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是將一種語言信息的承載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信息承載的過程。翻譯不是一個機械性的過程,而是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并且還能將兩種不同的文化融匯在一起的過程。本文就在邊防會談會晤蒙漢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邊防會談會晤;蒙漢翻譯;文化背景
邊防會談會晤是邊防部門與另國邊防部門共同協(xié)商處理在邊境地區(qū)發(fā)生的涉外事務,“邊防無小事,事事連中央”說明了邊防會談會晤雖然是最基層的外交活動,但代表國家形象,傳遞國家聲音,捍衛(wèi)國家利益,是國家外交活動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兩國邊防部門的協(xié)商與溝通通過翻譯者的翻譯來完成,因此在邊防會談會晤過程中翻譯工作非常重要,邊防會談會晤對翻譯者的素質(zhì)要求非常高,翻譯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否則談判人員口才才好,能力才強,翻譯者不能精確的完整的翻譯表達出來會影響會談會晤效果。
一、目前邊防會談會晤蒙漢翻譯存在的問題
(一)蒙漢翻譯隊伍能力素質(zhì)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有差距。
一是觀念陳舊,新事物、新情況了解掌握不及時。邊防會談會晤站翻譯工作比較穩(wěn)定,大部分翻譯在邊遠地區(qū)工作時間較長,接觸新事物、新情況較少,由于獲取信息途徑較窄,導致觀念老化的問題。
二是實際工作經(jīng)驗不足,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少,紙上談兵。剛大學畢業(yè)擔任翻譯的新人員,具備了較高的理論素質(zhì),但參加會談會晤次數(shù)少,實際經(jīng)驗不足,在翻譯時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的不夠好,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翻譯者容易忽視蒙漢民族文化和語言間的差異。
蒙漢民族都有獨特的歷史背景、思維模式、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這種差異使得我們在進行文化交流時,常常出現(xiàn)交流障礙。作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譯,在易換語言、傳播信息和文化的過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翻譯中的語言差異是顯而易見的。語言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文化、翻譯三個方面。因此,翻譯中的文化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不容譯者忽視。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人類行為研究的范疇,“人類交際受情境的制約,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習慣”,翻譯必然受譯出語文化和譯入語文化的制約。所以,翻譯者在蒙漢翻譯工作中必須尊重所要翻譯的蒙漢文獻的文化背景與歷史淵源,這樣才能把作品的靈魂精確的表述給另一方。但目前邊防會談會晤翻譯工作中還存在翻譯者忽視蒙漢民族文化和語言間的差異現(xiàn)象,翻譯者往往將詞的意思與句的意思分離開來單獨翻譯,把詞的文化歷史背景不溶入到翻譯中來,就是說沒有把文章的靈魂抓住,只是把文章的肉體翻譯給聽者,導致整個句子偏離總體文章的意思,使聽者不容易聽懂翻譯表達的意思,翻譯工作達不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
我們來參加2008屆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會。
在這里“答辯”的意思是,但是在這段句子里答辯的意思就變成了。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蒙漢翻譯隊伍培養(yǎng),提高翻譯人員的能力素質(zhì)。
采取將觀念陳舊的老翻譯到院校培訓、新翻譯結(jié)合實際會談會晤實踐鍛煉等方式不斷加強蒙漢翻譯隊伍的培養(yǎng)。拓寬翻譯人員接觸新事物,新情況的途徑,開闊眼界,打開思路,這樣更適合新形勢下對翻譯工作的新要求,更好的提高翻譯者的業(yè)務和職業(yè)素質(zhì),使翻譯者根據(jù)蒙漢文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領會其真正的文化意境,認真嚴肅地做好翻譯工作有較好的指導作用。蒙漢文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不僅有歷史的、現(xiàn)代的,還有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文理綜合等,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也不斷出現(xiàn)新詞匯,翻譯者通過學習培訓不斷掌握蒙漢民族歷史文化等多方面廣博的知識,并也要接觸新事物的機會更新蒙漢文新詞匯,更好的應對在邊防會談會晤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為翻譯工作提供良好的知識平臺。
(二)注重蒙漢文化的差異,靈活運用翻譯技巧。
蒙漢翻譯是蒙漢民族間的一種文化交流與溝通。蒙漢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兩種文化有共同點,也有各自的不同點,要想實現(xiàn)沒有障礙的溝通與對話,翻譯者必須深入研究蒙漢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以及傳統(tǒng)美德,才能夠達到翻譯出來的作品有靈魂,應避免生搬硬套的翻譯手法。
翻譯者盡可能地接近源頭語言來處理兩種語言之間的關系。在翻譯工作中,譯者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蒙漢文基礎是最為基本的素養(yǎng)。如果不了解所要翻譯的源頭語言深層次的含義和背景知識,所譯出來的作品不僅會直接影響閱讀效果,還會影響蒙漢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一篇好的譯文是建立在譯者通曉蒙漢語言,并且是在熟練掌握翻譯技巧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邊防會談會晤工作非常嚴肅,翻譯者必須廣泛掌握蒙漢文化知識,嚴肅認真對待,靈活運用翻譯技巧,做好翻譯工作。
三、結(jié)論
一篇好的譯文不僅反映了譯者高超的翻譯技巧,而且也折射出譯者深厚的語言文化功底。蒙漢譯者應善于對蒙漢兩種語言的特點作比較,找出兩種語言相互轉(zhuǎn)換的規(guī)律性,并結(jié)合特定的蒙漢語言環(huán)境去尋求翻譯的最佳方案。
參考文獻:
[1]曹永俐.試議漢語數(shù)詞成語翻譯策略選擇[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社科版,(11).
[2]蘇日古嘎,韓滿都拉.淺析蒙漢翻譯的可譯性限度問題——從文化差異的角度[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01).
作者簡介:布仁巴特爾,蒙古族,1974年出生,內(nèi)蒙古通遼人,現(xiàn)為新疆青河縣塔克什肯會談會晤站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