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夢栩
自20世紀80年代前后中國電影逐步進入西方學術界的研究視野[1],到如今已走過了40多個年頭。中國電影研究更已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顯學,其標志之一便是已有近13年歷史的《華語電影雜志》(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轉由全球著名的勞特利奇(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并入選藝術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期刊[2]。該雜志關照了華語電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匯集了活躍于英語學術界的中國電影研究專家的成果,可以視為掌握英語世界的華語電影研究動向的一扇窗。本研究收集了該期刊自2007年創(chuàng)刊以來至2018年間的相關數(shù)據,圍繞刊發(fā)論文的關鍵詞、引用數(shù)據、專題特刊等方面,綜合運用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方法,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該刊物在此期間對華語電影的研究狀況,呈現(xiàn)西方學術界對華語電影的關注視角,為國內電影研究學者提供一定啟示。
一、雜志介紹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期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尚無官方中文譯名。曾經有譯者翻譯了該刊物創(chuàng)始人之一高偉云(Jeroen de Kloet)的一篇論文,提到該期刊時將其譯為《中國電影雜志》[3]。然而在該期刊創(chuàng)刊號編輯社評中,申明該刊名中的“cinema”一詞的復數(shù)是指“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海外華人的電影制作實踐”,并“將把此復數(shù)概念應用于(電影)研究運用的理論和方法論中”[4]。因此,本文中延用了《世界華語電影指南》(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總序中文版對此刊物的譯名《華語電影雜志》[5]。①
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本期刊研究的“Chinese”或“華語”概念十分寬泛。根據創(chuàng)刊號社評,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三類內容:一,中國演員主演的非中文國外電影;中文母語的導演所拍攝的非中文國外電影;二,非中國演員主演的亞洲中文電影;香港和泰國合作電影;韓日恐怖電影對中國電影制作的影響等;三,在工作人員和生產制作方面,中國電影同其他電影之間的互聯(lián)關系(如袁和平在好萊塢電影中的舞蹈編排等)。本刊所載論文議題均屬于上述范圍。
《華語電影雜志》創(chuàng)刊于2007年,目前收錄于影視文獻索引(Film & Television Literature Index)、國際現(xiàn)代語言學會書目(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藝術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及Scopus數(shù)據庫,是專門研究華語電影的同行評審學術期刊,每年在英國發(fā)行1卷(3期)。該期刊的編審團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研究、文化研究、歷史研究領域的專家,是唯一一本列入英語學術期刊索引的專門發(fā)表中國電影的雜志。據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華語電影”的參考書目稱,該刊物的定位是“理論性,經常發(fā)表特約編輯就新的研究主題組織的特刊,并提供最新的中國電影研究專著的參考書目”[6]。其2018年的影響因子(IF)為0.31,期刊聲望指數(shù)(SJR)為0.185①,在藝術與人文科學的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分類下419種刊物中排名第74位,屬于一區(qū)期刊,所刊載論文對西方學術界的中國電影研究成果和趨勢具有比較強的代表性,研究價值較高。
二、關鍵詞分析
