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蓉
摘 要:體育教學的高效性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師生共同的愿望。體育教學要注重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流暢,教學內容要富于變化,教學節(jié)奏要把握準確,教學評價要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體育教學;高效;教學效率;流暢性;節(jié)奏性;變化性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65-01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獲得更多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安排豐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切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注重教學的流暢性
一堂好的體育課會讓人感覺非常流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進行下去,學生能夠很順利地掌握相應的技術技能。但是在實際體育教學中,即使教師認真準備,認真上課,在課堂上還是有停頓的情況發(fā)生,從而使課堂失去了流暢性,降低了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低單杠的一腳支撐一腳擺動翻身上成支撐時,教師通過講解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動作,在訓練過程中要有迎接困難的心理準備。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動作,可能出現講解時間過長、甚至親自示范十多次的情況,這就造成了教學“停頓”,講解示范過程占用了學生的練習時間,使學生的練習密度不高,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保證教學的流暢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可以分階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多練習一些與這個動作有關的分解的基本動作,在最后的幾個課時中再把基本動作串聯(lián)起來,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技術要領,學習效率就會明顯提高,課堂教學也顯得非常流暢。
二、注重教學的變化性
課堂教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在體育教學中可能會發(fā)生很多預設以外的情況,這是正?,F象。預設的教學過程是一種理想化的教學狀態(tài),但是預設好了并不代表就能在教學中一步一步地實施,因為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時,應該有足夠的調控能力,并進行恰當而謹慎的處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教學雙邊空竹鯉魚跳龍門時,常規(guī)的教學是讓學生“先做一個反抄動作再形成一個蜘蛛網”,但是有一個學生的發(fā)現讓筆者大為驚訝,他跑過來說:“我不做反抄也能做一個蜘蛛網?!惫P者也是半信半疑,并讓他展示給大家看。只見該學生沒有做“反抄”,而是不慌不忙地做了一個360°的搖鈴,把空竹掛在左桿上,再用右桿挑左手后面的線,一個漂亮的蜘蛛網便形成了。該學生的這個動作更簡單更快捷,筆者對他進行了表揚,并讓其他學生一起學習這個方法。這說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對課堂上的變化讓其為教學服務,從而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三、注重教學的節(jié)奏性
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節(jié)奏的,有快有慢、有張有馳,有學生聽講的時間,也有學生思考的時間和學生練習的時間。在教學難點或者重點的時候教師應該放慢速度,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否則學生會來不及消化,容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影響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前滾翻這一動作時,學生總希望第一節(jié)課就能學會翻滾動作,但這是一個有難度的動作,如果教師不是一步一步指導,而是快速教完整個動作,學生有可能做得不倫不類,或者形成一種很不規(guī)范的動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節(jié)奏,要進行逐步分解教學,把各個分解動作之間的間隔盡量縮短,使學生既能感受動作的階段性特征,又能很好地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連接在一起,最后學到規(guī)范的動作。再如,有些強度大、密度大的項目就不能運用過快的教學節(jié)奏。如在長跑練習中,教師不能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不停地跑,而應適當調整節(jié)奏,增加間歇時間,讓學生充分休息。另一方面,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間歇的時間也不宜過長,而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設計一個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與此相反,有些項目訓練強度很小,如果慢節(jié)奏教學就會讓學生感覺沒有壓力,白白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此時教師就要加快教學節(jié)奏,如投擲項目,可以加大練習密度,增加一些器材,讓學生輪流練習的次數增多,從而提高練習效果。
四、注重教學評價的激勵性
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教師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看到他們的優(yōu)點要及時給予肯定,這能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熱情。為了鼓勵學生,就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學習目標。如果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聞不問,就可能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望而生畏,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針對能力較弱的學生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并鼓勵學生不要害怕,而要加倍努力,用心練習,在自身的能力范圍內取得進步。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時,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大大提高。
總之,體育教師應該根據體育學科的特性與教學規(guī)律,充分了解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認真安排教學內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分發(fā)揮潛能,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國準.生本理念對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用[J].運動,2017(19).
[2]李曉龍.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分析和探討[J].中學課程資源,2014(05).
[3]孟賽男.合理實施保護與幫助,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