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秀
詩歌解讀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很多同學因讀不懂詩歌而困惑。作為一名老師,怎樣讓學生讀懂詩歌,快速理解詩文內(nèi)容呢?教學實踐表明,幫助學生抓住詩詞線索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線索即是貫穿全文的脈絡(luò),它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jié)構(gòu)完整嚴謹,也為抒發(fā)的感情找到了一個很巧妙的切點?!霸娫~猶文也”,好的詩詞也一定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使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統(tǒng)一在一個完美的形象之中??梢哉f抓住了詩詞的線索,也就掌握了理解詩詞的鑰匙。
一、初讀詩歌,體會變化,厘清線索
初讀詩歌時,要尋找標志,要體會變化。有許多詩歌顯露了詩歌情節(jié)發(fā)展的標志,也有不少詩歌留下了思想發(fā)展的蹤跡,這標志和蹤跡也就是詩歌的線索。因此,了解常見的詩詞線索對我們讀懂詩歌有很大幫助。我們可以舉例說明。
1.以時間的變化為線索
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以“月生(海上明月共潮生)、月照(月照花林皆似霰)、月斜(江潭落月復西斜)、月落(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外在線索,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2.以空間的變化為線索
如周邦彥的《蘇幕遮》。作者以行蹤變化為線索,從室內(nèi)“燎沉香,消溽暑”寫到室外“鳥雀呼晴”,再到荷塘,然后聯(lián)想起了家鄉(xiāng)“故鄉(xiāng)遙”,巧妙地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3.以事情過程為線索
如高適的《燕歌行》,以詩歌的形式,以戰(zhàn)爭的過程為線索,為我們再現(xiàn)了一場慘痛的戰(zhàn)爭過程。從出師“摐金伐鼓下榆關(guān)”到戰(zhàn)敗“孤城落日斗兵稀”,再到被圍“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最后寫了死斗“相看白刃血紛紛”。
4.以人物形象為線索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詩中有兩條線索,明線是琵琶女的悲涼身世,暗線是詩人的強烈感受。詩人明寫琵琶女淪落天涯的悲慘遭遇,暗寫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5.以景物的描寫為線索
如我們熟知的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就是以錢塘湖春天的景色為線索,描寫了西湖春天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抒發(fā)作者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6.以詩眼為線索
詩眼是指詩歌情感的迸發(fā)點,它可能是一個詞,也可能是一句話,可能在標題中出現(xiàn),也可能隱藏在詩篇中。如陸游的《書憤》即是以“憤”字為詩眼、為線索。
7.以作者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變化為線索
有的詩歌中,情感是有起伏變化的,所以,抓住了作者起伏變化的情感也就抓住了詩歌的線索。如李白的《將進酒》,就是以“悲(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樂(烹羊宰牛且為樂)、憤(古來圣賢皆寂寞)、狂(與爾同銷萬古愁)”情感的變化來寫舉杯痛飲的原因。
二、再讀詩歌,研析難點,梳理脈絡(luò)
1.研析難點
再讀詩歌,分析詩歌中的關(guān)鍵詞句,揣摩重要意象、主要手法、文言現(xiàn)象等來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2.梳理脈絡(luò)
梳理脈絡(luò)即圍繞找到的線索,厘清作者在文本中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常見的思緒脈絡(luò)有:
(1)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角度的結(jié)合。如周邦彥的《蘇幕遮》。消暑用的沉香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嗅覺),鳥兒在屋檐下歡快地叫著(聽覺),清平的水面上挺立著一枝枝荷花在風中搖擺(視覺)。感官的結(jié)合巧妙地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變化:由沉悶到歡快直至欣喜。
(2)由景及情。如辛棄疾的《登建康賞心亭》。上片所寫景物,是作者登臨時即目所見。下片表達深沉的愛國之情。
(3)時空順序。詩中可能有時間的變化,可能有空間的轉(zhuǎn)化。如杜甫的《閣夜》。作者聽到了戰(zhàn)亂的消息,不禁百感交集,以時間為線索,從歲暮寫到寒宵,再到五更,最后是黎明拂曉,記下西閣之夜的所見所聞所感。
(4)由靜到動。如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是靜景,“蓮動下漁舟”是動景。
(5)由實到虛。如柳永《雨霖鈴》。這是一首寫送別的詞,“別”字是一條顯明的線索。實寫別前長亭分別圖,虛寫別后,想象酒醒后的孤獨。虛實結(jié)合,把依依惜別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6)起承轉(zhuǎn)合。如杜甫的《登高》。起句點題登高所見,承句“無邊落木”承首句的“風急天高”,“不盡長江”承次句的“渚清沙白”,頸聯(lián)表達方式由描寫到議論,將遠離家鄉(xiāng)等悲苦疊加著推到讀者眼前,合句直述處境和心情,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三、串譯詩歌,線索貫穿,明確主旨
讓學生抓住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想象,依據(jù)線索,依據(jù)脈絡(luò)層次進行陳述說明。這樣,理解了詩文內(nèi)容,作者要表達的主旨也自然就明確了。
為了很好地說明以上的方法,我們以張繼的《楓橋夜泊》為例展開說明。
1.初讀詩歌,體會變化,厘清線索:愁。
詩中寫了一連串的景物:落月、啼鴉、楓樹、漁火、寺院、客船,加上詩題中點明的“楓橋”和不言而喻的江水,一共是八個獨立的景物。而一個“愁”字,像一根線將這八個景物貫穿起來,使這些景物都帶上了情。
2.再讀詩歌,研析難點,梳理脈絡(luò):視聽結(jié)合。
3.串譯詩歌,線索貫穿,明確主旨。
你看客船中那個因“愁”而不眠的旅人,遙望著這月色、樹色,諦聽著這鴉啼、鐘鳴,時近夜半,還在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成眠。表現(xiàn)出一種“羈旅之思”“孤寂之感”。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惟能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惟吾所施。”線索本是詩人用來謀篇布局的,但也可成為讀者打開詩歌大門的鑰匙。不管內(nèi)容怎樣復雜,只要我們尋得線索,理出詩歌的深層脈絡(luò),就能快速地讀懂詩歌,就能理解詩文的主旨。
[作者通聯(lián):遼寧鳳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