本文研究范圍為該刊物自創(chuàng)刊以來至2018年共12卷36期,除編輯社論、人物專訪/對談、新書介紹、勘誤、附錄等部分,共收錄學術論文209篇。其中一些論文隸屬于某一專題,由于其專題的特殊性而缺少關鍵詞或摘要,因此,對于關鍵詞的分析數(shù)據來源于其中137篇論文。首先通過Wordle軟件將文本轉化為圖形,形成詞云圖,對關鍵詞文本中出現(xiàn)頻率更高的單詞進行突出顯示,能夠比較直觀地看到關鍵詞中出現(xiàn)的高頻詞匯(見圖1)。為了更清晰地顯示關鍵詞中具有實際意義的詞匯,已經預先剔除了“Chinese cinema”“China”“cinema”“Chinese film”“film”和“sinophone”6組關鍵詞(組)。
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頻率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反映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Excel計算統(tǒng)計出關鍵詞頻數(shù),排序得到頻數(shù)達到5次及以上的關鍵詞11個(見表2)。觀察分析后可以看出,這些高頻關鍵詞可以大致劃分為四類:
一、華語電影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即香港和臺灣。這兩個地區(qū)由于其復雜的歷史、政治、文化屬性,歷來是國外漢學家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在華語電影研究中同樣如此。尤其是香港電影,更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典例,即使近些年輝煌不再,仍是學者最關注的領域之一。
二、華語電影的杰出導演,如蔡明亮和萬瑪才旦。蔡明亮出生于馬來西亞,是臺灣新電影運動以來最具代表性的臺灣電影導演之一。萬瑪才旦是藏族人,除了電影導演的身份,還是編劇、雙語作家和文學翻譯者。兩人的共同之處是都曾斬獲國際電影大獎,個人風格突出,在世界影壇具有一定影響力,英語學術界對兩人的研究也比較豐富?!度A語電影雜志》曾經推出過2期蔡明亮電影???期萬瑪才旦電影專刊。
三、中國相關元素,如“中國性”“文革”和“武術”。英語學術界對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話題感興趣,一方面說明了他們對中西文化差異的關注,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們對中國的一些刻板印象。很多西方學者并非單純從電影角度的探討華語電影,而是從文化的視角出發(fā),解讀電影中折射的中國社會,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該刊物的編輯和作者擁有多樣的專業(yè)背景。
四、不同的電影研究視角,包括“(中國電影)歷史”“紀錄片”“現(xiàn)實主義”“互文性”等。中國電影史,尤其是早期電影史,一直是英語學術界熱衷研究的領域之一,成果也比較豐碩;紀錄片近來成為海外中國電影研究的另一個持續(xù)的熱點;現(xiàn)實主義體現(xiàn)了電影研究的人文關懷,關鍵詞還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等;互文性則說明研究者關注華語電影與其他電影的互相指涉與內在聯(lián)系。這些比較活躍的研究視角一定意義上可以預測未來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由于統(tǒng)計方法所限,只能對完全相同的關鍵詞進行合并統(tǒng)計,但實際上,除上述11個高頻關鍵詞之外,“跨國(的)”(transnationalism/transnational)、“身份”(identity)、“社會主義(的)”(socialist/socialism)、“性別”(gender)等詞與其他修飾語共同構成的短語出現(xiàn)頻率也很高,也是英語學術界關注的熱點。
三、論文引用數(shù)據
該刊物官方網站上提供了論文不同的引用數(shù)據,本研究僅比較Web of Science中的引用數(shù)據進行排名和比較。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統(tǒng)計有其局限性,因為出版時間過早或過晚的論文可能相對引用較少。表2列出了引用次數(shù)大于等于5的論文共13篇。實際上,這些高被引論文與關鍵詞所體現(xiàn)的趨勢大致一樣,主要包括關于香港與臺灣電影、中國早期電影史、導演蔡明亮和紀錄片的研究。除此之外,還有關于華語電影研究方法論的理論層面探討,以及涉及性少數(shù)群體的電影研究。
通過分析這些高被引文獻,可以梳理出一定的特點。首先是對中國歷史的關注。這些文獻中,有論文直接關注了中國早期電影史,也有論文研究了講述改造農場故事的電影和中國早期科教宣傳片,說明海外研究者對中國特殊時期電影的興趣。其次是對中國現(xiàn)實事件的關注。比如,有關信息時代人們通過各種通訊設備建立的親密關系、云之南紀錄影像展和社會問題紀錄片的論文,還有事關香港電影面臨的挑戰(zhàn)、華語電影研究理論建設的論文,體現(xiàn)了高被引論文的時效性和前瞻性。最后是關注中國電影的國際化。例子是蔡明亮的中法合拍片《臉》的互文性研究??梢钥闯觯@些高被引文獻關注了華語電影的歷史和現(xiàn)在,著眼于未來,基本涵蓋了英語世界華語電影的研究熱點。
