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立 嚴思靜
標準化支氣管腔內超聲(endobronchiul ultrasound,EBUS)是近些年發(fā)展起來的1種超聲內鏡診斷技術,能夠采取實時超聲掃描的方式,來獲取氣管、支氣管管壁等各層次以及周圍臟器的超聲圖像,具有微創(chuàng)、無需全身麻醉、患者耐受良好等優(yōu)點。本文作者通過研究發(fā)現,肺癌患者檢測其EBUS結果與健康個體影像學特征區(qū)別明顯,同時EBUS檢測特異性、敏感性及準確性均高于CT檢測,是1種較為安全準確的淋巴結分期方法,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65例疑似肺癌患者為實驗組,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30例健康個體為對照組,實驗組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齡38~59歲,平均年齡(43.01±2.68)歲,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3.11±2.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實驗組患者經影像學檢查均出現支氣管腔外的腫塊影,或伴有淋巴結腫大;②病歷資料齊全;③本調研經醫(yī)院倫理學會批準實施;④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調研過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意識清晰能夠配合進行調研。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肺功能低下無法耐受檢查者;④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所有入組對象首先進行肺部CT檢查,記錄結果,而后2%左右利多卡因霧化吸入,靜躺20 min后對研究對象鼻咽部實施噴霧麻醉,而后對其進行心電監(jiān)護,建立靜脈通路,盡量清除受試者氣道分泌物,檢查超聲儀與探頭是否連接正常,探頭是否能夠360°旋轉,觀察水囊內有無氣泡影響,于探頭表面涂潤滑劑,而后經患者口/鼻置入超聲支氣管鏡,首先經注水管道向水囊內注入3~5 ml脫氣水,將水囊表面盡量接觸支氣管壁,觀察管壁層次及外側相應器官,而后抽盡水囊內的水,直接接觸管壁黏膜進行觀察,放大局部圖像并記錄。最后經支氣管鏡操作口置入活檢專用針,在超聲引導下定位穿刺點,針吸病灶組織并送檢,注意如取樣期間穿刺導管內出現大量血液,應立即停止穿刺,更換穿刺點。
分析對比肺癌患者、肺良性病變患者及健康對照組患者EBUS檢查影像學特征,并就CT與EBUS對肺癌檢測的特異性、敏感性進行對比,最后結合針刺活檢結果,分析EBUS檢測對肺癌臨床分期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度進行分析。
經檢查發(fā)現,健康對照組個體EBUS檢測顯示出7層超聲解剖結構,內壁光滑,回聲均勻,各層結構明顯,肺良性病變患者超聲檢測會出現結構層級不明顯,但內壁較為光滑,肺癌患者檢查EPUS呈現低回聲且不均勻,伴有高回聲斑及不規(guī)則回聲區(qū),不同病變類型其超聲檢測結果會出現較明顯的不同。
經檢測發(fā)現,CT檢測靈敏性為54.55%(30/55),特異性為10.00%(1/10),EBUS檢測靈敏性為74.55%(41/55),特異性為80.00%(8/1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及表2。
表1 CT檢測特異性敏感性/例
表2 EBUS檢測特異性敏感性/例
病理學檢測發(fā)現,65例肺癌患者EBUS檢測示有51例出現縱膈淋巴結轉移(陽性),14例未出現淋巴結轉移(陰性),陽性患者實施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陰性患者實施開胸手術,進行肺葉切除并實施縱膈淋巴結清掃,術后病理顯示11例無縱膈淋巴結轉移,3例有淋巴結轉移(假陰性),顯示EUBS檢測對淋巴結分期檢測的敏感性為94.44%(51/54),特異性為100.00%(11/11),準確性為95.38%(62/65),陽性預測值為100.00%(51/51),陰性預測值為78.57%(11/14),假陰性值為5.56%(3/54)。
近些年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不斷發(fā)展,經濟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環(huán)境污染問題逐漸凸顯,加之居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引發(fā)各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肺癌屬于癌癥中較常見的一種,其發(fā)病率和致死率一直位列腫瘤前茅,統(tǒng)計數據顯示,近些年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呈現逐年遞升趨勢,已經成為威脅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學者王治國[1]的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吸煙等因素是誘發(fā)肺癌發(fā)生的重要原因,該學者的研究同時指出,肺癌的發(fā)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提示未來肺癌會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早期病情的診斷對后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開胸手術,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傳統(tǒng)肺癌臨床分期的確診方式主要依賴CT、MR、活檢等。但CT與MRI診斷符合率較低,有研究指出,CT檢測肺癌TNM分期與術后符合率為60.0%,對縱膈內轉移淋巴結的發(fā)現率僅為50.0%,另有25.0%為假陽性,25.0%為假陰性[2],而病理活檢的方式部分患者難以耐受,不利于后期治療。
支氣管腔內超聲檢測(EBUS)是近些年新興的檢測方式,支氣管鏡臨床上會被應用于支氣管狀態(tài)的檢測上,如觀察支氣管黏膜色澤是否改變、是否存在黏膜水腫、是否存在管腔狹窄等,但單純的支氣管鏡檢查僅能夠觀察支氣管的直接征象,無法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病灶浸潤狀態(tài),而EBUS能夠借助探頭獲取組織內部的超聲結構,評價周圍組織的病變狀態(tài)。潘蕾等[3]通過將385例周圍型肺癌患者分組探查的方式發(fā)現,EBUS檢測診斷準確率為82.5%,明顯高于常規(guī)支氣管鏡檢測的43.3%,提示EBUS檢測能夠提高周圍性肺癌的診斷率;趙銳等[4]通過對104例患者進行EBUS檢查發(fā)現,超聲檢測的陽性率、敏感性及準確度分別為62.5%、81.6%及83.7%,提示該方式對周圍性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唐云等[5]的研究也指出,單純CT檢測對縱膈檢查異常的假陽性率較高,將組織病理檢測作為參考標準,單純手術分期敏感性為79%,而EBUS檢測后手術分期的敏感性為94%(P<0.05),提示EBUS檢測能夠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手術,提高患者預后。
本文作者通過設立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方式,就EBUS在肺癌臨床分期中的應用意義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肺癌患者EBUS檢測影像學特征與良性病變及健康對照組個體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時對比發(fā)現,CT檢測對肺癌的特異性、敏感性與EBUS檢測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文作者分析認為,不同于傳統(tǒng)的支氣管鏡,EBUS是利用超聲波在不同組織間的穿透、吸收、散射和反射能力的不同,來形成特殊的組織結構聲譜圖像,進而對組織形態(tài)進行辨別分析的檢測方式,比如水對超聲波幾乎無阻礙效果,而空氣或骨骼幾乎能將超聲波完全反射,在應用于肺癌檢測中,EBUS能夠使肺外周組織可視化,準確的反映了組織病變的程度,使檢查者能夠判斷組織血供、血管大小等指標,綜合判斷病變類型及程度,本文的研究結果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提示EBUS在判斷肺癌臨床分期中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及特異度,為后期治療方案的確定打下了基礎。
總而言之,肺癌患者檢測其EBUS結果與健康個體影像學特征區(qū)別明顯,同時EBUS檢測特異性、敏感性及準確性均高于CT檢測,是1種較為安全準確的淋巴結分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