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豪素淺談乾隆皇帝的文人意趣

2019-04-30 08:17:50郝炎峰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紫禁城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御制乾隆皇帝乾隆

郝炎峰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乾隆皇帝自身的文人意趣,是乾隆一朝在皇帝周圍出現(xiàn)一大批以詩詞書畫見長的詞臣、畫家的根本原因。乾隆皇帝的這種文人意趣并非骨中帶來,而是源自其自身的文學(xué)、藝術(shù)修養(yǎng),又通過書法、繪畫、詩詞,甚至是文房器物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乾隆皇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歷,廟號高宗,是清代入關(guān)后的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基本貫穿了整個十八世紀。在位期間,他勵精圖治,鞏固邊疆,社會總體安定,經(jīng)濟較為繁榮。在其統(tǒng)治晚期,西方世界發(fā)生了劇烈變革。乾隆盛世之下,社會潛伏著重重危機,但乾隆皇帝仍可稱為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頗有作為的封建帝王之一,乾隆一朝也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最后高峰。

乾隆皇帝自幼得滿漢名師教導(dǎo),接受了系統(tǒng)而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加之聰穎好學(xué),即位后于萬機余暇游藝翰墨,留下了數(shù)量龐大的詩文和書畫作品。造辦處和江南三織造等機構(gòu)在他的指導(dǎo)下還制作了大量的具有文人雅趣的文房用品。通過對這些文物的考察,我們可以對乾隆皇帝的個性、審美和文人情趣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有助我們于藝術(shù)一道,全面地理解和評價乾隆皇帝。

文人意趣的養(yǎng)成

滿人入關(guān)以后,充分認識到儒家思想在治理國家上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十分重視皇子和宗室子弟的教育。據(jù)《清太宗實錄》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曾下令:「自今凡子弟十五歲以下,八歲以上者俱令讀書?!冠w翼(一七二七年~一八一四年)回憶他所見到的皇子讀書情景,講道:「黑暗中殘睡未醒,時復(fù)依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并感嘆道:「吾輩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既入書房,作詩文,每日皆有程課,未刻畢,則又有滿洲師傅教國書、習(xí)國語及騎射等事,薄暮始休?!梗ā堕芷仉s記》卷一「皇子讀書」)吳振棫(一七九〇年~一八七〇年)也曾記載過清代皇子的教育情況:「我朝家法,皇子皇孫六歲即就外傅讀書。寅刻至?xí)?,先?xí)滿洲、蒙古文畢,然后習(xí)漢書。師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課簡,午前即退直。退遲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準散直。」(《養(yǎng)吉齋叢錄》卷四)

雍正皇帝非常重視對皇子的教育,他為弘歷延請了多位老師,這些老師不是朝廷重臣便是當世大儒。其中福敏、朱軾和蔡世遠三位對其影響最大,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六十九歲的乾隆皇帝作《懷舊詩·三先生三首》回憶起這三位老師時仍滿懷深情。

福敏(一六七三年~一七五六年),字龍翰,富察氏,滿洲鑲白旗人?!缚滴跞辏ㄒ涣牌吣辏┻M士,選庶吉士,散館,以知縣待銓。時世宗(雍正皇帝)在藩邸,高宗(乾隆皇帝)初就傅,命福敏侍讀?!梗ā肚迨犯濉ち袀骶攀じC魝鳌罚那』实鄣脑娮髦锌芍C糇院霘v六歲即被聘為老師,直至雍正初年出任浙江巡撫,前后近十年。乾隆皇帝在《懷舊詩·三先生三首·龍翰福先生》中懷念說,福敏「能多方誘迪,于課讀為長。余初就外傅,始基之立,實有以成之」,并稱從福敏處「得學(xué)之基」。(《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卷五十八)

朱軾(一六六五年~一七三五年),字若瞻,一字伯蘇,號可亭。雍正初年被選為弘歷老師。乾隆皇帝在《懷舊詩·三先生三首·可亭朱先生》詩中說:「皇考選朝臣,授業(yè)我兄弟。四人胥宿儒,徐(元夢)、朱(軾)及張(廷玉)、嵇(曾筠)。設(shè)席懋勤殿,命行拜師禮?!共⒆宰⒃疲骸肝页衫?,皇子初就學(xué),見師傅,彼此皆長揖?;士紦翊怂娜藶橛嘈值苤畮?,命在懋勤殿行拜見之禮,示尊重也?!怪燧Y工古文,「究心經(jīng)學(xué),著有《周易注解》、《儀禮節(jié)略》及《歷代名臣名儒循吏傳》諸書」。乾隆皇帝「從學(xué)十余年,深得講貫之益,學(xué)之全體,于先生窺津逮焉」。(《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卷五十八)

