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明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既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思維,又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此,本文針對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展開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 ? 閱讀教學 ? 核心素養(yǎng)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與轉變教學模式,還需要教師定期展開教學效果評價和知識鞏固。為了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教師還需要在開展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重視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及反饋,有效檢驗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
一、借助題材閱讀加強學生的文本理解及表達能力
文本有效信息中包含主旨核心信息、主體背景,以及內涵信息等。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綜合考量文本的特征,進行師生互動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持續(xù)加強學生的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材料,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選用不同水平的教材,針對閱讀材料的主旨核心信息展開深層次的研讀,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思考,借助思維碰撞,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
如“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這一閱讀版塊涉及有關籃球發(fā)明的內容,文本條理性很強,生僻詞匯也很多,對學生的文本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這時,教師可以借助概括或對比分析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會概括文本信息,并能準確理解作者所有表達的含義,即使學生不清楚生僻詞匯的含義,也能夠很好地把握文本的主題,最后讓學生回答“Who invented basketball?When was the first basketball game played in history?”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本的大致含義,借助圖片及上下文來分析和猜測文本中語句的含義。另外,教師還要進行拓展閱讀,借助文本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更加了解籃球的發(fā)展史。
二、借助分層閱讀加強學生的理解及運用能力
分層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和認知水平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分層教學,來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此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客觀依據,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的學生。
教師可以具體細致地分析學生多次閱讀的成績,然后實施分層設計教學,將學生按照實際閱讀水平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次為英語基礎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B層次為水平中等的學生,而C層次是基礎和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在引領學生展開文本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低點導入,展開分類指導,設計分層教學活動。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及文化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選材,并借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展開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加強對閱讀文本的認同感。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善于發(fā)掘適合學生閱讀的題材,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構建教學情境,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得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通過情境構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借助多媒體具有的直觀性、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等特點,教師能在英語教學中更好地為學生講解閱讀技巧,也能拓展課堂教學的知識面,將文本作為載體,借助多媒體來展開文本知識性及文化性的雙層解讀,讓學生更有個性化及多元化地解讀文本。另外,教師也要讓學生切實地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學生通過有限的文本閱讀獲得充分的情感體驗。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全方位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知識的儲備量的基礎上,教師要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清楚自身的優(yōu)點,明確自身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從而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并通過不斷的檢測和自我評價,來彌補自身知識方面的不足之處,以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廣豐區(qū)橫山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