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善于運用朗讀的方式讓小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情趣閱讀情境,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要在情趣的閱讀中恰當?shù)剡\用游戲中的角色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關(guān)鍵詞:情趣;閱讀;朗讀;體驗
閱讀是一個民族興旺的基礎(chǔ),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更是我們學習技能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情境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些具有情趣色彩、具體形象的場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解讀文本內(nèi)涵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 讓學生在情趣朗讀中體驗文本的魅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閱讀教學是通過語言來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在課堂中多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和機會,比如,課前早讀,課堂朗讀,朗讀比賽等,利用抑揚頓挫的朗讀,使學生們體味到朗讀的樂趣和文字的魅力。教師要善于運用朗讀的方式讓小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唐詩宋詞真實而生動的語言美,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濃厚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一直強調(diào)朗讀的重要性,啟發(fā)學生感受朗讀的魅力,督促學生不斷地朗讀。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課文描繪了趣味盎然的大榕樹和各種鳥類,透過各個句段,字里行間都滲透著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教師一邊引導(dǎo)學生感受“鳥的天堂”的壯觀景象,一邊提示學生將優(yōu)美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再配之以多媒體圖片和音樂,使學生仿佛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文本的真諦。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們讀得更熱鬧一些,將“眾鳥紛飛、一飛沖天”的熱鬧場面在朗讀中理解,品味,感悟。雖然學生們的感悟各有不同,但都是自己認真領(lǐng)悟的結(jié)果,將自己的體會融入到聲情并茂的朗讀之中,深切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得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凈化。
二、 利用情趣的角色扮演,使學生親自體驗閱讀美
閱讀是一種由很多因素組成的復(fù)雜的智力活動,是學生獨特感受和體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個性化的行為,文本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游戲表演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最喜愛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有情趣地閱讀,要恰當?shù)卦O(shè)計游戲,運用游戲中的角色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拉近學生與閱讀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愿意參與到閱讀中去,是教師進行角色扮演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感受人物的動作、語言,領(lǐng)會人物的內(nèi)心,以及如何把握人物表情變化等,都需要學生認真體會課文內(nèi)容,真正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自己的認識。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引導(dǎo)學生分角色表演,分別扮演小蝌蚪、小鯉魚、烏龜、青蛙等,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學生們表演的都很認真,力爭把主角表演的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把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這一過程表達的清清楚楚,進一步體味小蝌蚪的獨立和堅強。角色表演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意識,增加了閱讀情趣和協(xié)作探究精神,也使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和認知更進一步。
三、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情趣時重視文章內(nèi)涵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描寫景狀物的文章比比皆是,在選擇名家名篇的山水田園詩詞和寫景狀物的散文如品茗、飲醉,令人陶醉于或純真和諧、或恬淡雋永、或清幽絕俗的自然美意境中,產(chǎn)生出物我合一、神游萬里的情趣。無論是名山大川,還是村落炊煙;無論是日月星辰,還是花鳥魚蟲;無論是鳥語花香般的聲音氣味,還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繽紛世界,所有自然景物都可以構(gòu)成審美對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洋溢著人與自然完美和諧的愉悅情趣。如在陳醉云《鄉(xiāng)下人家》的教學中,發(fā)掘關(guān)于瓜果蔬菜、小河人家、雞鴨歸鳥等自然景物的描寫,領(lǐng)略到田園的寧靜和自然風光的無限美麗;再如《山中訪友》所描繪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情有意的大自然,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中,感受詩情畫意的自然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教材通過豐富、生動的語言描述刻畫出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的文章也很多。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無論是英雄名篇——《狼牙山五壯士》中響徹云霄的愛國口號和義無反顧地縱身跳崖的描寫,馬克·吐溫筆下,《金錢的魔力》中的勢利小人——托德形象的具體刻畫,還是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的守財奴嚴監(jiān)生,為了一根燈芯,久久不肯咽氣。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的形象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在情趣教學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閱讀習慣是否真正養(yǎng)成。有無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閱讀效果,只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對課堂閱讀教學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閱讀能力形成于閱讀的過程當中,而形成的結(jié)果體現(xiàn)在閱讀知識的掌握中,而閱讀知識的掌握必須依賴閱讀能力,總的來說閱讀能力和閱讀知識是密不可分的,
小學生普遍存在閱讀了很多書籍,閱讀速度也很快,也能對書籍中的人物、情節(jié)侃侃而談,但是如果你問一句,“你從書籍中體會到了什么?哪些什么地方的描寫讓你感動?”小學生就不知從何說起了。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果。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喜好幫助小學生選擇或者向他們推薦閱讀文本或者書籍,并且制定出閱讀計劃,在情趣閱讀中引導(dǎo)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做好筆記、標注,寫下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或者自己的體會感受,寫好讀后感。逐步養(yǎng)成認真閱讀的正確的閱讀習慣,明確閱讀目標,在閱讀中體驗文學藝術(shù)所帶來的樂趣。
總之,教師應(yīng)正確把握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創(chuàng)設(shè)情趣閱讀情境,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生獲得美的熏陶,提升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改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情趣”導(dǎo)航揚閱讀之帆啟學習之舟[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360.
[2]湯麗芳.情趣化教學讓小學閱讀課堂充滿活力[J].新課程·小學,2016(10).
作者簡介:張麗琴,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涌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