蔡世遠(一六八二年~一七三三年),字聞之,號梁村。雍正二年至九年任弘歷老師。乾隆皇帝在《懷舊詩·三先生三首·聞之蔡先生》中說:「所從之師雖多,而得力于讀書之用,莫如聞之先生?!共淌肋h是清代著名的學(xué)者和教育家,學(xué)識淵博,尤精于性理之學(xué)。他繼承「二程」和朱子之學(xué),又深研周敦頤、張載的學(xué)說,是清代閩學(xué)派的骨干。乾隆皇帝說他于蔡世遠「得學(xué)之用」,其為學(xué)對乾隆皇帝的影響可謂深遠。

除此三位先生外,雍正皇帝為弘歷挑選的老師還有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鄂爾泰、蔣廷錫、邵基、胡煦、顧成天等多人。雍正八年,弘歷奉父親之命將自己之前所作的詩文結(jié)集為《樂善堂集》,作為自己二十歲的一個總結(jié)。他在《樂善堂集》的序文中說:「余生九年始讀書,十有四歲學(xué)屬文,今年二十矣。其間朝夕從事者,『四書』、『五經(jīng)』、《性理綱目》、《大學(xué)衍義》、《古文淵鑒》等書,講論至再至三。」這些老師為年輕的弘歷講解儒家經(jīng)典,教授作文方法,可以說弘歷的啟蒙教育已經(jīng)站在了極高的起點上,這也為他以后的詩文創(chuàng)作開啟了興趣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弘歷在接受儒家教育的同時,還受到了嚴格的書法訓(xùn)練。清代至遲自順治時起,就開始有意識地訓(xùn)練皇子的漢文書法。順治時,大學(xué)士馮銓、洪承疇等便向皇帝建議:「皇上承太祖、太宗之大統(tǒng),聰明天縱,前代未有,今滿書俱已熟習(xí),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盡備之于經(jīng),一日之間,萬機待理,必習(xí)漢文曉漢語,始上意得達,而下情易通。伏祈擇滿漢詞臣,朝夕進講,則治化亦光矣?!雇跏慷G曾記載:「上(順治皇帝)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余,游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荊、關(guān)、倪、黃輩所不到者,真天縱也?!梗ā冻乇迸颊劇肪硎刚勊嚩な雷嬗P」)故宮博物院目前還保留有順治皇帝學(xué)習(xí)漢文書法的習(xí)作及書畫作品多件。

乾隆皇帝最敬重的皇祖康熙皇帝也十分鐘情于翰墨??滴趸实垡簧R池不輟,他曾說「自幼習(xí)書,豪素在側(cè),寒暑靡間」(《懋勤殿法帖序》,《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三十二),「每日寫千余字,從無間斷,凡古人之墨跡、石刻,無不細心臨摹,積今三十余年,實亦性之所好」(和珅、梁國治《欽定熱河志》卷十四),「耽好筆墨,有翰林沈荃,素學(xué)明時董其昌字體,曾教我書法。張、林二內(nèi)侍,俱及見明時善于書法之人,亦常指示,故聯(lián)之書法有異于尋常人者以此」。(《圣祖仁皇帝庭訓(xùn)格言》)此外,康熙皇帝還刊刻了《懋勤殿法帖》,編修了《佩文齋書畫譜》,都是當時重大的內(nèi)府書畫整理工程。

雍正皇帝在書法上亦頗有心得,他雅好臨池,「留心書法最久,所見歷代法帖最多」。(《跋淳化閣帖后》,《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卷十二)此外他還非常重視文人意趣的表達。他命人創(chuàng)作多幅行樂圖,在畫中體驗文人的生活情境。將自東漢至明代「令人心曠神怡,天機暢適」(《悅心集序》,《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卷八)的佳章妙句選編成《悅心集》,顯示出對文人意趣的追慕。此外他還親自參與到文房用具、瓷器、漆器、木器等工藝品的設(shè)計、制作中,對材料、形式、技巧、色彩都有品評判斷,反復(fù)強調(diào)要「文雅」、「秀氣」、「素靜」、「精細」,以符合文人的審美要求。

