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wèi)
摘 要:在課程改革背景的推動下,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了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師轉變固有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找到理想的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理想課堂;創(chuàng)設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阻礙的作用,分析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我們發(fā)現(xiàn)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之處:首先,在教材的內容上改革的不夠徹底。雖然目前有很多版本的語文教材,但是其中的內容變化大同小異,甚至有部分地區(qū)的教材內容比較落后,已經(jīng)不再符合當前的教育需求。時代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學生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多,老舊的內容是無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的。其次,目前來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相似,都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的降低,同時也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擴展,導致學生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低。最后,大多數(shù)的教師教學理念仍然比較落后,仍然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教學理念就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被動的學習方式也導致學生的興趣低下,影響課堂學習的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能夠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能力水平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加入到課堂活動中。
二、小學語文理想課堂的創(chuàng)設方法
1.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提出過,教師的修養(yǎng)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簡單的說,第一個條件就是“德”,這就要求教師的思想品德水平一定要高,能夠帶給學生正確的引導,成為學生的榜樣;第二個條件是“才”,這是指作為教師一定要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有著較高的知識儲備,了解多層次的知識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第三個條件就是“術”,我認為這一內容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掌握教學的藝術,能夠找到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幫助學生真正的獲得提升。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滿足這三個方面的要求,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承擔起引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不斷的進行知識的探索。
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師德師風的建設,教師能夠真正的熱愛學生,真心的關心學生,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更加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重視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當前的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組成是不相同的,還有很多留守兒童以及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情感教育,要重點關注這一部分學生,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與溫暖。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學生真正的成為朋友。
2.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即以小組為基礎,組內學生分別負責不同學習任務,相互協(xié)調與合作,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展現(xiàn),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不僅獲得了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有所裨益。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為學生布置學習研究任務,并作為引導者從旁管理督促學生,學生在小組內各司其職,極大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同時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高。
3.創(chuàng)造氛圍,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造氛圍,是指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師生和諧共處、情感融洽交流的良好教學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1)用真情,營造育人情境。常言說:感情,貴在以情感人。教師的情緒和其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氣氛都會感染學生,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氛圍。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應注意以下三點,一要準確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調,這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基礎。二要準確把握學生心態(tài)的變化,這是駕馭課堂的關鍵。三要用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要用學生的目光去看世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感染、移情的作用,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質疑問難,激發(fā)興趣。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打開思維大門的金鑰匙。南宋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此方是長進?!苯虒W中,教師要先質疑,巧妙設計疑問,可以用有趣的問題導入課堂,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之思考并不斷提出疑問,在師生的交流碰撞中得到解釋和提升,學生在學習中才會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學習熱情高漲。
(3)探究互動,激發(fā)興趣。《語文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和強調探究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求知,在探究中成長。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既是引路者,又是合作者,教師要做到“引”“疏”“撥”得當。啟發(fā)和激勵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做到:淺顯的問題個別點撥,普遍的疑難問題,集體討論解決,有爭議的問題,在學生討論后再點撥,把學習的時間留給學生,把發(fā)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綜上所述,語文不僅是語言交際的工具,更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拔囊暂d道”,它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學和人類文明傳承的載體,語文又是我們的母語,語文教師要傾其情,盡其心,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力和藝術水平,使小學語文課教學達到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張道娟.小學語文課堂反饋有效性的探究[J].文學教育(下).2018(01)
[2]郭朝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