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花,陳云霞
(如東縣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江蘇 南通 226400)
PICC因其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且靜脈穿刺成功率高等優(yōu)點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1],目前常用的PICC置管多為運用血管超聲(US)引導配合改良塞丁格技術(MST),2016INS指南[2]:考慮選擇占靜脈直徑小于/等于45%的導管,這對置管血管的內(nèi)徑提出明確的要求。臨床置管工作中,常見患者因疾病因素等導致常用的上臂中段血管內(nèi)徑不能滿足置管要求,我們將PICC置管方法進行了改進,將穿刺點上移至上臂中上段,選擇血管內(nèi)徑適宜穿刺部位進行置管,然后建立隧道,使導管出口于上臂中段?,F(xiàn)報告如下。
2018年7 月~2019年4月,由于疾病晚期、多次置管等原因?qū)е律媳壑卸窝軆?nèi)徑不宜穿刺置管患者14例,簽署置管同意書,并經(jīng)醫(yī)院科教科及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其中1例為乳腺癌術后上臂中段靜脈置管未一次成功,年齡31~73歲,超聲選擇上臂中上段適宜穿刺部位,配合MST置管,置管后建立皮下隧道,引導PICC導管出口于上臂中段適宜部位,均一次成功置入并保留PICC,穿刺及留置期間未見并發(fā)癥。
(1)用物準備:PICC導管型號為4F,為前端瓣膜不修剪型導管,全長55 cm;專用引導針,0.5%利多卡因1~2支,5 ml注射器。
(2)按照PICC置管標準流程,選擇并標記靜脈穿刺位置及皮膚出口部位。
(3)超聲引導穿刺成功,置入導絲,局部麻醉,加大穿刺點擴皮范圍至3~4 mm,深度2~3 mm,止血,導管送至預定長度,撤除導絲。
(4)建立隧道:局部麻醉,7號針自皮膚出口位置邊向穿刺點方向潛行邊皮下注射5%利多卡因。
(5)皮膚出口部位擴皮,引導針自皮下沿利多卡因注射處潛行至穿刺點處,出擴皮口,PICC導管末端套接于引導針頭端,固定良好,回撤引導針,引導PICC導管穿過皮下,出于皮膚出口處,調(diào)整導管,連接減壓套筒。
(6)局部消毒,兩處擴皮口紗布覆蓋,常規(guī)貼膜。
Robert Dawson[3]提出ZIM分區(qū)法,從肘部到腋窩:上1/3為黃色區(qū)域,中1/3為綠色區(qū)域,下1/3為紅色區(qū)域,PICC最佳出口位置在綠色區(qū)域,當上臂中間三分之一處的靜脈太?。ǎ?~4 mm)時,我們可以在上臂的近端三分之一(Dawson黃區(qū))穿刺較大的靜脈,然后建立隧道,以便在中部三分之一處有一個得到導管出口(Dawson綠區(qū)),Robert Dawson指出目前沒有找到隧道PICC的禁忌癥。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4-6]也證實:上臂中段區(qū)域?qū)Ч芰糁闷陂g并發(fā)癥最低,舒適度較高。此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開展。
此技術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無禁忌癥,為臨床血管條件差患者開辟了安全置入PICC的新的途徑,同時在出血、導管相關感染、導管移位、血栓性靜脈炎等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本組14例患者維護過程中均未見并發(fā)癥。 隧道技術使導管存在皮下走形段,對導管的移動產(chǎn)生緩沖,不隨手臂運動產(chǎn)生移位,且導管出口位置易于固定,臨床應用不需擔心導管移位問題。皮下隧道一般3~5 cm,損傷小,操作簡便,全程無痛,且患者在使用的過程中,無導管在腋下區(qū)域的異物及摩擦感,維護方便。隧道式PICC與常規(guī)PICC相比,導管在靜脈內(nèi)的長度縮短,且在官腔相對較大靜脈,血管穿刺點處導管移動少,大大降低了血栓性靜脈炎及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因?qū)Ч苄杞?jīng)長段皮下隧道才 能達到靜脈內(nèi),經(jīng)導管外皮下逆行感染的概率顯著降低。隧道由穿刺點向手臂橈側10~15°方向呈自然弧度,使導管出口處移向橈側面,增加患者維護及使用的方便與舒適。
皮下隧道深度根據(jù)病人的皮下組織厚度靈活掌握,一般皮下2~3 mm,避免過淺進入皮下致密層,導致引導針穿刺困難,增加病人痛苦。。引導PICC導管自然埋入皮下,注意導管不可扭曲或成角,本研究使用手臂輸液港的隧道針作為引導針,可應用于4F、5FPICC導管,操作方便,損傷小。兩處擴皮點未進行縫合,均自然愈合,如遇到導管凸出或埋人皮下欠深,切口不能自行閉合時,可在血管穿刺處加縫一針,有條件者可使用皮膚粘合劑。
本研究進行的隧道式PICC目前僅使用于上臂中段血管內(nèi)徑不足穿刺置管患者,樣本量偏少,研究面存在誤差。隧道PICC操作尚無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及流程,認為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