順治、康熙、雍正幾位皇帝,均在政務(wù)之余寄情翰墨,留下了大量的書畫作品,這些都對乾隆皇帝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弘歷在登基稱帝前的十三年間,每天堅持練習(xí)書法,除節(jié)日和特殊情況外極少間斷。如此高強度的訓(xùn)練和超乎常人的勤奮,使得弘歷的書法功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使得書法成為伴隨他一生的興趣愛好,并成為日后出現(xiàn)一大批以書畫見長的詞臣和畫家圍繞在他周圍的根本原因。在詩文、書法之外,弘歷繼承其父對文人意趣、文人審美的重視,登基之后,開始了規(guī)模更大、影響更為廣泛的帶有文人意涵的活動,終其一生,顯現(xiàn)出這位帝王在文人意趣方面的濃厚興趣。

文人意趣的表現(xiàn)

乾隆皇帝自身所帶有的文人意趣是多方面的,從詩文的創(chuàng)作到書畫的實踐,從文房用具的制作到園林的營造,幾乎涵蓋文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肖像行樂

乾隆皇帝命人繪制了多幅行樂圖畫像,這些畫像中,他被描繪成一位文士,身著傳統(tǒng)服飾,或拈須深思,或提筆凝神。在《弘歷古裝像》軸中,乾隆皇帝端坐于書房之內(nèi),一手拈須,一手執(zhí)筆。書桌上,已鋪開一張良紙,似乎正等待著他落筆書寫。書桌旁的幾上放置著精致的觚、盆和瓶,觚、瓶中插著盛開的梅枝和蘭花,正與窗外的古梅和青翠的竹子交相輝映。春天已到,皇帝的眼神堅毅而有神,似乎已然成竹在胸,只差將胸中丘壑落在紙上了。這幅圖營造了祥和的氛圍,精致的陳設(shè)為典雅的書齋平添了幾分清幽與高逸,共同烘托著畫面的主人公 一位自信的文士。

乾隆皇帝還命人創(chuàng)作了多幅具有哲學(xué)意味的《是一是二圖》。這幾幅繪畫構(gòu)圖大同小異:乾隆皇帝身著古代服飾,一腿半趺坐于床榻之上,右手執(zhí)筆,左手持紙卷,臉扭向右側(cè),一副文士裝扮。床榻后面的屏風上,或繪山水,或繪花卉,清逸高雅。屏風上,懸掛著一軸乾隆皇帝的半身像,體貌、著裝與坐榻上的皇帝相同。掛軸中的皇帝頭扭向左側(cè),正與坐榻上的皇帝遙遙相對,似乎有著默契的交流。床榻右前方書桌后,一名童子正手持花瓶,往書桌上的杯中注水?;实蹆蓚?cè)的家具上,擺滿了青銅嘉量、觚、爐、鼎、玉璧、青花罐、瓶、壺、冊頁、手卷等物,它們不僅充實了畫面,令構(gòu)圖更為飽滿,而且映襯出乾隆皇帝儒雅的生活情趣和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賞識與重視。

其實這些《是一是二圖》是有母題的,即源于宋代的《人物圖》頁。類似體現(xiàn)乾隆皇帝文人雅意的仿古行樂圖在乾隆時期還繪有不少。如金廷標所繪的《弘歷宮中行樂圖》和佚名宮廷畫家所繪的《弘歷賞雪圖》、《薰風琴韻圖》等,畫面中的乾隆皇帝均身著漢族文人的服飾,神情淡然,從中可見他對漢族文人樂天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之情。其中,《宮中行樂圖》臨仿自劉松年的《宮中圖》,《薰風琴韻圖》臨仿于劉松年款《琴書樂志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在其御制詩《題宮中行樂圖一韻四首》中,有「松年粉本東山趣」之語,「東山」的典故來源于東晉文人謝安攜絲竹隱居于東山的故事。詩的小注中,說明了仿制此畫的理由:「《石渠寶笈》藏劉松年此幅,喜其結(jié)構(gòu)古雅,因命金廷標摹為《宮中行樂圖》?!箍梢酝茰y,其他的幾幅臨仿之作也應(yīng)該都有相似的理由,即文人意趣、結(jié)構(gòu)古雅。

