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羅山高級中學 李貴偉
1.下列推理過程是類比推理的是( )。
B.科學家通過研究老鷹的眼睛發(fā)明了電子鷹眼
C.通過檢測溶液的p H得出溶液的酸堿性
D.由周期函數(shù)的定義判斷某函數(shù)是否為周期函數(shù)
2.下列有關三段論推理“自然數(shù)都是整數(shù),4是自然數(shù),所以4是整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推理正確 B.推理形式不正確
C.大前提錯誤 D.小前提錯誤
3.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邊長為a,b,斜邊長為c,那么a2+b2=c2。類比勾股定理可得:在長、寬、高分別為p、q、r,體對角線長為d的長方體中,有( )。
A.p+q+r=d
B.p2+q2+r2=d2
C.p3+q3+r3=d3
D.p2+q2+r2+p q+p r+q r=d2
4.若a,b,c均為實數(shù),則①a b=b a;②(a b)c=a(b c);③若a b=b c,b≠0,則a=c;④若a b=0,則a=0或b=0。四個結論均是正確的。
對向量a,b,c,用類比推理可得到以下四個結論:
①a·b=b·a;
②(a·b)c=a(b·c);
③若a·b=b·c,b≠0,則a=c;
④若a·b=0,則a=0或b=0。
其中結論正確的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5.已 知 數(shù) 列{an}滿 足a1=0,an+1=則a2019等于( )。
6.由“正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切于三邊的中點”,可類比猜想出正四面體的內(nèi)切球切于四個側面( )。
A.各正三角形內(nèi)任一點
B.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線上的點
C.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各正三角形外的某點
7.已知1+2×3+3×32+4×33+…+n×3(n-1)=3n(n a-b)+c對一切n(n為正整數(shù))都成立,那么( )。
D.不存在這樣的a,b,c
8.下列三句話按三段論的模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2006能被2整除;
②一切偶數(shù)都能被2整除;
③2006是偶數(sh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9.有以下結論:
①已知p3+q3=2,求證:p+q≤2。用反證法證明時,可假設p+q≥2。
②已知|a|+|b|<1,求證:方程x2+a x+b=0的兩根的絕對值都小于1。用反證法證明時,可假設方程有一根x1的絕對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設|x1|≥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與②的假設都錯誤
B.①與②的假設都正確
C.①的假設正確;②的假設錯誤
D.①的假設錯誤;②的假設正確
10.已知f(x)=x3+x,a,b,c∈R,且a+b>0,a+c>0,b+c>0,則f(a)+f(b)+f(c)的值( )。
A.一定大于零 B.一定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正負都有可能
11.觀察1=12,2+3+4=32,3+4+5+6+7=52,…,得出的一般性結論是( )。
A.1+2+…+n=(2n-1)2
B.n+(n+1)+…+(3n-2)=(2n-1)2
C.n+(n+1)+…+(2n-1)=(2n-1)2
D.1+2+…+(3n-2)=(n-1)2
12.若x,y>0且x+y>2,則和的值滿足( )。
D.不確定
13.已知,依照以上各式的規(guī)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為( )。
14.已知結論:在正三角形A B C中,若D是邊B C的中點,G是三角形A B C的重心,則若把該結論推廣到立體幾何,則有結論:在棱長都相等的四面體A-B C D中,若△B C D的中心為M,四面體內(nèi)部一點O到四面體各面的距離都相等,則等于( )。
A.1 B.2 C.3 D.4
15.已知n為正偶數(shù),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時,若已假設n=k(k≥2,且k為偶數(shù))時等式成立,則還需利用歸納假設再證( )。
A.n=k+1時等式成立
B.n=k+2時等式成立
C.n=2k+2時等式成立
D.n=2(k+2)時等式成立
16.若a>b>c,且為正整數(shù))恒成立,則n的最大值為( )。
A.2 B.3 C.4 D.5
17.在△A B C中,D為邊B C的中點,則將上述命題類比到四面體中去,得到一個類比命題:____。
18.對于“求證函數(shù)f(x)=-x3在R上是減函數(shù)”,用“三段論”可表示為:大前提是“對于定義域為D的函數(shù)f(x),若對任意x1,x2∈D且x1<x2,有f(x1)>f(x2),則函數(shù)f(x)在D上是減函數(shù)”,小前提是“___”,結論是“f(x)=-x3在R上是減函數(shù)”。
19.下面的四個不等式:
①a2+b2+c2≥a b+b c+a c;
②a(1-a)≤
④(a2+b2)·(c2+d2)≥(a c+b d)2。
其中不成立的有____個。
2
0.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且為正整數(shù)),第一步要證明的不等式是____。
21.已知x>0,由不等式,啟發(fā)我們歸納得到推廣結論≥n+1(n為正整數(shù)),其中a的值為____。
22.設f(x)=x2+a x+b,求證:|f(1)|,|f(2)|,|f(3)|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
23.已知a>0,b>0,a+b=1,求證:
24.觀察下表:
1,
2,3
4,5,6,7
8,9,10,11,12,13,14,15,
……
問:(1)此表第n行的最后一個數(shù)是多少?
(2)此表第n行的各個數(shù)之和是多少?
(3)2008是第幾行的第幾個數(shù)?
25.求 證:為正整數(shù)。
26.已知數(shù)列{an}和{bn}的通項公式分別為an=3n+6,bn=2n+7。將集合{x|x=an}∪{x|x=bn}中的元素從小到大依次排列,構成數(shù)列c1,c2,c3,…,cn,…。
(1)寫出c1,c2,c3,c4;
(2)求證:在數(shù)列{cn}中,但不在數(shù)列{bn}中的項恰為a2,a4,…,a2n,…;
(3)求數(shù)列{cn}的通項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