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為光
(江蘇省泗洪縣分金亭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直腸癌是原發(fā)于直腸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如今直腸癌患者因手術創(chuàng)傷、經(jīng)濟及心理方面的原因,還有部分患者年老體弱,多伴有基礎疾病等因素,選擇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逐漸增加。臨床上治療直腸癌的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有化療、放療及靶向藥物治療等。本研究探討高劑量放療聯(lián)合化療治療局部晚期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自2017年06月~2019年03月直腸癌的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齡平均在48~83歲。其中臨床分期Ⅱ期~Ⅲ期51例,Ⅳ期5例。入選標準:患者均行影像學CT或MRI檢查等,有病理學證實確診為直腸癌,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治療方案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治療方法:放療采用6-MV X線直線加速器,均行三維適形調(diào)強放療,常規(guī)仰臥位,熱塑膜固定,行全腹部CT增強掃描,并采集數(shù)據(jù)輸入TPS治療計劃系統(tǒng),靶區(qū)勾畫為原發(fā)病灶和可見轉(zhuǎn)移性淋巴結,總劑量為68~76 Gy;化療:所有患者均行聯(lián)合化療,化療在放療第一天開始實施,化療方案為XELOX(其中奧沙利鉑130 mg/m2,卡培他濱1000 mg/m2 PO Bid 1~14 d q3W)方案,共3~6周期。治療后一個月進行療效評估,評估依據(jù)為盆腔MRI/CT檢查及直腸內(nèi)超聲檢查。
評價該組指標有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治療后的不良反應(胃腸道、泌尿道、皮膚、血液系統(tǒng))根據(jù)CTCAE v4.0對放化療急性反應進行分級[2]。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Ⅱ期~Ⅲ期ORR8 3.9%、PFS 22.3個月;Ⅳ期ORR53.6%、PFS18.6個月;全組ORR78.5%、PFS20.1個月。
見表1。
表1 全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本方法放療范圍大大縮小,且采用三維適形調(diào)強放療,減少了正常組織損傷,提高病灶劑量,副反應明顯減輕,患者的依從性也有所提高,減輕梗阻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及社會參與度。目前臨床上同步放化療劑量大多50~60 Gy,對于高劑量使用較少,且文獻資料也較少。相關研究顯示同步放化療治療的直腸癌患者在五年后的隨訪中[3],患者的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甚至高于手術組,且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