天章海溢

乾隆皇帝登基后,承繼父、祖勤政的作風,處理政務(wù)、批閱奏章,數(shù)十年如一日,顯示出超強的意志。同時在萬機之余暇,于詩文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保留詩作最多的人,他愛詩成癖,一生作詩不輟,據(jù)統(tǒng)計,他的《樂善堂全集》、《清高宗御制詩初集》至《清高宗御制詩五集》、再加上太上皇期間的《清高宗御制詩余集》,共收詩作總數(shù)達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九首。他稱自己「平生結(jié)習(xí)最于詩」(《題郭知達集九家注杜詩》,《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卷二十五),倘若幾天不吟詠便「輒恍恍如有所失」。(《清高宗御制詩初集》跋)。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面對數(shù)以千計的詩作,他曾寫詩道:「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梗ā渡袝Y溥奏進所刻御制詩集書此志懷》,《清高宗御制詩二集》卷十九)然而自此之后,他還是一直維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熱情。除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因崇慶皇太后病世,「簡行幸,疏吟詠」,詩作數(shù)量明顯銳減,全年僅二百九十二首外,其他年份,詩作數(shù)量年均都在七百首以上,其中最多的是乾隆三十七年,有一千零六十七首之多。

寫詩的愛好一直持續(xù)到乾隆晚年。和珅曾這樣描述乾隆皇帝:「每日萬幾之暇,讀書無間,寒暑吟詠,日十數(shù)篇有余。」(《五福五代堂聯(lián)句》,《清高宗御制詩五集》卷十九)他的詩情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人如出一轍。而御制詩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為我們還原了乾隆皇帝有喜有悲、有情有義的多重面相。

在乾隆皇帝的御制詩中,吟詠書畫、青銅、玉器、陶瓷、硯臺等藝術(shù)品的詩作約有三千四百余首。對于他喜愛的藝術(shù)品,他反復(fù)題詠來表明他的態(tài)度和喜好,如《題趙孟頫水村圖手卷》、《趙昌寫生蛺蝶》、《詠周犧匜》、《詠痕都斯坦玉壺》、《詠硯墨》等。

御筆風飛

書法是陶冶情操、抒發(fā)性情的有效載體,為歷代文人所重視。乾隆皇帝自幼就受到系統(tǒng)的書法訓(xùn)練,而這一愛好在他成為皇帝之后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乾隆皇帝一生創(chuàng)作過大量的書法作品。故宮博物院現(xiàn)在庋藏有乾隆皇帝的書法作品上萬件,足以說明他的勤奮和用功。

乾隆時期,內(nèi)府收藏盛極一時,典藏了大量歷代名家法帖,為乾隆皇帝觀摩、臨習(xí)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乾隆皇帝對歷代法書名帖無不臨摹,甚至一摹再摹,如鐘繇、索靖、陸柬之、歐陽詢、顏真卿、懷素、柳公權(quán)、虞世南、褚遂良、楊凝式、張即之、「宋四家」、文徵明、董其昌等,都在他的臨摹范圍之內(nèi)。乾隆皇帝對王羲之書法尤為偏好,搜檢《石渠寶笈》,可以看出在他所臨習(xí)的古代各家法書中,王羲之所占的比重最大,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法帖。對王羲之的得意作品,乾隆皇帝表現(xiàn)的近乎癡狂,他曾提到「逸少蘭亭帖,學(xué)摹自幼齡」,甚至一生都在不斷臨寫《蘭亭序》。至今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多件乾隆皇帝與《蘭亭序》或《蘭亭詩》相關(guān)的墨跡。對于與《蘭亭序》相關(guān)的書法作品的保藏、流傳,乾隆皇帝也十分重視。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春,乾隆皇帝將收集到的歷代書法名家蘭亭墨跡六幀(唐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摹《蘭亭序》,唐柳公權(quán)《蘭亭詩》,明董其昌《臨柳公權(quán)蘭亭詩》,《戲鴻堂刻柳公權(quán)蘭亭詩》原本),再加上大學(xué)士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quán)蘭亭詩闕筆》,及乾隆皇帝自己臨寫的董其昌《臨柳公權(quán)蘭亭詩》,合為「蘭亭八柱」。為了「一永其傳」,乾隆皇帝將圓明園坐石臨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并易以石柱,每柱刻一本,即著名的「蘭亭八柱」。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乾隆皇帝收藏到了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他特辟養(yǎng)心殿西暖閣為「三希堂」,用來貯藏這三件稀世珍寶。對「三?!怪椎摹犊煅r晴帖》,乾隆皇帝更是多次題跋,并在帖前寫下「天下無雙,古今鮮對」、「神乎其技」的溢美之詞,又評價其為「龍?zhí)扉T,虎臥鳳閣」。此后,他不斷地臨摹這三件法書,名之以《三希文翰》,以此來表達對它們的珍愛和推崇。