這其中同樣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雖然有些研究者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fā),熱衷將他們的電影研究與中國的歷史、現(xiàn)狀、政治相結合,但是他們選取的往往是令人對中國產生負面看法的時段和現(xiàn)象,并且在文中隱含對中國電影審查制度、思想宣傳、社會體制的擔憂、不滿甚至批評,滲透了某些西方意識形態(tài)。這樣的論文是否違背了學術研究的客觀性?這樣的做法是否為了獲得發(fā)表機會,而有意迎合某些觀點?這些問題是值得學者思考和警惕的。
四、特刊分析
截至2018年第36期,該刊共出版過22期特刊,18種專題(見表3),集中體現(xiàn)了該刊所關注的華語電影研究話題。鑒于本文篇幅所限無法一一展開介紹,將選取刊載論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專題“消失的年代”進行詳細介紹。
從二戰(zhàn)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出現(xiàn)前的時期,可被稱之為華語電影研究中“消失的年代”,因為關于這個時期的英語研究是最少的。雖然當時海峽兩岸政治動蕩,香港也處于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十字路口,但也孕育了各種類型的電影,為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專題也應運而生[7]。該專題共分3期刊載。
第1期為臺灣特刊。這一組論文的關注焦點是臺灣的“健康寫實主義”潮流。Guo-Juin Hong ①首先在導言中追溯了20世紀80年代新電影之前臺灣電影的歷史,介紹了臺灣的方言電影,并指出至少在英語學術研究中,在1982年之前幾乎不存在臺灣電影。對此,他稱之為“缺席的史學”(historiography of absence)[8],并發(fā)表了尖銳的批評。James Wicks的論文首先介紹了白景瑞的身世和他執(zhí)導的電影《家在臺北》的歷史背景,然后重點在于分析電影的結構如何與當時的臺灣政府意識形態(tài)相結合以及脫節(jié)。Menghsin C. Horng認為,與其說健康寫實主義的成功原因是政府宣傳機構起到的特殊作用,不如說當時的明星及其代表作才是電影意識形態(tài)傳播的關鍵載體。文中選取了臺灣女影星唐寶云和她的三部電影《養(yǎng)鴨人家》(1965)、《寂寞的十七歲》(1967)、《秋決》(1972)作為例證。本期還有兩位臺灣學者Wenchi Lin和Shen Shiao-Ying分享了他們的觀點。前者反駁了“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只能提供逃避現(xiàn)實的浪漫幻想”的觀點,認為它們實際上提供了向上層社會流動的“現(xiàn)實”夢想,鼓舞了這些電影的主要受眾——工人階級女性;后者介紹了白景瑞自意大利學成歸國后,進入臺灣中影的第一部試作《臺北之晨》,指出他對嘗試風格實驗和展現(xiàn)臺灣城市生活的熱愛。最后,Ru-Shou Robert Chen回顧性地探討了巴贊現(xiàn)實主義電影理論的遺產如何影響中文電影,通過“現(xiàn)實主義”這一關鍵詞串聯(lián)了臺灣電影的歷史與現(xiàn)在。
第2期為香港特刊。本期責任編輯Stephen Teo和Vivian Lee在導言中指出,這段“消失的年代”(或者消失的電影、消失的作品等)已成為香港電影研究學者的共識,因此迫切需要更多關注。Brenda Chan探討了4部常被忽略的賭片:《吉祥賭坊》(1972)、《鬼馬雙星》(1974)、《賭王大騙局》(1976)和《流氓千王》(1981),解析了這些影片如何預示了后來香港賭片的興盛,以及香港經濟起飛時,社會追求暴富而對賭博的態(tài)度發(fā)生的巨大變化。Fiona Yuk-Wa Law以3部早期賀歲片《金銀珠寶到門來》(1957)、《春滿花開燕子歸》(1966)和《六月新娘》(1960)為例,重點關注賀歲片在營造歸屬感上所扮演的社會和文化角色。George Chun Han Wang記錄了中國電影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制片人之一胡金銓與黃金期的邵氏影業(yè)之間的合作,研究了后期雙方產生分歧的原因。Stephen Teo重點介紹了邵氏影業(yè)于1965年發(fā)起的“新武俠”運動以及隨之產生的女俠電影,主要以導演羅維和女演員鄭佩佩的合作為分析對象,認為陰柔美的女俠電影正是崇尚男子氣概的陽剛武俠片的必然產物。