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玫
[摘 要]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通過文字的形式準確、優(yōu)美地表達出來,是寫作教學的核心目標。以學定教的寫作教學倡導因材施教、回歸生活、情境課堂和閱讀拓展。從這幾方面入手,能夠突破習作教學的障礙,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guān)鍵詞]習作教學;以學定教;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2-0012-02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將教學目標、寫作方法等通過各種手段“灌”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寫作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本末倒置。導致學生為了作文搜肚刮腸、抓耳撓腮,卻憋不出幾個字來,從而養(yǎng)成抄襲、胡編亂造的惡習,寫出的作文“假、大、空”,對其學習和成長極為不利。以學定教,是解決如何突破寫作教學“老大難”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以學定教,根據(jù)學生寫作需求實施寫作教學
“以生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過程的實施,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更加貼近學生,才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根據(jù)這個前提,教師應(yīng)當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難易程度適中,實行分層教學。對寫作能力較好的學生偏重提升情感和閱讀拓展,對寫作能力欠缺的學生加強基礎(chǔ)性的素材搜集和寫作技能訓練;按照低、中、高分階段制定教學目標,強化層次教學,循序漸進,從看圖說話開始,逐步推進從描述到仿寫到想象到創(chuàng)作的寫作升華過程;在學生逐步提升的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寫作靈感的迸發(fā),捕捉他們寫作進步的萌芽,并針對性地實施激勵教學。
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童話篇章,這些是實施以學定教寫作教學的絕佳助力。我在開展童話教學時,進行了課堂拓展,引入了童話寫作的內(nèi)容,并根據(jù)學情制定了策略。首先,通過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對動畫中出現(xiàn)的人物、動物、景色等進行初步描述,從觀察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寫實能力;然后,通過相關(guān)暗示,啟發(fā)學生對畫中的人物或小動物進行情感代入,想象他們見面時會說些什么,然后將各自的對話寫下來。這個過程是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差異化的過程,非常重要。接著,我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和寫作想象能力的不同,進行分組,播放一段無聲的動畫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動畫故事進行寫作,并引入競爭機制。學生為了得到小紅花個個熱情高漲,積極討論,小組成員間取長補短。很快,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童話故事就寫了出來。在此基礎(chǔ)上,我表示大家都寫得很好,難分高低,小紅花不知道給誰才好,然后趁機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一篇童話,仍然以小組為單位,再決高下。在層層推進童話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合作學習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
二、回歸生活,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汲取寫作素材
小學生寫作常見的問題是素材缺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主要是由于現(xiàn)今城市的發(fā)展,小學生活動空間日益受限,與大自然和社會的接觸逐漸減少,除了教師、家長、書本,對生活感悟很少,自然做不到言之有物。對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乃至語文教學中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為指導方針,引領(lǐng)學生接近大自然,走進社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素材。日積月累,學生的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寫起作文來自然肚中有貨,侃侃而談。
例如,在學習完《桂林山水》等寫景課文后,教師聯(lián)動家長,組織春游、秋游、遠足等語文課外拓展活動,同時建議家長多抽出時間陪孩子旅游、踏青等。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學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風光有了切身的體驗,在此之后進行寫景作文寫作時就不會抓耳撓腮、憑空想象了。
三、情境課堂,引領(lǐng)學生體悟情感,升華寫作目標
小學作文教學,除了要讓學生言之有物之外,還要讓他們的作文言之有情。指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是寫作教學的難點。雖然小學生活潑好動、情感豐富,但是他們羞于表達情感也是事實。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以教材中情感描述比較豐富的課文作為依托,對學生進行真情實感教育,引導他們深入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喜悅、熱愛、傷心、憤怒等各種感情,并與實際生活進行鏈接,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樣,學生寫下的文章自然也就飽含了喜怒哀樂。
例如,在進行人物描述類的寫作教學時,我設(shè)計了一個有趣的游戲情境,讓學生放學回家后的這天晚上,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要跟家長說話,并囑咐他們觀察家長的反應(yīng),第二天來講給我聽。學生覺得很有趣,紛紛照辦。為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僅僅通過家校通告訴家長今天布置了一項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又不能讓他們知道的特殊作業(yè)。第二天,學生在講述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落下了眼淚。他們紛紛告訴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的以為他們在學校受了欺負,耐心地開導;有的以為他們生病了,做了可口的飯菜,并且對他們關(guān)懷備至……他們紛紛表示自己覺得非常感動,以后要好好學習不再惹家長生氣。此時,我趁熱打鐵,布置學生對家長進行一天的細致觀察,并以“我的____”為題進行寫作。在情感被引發(fā)的基礎(chǔ)上,學生的作文充滿了對父母的感恩和愛,感情十分真摯。之后,我將學生的作文向家長展示,使得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融。這樣的寫作情境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學生寫作時融入自身的情感,是他們寫作習慣養(yǎng)成道路上的一次成功嘗試。
四、閱讀拓展,鼓勵學生提高自己,創(chuàng)新寫作內(nèi)容
小學教材已經(jīng)可以稱之為包羅萬象、圖文并茂了,但限于篇幅,疏漏之處難免,且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不止于此。小學生認知面較為狹隘,且對事物的思考比較簡單,對于高層次的寫作諸如議論文來說,他們知識儲備是不夠的,會阻礙他們寫作立意的深入和作文主題的升華。因此,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拓展十分重要,形式也應(yīng)多種多樣。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引導他們養(yǎng)成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獨立思考的品質(zhì)不斷萌芽。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寫作,學生的作文必然立意深遠。
比如,對于愛好科學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多閱讀科普性圖書和文章,投其所好后再引導他們在其他類型圖書的閱讀上分配時間,同時建議家長陪同孩子參觀天文臺、動物園等;對于情感細膩豐富的學生,則聯(lián)動家長陪同閱讀,以《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為主,讓家長關(guān)注其情感波動并加以引導,收到效果后再指導其合理改變閱讀方向;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則主要通過影視動畫等方式進行課外閱讀拓展,這需要家長配合,選擇來源科學和立意積極向上的作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尚不完備,他們處于對事物好奇懵懂的階段,語言表達能力也較為欠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上任重道遠。首先是自身教學思想的轉(zhuǎn)變,要努力踐行“以學定教”“以學促教”的方針,在“以生為本”的思想指導下,正確引導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寫作,熱愛寫作。其次,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時要耐心和智慧并重,循序漸進,以激勵式教學為主,帶領(lǐng)學生突破寫作難的重圍,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 參 考 文 獻 ]
[1] 任仙萍.基于以學定教理念的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教師.2016(22).
[2] 曹琴.以學定教,切實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水平[J].課外語文.2016(6).
[3] 卓勇水.以學定教,靈性實現(xiàn)教學相長——小學語文課堂構(gòu)建以學定教模式的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7(1).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