此插屏為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為貯藏《蘭亭序》真跡摹本,令造辦處所造。插屏面板刻會稽蘭亭聚會場面,取下抽拉式面板,里面兩側(cè)邊框刻乾隆皇帝御筆:“敘詩薈美由今昔,臨寫存真在晉唐?!敝虚g是存放蘭亭摹本的八個屜匣,十分隱蔽,合上面板即是一件可作裝飾擺設(shè)的家具。

拋開藝術(shù)水平不論,乾隆皇帝對自己的書法是有要求的。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乾隆皇帝《行書習(xí)字詩》卷上,原字明顯被人刮擦處理過,之后乾隆皇帝又重新題寫習(xí)字詩于其上。在后面的跋中,他說明了事情的原委。此詩書于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乾隆皇帝認為,之前自己的書法水平不夠,因此命造辦處的去舊字高手張愷將原字刮除。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十一月,乾隆皇帝曾下旨要求臣下回繳乾隆二十年之前頒賜的各類御筆書法,即使已經(jīng)制作成匾額、對聯(lián)或勒在石材上的賜字,也要將墨跡原本繳回。原因是他認為自己往昔的閱歷和實踐不足,筆力有所欠缺。在這道諭旨中,為了說明自己在書法上的苦心修習(xí),他還舉了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練字書寫過十萬麻箋的例子來類比。

丹青披澤

乾隆皇帝接觸繪畫的時間比書法要晚,受到的教育也不太系統(tǒng),但其繪畫起點很高。乾隆時期,內(nèi)府匯集了大量的歷代繪畫珍品,為他臨摹學(xué)習(x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乾隆皇帝的周圍始終活躍著一批擅長繪事者,如宗室允禧、允祿,大量宮廷畫家如蔣廷錫、董邦達,以及西洋畫家如郎世寧、王致誠等?;首訒r期,弘歷就時常與這些人交往,向他們請教畫學(xué),與他們探討畫理、切磋畫藝,得到了高水準的藝術(shù)指點。乾隆皇帝與這些工于繪事的臣子們相處,不僅可以對他們的繪畫技巧進行近距離的觀察與了解,也激發(fā)了他濃厚的創(chuàng)作興趣。

據(jù)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逗留時,經(jīng)常到西洋畫家王致誠的畫室看他畫畫。為此王致誠在一七四一年(乾隆六年)十一月四日給布魯瓦西亞侯爵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平時作畫的地方,正是我向您講過的那些小殿堂之一。皇帝幾乎每天都前往那里觀看我的工作,以至于使我無法缺席不到?!?/p>

根據(jù)《石渠寶笈》和《盛京故宮書畫錄》的記載,乾隆皇帝一生至少創(chuàng)作了一千四百多幅繪畫作品,涵蓋了人物、花鳥、走獸、山水、樓閣等各類題材。如《壽星圖》、《仿趙孟頫沙渚雙鴛圖》、《瓶蓮圖》、《臨文徵明五君子圖》、《多祿圖》、《避暑山莊煙雨樓圖》、《西湖圖》等。這些畫的共同特點是:介于工筆與大寫意之間,筆墨簡練,著重表現(xiàn)物象的意態(tài)神韻和精神內(nèi)涵,構(gòu)圖簡括,主題突出,畫面具有平和淡雅的文人氣。

文房萃珍

乾隆皇帝雅好書畫,著意于文人意趣,對文房用具的品質(zhì)和樣式要求也十分苛刻。乾隆時期的宮廷文房用具品類豐富,形式多樣。除筆、墨、紙、硯「四友」外,還有筆架、筆筒、筆洗、鎮(zhèn)紙等。這些文房用具,一部分出自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或按照內(nèi)廷要求交由杭州、蘇州、江寧三織造承辦制作;一部分則來自于地方進貢。文房用具不僅有實用價值,也是融書法、繪畫、雕刻、裝飾等各種藝術(shù)為一體的藝術(shù)品。

