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 31歲
兩個月前,我作為公司的技術總監(jiān),受邀出席行業(yè)論壇,并作了簡短發(fā)言。發(fā)言結束時,我瞥到臺下一張熟悉的臉,我的初戀女友小瑤。
5年前,我們相戀。當時我剛畢業(yè)進入一家國企,工作很不順利,領導一直給我穿小鞋。她家境好,一向心高氣傲,看我郁郁不得志,憤而提出分手,遠赴英國留學。臨走前,她留下一句話:“像你這樣的男生,配不上我對你的期待?!?/p>
言猶在耳,如今的小瑤卻變了說法:“你和5年前太不一樣了,全場的女人都被你迷倒了。”這之后,她主動給我發(fā)短信,約我出去看電影、喝咖啡、泡酒吧,還時時提起我們當初的美好時光。不得不說,她這樣的舉動,讓我虛榮心爆棚。
可我忘不了分手時的傷心絕望。 整整半年,我沉溺于失戀的痛苦中一蹶不振,幸而遇到兩位師兄創(chuàng)業(yè),拉我當合伙人,才有了今天。
在人生的低谷期,我和現(xiàn)在的未婚妻、公司人事專員小雨走到了一起。她各方面都極普通,卻在我最落魄的時候對我不離不棄。為小雨,我拒絕了小瑤復合的要求。
誰知小瑤不服氣,找到我公司將小雨從頭到腳奚落了一番,然后自負離開。她驕傲地表示不會放棄我。而我身邊的一群哥們兒見到小瑤之后,都戲謔地說:“像小瑤這樣有模樣有身材的海歸女,才適合你的身份?!?/p>
拉鋸戰(zhàn)持續(xù)了兩個月,我也漸漸沒了主意,你說我該怎么選呢?
張無忌,你好,你果然頗有自知之明,你所做的事情可不就和金庸筆下那個多情懦弱、見一個愛一個的張無忌一樣嘛。
無獨有偶,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說《基地》中也描寫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騾雖丑,卻有非凡的能力,可以像撥一個有刻度的羅盤那樣精確地操控別人的情感,讓他們聽命于自己。憑這個能力,他獨步宇宙,獲得了他遇到的所有人的服從。
然而,在騾心中,這無數(shù)人的分量加起來都沒有一個女子重,并且,盡管他愛她,卻從不肯用操控她的方式來獲得她的愛與垂青。
因為,這是他所遇到的唯一例外:她一開始就對他無條件的好,沒有因為他的丑陋而看不起他,也沒有因為他偽裝的弱勢而可憐他,她一直將他當作一個人而給予尊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稱這種感情模式為“無條件的愛”。當騾以他的本來面目出現(xiàn)時,除了那女子,所有人都會看不起他或居高臨下地可憐他,當騾以他的超能力控制了其他人時,所有人都崇拜他,哪怕為他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們的崇拜,他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愛”,那意味著只有你強大,你的外在價值高,我們才愛你。
在當今發(fā)達的經濟社會,盡管“有條件的愛”大行其道,但我們都抵觸這樣的愛,因為,他們所愛的并非是我本人,而是附著在我身上的條件。試想,假若你沒有了這些外在條件,對方會不會收回對你的愛呢?想到這里,恐怕你會有些冷汗在背吧。
倘若一個人心中有你,他(她)在意的應該是你僅僅作為一個單純的人的存在,很少會因為你外在條件的增減而調整對你愛的多與少,這樣的情感模式,才是最值得珍視的。
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自我價值,而忽視了最值得珍視的關系。而且,自我價值,在最可珍惜的關系中才能得到體現(xiàn)。
最后,我想說,無論是基于道德還是法律,這個時代都無法再有享齊人之福的“美事”。連生活在元朝的張無忌最后都能決斷,選擇了心中最愛的人。現(xiàn)在對于小瑤和小雨,你問我該怎么選,想必你內心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