E. K. Tan通過《娘惹》(1952)、《風雨牛車水》(1956)、《娘惹與峇峇》(1956)和《娘惹之戀》(1969)4部電影探討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香港電影對南洋華人的描寫,以及它們如何展示南洋華人形象和反映他們的價值觀以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第3期為大陸特刊。該期主編Yomi Braester和Tina Mai Chen首先在導言中介紹了中國大陸對于“消失的年代”的研究成果,并強調電影是書寫歷史的一種方式,因此,電影研究一定要關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Zhuoyi Wang所選的例子是電影《宋景詩》(1957)。這部電影原本為了對抗反面教材《武訓傳》(1951)而拍攝,過程中卻歷經重重波折,其中緣由值得探究。他借此指出目前對中國早期電影研究過于籠統(tǒng),缺乏對其中細微變化的關注。Matthew D. Johnson所關注的是美蘇冷戰(zhàn)時期的中國科教電影。通過還原歷史,他指出科教電影的制作表現(xiàn)了當時政府對科學技術的重視,以及通過發(fā)展科技和經濟增強國力的決心。Qi Wang超越國家宣傳和電影類型的分析框架,采用跨學科方法,將文本和語境研究結合起來,反映20世紀50年代反間諜電影與現(xiàn)實中的人物、建筑和場景之間的差別,以及所體現(xiàn)的意識形態(tài)和審美意蘊。Paul Clark根據湖南省電影發(fā)行清單,列舉了“文革”期間全國發(fā)行的所有中外電影,以期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當時電影觀眾群的構成,同時與當時的文學讀者群作對比。
從以上特刊分析可以初步看出,英語學術界始終對中國電影史十分關注,尤其是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的電影史,但是學者們也認識到對特殊時期中國大陸電影發(fā)展狀況的研究仍然比較欠缺??偠灾撾s志的特刊主題或許可以為國內學者提供一些新的視角。
結語
《華語電影雜志》作為唯一的專門關注華語電影的英語學術期刊,對華語電影的多個層面均進行過深入探討,并且有些論文從西方學術界獨有的視角出發(fā),不僅探討電影,更將主題擴展到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關學科,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研究與其他學科的對話,引領了電影研究的新方向。此外,本文分析得出的熱點研究話題,如早期電影史等,也可以為國內學者的研究提供啟示。然而,對于該刊物中的論文,我們也需要抱有批判的眼光來審視,畢竟部分作者在研究華語電影時也會借題發(fā)揮,摻雜無關學術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偠灾?,《華語電影雜志》是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學術視野的有力證明。今后,隨著中國電影產業(yè)和華語電影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相信中西方學術界都將涌現(xiàn)更多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英進.簡述中國電影研究在歐美的發(fā)展[ J ].電影藝術,2005(02):42.
[2]張英進.新世紀英語學術界的中國電影研究[ J ].電影藝術,2019(01):3.
[3]高偉云,丁克譯.主題和爭論——穿越起點:21世紀中國電影研究[ 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03):10.
[4]Song Hwee Lim, A new beginning: possible directions in Chinese cinemas studie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2006,1(1):3,6.
[5]張英進.《世界華語電影指南》總序[ J ].華文文學,2012(04):30.
[6]張英進,張慧瑜,譯.牛津在線參考書目“華語電影”[ J ].華文文學,2017(01):59.
[7]Song Hwee Lim, Editorial,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2010,4(1):3.
[8]Guo Juin Hong,Historiography of Absence: Taiwan Cinema before New Cinema 1982.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20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