根據(jù)檔案記載和對目前留存實物的觀察,乾隆皇帝御用筆無不用材講究、制作精良。材質(zhì)方面,金銀玉瓷、木竹牙骨,無所不有。裝飾技藝方面,集各種工藝技法,極盡工巧。

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中記載內(nèi)府用筆:「供御文房四事,別類稱名,不可勝紀……筆之屬則以書福筆為萬撰珍用之管,所謂賜福蒼生也。御書常用者,有斑竹管、大提筆、髹漆、文檀各種提筆。其尋常供用朱書、墨書之用者,則有萬年青管、經(jīng)天緯地、萬年枝、云中鶴、惟精惟一、云漢為章,及竹管、檀管、鈿管,皆由外省供進?!骨r期,仍以浙江湖州制筆最負盛名,每年地方例貢文房用具中以湖筆數(shù)量最多。

乾隆皇帝喜歡在筆管四圍刻以名言佳句或御制詩文,營造清雅的文人氛圍,如「管城無處不生花」、「無思不入奇」、「珠圓玉潤」、「宇宙經(jīng)綸」等,還有御筆「蘭亭真賞」、御制「牡丹花詩」等,無不構(gòu)思巧妙,雕刻精細。

乾隆時期,造辦處專設(shè)墨作,負責御用墨的制作,生產(chǎn)了很多「內(nèi)廷恭造之式」的御制墨,它們大多署「御墨」字樣或「乾隆年制」款,制作精良,裝潢考究,極具時代特點和皇家品味。乾隆御制墨中,有以皇帝書齋或?qū)m殿命名的墨品,如「敬勝齋珍法墨」、「遂初堂藏墨」、「御制淳化軒墨」等;有仿古集錦墨,由各種形式墨錠組合成套,有的一套中墨錠多達數(shù)十種,如乾隆四十年重裝所制博古墨,由四十種墨式組合而成,包括螭佩、玉彘、青圭、昭文、國寶、七香圖、魚佩等,并特制紅雕漆龍紋墨匣盛裝。

還有一套乾隆御題畫詩墨,質(zhì)地優(yōu)良,墨模雕刻精細,是套墨中的稀世珍品。這套墨共九錠,從右至左、自上而下分別為:沈周畫茄菜詩墨、吳歷畫山水詩墨、王蒙畫林壑云泉詩墨、王蒙畫竹趣圖畫詩墨、黃筌杏花文禽圖畫詩墨、文徵明畫松石畫詩墨、王寵畫山水詩墨、王紱畫山水畫詩墨、方壺畫葉菜圖畫詩墨,每錠正面為名畫,背面是乾隆御題詩。墨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有花瓣形、長方形、圓形、正八邊形等。其中年代最早的畫是五代后蜀黃筌(九〇三年~九六五年)的《杏花文禽圖》,還有「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兩幅畫《林壑云泉圖》和《竹趣圖》,以及元代方壺,明代王紱、沈周、文徵明、王寵,清代吳歷的作品。乾隆皇帝的題詩或以詩論畫,或借題發(fā)揮。題詩有五言、七言,有律詩、絕句,詩后分別鈐以「乾隆」、「幾暇怡情」、「幾暇臨池」、「得佳趣」、「乾隆宸翰」等璽印。乾隆時期,內(nèi)府收藏了大量歷代名畫,這套墨是從乾隆皇帝題詩的名畫中精選出八位畫家的九幅佳作,由雕墨家依照數(shù)尺長的畫卷,微縮雕刻在幾寸長的墨模上再制成墨,以純熟的技藝表現(xiàn)出原畫的意境。

乾隆皇帝鐘情翰墨,對紙張的要求可謂精益求精。在皇帝需求的直接推動下,乾隆時期,除在紙張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高外,還出現(xiàn)了許多品質(zhì)優(yōu)良、工藝精湛、不同質(zhì)地、不同圖案、用途各異的紙張,中國古代造紙迎來了黃金年代和制作高峰。

具體而言,乾隆皇帝御用書畫紙有各色粉蠟箋紙、灑金紙、羅文紙、宣紙、金粟山藏經(jīng)紙、側(cè)理紙、明仁殿紙、梅花玉版箋、澄心堂紙等,均是當時紙張中的精品。如乾隆皇帝十分喜愛的梅花玉版箋,其紙面涂以粉蠟,光滑勻稱,質(zhì)地堅厚結(jié)實,銀白色的紙面上為縱橫交錯的冰紋及金色或銀色的梅花圖案,右下角鈐蓋花邊隸書小印「梅華(花)玉版箋」。

