到為自己“立言”。
苦難底層出現(xiàn)在作品中,作家“代言”的時候沒有找到切入點,不是籠統(tǒng)地為“妓女”代言,就是為“下崗工人”、“街頭小販”、“礦工人員”等發(fā)聲。代言的群體性是作家的首選,只是他們大多沒有深入這些不同底層的內(nèi)部,傾聽他們的聲音,造成了底層寫作給人內(nèi)容模式化、行文固定化,結(jié)局庸俗化的傾向。在這些作品中底層的形象千篇一律,人物內(nèi)心世界對讀者是封閉的,我們只能看到作家玩木偶式把底層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這樣不考慮底層情感的作品是得不到讀者共鳴的。還有一部分作家,在代言的基礎(chǔ)上,放縱自己的身份和感情,泛化道德于底層作品中,企圖為自己立言。這說明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只是,知識分子并不是底層大眾,本身“代言”的身份尚有爭議,是否能夠獨立“立言”還是操之過急的事情。所以,作家在書寫底層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底層的情感,時刻勿忘自己代言的身份,不可過多地投射自己的道德到文本中,不能讓“偽底層”削弱了底層道德敘事的應有價值。
其次,把底層情感涂抹成一幅傷感流民圖。
在底層寫作的作家里,底層是苦難的,甚至是奇特的,比如,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史三婆說到烏塘“嫁死”現(xiàn)象。外來女子嫁給烏塘的礦工工人,是盼著他們死在井里,為了得到一筆賠償金。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作者無論在小說里還是在文本外都是以一個聽故事人的身份去和讀者一起傾聽的。作者也寫到礦工,但不同于劉慶邦煤礦系列那樣具體和身臨其境地敘事災難。作者的描寫是帶著淡淡驚訝和好奇的心態(tài)去涉獵底層的事情,有些作家在文本中寫到底層的時候,就帶著絕望的氣息去看待底層的,除了寫妓女就是寫死亡。底層的無出路,底層自身的墮落,有些作家只因為底層的一個方面而產(chǎn)生了悲觀的心理,內(nèi)心道德情感開始泛化在紙上,一味地哭訴,卻沒有認真去聆聽底層本身全部的情感內(nèi)容。
最后,簡單粗化底層情感。
在底層寫作中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是人物內(nèi)心的描寫不足,過度地簡單粗化底層的情感歷程。在很多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底層情感的掙扎,即使底層要去墮落,也需要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在底層寫作中是鮮見的。比如劉慶邦《兄妹》中的“心”,明顯地就內(nèi)心情感描寫不足,自己墮落和親人墮落之間的內(nèi)心爭斗沒有詳寫,人物顯得單板,不合一般人的情感接受力。表達底層情感是底層寫作必須做的功課,是走進底層的一個捷徑,也是體現(xiàn)底層寫作的作品能否真正表達底層的一個特征。葛水平的《喊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啞巴紅霞跟著丈夫臘宏來到岸山坪,卻不想臘宏死于韓沖埋在山里捕捉獾的炸藥上,韓沖為了贖罪,供養(yǎng)著不要補償金的啞巴紅霞。啞巴紅霞并不是天生的啞巴,因為被人拐賣給臘宏,在臘宏殘忍的暴打中失語了。可是,紅霞卻有著極其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他不需要韓沖的補償金,只需要一個可靠的男人和家庭,她需要韓沖這樣的男人去愛她。在葛水平的筆下,這位不曾開口的啞巴紅霞,要敘述她的悲慘一生是困難的,如同砍去小說家最擅長的語言這對翅膀。啞巴無法開口,作者去訪問她的內(nèi)心,通過大量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細化啞巴紅霞的情感,讓我們看清了紅霞的所想和所要,這樣的人物是鮮活在讀者面前。在獲得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上,評委會給予這樣的評語:“作者通過詩意的語言、鮮活的細節(jié)和耐心的敘述,彰顯了一個與尊嚴和自由相關(guān)的主題,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作為文學命題家族中的一類,底層寫作應當符合文學寫作中的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精神,尤其是在眾多底層寫作的作品中充斥著道德泛化現(xiàn)象,更加應當重視張揚文學精神的法則。這點正如曹征路所言:“當一些學者提出底層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其實他們是有意想突破某些被遮蔽的話語,突破某些知識的困境,或者是表達的困境,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刺破現(xiàn)實,反抗遮蔽,恢復文學批判品格,張揚文學精神的那樣一種表達?!睂ξ膶W精神的張揚是需要“反抗遮蔽”,打開文學作品的批判品格。這首先就是要以一種人文的角度去觀照底層和底層人格,去探索他們內(nèi)心的世界,而不能統(tǒng)一用一種面具去定義他們,喪失了底層原本的面目,方方的《奔跑的火光》就是很好的例子。
方方塑造了“祥林嫂”式的人物英芝,在草臺班子認識了貴清,并未婚先育,匆忙出嫁,誰知貴清并非善輩。公婆唆使好逸惡勞的丈夫貴清毒打英芝,英芝去跳脫衣舞為了籌集房款,房款卻被丈夫揮霍,和別人茍合卻被公婆棒打,想離婚又被禁止,最后英芝憤怒地燒死了貴清,自己也被判了死刑。英芝是不幸的,她在尋找解救之法,她為了愛情沒在嫁妝上要價就嫁給了貴清;為了房子去跳脫衣舞;為了家庭多次試圖原諒丈夫;為了自由,她勇敢地選擇斗爭。雖然結(jié)局是悲慘的,可是這種企圖沖破愚昧的精神卻是值得肯定的。這樣的一個女性是性格飽滿,不是干癟癟的漫畫式的人物。
追求自由、平等、啟蒙、人文的文學精神是底層作品的旨歸,恢復文學的批判品格,不是單一地去批判城市的罪惡,也不是毫無理由地站在底層的角度發(fā)言,而是要辯證地去看待底層,用批判的眼光觀照底層和底層寫作,需要從現(xiàn)代性的角度去看待底層寫作,讓底層寫作和左翼文學、新寫實主義分野,保留自己獨特的內(nèi)涵,這方面劉旭做的比較深刻。張揚文學精神,除了在現(xiàn)代性的語境下尋求多種表述途徑,還應該在表述中避免對道德過度泛化的闡釋。文學精神的張揚并不是主張在底層寫作中實行道德理想主義,事實上,在底層寫作下的道德,要想達到作者或者批評家眼里的理想道德是很難綜合的。要實現(xiàn)底層寫作中道德敘事的價值,恢復文學的批判品格,對文學精神的張揚是不可忽視的。文學精神是一種潛存于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意識,當作者投射到紙上去的時候,就成了作者觀念的表達。底層寫作是對底層群體的觀照,當代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道德泛化現(xiàn)象,大多是他們接受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受到各種媒體言說的左右,對底層沒有真正深入了解,在文本呈現(xiàn)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向主流意識媚俗和虛構(gòu)作者理想底層的情況,在道德觀念上出現(xiàn)了“偽道德”和道德泛化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作者在面對底層寫作之時,沒有秉承張揚文學精神法則的結(jié)果,造成了底層寫作中道德敘事的失衡。
所以,構(gòu)建底層寫作中道德寫作的價值,就必須在源頭上擺正道德敘事的位置,以張揚文學精神為法則,恢復文學的批判品格,讓底層寫作成為真正為底層表述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