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文
古代士子憑借讀書走上仕宦之途,向以參加科舉取士為主要途徑。彼時教育機制遠非今朝可比,承擔(dān)兒童啟蒙教育的,多由私人設(shè)立的學(xué)塾完成。此類學(xué)塾在明清時期較為普遍,大抵由有錢人家開設(shè),延聘西賓教授本族及庶出子弟。另有部分義學(xué)或義塾,則由地方或個人捐資設(shè)立,招收寒門子弟入學(xué)。因為機會難得,一般寒門子弟能辨字識數(shù)就已經(jīng)不錯了,很難有人可以通過童試進入縣學(xué)繼續(xù)深造,進而參加鄉(xiāng)試、會試獲取功名的機會。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位于平和縣崎嶺鄉(xiāng)的祥和樓,卻在清朝乾隆年間演繹了一段曾天鳳、曾文粹“父子登闈午子科”的佳話,震撼了當(dāng)時的平和全縣,一時廣為傳誦。
清道光版《平和縣志》載,曾天鳳,乾隆甲午科舉人。又據(jù)《武城平和曾氏族譜》記載,曾天鳳“靜選三子,名便,字沖云,號桐軒,鄉(xiāng)進士、大桃知縣,例贈文林郎”。循譜查證可知,曾天鳳生于清雍正戊申年(1728),卒于清嘉慶康申年(1800),享壽73歲,為武城曾氏70派、平和曾氏第14世公。曾天鳳好讀詩書,博通經(jīng)文,為當(dāng)時平和縣精通古文詩賦的四大才子之一,參加鄉(xiāng)試得中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五經(jīng)中式五十一名舉人。
曾天鳳育有五子,第三子曾文粹,字肖玉,號潤齋,生于清乾隆壬申年(1752),卒于清道光壬辰年(1832),享壽81歲。曾文粹才學(xué)更勝乃父,28歲得中清乾隆五十四年(1780)庚子科五經(jīng)中式舉人,與曾天鳳中舉僅時隔六載。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無疑產(chǎn)生了不小的轟動效應(yīng),一時榮譽加身,風(fēng)光無限。
據(jù)曾氏家族史料記載,曾天鳳父子不但讀書有成,更因“善于料理先業(yè),課子孫,家道豐享”,名、利雙收之際,乃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在崎嶺天湖堂山后覓得風(fēng)水寶地,舉資修建規(guī)模浩大的圓形雙環(huán)土樓“祥和樓”。工程歷時三載,至清乾隆丁未年落成之時,工于書法的曾文粹揮毫題下樓名,待欲撰寫樓聯(lián),曾天鳳上前阻止說:“仙人曾托夢于我說,祥和樓氣象端嚴(yán),樓聯(lián)須本邑狀元之才方可題寫。”狀元之才可遇而不可求,放眼漳州本邑,古今也僅得長泰林震一人,故而祥和樓之樓門兩側(cè)石柱始終留白,迄今未能鐫刻樓聯(lián)。
因曾天鳳為甲午科舉人,曾文粹為庚子科舉人,兩科各取“午”“子”一字,故而有了“父子登闈午子科”之佳話(另,曾天鳳五子、文粹之弟文銳亦學(xué)有所成,取得“歲進士”之名份;文銳之子麟祥更于清同治六年受閩浙總督左宗棠保奏而“恩授五品銜”,此為題外話)。往前追溯,曾天鳳先祖、平和曾氏七世公曾璋(字德尚,號石溪,人稱“石溪公”,向一代大儒王守仁倡設(shè)平和縣的曾敦立之孫),因?qū)掖巍捌劫\寇有功”,曾任南京兵馬司指揮使之職,后轉(zhuǎn)任廣東肇慶府通判、廣州知事諸職,官至五品。因此典故,后人贈予祥和樓一副對聯(lián)曰:“祖宗拜爵二千石,父子登闈午子科”,以茲頌揚祖輩功德(注:“二千石”為漢官秩名,又為郡守的通稱,漢郡守俸祿為兩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此聯(lián)如今猶懸于祥和樓內(nèi)中廳正堂。
科舉之途難于上青天,縱使士子如過江之鯽般擠破了頭,真正能魚躍龍門者也是鳳毛麟角,難怪《儒林外史》之范進中舉,竟然得了失心瘋。然而得中舉人,充其量也只是一只腳邁進了仕途之門,并不代表就能真正為官。曾天鳳、曾文粹父子中舉之后,曾先后參加六年一度的“大挑”選拔,曾天鳳因體貌魁偉被錄為一等“大挑知縣”。另據(jù)《曾氏族譜》記載,曾文粹中舉之后,也曾獲得過出任縣令的機會,但他“以入官作吏所苦,惟明辭不赴命”,后因“憲召殷勤”,勉強于清道光四年赴任南安教諭一職,至清道光九年離任,已是78歲高齡。曾天鳳、曾文粹父子不但才智過人,為人處世兼具仁愛大義,持己待人堪為儒林風(fēng)范;曾文粹于南安教諭任上,更博得“桃李春風(fēng)”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