同時,為了滿足內(nèi)廷源源不斷的紙張需求,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還仿制出了大量的傳世名紙,如仿側(cè)理紙、仿金粟山藏經(jīng)紙、仿澄心堂紙、仿明仁殿紙、仿梅花玉版箋、仿高麗紙等。

硯作為文房四寶之一,自古就受到文人的重視。它不僅作為創(chuàng)作書畫不可或缺的實用物品,更是一種可以怡情悅性的藝術(shù)品,故從選材、雕刻工藝、形制設(shè)計上都十分講究。乾隆皇帝更是如此,他命廷臣于敏中等人收集內(nèi)府所藏古硯精品二百四十方,于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編纂成《欽定西清硯譜》,圖文并茂,鉤摹精美,記載詳細,考證充分,體現(xiàn)了乾隆皇帝的重視。

乾隆時期的御用硯,大部分出自造辦處硯作。除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四大名硯」及瓦硯、磚硯等傳統(tǒng)硯臺之外,更有被清代視為硯臺之首的松花石硯。

「松花石出混同江邊砥石山,綠色、光潤、細膩,品埒端歙。自明以前無有取為硯材者,故硯譜皆未之載。我朝發(fā)祥東土,扶輿磅礴之氣,應(yīng)候而顯,故地不愛寶,以翊文明之運。自康熙年至今,取為硯材,以進御者?!梗ā稓J定西清硯譜》卷二十二「松花石雙鳳硯說」)松花石在清代被認定為是王朝龍興發(fā)祥之地的圣物,故此類硯臺專供皇室所用,對于產(chǎn)地也進行封鎖,秘而不宣。

除筆墨紙硯外,乾隆時期還有形式各異的輔助用具,如臂擱、筆架、筆筒、筆床、筆洗、硯滴、水丞、水注、鎮(zhèn)尺等,它們增加了書寫的便利,逐漸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具。乾隆皇帝喜賦詩題詠,僅御題文房用具即多達數(shù)百首。他還命工匠將這些詩文鐫刻于筆、墨、硯、筆筒、筆洗、文具匣等用具之上,使之蘊含了文化內(nèi)涵和文人意趣,呈現(xiàn)出獨特的宮廷藝術(shù)風格。

乾隆時期社會總體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國庫充盈,為乾隆皇帝增修園林、制作文玩、從事他喜歡的文人活動提供了物質(zhì)保證。同時,乾隆皇帝在皇子時期接受了嚴格、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其詩文和書畫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乾隆皇帝在勤政之余,醉心于詩詞,一生書法、繪畫創(chuàng)作不輟。他對文房用具要求極高,有時會親自參與設(shè)計和修改,促進了這些藝術(shù)品類的創(chuàng)新和高水平的制作工藝。他對這些文人意趣之事、之物顯示出超乎尋常的喜好,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相關(guān)文物,讓我們在其帝王身份之外,對乾隆皇帝有更全面的評價和認識。

猜你喜歡
御制乾隆皇帝乾隆
「二皇帝」和珅對乾隆皇帝的進貢(下)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3:56
「二皇帝」和珅對乾隆皇帝的進貢(上)
紫禁城(2020年1期)2020-08-13 09:37:26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銘》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詩描金長方形插屏
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 09:24:32
「二皇帝」和珅對乾隆皇帝的進貢(中)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20:28
乾隆眼中的木魚石
華人時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4
少兒美術(shù)(快樂歷史地理)(2019年6期)2019-10-12 08:21:32
乾隆皇帝與平橋豆腐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蓋盒
友谊县| 阿坝| 祁门县| 泰和县| 应用必备| 克拉玛依市| 新闻| 辉县市| 陈巴尔虎旗| 潞西市| 神池县| 武定县| 双辽市| 安福县| 遂川县| 四川省| 策勒县| 亚东县| 裕民县| 屏东市| 辽阳市| 育儿| 马尔康县| 罗甸县| 江津市| 海南省| 彭州市| 芜湖县| 朝阳区| 资源县| 磐安县| 吐鲁番市| 卫辉市| 霍城县| 通州市| 张家界市| 榆树市| 普宁市| 荥经县| 佛山市|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